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公民服务在全球普遍发展,为越来越多的人们认同。从21世纪初开始,许多国家就开始设立一些服务项目,这些项目越来越普遍并不断扩张,它预示着一个新的世纪的开始,这实际上是社会创新机制在形成。社会要通过创新来适应由于人口持续增长和人类需要不断变化带来的环境压力。社会创新的基本含义是指通过一些制度设计来改变目前人类在应对一些社会问题的困境,诸如就业、社会福利模式等等。政府要研究和修改现有社会组织、特别是非营利组织管理的法律和法规,通过加大对社会服务项目的投入来推进非营利部门的发展,充分发挥非营利部门在提供社会服务中的作用,这也是转变政府职能,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欧元叉涨了!”,交易员大喊着跑进来。戴维看看行情显示器,欧元一美元、欧元一英镑、欧元一加元都在升,一幅势不可挡的样子。特别是欧元一美元,竟然触及了1.09,而二个月前,才只是0.97。这是数十年一次的大行情,欧元很强、美元很弱,现在连傻子都知道这点,而市场现在几乎发挥到了极致,令人瞠目结舌。隐隐地、戴维有些不安。市场过度趋同了,他问自己:“让美元下跌的动力还在吗?”  相似文献   

3.
尽管每年3月,在传统上都是香港新预算案公布和议论的时刻,但今年毕竟有其新的特点。一是于去年上任的新财政司司长梁锦松,上任后虽已多次解说自己的理财原则和财经方针,但这次才是他正式发表的第一份处女作预算案,人们对此自然期望,更何况他拥有长达二三十年的国际金融界工作经验,从外面进入港府,人们更会关心其思维内容。二是此时香港财经正处于相当艰难的时刻,回归5年来,先后外有亚洲金融风暴的袭击和世界三大经济尤其美国经济的放缓,内有经济转型的挑战,香港经济两陷低迷,财政更是多年赤字。2001年,经济增长只有0.1%(原先预测是4%),赤字则高达656亿港元(原先预算是30亿港元)。不论摆脱困境,经济复苏,还是开源节流,缓解财赤,港府都是左右掣肘,处处为难,因此正如梁锦松在3月6日预算案演词中一开头就承认的;编制这首份财政预算案,既荣幸又有压力。  相似文献   

4.
平涛 《改革与开放》2005,(5):i001-i001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南京自古以来就是一座风光旖旎的城市。也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南京的青山、丽水、古城、茂林。水乳交融,润泽了一代又一代的南京居民.也给南来北往的过客留下了难忘的印象。21世纪的今天.如何更好地塑造南京的城市形象,向世人充分展示南京优美的自然风光、丰厚的文化底蕴,一直是生活在这座城市中的有识之士共同关心的命题。  相似文献   

5.
刘向伟 《魅力中国》2010,(3):295-295
室内生活环境营造的是一个精神与物质并重的文化与生活结合的空间.是人类理性创造活动的结果。室内色彩的运用一方面能满足生活功能的需要.另一方面又能满足人的视觉和情感的需要。对空间环境氛围的营造。能够提高人们的生活境界、文明水平和生活质量。体现生存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利息税减征的政策终于出台了。从最初的备受质疑到7月20日宣布利息税从20%减N5%,民情民意逐渐成为一种强势。难能可贵的是,国家在利息税问题上对民意的积极回应,同时也迈出了税收民主化的重要一步。从更深层次来说,利息税的调整意义远不止于此。时下,很多类似利息税的政策,在出台时总是打着冠冕堂皇的理由,且不经过民众的同意,或仅象征性地走一下程序,就很随意地单方面实施。  相似文献   

7.
色彩作为一种重要的视觉要素,存在于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人们在潜移默化中使用着色彩及其审美规律,它起着沟通信息、文化等传播媒介作用。色彩符号是一种直接作用于人类视觉的语言,通过色彩的识别、联想、表情等等对现代艺术设计进行着解读。  相似文献   

8.
2003年,中国山东省和法国布列塔尼大区两个友好省区为庆祝中法建交40周年举办的中法文化年而共同发起了一次摄影家交流活动。9月份,山东省选派了3位摄影家到布列塔尼进行了为期4个周的摄影采访活动。作为其中的成员,我们来到了布列塔尼这片神奇的土地。当地友好人士自愿发起的志愿者家庭,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完全义务地承包了我们所有的吃、住、行,让我们体验到了布列塔尼独特的景观和真正的法国普遍家庭生活,尤其是法国人的友好和热情。  相似文献   

9.
市场经济,企业是主体。在这个崇信“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时代,企业及企业家对社会与政府的影响力与日俱增,一切都为经济建设服务的理念成了企业价值最大化的最好理由,在计划经济时代,政府与绝大多数企业是合二为一的,企业是政府办的,企业家是政府的一级宫官员。企业与政府的这种绷源决定了即使在今天,许多企业都与政府有着割舍不了的亲密关系。  相似文献   

