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农民负担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不合理所引起的农村公共产品供需矛盾突出是农民负担过重的主要原因。农民减负的关键在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创新。其基本思路是: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建立自下而上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决策机制;合理划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支出责任;实行农村公共产品投资主体多元化。  相似文献   

2.
公共产品供给与城乡收入差距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从公共产品受益理论角度分析了了农村公共产品理论的特点,研究了不同财政税收政策对改善城乡差距的效应,对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主要表现和公共产品供给政策对城乡差距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在现阶段对农民实行直接生产补贴和取消农业税的效果比较好。当前的工作重点是,进一步调整对农村的公共产品供给,如加强对农村贫困人口的财政支持,全面实行农村最低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和教育、卫生、科技投入,以实现城市返哺农村促进城乡共同发展。从长期看,应当实行统一的城乡公共产品政策,缩小以至消除城乡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3.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出现的问题对农村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产生了巨大阻力,不符合我国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的需要。解决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迫在眉睫。文章在分析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现状的同时剖析了其产生的根本原因,并且从有效供给的角度分析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最后提出了提升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能力的路径,为推进农村经济发展找到了新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4.
城、乡差异不仅仅是地理空间的差异,还是经济、政治、文化、科技、人口和历史等多方面的差异。政府管理部门应在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概念辨析的基础上,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逻辑法,寻找城乡融合发展的互动逻辑、内在逻辑和核心特征。通过要素和人才的城乡自由流动,以体制机制改革来改善消除城乡发展的不平衡,通过合理布局地理空间和产业,完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进而实现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5.
在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背景下,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本在于如何让农业健康、稳定、有序的发展,即如何提高我国当前依然薄弱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文章在揭示陕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现状的基础上,从农业公共产品供给与需求的角度,对决定陕西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四个关键因素,做了协整和Grange因果分析,从而确定了其对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影响因素,最后,提出发展陕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需要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公共产品供给体系,发展多元化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建立和完善公共产品的需求表达机制.  相似文献   

6.
安徽省在实现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中已取得一定成绩,但还存在发展观念偏差,资金来源等方面非均等化问题。因此,必须转变发展观念,积极发展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丰富资金来源,为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提供物质载体;加强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缩小城乡差距;以城带乡,实现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队伍均等化;加强城乡公共文化交流,奉献农民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  相似文献   

7.
梳理了国内外众多学者就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机制问题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的研究。认为目前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学术界对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方面的研究还是较为全面与系统的。在西方国家,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过程也是经历了一个从落后到与城市基本相同的发展历程,因此西方学者的很多研究对于我们来说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目前我国正致力于推行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战略,对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问题的研究也因此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要把这些成果要真正付诸于实践,依然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相似文献   

8.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严重不足,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其原因在于初始形成的城乡二元的公共产品供给体制。二元供给体制是建国后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选择的结果,城乡二元的户籍管理制度和政策决策者对农民落后性的认识是这种二元体制形成的制度环境。因此,创新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必须真正落实统筹城乡发展的经济发展战略,彻底改变不合理的户籍管理制度,改变对传统"小农"的认识,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  相似文献   

9.
包容性增长是一种基于机会平等,公平合理分享发展成果,关注弱势群体的新发展理念。包容性增长有助于解决当前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突出的问题。建立以居住地登记的城乡统一户籍制度,扩大农村土地发展权;加大农村公共产品投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创新城乡良性互动机制,整合要素禀赋;关注农民弱势群体,才能实现城乡包容性增长。  相似文献   

10.
伴随知识经济的深入发展,创新成为经济持久发展的动力,而公共产品的供给能够有效地促进一个国家的创新能力的提升从而对经济的持久繁荣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在Chen和Kee(2005)的模型基础上建立公共产品供给对国家创新能力促进作用机制的理论模型,并利用2000—2010年中国31个省(市、区)相关数据就公共产品供给对国家创新能力的作用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公共产品供给对国家创新能力的作用影响显著;不同区域的公共产品供给水平的差异会导致区域创新能力存在的差异;提高公共产品供给水平是增强国家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都市农业实践遍布世界各地。当前,都市农业是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由之路。西安市都市农业的实践和SWOT分析表明,都市农业具有显著的公共物品的特征,拥有有效的政府管理是顺利推进都市农业发展的最基本条件。陕西省政府应优化区域布局,强化政策引导;改革投资机制,加强基础设施;健全服务体系,强化社会服务;完善配套法规,稳定政策扶持;培训新型农民,提高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12.
北京市农村居民购买力日益增强,但仍低于城市居民,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缩小城乡差距、改善农村的消费环境、完善农村市场体系、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有助于北京农村市场的进一步开拓。  相似文献   

13.
从城乡二元发展到城乡统筹发展是我国发展战略的一次重大变革。统筹城乡发展必须跳出传统的思维模式,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形成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政策体系和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4.
农村与城市对公共产品的需求结构有着明显区别。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使农民对高层次生活消费性公共产品的需求显著增加;非均衡的农村区域经济发展使不同类型农村的公共产品需求结构呈现日益明显的地区差别;农户的收入差距使之对公共产品的需求也呈现明显的结构差异。进一步优化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结构,使之与需求结构保持动态一致,是实现农村和农民对公共产品有效需求的必要前提。  相似文献   

15.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重大战略。要通过体制、机制和政策创新,建立城乡一体的经济社会秩序,促进城市与农村、工业与农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6.
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组织 提高农村公共物品供给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农业税的取消,作为农村公共物品主要供给者的乡(镇)、村两级组织的收入大大减少,极大地影响了公共物品供给,严重制约了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社会福祉的提高,成为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大瓶颈。文章认为,在新形势下,应充分认识到农村合作组织对缓解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不足问题的重要作用,及时调整农村公共事业发展的思路,通过配套政策支持,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组织,提高农村公共物品供给能力,以适应农村公共事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困境和实现路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在生态城市建设中面临着生态城市建设风格千篇一律、生态城市规划执行不力、城乡建设不协调、建设行为短期性、群众参与度不高等方面的困境。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认为应因地制宜形成城市风格,树立生态城市规划的权威性;把城市中心的建设作为生态城市建设的突破口;把农村地区的建设作为生态城市建设的着力点;增强公众的环保意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的改进——基于风险升水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劳动力的迁移决策是一个理性的经济决策行为,迁移者在做出迁移决策时不仅仅要考虑预期的城乡收入差异,理性的迁移者还会考虑到不确定性带来的效用损失,文章用一个风险升水值来度量这种效用损失,并认为应该从托达罗模型的预期收入差异中剔除这个损失额度。因而,实际预期的城乡收入差异会比托达罗模型所表述的更小,一些风险规避的迁移者可能就会因此退出迁移。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我国在农村与城市之间实行两套不同的公共产品供给体制。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的发展并没有摆脱制度外供给的困境,造成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需要建立起以地方政府为主体,由中央、省、地方、农民四位一体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采取以中央、省两级政府为主导,地方财政适当配套的方式,完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