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政策法规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企业破产法司法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不久前发布《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一)》,主要就人民法院依法受理企业破产案件适用法律的有关问题作出了相关规定,从9月26日起正式实施。其中特别列举了债务人账面资产虽大于负债,但人民法院应当认定其明显缺乏清偿能力的情形,包括因资金严重不足或者财产不能变现等原因,无法清偿债务;  相似文献   

2.
最高人民法院经过多方调查、深入研究,并在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的基础上,于2011年1月27日发布了《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三)》(下称《新司法解释》),以统一或规范人民法院审理公司设立、出资、股权确认等纠纷的法律适用。《新司法解释》已于2011年2月16日施行。  相似文献   

3.
陈福录 《金融会计》2011,(12):15-17
为正确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充分发挥企业破产法的应有作用,便于相关当事人正确提出破产申请,推动人民法院依法受理破产案件,最高人民法院结合审判实践,就企业破产案件受理的适用法律问题,于2011年9月9日发布了((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一)》(以下简称《新司法解释》)。  相似文献   

4.
2010年9月14日生效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以下简称司法解释三)第一条规定,"劳动者以用人单位未为其办理社会保险手续,且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不能补办导致其无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为由,要求用人单位赔偿损失而发生争议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相似文献   

5.
《理财》1998,(12)
第一条为了规范公司的登记管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称《公司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以下简称《公司登记管理条例》),制定本规定。第二条设立公司应当符合《公司法》和《公司登记管理条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不符合《公司法》...  相似文献   

6.
我国现行《公司法》规定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董事会决议无效或可撤销属决议瑕疵,股东可就此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决议无效之诉和可撤销之诉的原告范围含糊不清,为司法实践的适用带来障碍。公司法司法解释四进一步作出明确规定,但将"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职工、债权人等"列入确认之诉原告范围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7.
《中国工会财会》2004,(11):53-54
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了加强单位对担保业务的内部控制规范担保行为,防范担保风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范。第二条 本规范适用于公司、企业和有对外担保业务的其他单位(以下统称单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担保业务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第三条 国务院有关部门可以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本规范,制定本部门或本系统的担保业务内部控制规定。各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本规范,结合部门或系统有关担保业务内部控制的规定,建立适合本单位业务特点和管理要求的…  相似文献   

8.
《财会学习》2006,(10):23-23
第二条企业法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并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或者明显缺乏清偿能力的,依照本法规定清理债务。企业法人有前款规定情形,或者有明显丧失清偿能力可能的,可以依照本法规定进行重整。第二十二条管理人由人民法院指定。第二十四条管理人可以由有关部门、机构的人员组成的清算组或者依法设立的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破产清算事务所等社会中介机构担任。第七十条债务人或者债权人可以依照本法规定,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请对债务人进行重整。债权人申请对债务人进行破产清算的,在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后、宣告债务人破产前,债务人或者出资额占债务人注册资本十分之一以上的出资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重整。  相似文献   

9.
《理财》2003,(1)
第一条为适应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促进国有经济结构调整,规范企业公司制改建中有关国有资本管理与财务处理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企业国有资本与财务管理暂行办法》以及国家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定。第二条本规定所称公司制改建,是指国有企业经批准改建为有限责任公司(含国有独资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本规定所称改建企业,是指经批准实行公司制改建的国有企业。本规定所称公司制企业,是指实行公司制改建以后依法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含国有独资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本规定所称国有资本持有单…  相似文献   

10.
2002年12月27日财际函【2002】8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厅(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过借用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国际农发基金等国际金融组织的贷款资金,支持了一大批企业的技术进步和产品升级,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回收贷款资金的过程中,大部分企业都按时足额偿还到期债务,但也发现有一部分项目企业严重违背国家现行法律规定,试图通过破产手段逃废国家债务。为维护国家主权债信,保证转贷协议的严肃执行,现将国家有关利用国际金融组织贷款的企业在偿债责任落实前不得破产的规定重申并通知如下:一、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法发【1997】2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当前人民法院审理企业破产案件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的通知》第三条规定:“借用外国政府贷款或转贷款偿还任务尚未落实的国有工业企业,暂不受理其破产申请。”二、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法函【1998】74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法发【1997】2号文件第三条应注意的问题的通知》指出,《关于当前人民法院审理企业破产案件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的通知》第三条解决的是我国政府向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或外国政府贷款,尔后转贷给国有工业企业项目单位的破产申请处置问题。因其...  相似文献   

