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无论是哪种体制和性质的企业,感恩文化都是企业对于社会责任、自我形象的一种自觉认识。作为企业文化的组成部分,感恩文化日益受到企业的重视。无论是哪种体制和性质的企业,感恩文化都是企业对于社会责任、自我形象的一种自觉认识。在企业中开展感恩文化教育,不仅能提升员工的感恩意识、增强企业感召力和凝聚力,且能促使员工以主动自发的心理和行动与企业目标同向、行为同质,呈现出企业与员工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2.
培养企业员工感恩的心态,能够加强员工对企业的热爱和无私地奉献,对同事的理解、忍让、宽容、友爱.在企业中创建浓厚感恩心态的企业文化,用文化、氛围,引导员工树立高尚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企业员工感恩的心态,有利于企业的长久发展和社会精神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3.
前言: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有"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衔环结草,以谢恩泽"、"知恩不报非子"、"来而不往非礼也"等等,这些伦理美德,无不昭示着感恩文化在中国的源远流长.对企业而言,感恩文化能增强企业职工的归属感和使命感,是构建和谐企业的重要环节.柳州市百货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百司)将感恩文化融入到企业管理、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在感恩文化教育中着力加强干部员工的思想道德建设,教育全体干部员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感恩社会,感恩企业,感恩同事,努力实现用文化启发人、用精神鼓舞人、用理念引导人、用行为规范人,推动了企业和谐稳健发展.  相似文献   

4.
一、坚持企业经营者倡导与员工广泛参与相结合,明确了企业文化发展思路和目标 宝克集团董事长刘宝恩认为,一个符合时代特征、符合自身发展需要、被员工广泛接受的企业价值观是推动企业长远发展的动力所在.在探讨企业文化理论的基础上,宝克集团积极学习借鉴国内外企业文化建设的先进经验,总结提出了以"创新三原则"和"速度三原则"为主要内容的企业文化建设总体思路和目标.  相似文献   

5.
神宁集团煤炭化学工业分公司结合自身实际,在借鉴、尝试推行"感恩"文化模式的基础上,又结合自身实际,创造性地提出了"孝德文化"工程,使企业文化的模式和体系更为宽泛,也使孝亲、谦和、感恩、团结的氛围日益浓厚,员工对企业发展的共享度和共存度也逐步提升。  相似文献   

6.
突出企业的社会责任,企业的感恩文化应该是以保障企业共同利益和践行社会责任为根本,通过回赠、反哺等形式构建企业与企业相关人(投资人、员工、顾客、群众)、企业与社会之间的感恩互动,最终形成企业发展成果共享最大化和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精神文化。  相似文献   

7.
沈东生 《中外企业家》2016,(11):118-119
企业员工敬业度作为衡量企业管理效率的重要指标,已越来越受到各界的重视。以建设企业感恩文化为出发点,提出在企业内通过树立感恩理念、建设感恩制度、开展感恩活动、发挥工会作用等方面,来提升企业员工敬业度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赵毅 《人力资源》2011,(8):52-54
有的管理者感叹:为什么自己苦心营造的企业文化体系,很难被员工认同,成为被挂起来的"口头文化"?其实,如果能将孝道寓于企业文化建设中,将有助于让员工理解,并且促进企业文化的落地和执行。孝道文化激发员工努力工作在服务型企业中,感恩文化被经常谈起,管理者也会提出学习某某企业某某人,要把企业当家,把客户当成上帝;而执行者可能会想:我们每个月挣这几  相似文献   

9.
微博     
话题1胸襟孙兵-同心动力V:企业家应有的胸襟:1、致力于员工的全面发展,但绝口不提让员工感恩自己;2、用实际行动来培养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但不提"员工必须忠诚于企业";3、不要期望彻底改变员工的个人价值观,这已经证明根本不可能,你只需要做到让员工在你企业工作的时间里依照企业的价值观做事就可以了。@乘着云往前飞:绝对赞同!让一些伪企业家看看吧,若干人只会标榜吹捧自己。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企业管理中制度与文化对"人"的塑造作用切入,结合福建烟草工业企业制度落实及企业文化传播现状,简论企业制度与企业文化的相互作用。企业制度和文化始终是在处理人与企业环境的各种关系,文化和制度是在企业实践中产生的:文化是由规则制度的约束作用而演变为群体习惯,经由人的认同而形成的;文化再通过其凝聚力和感召力,引导团队创新创造,不断推进制度建立健全、更新发展。制度是文化的根基,文化是制度的根本;文化与制度使企业"内外兼修":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框范了员工的行为和思维,促使员工的个人行为成为优化团队效率的积极力量,而文化则能够将这些制度要求内化于员工的认识当中,形成员工自发自觉履行职责的驱动力。所谓"企业价值观的制度化和制度文化化的统一",员工个人价值观与企业价值观获得统一,员工智慧和行为与企业管理制度发展同步,才能使"人"的因素在企业发展运行中得到最大化发挥。  相似文献   

