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保险监管的基础理论脉络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论是保险脆弱说、公共利益论,还是监管失灵论或监管成本论,综合起来都说明了一个观点,即认为政府能完全有效地弥补和矫正所有的市场缺陷或功能失灵是不切实际的。由此带给我们一些启示:如注重保险行业的安全、转变保险监管的方式、重视保险监管职能的分工、监管者的再监管及监管中的信息问题。  相似文献   

2.
保险经营的技术性、负债性、社会性以及信息的非对称性,决定了保险业必须被纳入依法监管范畴,以弥补市场失灵的负面作用。由于存在保险监管资源有限、监管理念有待完善、监管信息不透明等问题,保险业"三乱五假"现象难以从源头上被遏制,阻碍了保险监管效率的提升。建议优化监管程序和理念,与保险公司内控相结合,充分利用信息化建设进行公示性监管,以提高监管效率、规范我国保险业有序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金融海啸后我国保险监管的方向和边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再次凸显出金融监管的重要性,促使我们对当前的监管模式进行反思,对今后监管的方向和边界进行定位。这场国际金融危机暴露出的监管漏洞及美国所提出的监管改革方案都对我国保险监管有一定的启示。本文结合金融海啸,探讨了我国保险监管模式的选择,以及保险监管的方向和边界。  相似文献   

4.
论中国保险市场监管中的诺斯悖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险市场监管中的诺斯悖论是指政府本应从公共利益出发,提供公正公平的监管政策,但由于自身利益问题,政府干预行为会出现失灵,导致监管效率下降,损害保单所有人的利益.中国保险市场发展多年,保险监管同样存在诺斯悖论,主要体现为政府监管政策供给不足和供给过剩并存,这源于特殊的中国保险制度、产权背景和保监会定位,可通过政府监管目标、主体、手段和内容的积极调整,尽量修正政府失灵,以化解诺斯悖论.  相似文献   

5.
保险企业的特性决定了需要对其进行宏观监管,目前我国保险监管采用日常财务监管和最低偿付能力并重的监管模式,但由于种种原因,当前我国的保险监管还存在种种不足,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万嵩 《上海保险》2012,(7):13-14,26
保护保险消费者权益是保险监管的主要目标之一,是政府为矫正保险市场失灵而开展的重要工作。对保险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保险市场中存在的主体地位不平等、信息不对称等问题,促进了保险市场的健康发展。近年来,中国保险业不断发展壮大,保险消费者数量与日俱增。如何更好地保护保险消费者的权益,是摆在保险监管机构面前的重要课题,关系到中国保险业的长远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分红保险是世界各国寿险公司规避利率风险,保证自身稳健经营的有效手段。相对于传统保证型的寿险保单,分红保单向保单持有人提供的是非保证的保险利益,红利的分配还会影响保险公司的负债水平、投资策略以及偿付能力。为了保障保单持有人的利益和保证保险公司的持续经营,各国保险监管机构都非常重视对分红保险的监管,除了将保险监管的重点集中在分红产品的红利演示、分红基金的红利分配、分红基金的信息披露、保单持有人的合理预期和分红基金的负债确认等方面外,对不同的红利分配方式形成了不同的监管模式。  相似文献   

8.
吉彩红 《中国外资》2009,(8):80-80,72
本文对保险偿付能力监管为核心的保险监管进行了介绍,比较分析了国际上几种典型的保险监管模式,并借鉴国际监管的经验,对我国保险偿付能力监管的发展提出了建议,以防范和化解保险市场风险,保证经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张锐 《上海保险》2006,(8):11-12
监管经济学是一个涉及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等多领域的交叉性学科。本文从历史发展的角度.以西方监管理论为借鉴,对如何完善我国保险监管进行了深入思考。尽管保险监管具有不同于一般经济监管的特质,在监管的目  相似文献   

10.
邓远春 《福建金融》2005,(12):44-46
加强偿付能力监管是保险监管的一个重点。目前我国尚处在保险发展的初级阶段,保险公司行为及市场调节机制还不完善,建立一个全面、系统的保险偿付能力监管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阐述目前我国保险偿付能力监管中的强制性与技术性规定,分析保险监管系统存在的问题,并对我国保险监管机构应承担的监管任务以及如何进行“进取型”监管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1.
我国目前对保险主体的行政监管权限划分实行的是以层级监管为主、属地监管为辅的方式。随着保险业的飞速发展,我国保险公司法人机构驻地在全国范围内呈现离散分布趋势。充分发挥属地保监局的作用,强化对法人机构监管的呼声渐高,属地监管提上议事日程。从管理学角度看,属地监管可以降低监管成本与保险公司经营管理成本,提高监管效率,但属地监管也可能导致宏观审慎监管不足、地区执法力度差异导致的监管套利、监管导致企业成本过高、阻碍市场竞争等。我国保险业属地监管已经开始初步探索,在授权与机制建设方面存在需要完善之处。为进一步加强完善属地监管制度,可以分试点论证、部分实施、全面实施三个步骤分步加以推进。  相似文献   

