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城可持续发展的隐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大学城的建设始于2000年的河北廊坊东方大学城。此后,各地的大学城纷纷上马,越建越多,越建越大。一场被称为“圈地运动”的大学城建设热潮席卷全国,目前全国已有50多个已建或在建大学城。  相似文献   

2.
大学城建设的总体方向没有错。但是,大学城建设的价值错位,已经或正在影响着大学城的健康发展,若不及时修正,将背离大学城建设的初衷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大学城在国内如火如荼地开展.仙林大学城自2002年建设以来.经过几年的探索发展.成为大学城建设的一种典型模式。本文用SWOT分析法,分析了仙林大学城建设的可行性、必然性.对影响其建设的条件及因素进行分析.并针对其存在的发展挑战提出完善的建议.以便更好地提升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4.
大学城的建设对城市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通过对郑州龙子湖大学城和西安西部大学城建设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和自身的发展优势来阐释大学城与城市的互动发展机制,并提出了大学城将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大学城建设与运作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城建设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改革,但在建设运作过程中却出现诸多问题,如规划不科学、土地资源浪费严重,资源难以共享,产学研尚未良好结合,文化底蕴缺失,融资债务问题凸显等。因此,在总结反思的基础上提出发展建议,对促进大学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从当前"大学城"热看我国教育产业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花明  马智胜 《辽宁经济》2002,(11):18-19
近几年,我国经济文化比较发达的城市和地区兴起创建大学城的势头,如已建成的北京东方大学城,广东珠海大学城,上海松江大学城,以及规划中的广州大学城、深圳大学城、上海闵行大学城、合肥大学城、武汉大学城等等。大学城的热潮是迎合我国教育产业化发展和我国市场经济体系及产业结构调整、提升的新举措,也是21世纪中国高校董事会运行模式与实践的新尝试。一、大学城的综述及基本评价“什么是大学城”,不少对这一新生事物予以密切关注的专家学者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看法有两种。其一,是从大学城对周边区域的辐射和影响的角度来看,大学城是一个以多所大学为核心而构成的,具有特定教育整体功能和环境功能的新型社区;  相似文献   

7.
20世纪末,大学教育从精英型向大众型转变,全国迎来了大学校园建设的高潮。经过高等教育急剧扩张之后,大学城逐渐回归理性。而今时代赋予大学城崭新的含义:一方面大学城已经构成了我国高等教育的一方重要阵地,成为我国高等教育资源整合的主要形式之一;另一方面,这些大学城与城市密不可分,成为城市整体功能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8.
<正> 大学城运管模式与特点近年来,大学城的建设成了全国大中城市建设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实践证明,大学城的建设和运作不能仅仅靠政府,不能仅仅靠大学,也不能仅仅靠企业或社会组织,而是政府、大学和企业三种力量的有机整合。所以,我国成功的大学城建设和运作模式采取的是政府统筹、大学主体运行和社会各界参与的模式。 1.政府统筹。政府统筹是指政府在大学城的建设中起主导作用——地点选  相似文献   

9.
沈北大学城的形成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拉动效应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8年8月中国第一座大学城--坐落于河北廊坊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东方大学城开工建设以来,全国各地已经建成大学城达五十多个.伴随大学城建设的逐渐成熟与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大学正在逐渐地从一种边缘性或适应性组织走向社会发展的中心位置,成为一种核心组织和主导力量,大学城的建设必将实现区域经济的联动发展,其对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也将更加突出.  相似文献   

10.
水磨村,长安区韦曲街道办一个普通村子,如今西部大学城在这里建设,已使他们身价百倍。但水磨村的发展,曾有一段锣鼓敲出来的传奇故事。  相似文献   

11.
时下,当国家审计署掀起的"审计风暴",让我们见识了国家电力公司、国家体育总局、中国工商银行等在资金运用上的巨大违规行为时,"大学城"这个并不时髦的词汇也频频出现在各种媒体上。因为国家审计署署长李金华于6月23日向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作《关于2003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时,披露国家审计署对南京、杭州、珠海、廊坊4个城市的大学城开发建设情况的审计调查表明:项目建设违规审批和非法圈占土地问题突出,建设贷款规模过大,存在偿贷风险。一  相似文献   

12.
90年代兴起,源于高校合并和扩招的大学城的建设和运营现状如何,是很多人关心和担忧的问题,而评价结果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好的评价方法和思路,本文试图引用平衡积分卡的理论对大学城的学习和成长、内部经营管理、客户、财务方面进行说明,得出大学城运营评价思路,从而为评价和衡量大学城运营打下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房山的良乡高教园区和昌平的沙河高教园区,北京这一南一北两个"大学城"的建设,历经十余年仍在进行之中,规划师生分别达8万人的两个园区,至今分别只有2万人,人才的新高地还远未形成  相似文献   

14.
大学城的开发与建设逐渐成为各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学术界对其研究也日益增多。总结国内近年来对大学城的相关研究,对各家之说进行梳理和比对,有助于了解其研究现状和趋势,发掘现阶段研究存在的不足,提出需继续深入研究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5.
朱环  黄敏 《黑河学刊》2014,(6):91-92
桂林雁山大学城开发属于初步阶段,旅行社市场空白,因此,旅行社开发前景极好。桂林雁山大学城文化旅行社的开发,应充分利用桂林雁山大学城的资源,通过融入校园文化、传播广泛的旅游文化、精心设计旅行社销售产品以至于打造一个独特的桂林雁山大学城文化旅行社。  相似文献   

16.
一座城市的发展离不开整体竞争实力的提升,而教育的发展是城市整体竞争实力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拥有高等教育集群效应的城市来说,大学城的建设与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如何利用好高等教育的人才优势,如何更好地利用教育带动城市发展,是很多城市面临的问题。文章通过研究南京的三大大学城的学生与南京经济之间的关联性,运用灰关联分析的方法系统地分析教育与经济之间的关联性,以期为城市的建设与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7.
高等教育基础薄弱,是我国当前以至今后相当一段时间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我国发展高科技、建设高新区的"瓶颈"所在.走过第一次创业的辉煌期,高新区"二次创业"在21世纪初以不可阻挡之势,汹涌而来.这期间大学纷纷入区使"大学城"现象成为一道风景.  相似文献   

18.
吴思 《走向世界》2011,(33):106-107
从中世纪时诞生开始.大学已经历了近800年发展。大学的功能在不断变化.规模也越来越大。有的大学聚集在一地.大学周围或大学校园本身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城镇,便被称为大学城或大学区。著名的大学城有英国的牛津大学城、剑桥大学城.美国波士顿市坎布里奇镇的哈佛和麻省理工学院大学城等。  相似文献   

19.
大学城高校群体性事件研究——以福州大学城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城高校群体性事件已经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影响校园乃至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如何有效预防和处置大学城高校群体性事件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重要课题。以福州大学城为例,概括了大学城高校群体性事件的特点,分析了高校群体性事件产生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构建预防和处置大学城高校群体性事件的新机制。  相似文献   

20.
大学城空间作为教育传播的重要手段,已越来越受到高校学生的认可。本文概述了“大学城空间”与QQ空间的区别,阐述了大学城空间在高职院校班级管理中的作用:可以设立新闻专区;建立奖励评奖评优考核专区;设立贫困生动态专区;发挥专业指导的作用;成为教师与学生的心灵交流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