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策划和企业策划 策即计策、主意,如上策、下策、献策、束手无策等,划即计划、规划、谋划、筹划等。“策”和“划”组成“策划”最早是以相同涵义的“壁画”、“策画”出现的。西汉刘安的《淮南鸿烈·要略》一书中,就有“壁画人事之终始者也”的要句。南朝宋范哗的《后汉书·隗器传》有“是以功名终申,策画复得”的要句。这里的“壁画”、“策画”和策划通用,都是出主意,谋妙法,出谋划策的意思。中国策划名著的《孙子兵法·计篇》说:“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这段  相似文献   

2.
【孙子曰】: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孙子认为战争的胜负是可以预测的,从战前获胜的条件来看,战争的胜负就很明白了。孙子的庙算思想,实际上就是在战前对战争进行的评估,对敌我双方的综合条件的比较,以求得对获胜的可能性的把握。孙子的战前评估思想对我们今天的战争特别是未来信息化战争的战前评估仍然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两千年前,我国的军事家孙膑就在《计篇》中写到:“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所谓“庙算”,就是“战略谋划”之意。而在今天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许多中小企业家“庙算”不足的问题应该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中国企业家普遍的短视行为  在每个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任何时候,都要面临许多关系企业命运的战略选择。这些选择不仅涉及到企业长期利益与短期利益、利益与风险的关系,也往往关乎企业家个人的成败。这个时候,对于掌握企业命运的企业家来说,最需要的就是高瞻远瞩地进行思考,并做出正确的战略选择,有效地指导企业的发展。然而…  相似文献   

4.
勒晓阳 《中国招标》2005,(11M):47-51
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制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重大举措,国有商业银行中大量不良资产的妥善处理是加快金融体制改革步伐的关键。2004年中行、建行和2005年工行的不良资产都采取市场化方法进行处理,实行定向招标的方式,向四家资产管理公司招投标。不良资产的招投标作为我国金融体制改革中的方法创新,被引入到了金融实践运作中。如何确定正确可行的竞标策略,科学精确地确定不良资产竞标价格,就成为各级金融决策部门面前亟待解决的课题。商场如战场,孙子日:“夫未战而庙算胜,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得算少也。”本综合运用数理经济学、  相似文献   

5.
一、“因敌制胜”与企业创造未来 《孙子兵法·虚实篇》说:“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故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水因地形的高低而制约其流向,作战则要依据不同的敌情而决定其不同的战法。所以用兵作战没有固定不变的刻板打法,就象水流没有固定的形状一样,能够根据敌情变化而取胜的,就叫做用兵如神。这一思想应用在企业经营管理上,就是要依据国际环境的变化,特别是市场和竞争环境的变化策划未来和创造未来。而创造未来的最佳途径就是求变创新。  相似文献   

6.
新论集粹     
“补牢”非得“亡羊”后?最近,一些地方接连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教训极为深刻。仅2月15日一天,吉林中百商厦和浙江海宁,一南一北的两起大火就无情地吞噬了90多人的宝贵生命。王赐江文章说,尽管事故发生后,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善后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但逝者已矣,任何有力措施都再也无法挽回骤然逝去的鲜活生命。本来火灾之前,就有种种迹象,但有关职能部门、有关人员却对可能危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隐患无动于衷,有的责任追究也常流于形式。更有胜者,早已习惯了“亡羊”之后的“补牢”。事实上,此时的“补牢”已无实际意义,“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才属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7.
上一篇,我们说了名利。这一篇,我们来谈谈“放下”。前不久,我听一位弟子聊天,说南方航空公司正在积极推进一种培训,每一位南航的高管,上到董事长下到各部门主管,都要去寺庙修行一段时间。其中有一项修行就是侍奉方丈。也就是,老和尚叫你给客人端茶,你就得端茶;叫你给大家盛饭,就得盛饭,不管你之前的官职有多大。当时我就觉得,南航这家公司不同寻常,对高管的培训居然找到了“放下”这个要害。  相似文献   

