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6 毫秒
1.
提起董加耕这个名字,40岁以上的人并不陌生。当年他放弃保送上北京名牌大学的机会,高中毕业立志回乡务农的事迹经广泛宣传后,全国掀起了学习高潮,他日记中的名言"身居茅屋,眼看全球,脚踩污泥,心忧天下"曾引起无数热血青年心驰神往,自觉无私地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青春。而今,滚滚长江东逝水,青山依旧,董加耕也已迈过"天命"之年,过去的荣誉,职务都不复存在了;但历史没有忘记他,人民没有忘记他,他心系农村,魂牵农村的初衷没有变。因受《农业发展与金融》之托,在一个星期三晚饭后我去拜访了他。他当天下午刚从南京回来,是受中央电视台《万家灯火》栏目中老知青董加耕续集之约去宁协办有关事宜,许是因我的家乡和他的老家盐都葛武乡董伙村仅隔一条淌港河之故,或则与他熟悉曾在乡镇企业共同为之出谋划策的缘由,他虽风尘仆仆,但毫无倦容,在他家中他和他的夫人热  相似文献   

2.
《林业经济》2014,(5):52-56
<正>编者的话:刘劲,著名表演艺术家,总政话剧团国家一级演员。曾在电视剧《周恩来在上海》、《长征》、《延安颂》、《解放》、《周恩来在重庆》、《开国领袖毛泽东》、《寻路》及电影《建国大业》等50多次成功塑造周恩来总理的艺术形象。他塑造的周总理形神兼备,深受观众喜爱。演艺界这样评价他:扮演中、青年时期周总理的演员中,艺术成就最高的是刘劲;扮演老年周总理最成功的有两个:一个是王铁成,另一个还是刘劲。刘劲说,从周总理身上,他学会了平和。在演艺圈这么多年,自己最大的收获就是平和,以一颗淡泊之心来对待一切。本期"星·美文"栏目,特别编发刘劲为本刊撰写的文章,文章详细地介绍了刘劲饰演周恩来总理的体会和感受。  相似文献   

3.
"从西天到中土:印中社会思想对话"后续讨论会之一"从西天到中土:印中社会思想对话"后续讨论会之二>>专文:最后的相遇:甘地遇刺之政治/阿希斯·南迪关于全球化与矛盾意向的笔记/霍米·巴巴>>附录:张颂仁与查特吉的对话2010年第八届上海双年展"巡回排演"第五幕:"从西天到中土:印中社会思想对话"各场演讲主题2010年10月24日—12月18日>>萨拉·马哈拉吉(Sarat Maharaj)印度/亚洲/全球对现代性的追求与双年展的机制(上海美术馆)对知识生产在视觉艺术和其他学科中的比较(中国美院)  相似文献   

4.
<正>他,是枝江市乃至湖北新型农民中的佼佼者;他,是"全国科普带头人"、"宜昌市先进科技工作者";他,在日本研修期间,因才华出众,日本《朝日新闻》、《读卖新闻》等新闻媒体先后报道了这位中国科技人员的典型事迹,并受到了前日本首相村山富土的亲切接见;他,就是创业在马家店街办赵家河村一组的"枝江市远大渔业公司"总经理、"枝江市渔友专业合作社"社长、水产技术  相似文献   

5.
<正>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陕北人,自然是怀着一种无比亲切和自豪的心情来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这本书的。通过书中的各个章节和故事,深切体会到习近平自称是"黄土地的儿子"这份对自己知青岁月以及陕北故地的认同之心和感恩之情。他说:"15岁来到黄土地时,我迷茫、彷徨;22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无独有偶,著名作家柳青是陕北吴  相似文献   

6.
研究目的:证成现行法语境下土地经营权的债权性质,为土地经营权在新《农村土地承包法》和《民法典》中的体系化阐释与衔接奠定基础。研究方法:比较分析方法、原理论证和法释义学。研究结果:"用益物权说"违背定限物权生成之法理,将造成虚化土地承包经营权之困境。"权利用益物权(次级用益物权)"进路亦存虚化客体权利之弊,德国"次级地上权"经验无法证明其可行性。参酌德国民法中用益物权之行使移交制度,土地经营权之债权定性既与现行规范解释相契合,在学理推导和制度承接方面亦具正当性。研究结论:现行法中的土地经营权统一为债权属性,"用益物权说"和"债权物权二元说"无法成立。  相似文献   

