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中国经济信息》2004,(22):36-36
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副局长吴贵辉11月3日表示,2003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为16.8亿吨标准煤,约占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的11%,已居世界第二位。同时,他还对我国能源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未来能源发展战略作了详尽和阐释。  相似文献   

2.
能源问题在国家经济体制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中国能源消费与GDP关系进行研究是重要并且必要的。文章运用协整理论和Granger因果检验对我国1978~2014年间GDP和能源消费总量以及能源各构成部分消费总量之间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GDP与能源消费总量、石油消费总量、天然气消费总量存在协整关系,并进一步构建了协整模型和误差修正模型。而GDP与煤炭消费总量,水电、核电、风电消费总量不存在协整关系。存在从GDP到能源消费总量,石油消费总量,天然气消费总量,水电、核电、风电消费总量的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3.
1.严重的大气污染已构成对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威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能源生产和消费大国,同时也是污染严重的国家。1999年我国一次能源生产总量为10.91亿吨标准煤,居世界第一位;能源消费总量12.5亿吨标准煤,居世界第二位;相应的二氧化硫(SO2)、烟尘(TSP)等污染物的排放量分别达到1858万吨和1159万吨,均超过美国居于世界的前列。  相似文献   

4.
王华 《浙江经济》2012,(14):17-19
当前强化能源安全保障和发展能源产业已经成为浙江共识。关键是充分调动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积极性,加大对能源领域的研究和投资,加快整合能源产业链,积极抢占能源经济发展制高点能源是经济运行的血脉,能源问题从来都是战略问题。近年来,随着经济快速崛起,我国能源消费与日俱增,2011年全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达到34.8亿吨标准煤,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能源消费大国  相似文献   

5.
我国正处于发展转轨时期,能源生产备受关注。以我国能源生产总量为视角,利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经过强制进入策略模型和向后筛选策略模型对影响我国能源生产总量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只有能源消费总量、生产弹性系数对生产总量有显著影响。表明应加强对能源消费的引导,优化结构,合理配置;结合经济发展现状,科学合理适当地提高能源生产弹性系数,保持能源供应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能源安全是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期约束能源是人类生存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我国能源资源总量虽然比较丰富,但人均占有量比较低,尤其是富煤少油,石油、天然气等优质能源短缺,人均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6.1%和6.5%。因此,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能源建设不断增强,但相对于对能源消费的快速增长,能源生产和供应仍力不从心。目前我国能源供应缺口达到2亿吨标准煤,约占能源需求总量的10%,能  相似文献   

7.
黄萍 《发展》2011,(2):76-77
伴随着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快速推进,由于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中煤炭比例过高而产生了位居世界第二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给我国城市的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而我国又不可能人为减缓城市化进程来应对能源和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8.
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了"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的决策。本文围绕这一决策,分析了河南省能源消费的现状,并对未来10~20年的能源消费总量进行预测,通过对能源消费总量目标的分解,提出河南省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的实现路径和可行措施。  相似文献   

9.
刘爽  满竞男  李媛 《辽宁经济》2013,(12):42-43
影响我国采矿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因素有很多,本文从我国采矿业战略资源的角度出发,分析能源消费总量、能源进口量及东道国国民收入对我国采矿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得出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东道国国民收入与其正相关,其中东道国国民收入影响最大,同时能源进口量与其负相关,说明我国采矿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是贸易替代型而非贸易互补型.  相似文献   

10.
全球能源开发利用转型已到关键时期,我国尤为紧迫。1990年以来,我国绿色能源消费量年均增长9.85%,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从1990年的4%上升到2012年的8%,非水可再生能源增长尤为迅速,2012年非水可再生能源消费量占绿色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达14%。我国是绿色能源第一大国,但距离绿色能源强国还有很大差距。我国绿色能源开发利用发展态势鉴于传统化石能源大量使用所产生的种种问题,人类必须实现能源开发利用的转型。  相似文献   