11.
《中国工会财会》2004,(1):56-57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工程项目的内部控制,防范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差错与舞弊,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范。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经济组织(以下统称单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工程项目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第三条国务院有关部门可以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本规范,制定本部门或本系统的工程项目内部控制规定。各单位应当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本规范,结合部门或系统的工程项目内部控制规定,建立适合本单…  相似文献   

12.
《中国税务》2010,(5):34-35
第一条为了规范非居民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以下简称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以下简称税收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企业所得税法第三条第二款规定的非居民企业,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企业所得税核定办法按照有关规定办理。  相似文献   

13.
现行《公司法》是在1993年颁布并于1994年7月1日实施的旧《公司法》的基础上,历经1999年第一次修正、2004年第二次修正、2005年全面修订,并于2006年1月1日起施行。为了配合新《公司法》的施行,国务院修订了《公司登记管理条例》,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相应修订出台了《公司注册资本登记管理规定》(第22号令)。笔者认为,这些公司法律法规的修订引发了以下会计问题。  相似文献   

14.
1、2009年4月24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法释[2009]5号),该解释共30条,内容包括了合同的订立、合同的效力、合同的履行、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违约责任和附则六大部分,对人民法院审理合同纠纷案件适用合同法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明确规定。该司法解释自2009年5月13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15.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民事审判 工作中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若干问题的解释》已于近日公布实施(以下简称《司法解释》)。最高人民法院为保证人民法院在审理涉及工会组织的民事案件时能够准确理解和适用《工会法》及其相关法律规定,在《工会法》修改颁布实施一年多后,及时制定并颁布了《司法解释》,为《工会法》的进一步贯彻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司法保障。《司法解释》重点对《工会法》中涉及的工会法人资格、工会经费的支付令申请以及工会工作人员劳动权益保护等问题的法律适用和有关司法程序,作出了明确具体的规范。  相似文献   

16.
为了明确和统一人民法院审理公司设立、出资、股权确认等纠纷的法律适用,最高人民法院于2011年1月27日发布了《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三)》,自2011年2月16日施行。《新司法解释》将对商业银行信贷业务产生重大影响。本文试对《新司法解释》的主要内容进行诠释,并就商业银行应对之策提出几点建议,以期对商业银行正确适用《新司法解释》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7.
11年1月27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三)》(以下简称法释(三)),自2月16日起施行.去释(三)主要就人民法院审理公司设立、出资、股权确认等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作出规定,其29条,其中涉及出资事项的就有21条,它既是对《公司法》相关规定的补充和明确,也是对《公司注册资本登记管理规定》(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令第22号)有关规定的司法阐释,更是注册会计师执行验资业务应遵循的法制准则,对注册会计师验资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财会学习》2011,(3):6-7
公司法司法解释三出台的背景2005年公司法进行了修订,但近年司法实践中,有关公司资本的形成与维持、股权投资者之间利益的平衡、公司债权人利益的保护、公司设立过程中债务的承担等方面涉及的问题较多,对各方主体利益影响也较大。但公司法对上述问题的规定却相对简略,导致法律适用上的分歧较多,处理上的难度较大。最高人民法院针对上述问题,在2011年1月27日发布了《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  相似文献   

19.
《中国工会财会》2004,(11):54-56
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了加强单位对外投资的内部控制,规范对外投资行为,防范对外投资风险,保证对外投资的安全,提高对外投资的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范。第二条 本规范适用于公司、企业和有对外长期投资业务的其他单位(以下统称单位)。对外短期投资业务的内部控制可参照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单位对外投资业务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第三条 国务院有关部门可以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本规范,制定本部门或本系统的对外投资内部控制规定。各单位应当根据国…  相似文献   

20.
2005年1月1日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执行中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的规定》(法释[2004]15号,以下简称《新司法解释》)正式旌行。《新司法解释》虽然有利于督促银行机构重视客户筛选和注重第一还教来源的分析,但也对银行机构实施风险控制和贷款管理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