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7 毫秒
1.
我国交通运输业的碳排放测度及因素分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依据IPCC清单指南报告,以能源消耗为对象,计算1995-2008年中国交通运输业的碳排放量,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人均碳排放量、碳排放强度的变化趋势;然后利用STIRPAT模型,对碳排放量进行因素分解,分析了人口因素(按年龄分为两组)、经济因素对中国交通业碳排放的影响;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运用LMDI完全分解方法对1995-2010年期间中国制造业产业CO2排放做分解分析,把影响制造业CO2排放变化的因素分解为排放因子效应、能源强度效应、能源结构效应、产业结构效应和产业规模效应。研究发现:产业规模的扩张是导致中国制造业CO2排放增加的主要原因,产业结构的变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CO2的排放变化,而能源强度的降低可以对CO2排放的减少做出突出贡献,排放因子效应和能源结构效应对CO2排放的变化起不到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4.
本文在2015年和2020年中国投入产出表和部门能源消费的基础上编制能源排放投入产出表,分析期间能源消费和碳排放变化的驱动因素,得到能源结构变化、直接能耗强度变化、投入结构变化、需求结构变化和需求规模变化的影响。结果显示,以上五种因素均对能源消费和碳减排减少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采用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提供的碳排放计算公式,选取京津冀2004—2019年物流业8种能源消耗进行碳排放量测算,运用Tapio脱钩模型和碳排放强度分析了物流业碳排放量与产业增加值的关系,并对京津冀物流业碳排放驱动因素进行LMDI分解。结果显示,近15年来,京津冀物流业碳排放量趋势由快速增长转为缓慢增长,年均增长率为11.91%;京津冀物流业碳排放和产业增长整体呈弱脱钩状态;分解后的经济产出效应、人口规模效应、能源结构效应对物流业的碳排放都起到拉升作用,能源强度效应则起到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因煤而兴的山西省同样也是碳排放大省,根据IPCC提供的能源排放系数计算出山西省能源消费碳排放总量,运用LMDI(迪式指数分解法)将山西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分为产出规模效应、产业结构效应、能源强度效应、能源结构效应和碳排放强度效应.实证结果表明,产出规模效应对山西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增加起到关键作用,能源强度效应是减少山西碳排放总量的关键因素,产业结构效应、能源结构效应对山西碳排放的增加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因此,山西应加快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优化产业结构,鼓励煤炭清洁利用,大力推广新能源,同时逐步推进碳排放权市场交易,用市场化的手段控制碳排放量.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碳排放权市场由建立到逐渐成熟的过程中,提高碳市场影响力和完善程度的关键是要把握市场的核心,即价格问题。根据各交易所数据选取深圳碳排放交易所2018—2021年的碳排放权日均价作为研究对象,运用VAR模型对碳排放权价格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国际市场CER期货的价格对碳价格的影响是最大的,宏观经济因素以及能源价格因素对碳价格的影响次之,气候环境对碳价格也有一定影响但不明显。通过分析实证结果发现,在实践过程中我国应提高碳市场的市场化程度,大力推广清洁能源并确定合理的碳配额总量。 相似文献
8.
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中国政府提出了“2030年左右实现碳达峰,并争取尽快实现”的新阶段目标。城市是能源资源消耗和CO2排放的集聚区域,城市化产生的碳排放是当今中国影响气候变化的重要因素。文章采用南京1997~2017年21年数据,从人口规模、财富水平、城市化水平、技术水平、产业结构、国际贸易水平、科技创新能力七个方面选取更符合南京国情的社会经济变量建立STIRPAT模型,研究影响南京市碳排放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人口总量和城市化率是影响南京碳排放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文章分析了2006~2020年,我国碳排放强度的变化,并从化石能源消耗、碳排放强度下降的影响因素、能源结构的替代因素三个层面分析了我国碳排放强度下降的原因,最后提出了进一步降低碳排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在深入分析相关文献以及考察当前我国能源消耗碳排放量现状的基础上,对我国经济增长中能源消耗产生的碳排放量进行测度,并根据有关历史数据以及预测的资料,就我国能源消耗过程中碳排放趋势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经济增长中的人均C和CO2排放量均呈现弱“N”型变化趋势;政府与企业在环境治理上的投入不足,导致其没能有效解决由经济快速增长引起的能源消耗及碳排放量增加的问题。因此,相关部门需进一步增加环境污染治理投资,促进中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碳排量之间的关系向着倒“U”趋势转化。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江西省物流业的发展现状和碳排放现状,以环境库兹涅茨模型(EKC)对江西省物流业碳排放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2.
13.
城市经济发展使得城市交通迅速发展,同时也造成了能源消耗过多、排放污染加剧。文章构建数学模型对城市交通子系统碳排放进行分析,并以西安市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城市私人载客汽车和道路运输营运部门是主要交通碳排放源,占总排放的67%以上,并且有序发展私人交通、改变交通需求结构、提高能源利用率能有效降低城市交通碳排放。 相似文献
14.
交通运输行业生产率变动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了索洛残差法对交通行业的生产率变动进行了分析。测评结果表明,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交通行业TFP增速有所下降,技术效率显著下降;进入21世纪以后,交通各部门的技术进步率大幅度上升,技术效率继续下降。中国交通行业的发展模式面临转型,这也是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通过总结中国近几年在碳排放脱钩方面的研究方法,选择Tapio弹性脱钩法对山东1996-2011年的碳排放和经济增长进行脱钩关系分析,找出各种脱钩状态的原因,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从能源消耗角度剖析物流行业碳排放足迹,利用IPCC计算方式核算广东省物流业碳排放总量,从能源效用、物流作业的碳效用、脱钩效应三个角度分析广东省物流业低碳特征。得出结论如下:(1)政府部门在低碳进程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政府重视低碳,物流行业的低碳化表现更突出;(2)广东省目前物流行业正处在从高能耗、低效益、高碳排往低碳排、高效益、新能耗的阶段转型升级的过渡期。目前广东省物流行业碳排放与物流经济发展之间呈现扩张性负脱钩现象,物流业必须在物流技术、作业优化、新能源使用、低碳理念方面下功夫抓住机会升级改造,让广东省物流经济成为全社会低碳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相似文献
17.
将碳排放因素考虑到车辆路径问题中,建立了运输成本与碳排放相结合的多目标车辆路径问题模型,讨论了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车辆路径问题的设计和实现,最后通过实例分析对模型作了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8.
城市交通二氧化碳逐渐成为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元素之一,减少碳排放、降低能耗对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城市交通系统特征,建立一模型计算城市道路交通方式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的排放,同时分析不同交通方式单位运输的人均碳排放,以城市主城区为例进行测算。 相似文献
19.
中国物流业运输成本偏高的原因分析及相关建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对国内部分物流企业进行了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国内物流市场的相关数据以及与国外相关企业数据的比较,尝试分析了中国物流业运输成本偏高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