11.
因工作关系,我经常去企业。在大多数企业,老板和员工的身份差异是明显的。在一家私营企业,董事长无论走到哪里,哪里的员工都要立即起立——无论年龄、职位、是否方便,这是该董事长引以为自豪的地方:"你看,我的员工对我多么尊敬!"  相似文献   

12.
汉能控股集团作为一家高科技清洁能源企业一直致力于"用清洁能源改变世界"。员工队伍建设和人力资源开发是企业发展的立足之本和成功奥秘。汉能控股集团将品德、责任、担当、胸怀和专业等因素作为企业员工标准,积极营造了团结向上、勤奋以及感恩的组织氛围,在选人、用人、育人、留人等环节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3.
企业感恩文化是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通过长期实践所积淀起来的企业与国家、企业与社会、企业与客户、企业内部人与人之间的感恩之情、感恩之行的总和。企业感恩文化对企业的协调、稳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实施企业感恩文化建设,是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是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构建和谐企业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4.
18年来,中信银行总行营业部一直坚持将中信文化作为经营管理的"源头活水",自觉当好中信文化的坚定执行者。把握文化精髓我们一贯坚持"人才立行"的管理理念,对银行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银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1".孝心、责任、尊重"是我们企业文化的根本我们经常教育员工要在家庭中尽孝,在企业中尽职,在社会中尽责,一个有"孝心"的人,才会懂得尊重,才会承担责任,才会知道感恩,才会做出回报。构建和谐企业,最重要的是管理者  相似文献   

15.
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企业文化,它是在企业经营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本企业特色的价值观的总称。企业文化主要是以人为本的现代化企业管理方式。在经济发展的今天,文化在现代企业中的竞争是有目共睹的,烟草行业也不例外。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灵魂,有很鲜明的企业特色,它是构成企业凝聚力的核心。烟草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非常重视企业文化对企业的影响,把企业文化称之为"阳光文化","阳光文化"包含了六项内容:阳光、感恩、服务、执行、创新、效率。烟草企业把这带有积极意义的六项代表了"阳光文化",将它融入到烟草企业中去。我们以烟草企业为例,分析烟草企业中的"阳光文化"所带表的企业文化在烟草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具体的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16.
在朱新礼的"大汇源"梦想之路上, 前有德隆,后有统一,未来还可能有可 口可乐、达能或者百事可乐。 在统一集团董事长高清愿庆幸自 己的亲笔信终于为统一打开汇源这扇 艰涩的大门时,汇源集团董事长朱新 礼也正在庆幸统一为其下一步开放确  相似文献   

17.
《企业技术开发》2016,(20):37-39
在政府倡导创业的大洪流中如何保持企业的竞争力,关键在于企业文化建设与员工行为管理之间的有机结合。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向心力"、"凝聚力",好的企业文化可以有效的整合企业中的人力资源。企业发展需要企业多部门谢婷合作,企业文化在其中作用更是重要。员工行为作为企业文化的外在表现,清楚地反映着企业文化的熏陶效果。文章着重探讨企业文化建设与员工行为的交互性影响,深入探索两者之间的关系,旨在为企业提高员工工作及积极性、规范员工行为、提高工作效率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正>自今年3月份以来,河北钢铁集团唐钢公司在全体职工深入开展了"感恩唐钢,珍爱岗位"主题活动,意在培育和建设感恩文化,在干部职工中形成"感恩、忠诚、责任"的文化品质,打造企业不可复制的核心竞争力。企业关爱职工夯实感恩之基感恩文化培育的前提是企业关爱职工,让职工对企业产生归属感。唐钢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视职工为企业最宝贵的财富,不断加大关爱职工的力度,从多方面努力改善职工工作、生活条件。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面对不断恶化的钢铁市场形势,唐  相似文献   

19.
汇源果汁是我国果汁饮品行业的领军企业,高浓度果汁市场占有率已经达到了53%。汇源集团董事长朱新礼告诉《当代经理人》记者:“我们的使命就是营养大众,惠及三农。为消费者和果农做出更大的贡献。这不只是我这个董事长的使命,也是我们每个汇源人的使命。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是非常光荣的。我们不能辜负这么多果农的期盼。”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八大再次强调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企业的文化建设,是企业精神产生的根基,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正值近期新"国五条"下发,对于承担着大量保障房建设的上海中星集团有限公司而言,企业文化的建设和企业精神的发扬光大显得尤为重要。因为,企业文化建设和企业精神所产生的正能量,是不断激励企业员工从事保障房建设的原始动力,是发挥国有房地产企业主力军作用的核心能力。一、企业精神与企业文化企业精神是指: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企业领导与员工的工作态度、精神风貌,反映员工追求的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