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 毫秒
1.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小微企业经营环境面临较大变化,商业银行传统的小微企业逾期贷款不断增多,业务面临的风险加大.由于小企业贷款金额较小,采用传统的对公客户的风险管理模式带来的成本较高、效率较低,因此,商业银行要结合小企业客户自身特点因素,突破传统思维,有针对性地合理运用多种信息渠道,丰富和完善小企业客户的信息维度,建立适应于小企业信贷业务的风险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2.
商业银行面临经济放缓、“金融脱媒”、利率市场化等因素挑战,传统的单纯依靠大客户生存的经营模式将逐步向同时发展大中小客户转化.然而小企业信贷风险高是业内共识,现行的小企业信贷风险预警模式又存在着人力投入大、成本高、预警不及时等弊端.本文站在商业银行内部信贷风险管理的角度,分析了小企业信贷风险的影响因素,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小企业信贷风险预警模型,提出了控制小企业信贷风险的基本策略,以期提升商业银行对小企业的融资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3.
据统计,在全国工商登记的法人中,小企业占比达到80%以上,小企业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近年来,国家在扶持小企业发展方面给予了许多政策倾斜,商业银行也纷纷将小企业业务作为扩大客户基础、改善客户结构的战略性业务予以积极推进.但是,受各种因素影响,小企业融资难、需求满足程度低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在当前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国内经济增长回落的形势下,面对小企业经营困难、利润下滑、风险控制难度加大的不利局面,银行支持小企业的步伐进一步放缓.因此,如何有效破解银行发展小企业业务"瓶颈",实现小企业业务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真正达到银行与小企业"双赢"目的,是银行必须要解决的、也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周萍 《浙江金融》2012,(10):70-71
近年来,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和金融市场体系的进一步完善,以及政府的大力扶持,商业银行改变传统模式,将目标客户从大企业逐步转向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开辟新的业务增长点,各商业银行开始将小微企业的信贷业务作为发展战略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在金融脱媒加速、银行过度倚重大公司业务的发展模式受到日益严峻挑战的背景下,小企业业务因其市场发展空间巨大、长期风险调整收益率较高等特点日渐成为商业银行盈利增长的重要领域.本文比较分析国内部分商业银行小企业业务发展模式后发现,虽然具体的业务模式有所不同,但该项业务发展态势良好的商业银行均将小企业业务作为其战略重点推进,并辅之以科学的业务拓展模式和风险管理模式,如通过合理界定客户标准、建立专业化的组织模式、采用区别于大公司业务的风险管理技术等.战略上的重视和专业的业务操作方法是有效开拓小企业业务并使其快速、良好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高翔 《现代金融》2010,(7):40-41
小企业信贷群体作为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调整优化商业银行客户结构,提升客户忠诚度和回报率,提高银行市场竞争力和议价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而在国家宏观政策进行一系列调整.政府投融资平台贷款和房地产开发贷款呈紧缩趋势的背景下.商业银行发展小企业信贷业务,  相似文献   

7.
随着小企业群体的发展壮大及国家对小企业贷款倾斜政策的逐步到位、大企业融资渠道的多样化以及利率市场化后商业银行提高整体盈利水平的需要,商业银行小企业贷款在全部贷款中的比重将进一步提高。加强对小企业  相似文献   

8.
在国际金融危机肆虐和国内外经济急剧变化的大背景下,我国许多小企业遭遇"钱荒",进入困难期和阵痛期.为保证小企业的健康发展,国家相继出台和调整了金融、财政等相关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小企业的生存压力.出于规避风险和挖掘高质量客户的需要,许多商业银行对于加大小企业信贷投放仍比较审慎.由于缺少科学的小企业信用评价指标体系,大多数中资银行机构的信贷人员一般采用担保、抵押、质押等方式控制风险,使得小企业融资较为困难.  相似文献   