7.
强纳森克拉里(Jonathan Crary)的《观看者的技术——论十九世纪的视觉与现代性》(Techniques of the Observer:On Vision and Modernity in the 19th Century),乍看之下,这个书名所提出的问题像是一个十分流行的现代性研究议题,也就是有关现代性与视觉再现模式或是漫游者的观看等问题。不过,克拉里清楚指出,他要处理的问题不是艺术作品视觉再现的问题,也不是再现系统成规的改变,而牵涉了更大范围的知识结构的转移。克拉里以一种拓扑学的诠释模式,透过勾勒现代视觉体制的几个滥觞点,说明  相似文献   

8.
贵天     
<正>有一天齐桓公问管仲:"王者何贵?"管仲回答:"贵天"。齐桓公仰而视天。管仲说:"所谓天者,非苍苍莽莽之天也,君人者以百姓为天。百姓与之则安,辅之则强,非之则危,背之则亡。《诗》云:‘人而无良,  相似文献   

9.
<正>2010年2月9日,美国白宫新闻处发布了《美国总统备忘录》。奥巴马在他的《备忘录》中宣布:他领导的政府建立应对儿童肥胖症工作组(以下简称"工作组")。这个"工作组"由近10个职能部门的高级官员组成。其主要职责是,联合各部门制定协  相似文献   

10.
<正>陈世美已经成为负心男人的代名词,那是因为戏剧《铡美案》的深远影响。老百姓欢呼包龙图,痛恨陈世美。他们认为确有其事。历史上确有陈世美这个人,但他不是宋代人,而是清代一名官员。他没有喜新厌旧,是一位口碑不错的干部。传统戏剧中的陈世美,自报家门是"湖广均州人氏"。据《均州志·进士篇》记载:"顺治十二年,乙未科史大成榜,陈年谷,官贵州思石道兼按察司副使布政司参政。"又据《湖北历史人物辞典》记载:陈世美,清代官员,原名年谷,  相似文献   

11.
<正>在2015年1月9日播出的《中国好歌曲》第二季第二期节目中,一位熟脸选手登上舞台,他深情演唱了一首《恋人》,让推杆与他四目相对的刘欢、羽·泉都大为惊讶,露出老友相见的惊喜。不少人还记得他叫罗中旭,20年前,曾经有一首《星光灿烂》风靡一时,20年过去了,罗中旭去哪里了?为什么会以一个老牌歌手的身份"屈尊"来到一个选拔唱作人的舞台?最后为何又选择了似乎与他最"不搭"的蔡健雅?一连串问题让观众迷惑。近日,罗中旭为《星·美文》栏目撰文,一抒多年来自己的想法与心绪,他认为,作为一名歌手的艺术生命有限,他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优秀的音乐创作人,为听众留下更多作品,这也是他来到《中国好歌曲》最重要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致富之友》2010,(11):126-126
吴德斌创作于1987年,并于同年参加了上海美术馆举办的"首届中国油画展"的油画作品《自述》,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现代艺术中的重要作品之一。这种重要性从文化意义上来说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艺术家非常深刻地表达了被存在主义哲学家,如海德格尔、加缪等人所揭示的人的生存的荒诞和困境,以及詹姆逊所说的现代主义艺术那种表达不可表达的现代性。我们知道,詹姆逊曾以蒙克的《呐喊》为例,讨论了现代主义艺术在表现想发声而又无法发声的现代人类所遭遇的困境。而吴德斌的《自述》正是以纯正的油画语言  相似文献   

13.
《农场经济管理》2013,(10):64-64
<正>谦虚的根本是"不争",不争的结果是天下莫能与之争。老子李聃先生对"不争之德"的评价之高,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他说——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有人说一部《老子道德经》就是一部散文诗,这一章充分反映了这个特点。他老人家用两组排比句,说了一个中心  相似文献   

