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建设银行自2006年实施营运管理体制改革以来,大力推进前后台分离,通过营运后台集约化的集中核算、运行、配送和稽核作业,支持营业网点由交易核算向营销服务的转型,降低运营成本,提高服务水平,成效显著。伴随着大量业务在营运后台集中处理,风险日益集聚。加强营运风险管理,对于建立风险控制有效、运营质量高效、作业成本降低的营运管理镕系,服务营业网点转型,提丹建设银行核心竞争力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
商业银行的会计稽核是稽查和复核的简称。推行会计稽核,是规范会计业务操作,保障会计核算质量,防范会计业务操作风险的重要保证。银行会计稽核从20世纪90年代初的手工稽核开始,经历集中稽核.前移稽桉。并开始了缩徽系统与计算机自动稽核。由于各商业银行已经完成统一全行核算平台,账务数据集中翻总行,加之风险体制改革的推行,现行的集中稽核或前移稽核都已不能适应现代商业银行的管理要求,亟需改进和提高。[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2013年,总行明确提出了以提升服务、控制风险、节约成本为方向,进一步深化运营管理体制改革,逐步将运营管理体系建成为全行业务的运行中心、控制中心和服务中心,为业务发展提供强大支持。内蒙古分行牢牢依托前期“三大集中”建设推广方面取得的经验,按照总行运营管理体系建设三年规划,结合本地区、本行实际,全面深化运营管理体制改革,建设“大运营、大后台”的现代运营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4.
当前,各家银行都在积极推进深化营运管理体制改革,大力推进前后台分离。自前后台业务分离以后,大量的操作风险和系统风险汇集至营运部门,这就要求营运管理以创新的方式做好风险防范.特别是要做好操作规程的创新.作业的创新。  相似文献   

5.
当前,各家银行都在积极推进深化营运管理体制改革,大力推进前后台分离.自前后台业务分离以后,大量的操作风险和系统风险汇集至营运部门,这就要求营运管理以创新的方式做好风险防范,特别是要做好操作规程的创新、作业的创新.  相似文献   

6.
今年农业银行召开的运营管理工作会议指出,全行要充分认识深化运营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全面把握现代运营体系建设的总体方向。同时,提出了完善运营组织体系、调优运营功能布局、强化运营规范管理和健全风险防控体系的工作要求。本文从二级分行的具体实践角度,提出要实施以运营管理精细化、业务操作精准化、风险控制精确化为内涵的“三精”管理,推进运营体系、监管监控机制、创建机制和运营队伍“四项”建设,做优后台集中,做透监管履职,做实规范创建,做强队伍素质,努力创建无行为风险、无重大差错、无案件事故的良好运营环境。  相似文献   

7.
《金融电子化》2014,(10):63-65
业务流程再造工程顺应建设银行深化会计和营运体制改革需要,以提升效率、降低成本、控制风险为总体目标。该工程的顺利实施和投产运行,推动了运营集约化变革,实现了业务流程再造,将建设银行业务分离的集约化改革提升到新的高度。该项目荣获2013年度"银行科技发展奖"一等奖。  相似文献   

8.
一 2002年,全行资金营运部门认真落实"改革、创新、规范,增效"的工作思路,积极组织和参与资金管理体制改革和票据经营体制改革,规范内部管理,创新业务品种,合理营运资金,圆满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内部管理和经营效益都上了一个新台阶,为全行的改革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9.
随着建设银行营运管理体制改革的稳步推进,营运部门对前台、业务部门及客户支持服务力度不断加大,在系统业务运行管理方面的职责亦愈加清晰。近两年移交营运部门管理的系统不断增加,系统业务运行的任务在广度和深度上不断拓展,管理职责已延展到参与系统规划、系统开发、上线测试、参数维护、系统操作、客户服务、风险控制、问题响应、应急处理等系统全过程的管理中,营运作为全行基础保障部门,在保证业务正常开展、提升服务效率、防范操作风险、强化内部管理、支持业务持续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集约化高效运作的营运体系已逐渐成为提升建设银行整体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实施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是国家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本文从我国外汇资金集中运营模式、外汇管理政策的演变和河北省跨国公司、企业集团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状况三个方面,对外汇资金集中运营业务的政策、业务模式以及新政策下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的业务前景进行了探讨和分析,提出了现行政策下实行外汇资金集中运营存在的监管难点及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1.
如今,业务运营风险已列为银行经营的三大风险(业务运营风险、市场风险、信用风险)之一,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如何挖掘业务运营风险特征进而有效核查、有效整改以及防范风险已成为各行关注的重点。随着新监督体系平台逐步优化,业务运营风险管理由运行管理部门监控、各级行集中整改转到运行管理部门统一监控,内控部门集中核查、落实整改,工商银行全行上下齐抓共管,实现风险能在第一时间内被监控,问题能在第一时问内被核查,疏漏能在第一时间内被堵上,从机制上解决了“风险在哪里,如何去核查,谁落实整改”。  相似文献   

