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薛雨梦 《西部财会》2023,(12):45-48
碳交易价格作为碳交易市场的基础产品和重要经济指标,对于引导我国绿色金融交易市场稳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梳理我国碳交易市场发展现状,分析碳排放价格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借助Elman神经网络模型对碳交易价格进行预测,对完善碳交易市场、平稳碳交易价格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价值工程》2019,(23):294-297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碳交易市场发展现状可知,由于制度不完善、基础数据不规范等原因,目前我国碳交易市场呈现从局部到整体,纳入行业单一等特点。以湖北碳交易试点市场为典型案例,发现其在配额分配、交易注册等方面对我国统一碳交易市场的建设具有借鉴意义。根据碳交易数据,对比分析中国7大试点交易市场的发展情况,发现目前我国碳交易市场普遍存在的问题,最后对我国碳交易市场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3.
随着国际社会对气候问题重视的不断加深,二氧化碳排放权交易日益受到各国的关注,碳交易在全球迅速发展。碳交易市场建设是广东发展低碳经济、优化调整能源结构的必由之路,是实现广东双转移、发展广东省经济的必要手段。文章对国际和中国国内碳交易市场建设进行了综述,对广东碳交易市场发展方向提出了一些观点。  相似文献   

4.
碳金融市场,是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以及与之相关的各种金融活动和交易的总称,它为全球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提供了重要的市场支持,同时也成为潜力巨大的金融交易市场。我国碳交易市场已经兴起,未来的碳减排潜力巨大。但我国碳交易市场的发展还很不完善,存在着交易价格过低、开发项目领域过窄等问题。作为一种战略性的资源,碳排放权的低价出售,可能会给我国带来风险。当前,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碳交易市场短期内将经历低谷,但长期看前景依然乐观。因此,应加强碳交易方法学研究,尽快培养碳交易专门人才,加快相关中介咨询、金融服务机构的建设,尤其要部署争取碳交易市场的定价权。本文首先对碳交易市场,碳交易市场机制和碳金融的情况做一基本介绍,详细阐述了国内国外的碳交易市场和碳金融的现状,最后写了本人在参考资料后对碳交易市场和碳金融的前景的想象。  相似文献   

5.
发展低碳经济,提升碳交易与清洁发展能力已是大势所趋。文章通过对CDM项目进展、经济基础与资源禀赋等方面对江苏省内企业发展碳交易市场进行潜力分析后发现,该地区存在巨大的节能减排空间。实证研究中将实物期权理论引入碳交易机制,借助B-S模型及欧盟碳交易市场相关数据构造出碳排放期权定价模型,根据欧盟与江苏经济发展的相似性折扣给出江苏地区碳交易的市场定价,同时,围绕技术、管理及政策三个层面提出该地区CDM机制的新型思路建议,旨在为江苏企业在清洁发展机制下逐步开发完善碳交易市场提供有利依据与参考。  相似文献   

6.
从碳排放权交易这种特殊的产权交易出发,分析其内在的经济学原理,然后通过目前国内外碳交易市场发展现状,提出完善和发展中国碳交易市场的一些必要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时实 《企业导报》2014,(23):77-78
我国节能减排的宏观政策法律环境初具雏形,完善稳定的碳交易市场,是确保碳交易实践得以正常进行的重要前提。本文围绕中国碳交易市场框架构建展开研究,从碳交易市场框架设计的根本目的、碳交易市场机制构建、碳交易市场的参与主体以及碳交易市场的保障体系等方面入手,探讨构建构建中国碳交易市场框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张美丽  杨健全 《企业导报》2014,(14):106-107
本文从西安市构建碳交易市场的必要性出发,结合陕西省具体情况分析西安市构建碳交易市场面临的问题,并从碳交易市场建设的未尽事宜及时跟踪研究,完善碳交易相关法律法规,建立碳交易监管及实施机构,加大政府扶持力度,重点关注高耗能企业参与碳交易等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中国碳交易市场规模和发展速度呈几何级数爆炸性增长,高速增长的背后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些问题。通过对中国碳交易市场现状的研究,分析其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而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中国碳交易市场规模和发展速度呈几何级数爆炸性增长,高速增长的背后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些问题。通过对中国碳交易市场现状的研究,分析其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而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1.
Motivated by the rising consensus that corporate engagement in climate change actions holds the key for society's transition into environmentally resilient economy, the study examines whether a firm's commitment to climate change action and its carbon risk exposure shape the firm's debt financing policy. Based on insights drawn from signaling, corporate reputation, and agency theories, we develop models that link corporate commitment to climate change actions and a firm's carbon risk exposure with its debt financing decisions. Using data drawn from S&P 500 companies, for years 2015 to 2019, we find a robust evidence that firms that engage in higher levels of commitment to climate change actions issue a higher proportion of debt with longer terms to maturity, even after controlling for their carbon risk exposure. However, we do not find a robust evidence corroborating an association between firms' carbon risk exposure and their debt financing policy. These findings are consistent with arguments that high-commitment firms enjoy positive reputation, better credit rating, and reduced agency and information asymmetry costs, allowing them to gain easier access to long-term debt markets.  相似文献   

