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自1999年国家助学贷款业务开展以来,各有关部门加强协作配合,认真落实各项政策措施,经办银行加强与高校的联系沟通,积极开办国家助学贷款业务,全面推进国家助学贷款业务的开展。据统计,仅甘肃省4年来就已累计发放国家助学贷款4106万元,解决了近7000名贫困学生的就学问题。但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目前西部地区特别是贫困落后地区国家助学贷款发展相对缓慢,供求矛盾仍然比较突出。2002  相似文献   

2.
为“不让一个贫困学生失学”,1999年出台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实施5年来,国家助学贷款政策体现出了作为资困助学主渠道的作用,同时也存在很多制度上的不足和操作上的困难,必须研究新的解决对策。一、国家助学贷款在资困助学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国家助学贷款是高校资困助学的主要形式  相似文献   

3.
国家助学贷款是国家运用金融手段支持教育、资助高校贫困学生完成学业的一项重要政策措施,实施已经四年,但我区高校贫困学生贷款难的问题仍未得到有效解决。据调查,目前自治区普通高校在校大学生15万人,贫困生占在校生人数的24.7%,特困生占15.3%,  相似文献   

4.
诚信与高校贫困生助学贷款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让一部分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能够顺利地完成学业,各高校分别建立了以奖、贷、助、补、免为主体的助学保障体系。其中,国家助学贷款已日益成为资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的重要方式之一。近几年来,国家助学贷款在帮助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方面取得了相当成绩,但是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因此,为减轻贫困大学生的还贷压力,要通过诚信原则建立健全信用评价体系来约束和规范政府、银行、学校和学生各方行为,弥补现行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缺陷。  相似文献   

5.
高校贫困学生远未满足且日益增长着的资助需求和政府财政资源约束产生的矛盾,促使政府将对高校贫困学生的资助政策由无偿资助转变为有偿资助。在有偿资助政策中,国家助学贷款更符合市场规律,也更能体现对被资助者的激励和约束作用。然而在实际的政策执行过程中,由于制度本身的缺陷使得国家助学贷款远没有成为助学的主渠道,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形势依然很严峻。  相似文献   

6.
张瑾 《黑河学刊》2013,(9):100-102
自国家推行助学贷款政策以来,为众多贫困家庭减轻负担,圆了贫困学生的大学梦。但是国家助学贷款制度正处于发展阶段,由于多方面原因导致还款违约现象,阻碍了助学贷款发展的进程。深入研究还款违约行为的原因及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加强和改进高校贫困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注和帮助高等学校中的贫困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应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帮助其解决实际困难相结合,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及健康向上的心态,通过国家助学贷款、评定奖学金及开展勤工助学等活动,做好贫困学生工作。  相似文献   

8.
对高校中的农村贫困生而言,由商业银行经办的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已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生问题。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国家助学贷款的制度性缺陷问题,当前可以考虑发展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模式。  相似文献   

9.
助学贷款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好事,为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化转向大众化提供切实有效的保证。也圆了众多贫困学生的大学梦。然而从实施情况来看,我们不难发现只有少数部属高校、大校、名校比较容易获得助学贷款,而像东华理工大学这类地方高校获得贷款的难度相当大。文章以东华理工大学助学贷款的现状为例,分析我国地方高校助学贷款发展缓慢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国家助学贷款制度于1998年提出,2000年正式实施,2004年进行了调整。国家助学贷款是帮助高校中经济确实困难的大学生支付在校期间学习和生活费用,资助大学生完成学业的重要形式和金融手段。如今贫困学生贷款上大学已成趋势,截至2004年12月底,我国各项助学贷款余额达86.7亿元,100多万学生受益。但据央行统计显示,我国由政府贴息的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实行以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