12.
随着新监督体系平台逐步优化,工商银行逐步实行业务运营风险管理由运行管理部门监控、各级行集中整改转到运行管理部门统一监控的机制,内控部门集中核查、落实整改,全行齐抓共管上来,运营风险核查整改方式发生历史性转变.不仅通过内控部门参与提升了风险事件整改的威慑性和针对性。  相似文献   

13.
随着新监督体系平台逐步优化,中国工商银行总行决定从2011年3月起业务运营风险管理由运行管理部门监控、各级行集中整改转到运行管理部门统一监控,内控部门集中核查、落实整改,全行齐抓共管。运营风险核查整改方式发生历史性转变,不仅通过内控部门参与提升了风险事件整改的威慑性和针对性,而且由于内控部门承接运营风险核查后,对基层行、网点可以进行内控评价,把业务运营风险作为评价的一个重要方面,直接与基层行内控等级挂钩,倒逼基层主动管理运营风险。实现风险能在第一时间内监控,问题能在第一时间内核查,疏漏能在第一时间内堵上,从机制上解决了“风险在哪里,  相似文献   

14.
今后三到五年是农业银行经营战略转型的关键时期,业务运营作为全行的核心.如何围绕客户、改善服务、提高效率、规范操作、防范风险、增加回报,实施精益运营,并以此培育良好的企业文化,为全行实现经营转型提供重要保障,增强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在这方面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15.
加强商业银行会计业务集中处理模式管理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国内大多数商业银行依托网络技术和影像技术,对会计业务实行集中处理模式。本文通过对商业银行会计业务集中处理流程分离化、影像化、标准化、专业化以及风险控制的系统化、过程化的特点分析,探讨会计业务集中处理后给商业银行在运营流程、资源配置和风险控制等方面带来的变化及产生的重要意义;提出加强商业银行会计业务集中处理模式管理的具体建议,即严控会计单据录入的真实性审核,从源头堵住风险;加强内部管理、提高集中作业处理效率和质量;完善制度建设,建立应急预案管理体系;强化集中业务培训,提高集中作业队伍专业员工素质;做好科技支撑,保证集中业务处理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6.
运营风险管理实施集中监控、分级核查、集中评定以来,全行运营风险管理能力明显提升,但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一些机构重营销轻管理,对业务运营风险认识不足,部分网点、柜员违规及屡查屡犯现象依然存在。面对内外部风险冲击,笔者认为,应处理好四个关系。一是处理好经营考核与内控考核关系,突出风险管理权重。基层机构承担经营和管理双重职责。以营业网点为例,面临经营考核、服务与内控等多重压力,摆正位置,处理好三者关系至关  相似文献   

17.
在"新一代"上线和内部审计体制改革的背景下,会计业务运行的新特点对内部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突破这一重点课题,营业部在试点的基础上,重构了内部监管模式,在全行范围内推行会计业务集中事后监督。这一模式运行效果如何,我们对此做了调查。一、主要做法(一)拟定推进步骤。营业部推进  相似文献   

18.
《贵州农村金融》2006,(2):17-18
近年来,铜仁分行牢固树立一级法人观念,坚定在贫困地区也能办好商业银行的信心和决心,狠抓内控管理不放松,通过强化制度执行力,推行会计主管委派制,实施财会集中监管,开展信贷管理规范化试点等,有力地促进了内控管理水平的提高和各项业务长足发展。2005年末,全行各项存款余额337854万元。  相似文献   

19.
为全面贯彻落实农总行会计内控管理专题会议精神,明确会计内控管理岗位职责,落实各项规章制度,规范会计操作行为,切实防范操作风险的发生,确保全行业务经营安全、有序、稳健发展,7月14日,全区农行会计内控管理工作会议在培训学校召开。全区各分支行、营业部主管会计工作的  相似文献   

20.
实施新资本协议是中国银行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工作。目前中国银行正在实施的新资本协议准备工作有三个特点:一是以全方位实施为导向。在开发风险计量模型的同时,注重提升数据质量、规范业务定义、推进IT建设、调整组织架构、完善政策制度、优化管理流程。二是以全行参与为原则。在有效的项目管理机制统一协调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