12.
采用文献研究、比较分析等方法,对透明度监管的相关理论和历史文献进行回顾,从保险透明度监管产生的理论根源以及透明度监管与金融保险市场风险防范、保险公司治理、保险法律制度建设之间的影响关系进行综述,并对未来的研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3.
Regulation of Insurance Markets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There have been major changes in the way European insurance markets are regulated, and there is still considerable debate about what the form and scope of regulation should be.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arguments for solvency regulation when consumers are fully informed of the insurer's insolvency risk. It is shown firms always provide enough capital to ensure solvency, unless there are restrictions on the composition of their asset portfolios. The conclusion holds even when competition means that only normal profits can be earned. This suggests that the role of regulation in insurance markets should be confined to providing consumers with information about the default risk of insurers.  相似文献   

14.
中国各区域之间不同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使得全国保险业发展呈现出一定的区域特性,同时也使区域保险监管政策重点存在阶段性差异成为可能.本文通过对青海寿险业发展的影响因素的分析和青海寿险市场发展现状的研究,提出青海寿险业发展正处于一个"爬坡筑阶"的阶段;同时针对该阶段特性,本文提出并解决了以下三个问题:青海寿险监管的目标定...  相似文献   

15.
财产保险市场主体违规的羊群效应及其规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提出了财产保险市场主体违规的羊群效应的表现形式,建立了监管机构与保险主体之间博弈的理论模型,分析了违规的羊群效应产生的机理,并提出了通过有效监管来规制违规的羊群效应、诱导合规的羊群效应的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16.
In this paper, we examine the impact of capital regulation on bank risk and the moderating role of deposit insurance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apital regulation and bank risk during both normal and crisis periods. Using an international sample of banks from 111 countries, our results show that stringent capital regulation reduces bank default risk, in general, during normal growth period, and this effect is not conditioned by the existence of explicit deposit insurance. Further, stringent capital regulation in place during the pre-crisis period reduces bank default risk during the crisis period, and this effect is stronger for countries with explicit deposit insurance during the pre-crisis period. These results have important policy implications to design the optimal bank regulations.  相似文献   

17.
Banks have been involved with and regulated by governments for hundreds of years. Following a brief review of this history, I delineate nine reasons that could justify continued regulation, particularly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se include deposit insurance, preventing banks from obtaining excessive economic power, reducing the cost of individual bank insolvency, avoiding the effects of bank failures on the economy, protecting the payments system, serving the interests of popularly elected officials, enhancing the Federal Reserve's control over the money supply, suppressing competition, and protecting consumers. Analysis of each leads me to conclude that deposit insurance, which allows banks to hold insufficient capital, is the only public-policy-justifiable rationale for regulation. This concern can be managed with capital requirements; otherwise, banks should only be regulated as are other corporations.  相似文献   

18.
D&O保险的立法问题是我国司法实践中一个亟需澄清的问题,同时亦是保险法学界关注较多的基础理论问题。本文通过考察D&O保险合同在公司治理中的价值,细致分析在2019年日本第二次《公司法》修改之际学界对D&O保险规则立法与否的争论及立法演进历程,并对增设D&O保险合同规定的初衷以及在决定该保险合同内容时的决策程序进行系统阐释。研究发现,增设D&O保险合同规定、明确公司有权全额负担保险费用,有助于提高管理层的风险承担水平和管理效率,进而促进企业创新。在探讨我国《公司法》是否应当构建D&O保险规则这一问题时,应注意到公司法上的补偿制度是D&O保险存在的前提。就D&O保险合同内容的信息披露问题,一方面,为防止公司费用无限地用于提升填补限额,可采披露D&O合同信息的手段;另一方面,就具体的信息披露事项,不可盲目“照搬”美国做法。  相似文献   

19.
本文运用2001年~2006年20家保险公司的面板数据,比较分析了基于保险监管与基于比率法得到的最低偿付能力额度的差别,认为目前我国保险公司最低偿付能力额度制定过低,并且发现我国基于净赔款支出的方法在偿付能力额度制定中不能发挥作用;实证研究了保险公司现金持有量的影响因素,认为中资保险公司现金持有量主要受资产负债率、投资收益率、非投资资产率和流动资产率四个因素的影响,而外(合)资保险公司的现金持有量则主要受赔付率和非投资资产率的影响,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20.
我国财产保险偿付能力监管制度的变迁是一种政府主导型的制度变迁。本文从制度经济学角度分析,运用戴维斯、诺斯和林毅夫关于制度变迁的理论,从制度选择集合的改变、监管资源相对价格的变化、技术进步和克服对风险的厌恶四个方面,论述我国财产保险偿付能力制度变迁目的是以提高监管效能、降低监管成本,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福利为目的制度变迁过程,以期通过理论洞察来为进一步推进我国偿付能力监管制度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