9.
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作用日益突出,同时小企业也成为商业银行调整客户结构、分散风险、提高收益水平的重要客户群体。随着是小企业贷款投放力度的不断加大以及未来经济“滞涨”的风险增大,小企业客户信贷风险也不容忽视,本文主要探讨小企业授信客户的风险特征和风险防控流程、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0.
商业银行是社会间接融资的主体,更是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主导力量。近年来,为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各级政府和监管部门制定了多项措施,旨在推动商业银行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各商业银行也通过设立小企业金融部等途径试图化解这一难题。但是由于商业银行缺乏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内在动力,所以融资难的现状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究其根源在于现行的存贷利差实际上是相对的恒利差体制,客观上鼓励商业银行做大放小。从台湾近年来商业银行对客户结构选择导向来分析,缩小存贷利差是台湾商业银行主动选择中小企业作为客户对象的根本动因。不解决存贷利差相对固定的问题,就改变不了商业银行的赢利模式,也就不能从根本上加强商业银行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意愿。因此,推进利率市场化、缩小存贷利差是促使商业银行选择中小企业作为主要客户的根本途径,也是我国经济、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1.
《国际融资》2014,(6):22-24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新国九条")于2014年5月9日公布,引起了市场舆论广泛关注。"新国九条"与十年前的"国九条"进行对比分析,"新国九条"的新意在哪儿?请看本栏目文章《"新国九条"新在哪儿?》、《"新国九条"基本原则的解读与思考》。如何评价"新国九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13.
自上世纪70年代末,我国金融科技界启动金融电子化建设以来,就一直伴随着选择不同策略的争论.先有小型计算机和大型计算机的主机分歧,后有分布式和集中式的网络争论,从工商银行大机延伸工程开始到各商业银行纷纷实施数据集中工程,今天,数据大集中已成为我国金融信息化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4.
2004年2月25日,财政部发布了中国资产评估协会制定的<资产评估准则--基本准则>和<资产评估职业道德准则--基本准则>,标志着我国资产评估准则体系的初步建立.现在,中国资产评估协会又发布了<企业价值评估指导意见>(以下称指导意见),此意见是对<资产评估准则--基本准则>的重要延伸和发展,必将对资产评估行业的规范化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CEO过度自信是影响其自身薪酬的重要因素。本文以2008—2018年A股上市公司CEO的薪酬情况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在中国情境下CEO过度自信对薪酬水平和薪酬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过度自信的CEO比非过度自信的CEO拥有更高的总薪酬和股权激励强度以及更低的现金薪酬比例;同时,相比非国有企业,国有企业中CEO过度自信对薪酬的影响更为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面临的风险大小和创新程度会强化过度自信与CEO薪酬之间的关联关系。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实施,财政支农投入力度越来越大,支农项目越来越多,但由此带来的资金管理过于分敞、运行成本过高等问题也口益突出,造成财政支农资金难以形成合力,资金投入规模效益得不到充分发挥。如何创新支农资金管理机制,整合财政支农资金资源,强化资金管理,充分发挥规模效益,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当前各级财政部门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在此,笔者针对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供应链金融的产生与发展,并对近十年来国外供应链金融的理论发展做了分析和总结,以期把理论更好地应用于实践。  相似文献   

18.
审计委员会若干理论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对审计委员会的研究处于探索阶段,因此对审计委员会发展阶段的划分、审计委员会理论基础以及目的等理论问题存在诸多分歧。本文认为审计委员会发展应分为三个阶段,不同阶段有不同的标志;审计委员会不仅仅是受托责任,更主要是委托责任,其理论基础是委托代理理论;审计委员会的目的不仅仅是监督,而是制衡,是再监督。  相似文献   

19.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compares the valuation of two types of options that relate to the same asset: options on the asset itself and options on the futures on the asset. The early exercise privilege plays a central role in explaining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values of the two options. It is shown that in the case of a cash instrument that does not make interim payments, such as gold, the value of a call option on the spot is smaller than the call option on the futures contract; the opposite is true for put options. The early exercise boundaries, which characterize when it pays to exercise, are also compared and analyzed.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两国模型的DSGE框架下引入宏观审慎政策监管机制,把金融摩擦、国际资本流动和宏观审慎政策纳入同一个一般均衡分析框架。通过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流动机制,考察宏观审慎政策的国际影响机制。基于我国的模拟分析结果表明,第一,对于我国来说,宏观审慎政策的国际合作不仅能够有效地应对国内经济冲击,也有助于抵御外部经济冲击。第二,我国推动构建国际宏观审慎政策长效合作机制,有助于积极应对国际资本流动,促进我国资本市场进一步开放。第三,我国宏观审慎政策存在国际溢出效应,但是对其他国家的影响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