8.
金岩石 《新财经》2005,(10):40-41
股权分置改革全面铺开,市场的参与者以两种不同的心态看“多”市场,一是抢在“新老划断”的新股发行之前追求中短期效益;二是长期看好后股改市场。证券市场是一个投融资市场,在短期内行政性终止市场的融资功能只能是过渡性措施。虽然多数人都以“新老划断”作为股权分置改革基本完成的标志, 但新市场究竟新在哪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相似文献   

9.
允千  富铎 《宁波通讯》2006,(2):I0003-I0004
“没见过前童人闹元宵,就勿算到过前童。”为什么会这样说?前童的闹元宵正月初十便开始,开场很有特色,要敲铜锣。一开始就是六面大锣,接下去每天成倍地增加,到了正月十三这一天,多到四十八面,敲起来惊天动地,这种场面很少见!前童的元宵,队伍有五里长,从塔山庙到南宫庙,鼓乐喧天,万人空巷。十八扛多姿多彩的鼓亭与精雕细刻的台阁令人目不暇接,耍狮舞龙和彩船秋千交相辉映。一个村闹元宵搞到  相似文献   

10.
从春节前开始,《手机》就“火”起来了。先是炒得火,演得火;后是说的火;后来(在最近)是“骂得火、斗得火”!这怕是连《手机》的当事者——编剧、导演、“影托”之流——也预料不及吧! 《手机》演了一场十足的“闹剧”! 到底怎么看这场闹剧?  相似文献   

11.
广东算老几?     
这几年,外出旅游的人回来说:你看人家上海,你看人家大连…… 外出公干的人回来说:你看人家的气势,你看人家的后劲…… 广东怎么了?广东不行了吗?广东不是很好吗? 虽然很勉强,虽然很痛苦,但我们不得不承认:与兄弟省市比,广东这几年似乎有些不对劲,总是被人在屁股后面追得心里发慌! 有人说,广东这几年有点象富家子弟一样被宠坏了。除了在经济实力的强大外衣下反映出来的种种不和谐之外,最主要的是广东的上上下下似乎听不得太多的批评。就在我们策划这个题目的过程中,也时闻责难之声:你们为什么要往广东的脸上抹黑?你们抬高别人踩低自己的居心何在?……古人司马相如说得好:“明者远见于未萌,而智者避危于未形。”如果等到大家都不愿看到的可能变成事实,想必骂人最凶的届时检讨得最深刻、最声泪俱下。问题是悔之晚矣又有何用?最重要的是要时刻检视自己的危机,时刻防患于未然。别人不会和你讲真话?别人只会等着看笑话。本刊做为粤版财经杂志,广东佬弹广东佬,提出这个处处得罪人的话题,其“居心”可谓良苦矣!希望广东的父老乡亲忆忆苦、思思甜;想一想,比一比;站直喽,别趴下!  相似文献   

12.
无论在世界的哪个角落,也不管是属于哪一个民族,更不问肤色黑白、头发曲直,人们都尽力地争取在这个地球上好好地活着。也就是说,人们不仅要活得有数量,吃得多,喝得多,穿得多,而且要活得有质量,即吃好喝好穿好并谋求发展。要实现这一切就得有充分的条件给人们提供稳定的就业机会,其中最重要的是让人们在安定的环境中工作。人们常说:安居才能乐业。令人伤感的是,这个世界并不  相似文献   

13.
女人的称谓     
单正平 《西部人》2005,(1):56-57
女人有很多称谓,我在这里不想罗列,只就已婚中年女人的称谓发点议论。先说自己的事。我结婚不久,有一次来了客人,我介绍说:“这是我老婆。”她听了芳容失色。又有一次,我在电话里聊天,言及“老婆”二字,她在旁赫然作色,说一个人粗俗还不够?差点把电话给压了。还有一次,我写文章,自以为得意,请她欣赏。她看了勃然大怒,说你竟然把“老婆”叫到文章里去了,这叫自甘堕落!她绝对不能容忍丈夫叫她“老婆”。二十多岁的小媳妇,怎么就成了“老婆”呢?“难道我一结婚就老了吗?”她如此义正辞严,问得我面有愧色,把那篇文章中的“老婆”统统给灭了,以示…  相似文献   

