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程乾  郭静静 《经济地理》2011,(7):1226-1232
古村落旅游在我国蓬勃发展,但对其旅游竞争力研究成果较少。本文以社区参与型古村落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层次熵法等确定主要的旅游评价指标并获得其贡献指数,从游客感知、旅游经济效益、旅游发展经济环境基础和旅游地环境四个不同角度综合地对古村落旅游竞争力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以乌镇和平遥为例,通过问卷调查、专家评分等方法获得主要旅游评价指标数据,从游客角度和专家角度对旅游竞争力作出综合评价,并通过两地竞争力指标得分情况的对比,为其旅游产业进一步保护与开发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2.
良好的城市旅游形象将会增强城市旅游竞争力,以游客为调查对象,调查其对沈阳市的了解程度、了解途径、对沈阳城市旅游形象各个构成要素的感知评判以及对沈阳城市旅游形象综合感知等,希望为沈阳旅游形象的塑造和传播,为沈阳的健康发展旅游业提供建议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基于游客感知的震后四川旅游资源吸引力及满意度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内外学者对旅游资源评价大多从资源本身的角度进行研究,而从游客的感知情况进行分析的案例较少。文章从游客感知的角度,分析震后四川旅游资源的吸引力及满意度。研究表明",自然景观"和"大熊猫"是综合得分最高的因子;通过期望值与感知值的求和,发现震后四川旅游资源的综合吸引力仍然较强;基于期望差异理论,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测试游客满意度,结果显示,游客对震后到四川旅游的整体满意度不高,均低于期望值,"环境卫生"、"交通便利程度"和"服务及管理"的差值最为明显;运用IPA分析法,进一步说明环境、交通及服务是震后四川旅游业最值得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余雪萍 《经济论坛》2022,(12):47-55
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研究对旅游目的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影响游客对目的地的选择。文章以黄山市为案例地,在携程网上按照设定条件采集、筛选、整理游客发布的游记,共得到81篇游记,共计226674字。利用扎根理论对游记进行文本分析,以期得到游客对黄山市的认知形象、情感形象和总体形象。研究发现:认知形象方面,游客最关注黄山市旅游景点和旅游设施与服务;情感形象方面,主要是正面感知,负面感知较少;总体而言,游客对黄山市旅游资源形象感知不均衡,主要集中在自然景观,对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关注较少。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各景区联合营销、充分开发和宣传历史文化等特色旅游资源、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提高景区管理能力等建议,为黄山市旅游形象定位、完善和提升旅游形象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经济地理》2021,41(3):231-239
随着大数据时代到来,收集在线游记文本建立文本数据库,可获取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综合感知形象,为城市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研究提供新的思路。以携程网、去哪儿网攻略收集的游客游记文本作为研究样本,基于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认知—情感"模型,运用文本分析法提取大连市的形象感知高频特征词,探索游客对大连市的旅游形象感知并运用百度指数分析校验。结果表明:(1)海洋、广场、公园是游客对于大连旅游形象的基本认知形象,体现其滨海旅游资源特色突出。(2)游客对于旅游资源、旅游环境、旅游活动的满意度较高,评价中以积极情感为主。消极感知的主要来源具体反映在景区(点)门票、旅游服务态度、交通基础设施破旧等旅游基础设施与配套方面。(3)整体形象感知上,大连市的整体形象感知是滨海旅游胜地、"广场之城",正面积极感知占比较高。(4)游记语义网络图呈"核心—次核心—外围"圈层结构,以大连为核心,大连—广场,大连—海洋,大连—老虎滩是网络图中联系较为密切的关系链。  相似文献   