12.
国外碳金融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国际上有关碳金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碳金融概念、碳金融发展路径选择、碳排放权交易价格、碳金融衍生产品创新及碳市场风险管理和政策安排等方面。这些理论成果对我们更好地认识碳金融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我国可以从建立功能完善的碳交易所、规范发展碳交易市场、拓展碳项目融资方式、多方位提高人们参与碳金融的积极性等方面尝试构建中国碳金融体系。  相似文献   

13.
费玄淑  张竹云  赵雪梅 《价值工程》2012,31(29):173-175
全球气候问题愈来愈严峻,给经济和社会带来了很大影响。为了缓解这些问题,国际社会和学术界都高度的关注和参与,碳金融应运而生。本文界定了碳金融,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当前中国碳金融交易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毛成龙  毛祖丰 《价值工程》2011,30(16):146-147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人们对碳汇的关注度逐渐提高,碳汇经济已经浮出水面。文章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和物质流成本会计理论,以额度化的碳物质运动为核算对象,对企业的碳会计报表框架进行构想设计,以明确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已排碳量是多少、可排碳额度是多少以及企业需要购买多少排碳额度,为企业在碳汇交易中应该购买多少排碳权提供了依据,为企业和政府管控碳排量总量,更好地使企业股碳减排,披露企业会责任履行情况提供了一种简单的手段。  相似文献   

15.
常颖  杜春晶 《价值工程》2012,31(22):162-163
本文在阐述碳金融相关概念和背景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碳金融市场的现状,并发掘出长春市商业银行在开展碳金融业务发面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我市商业银行发展碳金融业务的有效措施与手段,进而推动我市商业银行碳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发展低碳经济,减少碳排放,是延缓全球气候变暖的迫切需要。以低碳经济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也是全球经济复苏的引擎和下一轮经济增长的动力。制定碳标准,征收碳关税,一方面起到了监督减排责任的作用,但另一方面也成为新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低碳贸易壁垒是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产生的一类新型贸易措施,贸易保护主义将来更多是以低碳壁垒等技术性壁垒出现。由碳关税和低碳壁垒衍生的税收成本和技术标准的提高,将给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的出口产品增加生产成本,影响其出口贸易的发展。为应对世界经济和贸易格局向低碳化演变及发达国家设置低碳贸易壁垒对出口造成的严峻挑战,中国必须实施贸易低碳化战略,加快转型步伐。  相似文献   

17.
作为全球变暖的根源,温室气体排放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点。企业在供应链各环节上的活动都伴随着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在全球减排的总趋势下,降低供应链决策对环境的影响是企业面临的重要任务。文中介绍目前学术界将碳排放和供应链结合起来的研究热点,包括可持续供应链、碳足迹和碳交易,最后总结了研究现状,指出了以后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18.
郭炜  农永光  赵文峰  于哲 《价值工程》2014,(28):289-290
通过分析国内外有机碳/元素碳的分析技术、不同分析的方法比较和国内外分析标准的比对研究,本文探讨了有机碳/元素碳在线监测技术方案,对NDIR检测器进行了线性测试,为有机碳/元素碳在线监测仪研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9.
文中在对国内外关于物流与供应链碳足迹研究现状作了一定综述评论,在此基础上提出物流服务碳足迹概念,利用PAS2050规范构建针对第三方物流服务公司分析物流业务碳足迹模型和测算方法,为物流企业清楚地认识在物流服务过程中碳足迹分解提供了一种分析方法,为企业进行低碳物流运作升级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20.
林业碳汇的法律制度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娟  邹冬生 《价值工程》2010,29(34):305-307
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己经成为全世界的焦点,在2009年的哥本哈根会议上,我国政府提出了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目标。面对这样的形势,我国应加速林业的发展,积极增加林业碳汇。本文阐述了林业碳汇的概况,总结了目前林业碳汇的法律制度,提出了完善林业碳汇法律制度的构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