14.
如果洪战辉“聪明”地以“推介苦难精神”为名,号召大家买书;或者卖就卖吧,别把提成真相和盘托出,结果可能就“美好”得多了。怎么能谈“钱”呢?何况还是一个全民道德模范。洪战辉太不懂道德领域的游戏规则了。  相似文献   

15.
白色负担     
无论什么时候,总会有一个话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而每一个热点都会有冷却下去的时候。可是,有一个话题却是例外,这就是医疗。 人们关注医疗,并不是因为总有人得病,而是因为在这个领域,总是有一些不太正常的现象,比如药价虚高。 有人说,造成药价虚高的罪魁祸首是医药代表,要不他们怎么会那么快就住上豪华的房子,开上豪华的车子?要不怎么会发生那么多医生向医药代表的“大逃亡”?  相似文献   

16.
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二世时,丞相赵高想要篡位,但又恐怕其他大臣不服从,就先来测验一下。他给秦二世献了一头鹿,说“这是匹马”。二世笑着说“丞相弄错了吧,把鹿说成马了。”赵高就问其他大臣,大臣中有的不吭气,有的要巴结赵高就跟着说是马;也有说是鹿的,事后赵高就把说是鹿的大臣以其他罪名加以诬陷并杀害了。看来,赵高真的“心不在马”,自然也不在鹿,而在谋权篡位。想到此处,突有所感,在一些地区的扶贫工作中,不是也有与赵高“心不在马”有些相似之处吗?想当初,一些地方为了争贫困县帽子,争扶贫项目,那是千方百计,不遗余力…  相似文献   

17.
“韩流”中的韩国服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原 《开放潮》2002,(5):52-53
说到名牌时装、流行时尚,人们大多会想到巴黎或是米兰,但那是过去。如果现在说到流行时装,如果不知道“韩装”,你就不能算时尚中人。不知何时开始,人们开始在街头看到越来越多穿着宽松、佩戴奇特饰物的中国少年;在北京的中友、庄胜崇光等大商场高档货架上陈列出价格不菲的韩国出产的服装;哪怕是收入颇丰的外企白领也越来越多地把穿着  相似文献   

18.
当前,在推进国企改革的过程中要消除以下顾虑:顾虑之一:国家控股能少于51%吗?在一些重要行业,国家应该控股,但控股就都必须拥有51%吗?我看不必。实际51%控股,只是针对只有两个投资者的情况而言。而有多个投资方时,就没必要非要追求51%不可。所谓控股价值的关键在于你的资产通过控股能够支配的资产有多少,而不是你直接投入的资产有多少。顾虑之二:国有资产能量化到个人吗?从理论上说,这肯定是不行的。但有两个前提:首先这是不是国有资产?对国家一分钱没投的国有民营企业怎么算?关键还是先界定产权。其次“量化到个人”,是花钱买,还是白白送?…  相似文献   

19.
朱敏 《中国经贸》2012,(21):79-79
为何中国经济创新乏力、创造力不足?对此,有的说,国人对知识产权重视不够;有的会讲,国内的科研与企业是"两张皮";也有人认为,是由于国家投入资金不足. 真的是投入不足引起的创新乏力么?事实远不是这样. 目前,中国在科学技术领域,为增加知识总量(包括人类文化和社会知识的总量),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去创造新的应用进行系统的创造性的活动,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三类活动(R&D)经费支出已超过德国,跃居世界第三位;预计到2015年将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科技投入国.问题并不完全出在投入的量多量少,而是有着更为深层次的原因,导致这些科研经费的投入与产出比不高,效率低下,浪费严重.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是不是商品?这是一个争论已久的问题。持“劳动力是商品”观点的同志,提出的主要依据是两条:一是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者也是一个自由人,有权支配自己的劳动力;二是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自由得一无所有。这些同志在阐述第一个条件时,引用了马克思在说到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否定时曾说:“这种否定不是重新建立私有制,而是在资本主义时代的成就的基础上,也就是说,在协作和对土地及靠劳动本身生产的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的基础上,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并断定这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