6.
入境游客作为目的地旅游供给的消费者与体验者,其对目的地旅游供给的感知评价,对准确把握区域旅游供给情况,及促进区域旅游供给宏观调控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本文基于旅游系统理论、游客感知理论,采用西安市2013年与2015年入境游客的一手调查数据,通过构建入境游客结构方程感知模型,对入境游客目的地供给感知与行为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1)入境游客对西安旅游供给的感知评价整体上持认同态度,旅游供给指标路径系数均在0.6以上;(2)入境游客对西安旅游信息与营销、旅游餐饮住宿与城市人文环境因子感知程度最强,路径系数均保持在0.7以上,对城市自然环境因子感知程度最弱,路径系数保持在0.5左右,旅游安全因子上升程度最大,提高了0.16;(3)目的地旅游供给感知与游客满意度及重游意愿均存在正相关关系,入境游客目的地旅游供给感知满意度对重游意愿的影响值为0.357、0.226。研究结果对把握入境客源市场需求特征,加深对西安市旅游供给结构的认识,以及实施旅游供给侧改革调控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国内外游客感知方面的研究进行系统梳理,从游客自身以及旅游目的地两个维度,分析了影响游客感知的主要因素。现有文献普遍关注游客感知的现状这一表象上,缺少对改善游客感知效应的实际应用方面的研究。现有研究对于游客感知的影响机理研究尤显不足;对不同类型旅游景区游客感知差异的规律性特征研究十分薄弱;从研究方法和数据上看,现有评价的方法和数据较为单一,缺乏连续性的数据资料,缺少不同类型旅游景区游客感知差异的动态演进规律性特征的比较研究。从目前该领域研究的不足出发,需要以学科交叉为途径,推动跨学科的集成研究。研究游客感知的相关理论问题,解析游客感知的影响因素及其机理,探讨不同类型旅游景区游客感知的动态演变规律等是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国内游客杭州大运河旅游感知评价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运用问卷调查与个别访谈等方法,对游客基本特征、旅游感知映像评价、旅游环境、旅游服务及管理等方面进行分析,从游客的旅游感知角度,科学认识和分析杭州运河旅游发展现状,为完善管理体制,提高管理水平及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文章提出城市非旅游要素对城市旅游影响的研究主题,选择游客感知视角,以优秀旅游城市长沙作为研究区域和500份国内游客的调查问卷作为数据来源,构建结构方程模型(SEM)对游客的城市非旅游要素感知与满意度、忠诚度之间相互影响关系进行检验。结果显示:(1)游客城市感知对游客满意度的影响路径系数为0.913;(2)城市旅游的游客满意对游客忠诚的影响路径系数为1.121;(3)城市非旅游感知对游客满意度的影响路径系数均值为0.9498,而城市旅游感知的影响路径系数均值为0.8765。结果表明:(1)城市非旅游要素感知对游客满意度具有显著影响,但对游客忠诚度没有直接影响;(2)城市旅游的游客满意度对游客忠诚度具有重大影响,比城市感知对游客满意度的影响更加显著;(3)城市旅游中,游客的非旅游要素感知比旅游要素感知对游客满意度的影响作用更为显著。因此,我国城市旅游发展管理中应该特别重视游客对城市非旅游要素的感知和游客满意度的提高,以有效增强游客的城市旅游忠诚度。  相似文献   

10.
李爽  甘巧林 《经济地理》2011,(6):1047-1053,1007
适应旅游发展的新形式,加强和完善节事活动旅游公共服务建设,为游客提供优质、人性化的服务,已成为各级旅游管理部门一项迫切而重要的任务。以第16届广州亚运会期间来广州旅游的国内游客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因子分析以及IPA等方法从游客感知视角出发,构建节事活动旅游公共服务的评价体系,并找出游客对旅游公共服务评价因子的期望与绩效感知的差异,客观评价广州市第16届亚运会期间的旅游公共服务效果,研究结果可为未来广州市乃至我国其他地区举办大型节事活动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社区居民参与旅游积极性的影响因素调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以云南省中部古州野林彝族村寨、大槟榔园花腰傣村寨两个生态旅游景区为例,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定量分析,得出影响社区居民参与旅游积极性的五个因素,即社区经济和旅游业发展水平,景区优势旅游资源,社区居民对旅游开发的认知,对政府的信任度以及民族传统习俗。  相似文献   