11.
我国是世界第一产煤大国,煤炭产量占世界的37%。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分别占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总量的76%和69%,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仍将是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随着煤炭工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煤炭用途的扩展,煤炭的战略地位仍然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2.
高旭鲜 《魅力中国》2013,(13):302-303
能源影响着我国社会经济的稳定持续发展,对未来能源消耗的准确预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Box-Jenkins法的ARIMA模型,对我国1978年—2010年的能源消费总量数据序列进行分析,证明ARIMA(1,2,2)模型拟合较好,预测了2011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所选模型能较为精确地预测中国能源消耗情况。  相似文献   

13.
赵建芯 《魅力中国》2014,(25):243-243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我国是世界上煤炭产量最大的国家,煤炭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以煤为主是我国能源安全的基本战略。煤炭是我国的基础能源,目前,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仍高达70%,因此,煤炭的基础能源地位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难以根本改变。  相似文献   

14.
《浙江经济》2012,(16):36-39
本文利用由城市化引起的交通、建筑和家庭能耗定量分析了2020年及2030年我国能源需求总量。相较于一些使用弹性系数法测算出的能源需求总量,本文得出的结果要高出约12亿吨标准煤至50亿吨标准煤。在城市化完成之前我国能源消费高速增长态势不会停止,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应充分考虑城市化因素  相似文献   

15.
张颖  丁宁 《天津经济》2012,(12):30-34
围绕"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提出的"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明确总量控制目标和分解落实机制"的要求。本文详细阐述了实施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的重要意义,全面分析了我市能源消费情况的现状,并对天津市"十二五"期间能源消费总量和品种结构的发展走势进行预测判断,提出应以转变发展方式为重要契机,充分发挥价格机制作用,优先发展可再生能源,大力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尽快制定出与节能考核指标相协调的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目标。  相似文献   

16.
生物质成型燃料产业现状与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可再生能源的应用被提升到国家战略层次。其中,生物质能源是重点发展的领域之一,在世界能源消费总量排行中,它仅次于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而位居第四位,成为能源转型的重要力量。在我国大力倡导可再生能源的大背景下,增加生物质成型燃料在供热行业中的能源占比,既是能源结构合理化的要求,也是能源领域供给侧改革的体现。  相似文献   

17.
能源是国家发展的基石,也关乎一国安全和全球稳定.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同时能源供给相对不足,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能源结构不合理及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凸显,能源安全问题在国家安全体系中的地位快速提升.近日,中国能源研究会副理事长、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原所长周大地接受记者专访,对当前国际能源格局及我国面临的能源安全形势进行了深刻剖析,对我国能源产业发展和能源安全保障提出了独到见解.  相似文献   

18.
2012年以来,我国持续大面积的灰霾天气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产生了较严重的影响,浙江是全国灰霾污染相对严重的地区之一,社会各界反响强烈,各级政府高度关注.应对和治理灰霾,需要进一步控制能源消费总量、调整能源消费结构、优化能源使用方向和利用方式,促进节能减排,降低能源生产消费的污染物排放. 能源生产消费是主要排放源 2012年,全省能源消费总量18076万吨标煤,其中原煤14374万吨、油品2751万吨、天然气47.2亿方、一次电力(包括核电、可再生电力、外来电等)983亿千瓦时,分别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58.3%、22.5%、3.1%和16.1%.  相似文献   

19.
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的既定目标。但是,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增长迅速,导致CO2排放总量同步增加;以煤为主的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增加了节能减排的难度;油气资源自给度低,能源消费结构调整困难;可再生能源利用有局限,只能作为化石能源有限的补充,这种能源利用现状制约着低碳经济目标的实现。为此,我国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能源战略和政策。  相似文献   

20.
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居世界第一位,然而能效与发达国家相比却差距较大。原因在于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二次浪费严重;产业结构中制造业占比高,能耗高;循环经济效率较低,节能减排政策落地力度小,缺乏价格约束机制;以现价汇率计算的GDP使得我国能源利用效率被低估等。应大力降低煤炭消费总量和比重,发展智能电网与局域电网,提高可再生能源比重;改善制造业结构,切实提高能效;以绿色发展提高能效,注重发展氢能制造、CCUS技术等;推动人民币汇率升值预期和潜力转化为实际升值;完善能效制度建设,提高用电梯度价格,以更好地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成为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抓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