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从经济学、工程学、管理学三个方面详细综述了交通拥堵问题的成因和对策,最后对交通拥堵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的趋势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2.
周晓昌 《价值工程》2014,(28):86-87
本文通过城市交通现状来对城市交通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进行了分析研究,并针对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提出了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3.
顾颖 《价值工程》2020,39(3):131-134
本文从经济学供需理论出发,对我国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及可能解决方案进行分析。本文先从经济学供求关系角度解释交通拥堵问题的成因,接着分析了现有解决交通拥堵问题的方案的优缺点。从供求角度来看,现有方案较难从根本上解决交通拥堵问题。因此本文尝试论证征收城市交通拥堵费的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解决我国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新方案。  相似文献   

4.
通过建立交通参与者之间抢行的博弈模型,对双方的博弈行为进行均衡分析,分析结论表明宣传教育和交通处罚可以促成交通礼让行为,然后从博弈的角度提出了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推进,汽车工业的高速增长,在大城市交通拥堵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城市经济发展的成本在显著上升。本文认为,应从控制汽车工业发展速度,增加行车成本,提高城市交通管理水平,推行机动车限行措施等方面发展城市公共交通,以实现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贾子若  宋守信 《物流技术》2012,(5):56-58,63
通过建立交通参与者之间抢行的博弈模型,对双方的博弈行为进行均衡分析,分析结论表明宣传教育和交通处罚可以促成交通礼让行为,然后从博弈的角度提出了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城市道路系统的公共性和外部性.使用均衡分析的方法对城市交通拥堵进行了经济学分析,认为当城市道路的使用者超过一定数量时,道路交通的外部性凸显出来,由于这种外部性,道路交通系统总数处于过度使用的状态.最后使用元胞自动机对城市交通拥堵现象进行了模拟,发现为了改善城市交通堵塞,虽然需要增加交通供给,但是更为重要的是如何优化车流使得现有的交通供给得到充分的利用.  相似文献   

8.
李捷  朱明皓 《物流技术》2011,(17):46-49
分析了城市道路系统的公共性和外部性。使用均衡分析的方法对城市交通拥堵进行了经济学分析,认为当城市道路的使用者超过一定数量时,道路交通的外部性凸显出来,由于这种外部性,道路交通系统总数处于过度使用的状态。最后使用元胞自动机对城市交通拥堵现象进行了模拟,发现为了改善城市交通堵塞,虽然需要增加交通供给,但是更为重要的是如何优化车流使得现有的交通供给得到充分的利用。  相似文献   

9.
刘玲 《价值工程》2011,30(8):193-193
文章从城市道路交通网络的典型结构布局入手,提出衡量交通拥堵的定量化指标——交通拥堵影响因子,以西安市城市道路交通网络中出现的交通拥堵为例,选取符合文章研究目的的相关路段进行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西安市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推动了西安市城市国际化的进程。随之而来的城市人口、车辆的剧增,城市人口流动性需求的增强,加速了对快速、和谐出行需求的增长。但城市的建设速度远低于人口规模和车流增长速度,进而产生了一系列社会、经济、环境等城市问题,最直接的表现是骤增的交通流与城市交通供给滞后性所引发的交通拥堵问题。日趋严重的交通拥堵现象已成为城市国际化进程的瓶颈,制约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对当前西安城区交通拥堵问题进行剖析,指出城市交通发展的短中长发展策略,进一步使城市交通趋于和谐,促进城市国际化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徐倩娴 《价值工程》2013,(20):95-96
城市化是人类进步的必要过程,城市化的发展不仅拉近了城市与农村之间的距离,而且进一步的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伴随着城市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城市交通拥堵的问题日趋凸显,严重影响着城市的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因此,采取一定的治理措施,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就成为当前城市发展中不得不考虑的问题。本文主要从分析城市交通拥堵的原因出发,探讨解决城市拥堵问题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2.
在分析总结TRIZ的基本理论体系的基础上,初步探讨了TRIZ与城市快速路交通管理创新的关系,并应用TRIZ矛盾矩阵工具解决城市快速路四相交通流状态的管理创新,最后结合创新原理提出了相关的创新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3.
鉴于传统道路负荷度(V/C)可能对应两种交通状态的情况,基于时间占有率重新定义了道路负荷度的计算方法,并根据大量的统计数据确定了北京市快速路道路负荷度的分级标准。该方法能够根据交通流检测器数据对道路交通负荷程度进行实时、动态评价,并通过北京市二环路数据的实验结果初步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4.
城市物流园区交通影响分析方法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张永  王宁 《物流科技》2006,29(6):140-142
规划现代物流园区能增强城市空间的集聚和辐射能力,同时也有助于缓解城市交通压力,促进城市产业结构的完善和用地结构的优化、调整.考虑到物流园区的规模和空间积聚能力,本文认为有必要对其进行交通影响分析以实现物流园区规划建设的最大效益.借鉴国内外交通影响分析的技术和实践就物流园区规划中的交通影响分析的特点、分析框架、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王萌  赵莉 《价值工程》2012,31(36):324-325
在分析国外交通拥挤收费成功经验基础上,对实施交通拥挤收费的必要交通条件进行了归纳,并指出我国实行拥挤收费所面临的特有的困难,这其中包括收费制度难确定,实施成本较高,现阶段公交系统不能提供有效支撑,公众难以接受等。故本文认为在上述问题未解决之前,实施拥挤收费并不能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6.
胡萌 《价值工程》2014,(18):89-90
根据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公平性、持续性和共同性三原则,就城市交通管理中的一些问题,阐述在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的管理时,为解决拥堵、减少消耗和污染以及体现公共交通的公平性,提出的一些见解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以路网总行程时间最小为目标,建立了城市交通流诱导与控制的协同模型,并基于蚁群算法对求解流程进行了设计,最后,应用此方法对小型路网进行仿真实验,通过实验前后对比,表明此方法能有效减少路网总行程时间。  相似文献   

18.
承凤鹏  吴慧敏  李悦 《价值工程》2012,31(20):65-66
在集约发展、新城市主义、混合用地等理论发展背景下产生的城市综合体,其本身就具有高效利用城市土地资源、有效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提升城市公共空间品质等方面的优势。但是,城市综合体这个现代都市的新事物、新核心,其自身也有很多规划设计的核心问题需要进行理论的探讨和实践的检验,其中交通问题就是一个比较重要而且复杂、亟需研究的问题。本文通过对相关综合体的概念定义、分类进行梳理,其内外交通特性进行分析总结,最后对其交通组织布局提出相应的建议与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