12.
周建华 《经济地理》2011,31(4):642-645
按照粮猪型村发展两型农业的生产特点、资源与环境条件,从两型农业的基本要求出发,建立了一套适合于粮猪型村两型农业评价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并以此对浏阳市八角亭村进行两型农业发展情况的评价,得出该村两型农业发展处于初级两型农业发展阶段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我国古村落数量众多,分布广泛,保护意义重大。实施以建立新区为基点的城镇化战略是我国古村落保护的必然选择,是我国古村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经之路,也是积极发展乡村旅游的内在要求。古村落新区的规划建设实现地域结构的转变,旅游业的发展实现产业基础的转变,居民迁入新区实现人口和生活方式的转变,人口聚集和旅游业的启动必然导致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转变,经过一系列的转变,古村落城镇化的过程得以完成。  相似文献   

14.
我国古村镇旅游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10年来古村镇旅游研究紧随古村镇旅游的迅速发展而不断拓展,主要集中于古村镇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这一基础问题,而对影响古村镇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社区参与、旅游感知和经营管理等具体问题也较多关注。总体来看,现有研究还停留在现象、问题和矛盾关系的梳理上,较少地触及古村镇旅游发展的内在机理和演变规律,需要更多的学科支撑以拓展研究的视角,需要引入一些社会调查、计量与实验工具以充实研究的方法,需要更多的样本、实例以补充研究的领域,从而不断完善古村镇旅游研究体系,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古村镇旅游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5.
古村落旅游研究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城镇化、现代化的加速进程中,与回归大自然相对应,古村落作为城市的同质异类互补对象,受到了旅游者、旅游企业的青睐。古村落旅游及其研究在国内外不断兴起,分析和总结国内外文献在古村落资源特点和价值及其旅游开发、旅游流和客源市场、资源保护、旅游影响、景区管理等方面的研究,是掌握发展古村落旅游的基础并识别应有的前线所在。  相似文献   

16.
北京市海淀区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北京城八区功能定位,海淀区是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之一,国际知名的高等教育和科研机构聚集区,国内知名的旅游、文化、体育活动区。文章从资源分析入手,将海淀区旅游资源做了分类并与北京市各县区特色旅游资源分布比例做了比较。海淀区特色旅游资源的比例达到31%,而第二位的房山区才占到16%。在明确海淀区旅游发展优势的基础上从软硬件两方面提出了今后发展所面临的问题。针对国外游客、国内游客以及北京市民等三个不同的客源市场,提出将以翠湖、稻香湖为代表的湿地生态旅游,以四季青,锦绣大地为代表的农业观光采摘游,以中关村园区、北大、清华等高等学府为代表的现代科教游,以及以皇家园林为代表的历史文化游等四个旅游产品作为今后海淀区发展旅游的重点品牌。最后从资源保护的角度提出了发展生态旅游的总体思路、开发重点和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17.
本文针对民俗旅游资源综合价值评价的复杂性、模糊性等问题,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以专家知识、主观经验和游客感知为基础,使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有效结合,提高了评价的准确性和客观性。以重庆民俗旅游资源综合价值评价为例,给出了民俗旅游资源综合价值评价的方法和依据。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实地调查和与专家访谈的基础上设计函调问卷,通过对函调问卷的综合分析,构建模糊评价模型,对古村落西递旅游与社区经济互动持续发展水平做出了评判。结果表明:西递旅游与社区经济处在基本可持续发展阶段,但也存在着一些制约旅游与社区经济互动持续发展的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西递旅游与社区经济互动持续发展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9.
基于旅游资源优势度差异的新疆旅游经济发展空间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旅游资源优势度分析的基础上,对新疆15个地、州、市进行了旅游资源等级划分,分别与旅游经济水平、旅游经济增长速度进行耦合分析.结果显示:2000-2006年,旅游经济水平与旅游资源优势度呈正相关关系;旅游资源优势区的旅游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慢于旅游资源劣势区.说明新疆旅游经济发展中也存在经济学中"资源的诅咒"现象;虽然新疆旅游经济水平空间差异化格局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旅游资源禀赋的空间差异,但旅游资源禀赋已不再是旅游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进一步的分析显示:旅游经济持续增长与地区经济水平(人均GDP、第三产业产值)和旅游资本投入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