14.
正春节一过,对大多数人来说,乙未羊年就随着各种"猴犀利"的祝福声渐行渐远了。但在广西首府南宁之南120公里外的横县金岭牧业公司,不管"猴"闹得多欢,羊始终是这里的主角。公司的主人,一个年届5旬的男人,他对羊的追求,已经持续了近20年。可以说,他对羊的痴迷,甚至超过了早些年热播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中的"灰太狼"。因此,有人叫他"苏太狼",所不同的是,他不是为了抓羊,而是为了养羊。  相似文献   

15.
自2003年起,中国美院的展示文化研究中心以《地之缘:亚洲当代艺术的迁徙与地缘政治》为题越域考察和展览,至2008的广州三年展《与后殖民说再见》,启动了一系列对东方内部疆域的探索。目的乃突破至今尤是主导的东西二元框架,以便发掘被压抑和被遗忘的本土文化资源,更新对中国和东方世界的现代性的理解。《从西天到中土》沿着以上的路径着眼印度的艺术界和文化理论界,进行具体而近距的东方内部对话。《从西天到中土》是中印两国首次在当代艺术与学术的深入交流。主旨是探讨历  相似文献   

16.
《中国农村金融》杂志2012年第22期《企业文化》栏目,推出了一个题为《尧都农商银行的"道、法、魂"》的专题,读了这一组专题文章,我的内心产生了深深的共鸣。这组专题深入探寻了山西尧都农商银行独特的企业文化,从企业的强盛之"道"、文化的建塑之"法"到闪亮的个性之"魂",向读者展示了这家银行的文化底蕴与内涵。阅读后,我最大的感触就是:尧都农商银行企业文化的深层血脉,实际上是与全国农信社共  相似文献   

17.
对农村社会公共危机主要表现形式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危机"的解释有两种。一种是积极的注释。庄子认为,"安危相易,祸福相生","危"指危险,危急。司马迁《史记·苏秦列传》"战胜存亡之机决矣"句中的"机",即指"时会、形势、机会"等,"危机"联系在一起,反映了矛盾的对立统一,被理解为"危险与机遇并存";另一种是消极的解释。《晋书·诸葛长民传》中有"富贵必履危机"  相似文献   

18.
<正>小夫妻双方父母互称"亲家",这一称呼最早始于唐代。《新唐书·萧嵩传》载:"子衡,尚新昌公主,嵩妻入谒,帝(玄宗)呼为亲家。"最初这一称呼只流行于皇亲国戚的联姻上。因此,唐代诗人卢纶作《王驸马花烛诗》云:"人主人臣是亲家。"五代十国时期又出现了亲家翁的称呼。《五代史·刘目旬传》载,刘目旬与冯道是姻家,二人并任宰相,冯道罢官后李愚代替了他。李愚向来嫌恶冯道的为人,  相似文献   

19.
几年前中央电视台播放的电视连续剧《唐明皇》中有这样一个镜头令我至今难忘:蝗虫肆虐产粮区汴州,众大臣启奏皇上,速祷告上苍,祈求神灵祛灾降福;独三朝元老,宰相姚崇力排众议,规劝皇上御驾汴州灭蝗;唐明皇思之再三,采纳了姚相国的谏议,御驾汴州,并当着汴州百姓和众大臣的面,将一只活生生的蝗虫硬是咽下肚去,"味道挺不错的嘛!"皇上的一句幽默话,使众百姓对"圣虫"的敬畏和迷信一扫而光,纷纷群起而捕杀之,人力终于战胜了天灾。历史上的唐明皇有无食蝗,笔者因没有查考过史料,不敢妄断。近读《资治通鉴·唐纪》,映入眼帘的食蝗者却是唐太宗李世民。太宗有次游御花园,捉到几只蝗虫,他对蝗虫之害深恶痛绝久矣,曰:"民以谷为天,而汝食之,宁食吾之肺肠。"李世民举手欲吃,在旁的侍臣  相似文献   

20.
莫言是中国文学界一个多产的作家,他精心创作的作品《蛙》赢得了中国文学界的第一个诺贝尔奖,继莫言的处女作《红高粱》之后,他的叙事语言及风格不断创新,并在作品《蛙》之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到达了文学叙事创作的巅峰。在小说《蛙》之中,以"蛙"的意象着手,探讨和分析其中的生命意蕴,也流露出作者对生命的追思、对历史的反省和忏悔之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