10.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的各个领域包括生活环境都提出了美的要求。园林作为改善环境的重要手段,其设计与创作中,也要求我们从理论上对生活和艺术中美的发展加以概括,从审美的角度出发,将美学中的一些原理运用到设计中去,以便更好地按照美的规律去改造客观世界。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生态文明意识的不断增强,人们更加关注生态环境文明建设,环境质量的管理需求持续增长。工业化给人类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与此同时,工业生产也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这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人们应当加强环境监测力度,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最终营造良好的社会发展环境,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以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管理为研究对象,重点探究了如何在环境全过程质量管理中提升监测水平。  相似文献   

12.
<正>2013年被认为是中国的经济转型元年,被誉为将影响未来十年发展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改革性政策的密集出台,让人们对未来经济转型有了更多的期望。而经济转型的布局中,环境和生态的考量更是成为重中之重。经济发展到某个阶段,人们就会自觉地对环境问题更加关注。这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尤其是在近些年,雾霾困扰着我国,在惹人生厌的同时,也迫使每一个人都在反思,我们的生存环境究竟该怎么办?未来,我们应该如  相似文献   

13.
网络时代的到来给人类社会带来了许多好处,使我们能更加便利快捷地共享信息.近几年兴起的网络"人肉搜索"问题,越来越得到更多人的关注,它在给需要信息的人提供了便利的同时也给许多人带来了困扰.本文将从"人肉搜索"这一热点问题出发,试分析人肉搜索中涉及的法律问题,使人们能够更加充分、正确、合法地享受互联网带给我们生活的便利.  相似文献   

14.
2007年元月,我们赴日本进行了几天的考察学习。虽然行程匆匆,走马观花,但所到之处令人耳目一新,心中多有触动。总体感到,日本的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程度较高,社会安定文明,国民素质优良,特别是城市面貌的整洁,人居环境的和谐,建筑文化的特色与传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对我们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不无启示意义。[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人是大海中的一滴水,稍纵百年.而每个人走过酸甜苦辣,历经阴晴圆缺,在海中游历,生生死死,心中奔腾着的还是大海.生活的远征,给予我们,也历练我们,让我们跋涉,让我们奔放. 童年生活在大兴安岭原始森林,群山为居,鹿鱼为友,多少酣梦尚在昨夜.几十年亲历祖国山河,从北极漠河到南沙群岛,从东海之滨到西藏高原,大地母亲给予我的滋养,让我更感悟了生活的真谛,艺术的陶冶.我热爱生活,热爱走进我生活的那些普通善良的人们;我热爱自然,留恋那些养育着我们却不知不觉走向衰败的自然环境.许许多多,曾不止一次给予我震撼.这是我走进艺术生涯的深厚的根基.  相似文献   

16.
在21世纪,整个世界都必须走"可持续性发展"之路。营造绿色生态建筑将是致力于人类有限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把和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居住、生活建筑,有机地结合到自然中去,逐步摆脱建筑行业对非再生能源和资源的过分依赖,形成合理、高效利用能源和资源的良性局面,保证人类社会的各环节协调发展,这也是我们建筑师要面临的艰巨任务。本文就生态建筑的特点、设计原则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民营视界》2007,(2):8-49
逸城 浅水湾是沧州金岛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在走品牌路线后开发的第一代高品质的现代情景洋房和花园别墅区,主流思想是为客户鼎力打造休闲而舒适的生活。为使客户能够更好地了解逸城、关注逸城,特对此小区进行详而细致地介绍。[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孙松滨 《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10):I0001-I0001
追求是社会发展的动力。追求产生欲望、产生动力、产生行动,人类就是因为不断地追求,社会才发展到今天。人类追求生活的富足,就努力生产制造更多的生活物资以满足生活生产的需要。人类要不断地提高生活水准,就要发明创造创造出更新更多的新产品。人类的追求不断地促进着生产力的发展。不少亿万富翁仍在拼搏创新,就是因为他们在追求,人们通过追求达到自身的和谐和社会的和谐。[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丘少波 《魅力中国》2014,(8):357-357
在建筑工程中.建筑装饰设计施工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无论是从保护环境、降低耗能还是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为人们创造更加优质的生产生活环境出发,在建筑装饰设计施工中应用节能环保技术都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发展》2017,(8)
1988-2017年,《发展》风风雨雨走过了近三十年的历程,一直以来《发展》都在思索如何求变、求实、求真、求强,改变意味着革旧,从点到面,由内到外都需要创新,终于在2017年第五期,《发展》迈出了改革的第一步 第五期杂志面向大众之后,很多读者对本期杂志充满了惊喜和意外,作为杂志多年的审读员和忠实的“发展迷”——傅保珠先生,对改版后的《发展》则有更多的体会和想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