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城镇居民收入和消费的协整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利用误差修正模型对中国城镇居民收入和消费进行协整分析。通过协整分析实证分析了中国城镇居民消费和收入之间的短期波动和长期均衡关系。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中国城镇居民家庭实际收入和实际消费之间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当期收入和长期均衡对居民消费都具有较强的制约作用。在长期中,收入增长是制约居民消费增长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依据武汉市历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支出的相关数据,采用了协整理论和格兰杰因果检验等相关知识,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支出关系进行检验,并建立相应的误差修正模型。结果表明武汉市城镇居民收入和消费之间存在着长期的均衡关系,收入提高有助于促进消费的增加。  相似文献   

3.
我国城镇居民旅游消费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人们对旅游消费的需求进一步上升,本文利用计量经济学中的协整理论对我国城镇居民旅游消费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得出以下结论:我国城镇居民旅游消费和GDP、第三产业增加值之间具有协整关系,我国城镇居民旅游消费每增加1%,GDP增加0.79%,第三产业增加值增加0.85%。进而提出了提高我国城镇居民旅游消费水平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运用协整理论,对1981-2010年我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与消费性支出之间的关系进行协整分析。实证表明,我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与消费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并建立了误差修正模型。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四川省城镇居民历年来收入与消费的实际数据,结合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理论,对四川省城镇居民持久收入与消费进行了协整分析,实证表明,四川省城镇居民的持久收入与实际消费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短期动态的均衡关系。  相似文献   

6.
投资、消费、出口常被喻为带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近年来,福建省城镇居民消费比重难提高、居民消费率逐年走低、平均消费倾向有所下降等现状表明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在减弱,刺激消费,发挥消费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成为学界和决策层的共识。为此,将城镇居民消费动力概括为经济和社会两个方面,提出了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人口城镇化率等7个可能成为城镇居民消费动力的指标,通过建立协整模型、分位法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实证分析消费动力的促进作用,从而提出促进福建省城镇居民消费增长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对中国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结构与居民可支配收入进行协整分析的基础上,引入市场化指数、现代化指数、消费者信心指数等环境因素,对中国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结构进行了广义分析。文章认为,中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现代化指数、消费者信心指数、市场化指数与消费支出结构都具有长期均衡的协整关系;城镇居民收入与各消费支出均衡机制对消费结构变化具有强烈的制约作用,其强烈程度顺序为食品、医保、居住、家用、衣着、文教、杂项和交通;文教和居住的当期收入对当期消费支出的影响较大;消费结构的变化与居民可支配收入、现代化指数、市场化指数和消费者信心指数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的发展,对居民消费行为的研究,尤其是影响居民消费的各种因素的研究显得更加重要。利用ADF单位根检验,Grange因果关系检验和EG协整分析等计量经济理论,对1978年以来,四川省城镇居民的收入与消费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四川省城镇居民收入与消费之间不存在明显的协整关系,但收入与消费的对数形式和一阶差分形式则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的发展,对居民消费行为的研究,尤其是影响居民消费的各种因素的研究显得更加重要。利用ADF单位根检验,Grange因果关系检验和EG协整分析等计量经济理论,对1978年以来,四川省城镇居民的收入与消费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四川省城镇居民收入与消费之间不存在明显的协整关系,但收入与消费的对数形式和一阶差分形式则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  相似文献   

10.
利用1985年~2006年历年有关北京城镇居民消费的数据,对北京城镇居民消费函数进行协整分析,揭示北京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特征和规律。得出北京城镇居民人均消费在当期主要受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影响,消费的不确定性对消费具有抑制作用,收入差距则对北京城镇居民人均消费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等结论;并相应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利用协整方程模型和格兰杰因果检验研究了转移收入对我国城乡居民消费支出影响的不同,发现转移收入已成为城镇居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已发挥了正常的影响作用,但对农村居民的长短期影响都很小。转移收入的城乡差距,正是造成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重要原因。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大对农村社会保障的财政支持力度,减少农村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促进内需增长型经济增长方式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
湖南省城镇居民收入和消费的协整性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岳红梅 《消费经济》2005,21(4):48-50
本文利用协整理论对1978—2003年间湖南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支出的年度数据进行了相应的分析,结果表明,1978—2003年间湖南省城镇居民收入与消费之间存在着协整关系,并据此建立了相应的误差修正模型。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广东省城镇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通过Johansen协整检验和Granger单位根检验,分析基尼系数与平均消费倾向之间关系,结果表明广东省收入差距已经超出合理范围,并对消费需求产生了负面影响。究其原因,是由于收入差距过大导致居民消费结构的断层以及预防性储蓄的增加。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协整理论对1978~2005年间宁夏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和人均消费支出的年度数据进行了相应的分析,结果表明,1978~2005年间宁夏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之间存在着协整关系,并对农村人均纯收入与农村人均消费支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城镇居民人均消费之间进行了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得出相关结论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5.
本文基于VAR模型,对1990—2011年广西城镇居民消费与广西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广西城镇居民消费与广西经济增长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广西城镇居民消费与广西经济增长互为因果关系;长期内广西城镇居民消费对广西经济增长有较强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我国农村居民收入与消费关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根据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ECM)理论,对1978—2006年我国农村居民收入与消费进行协整分析。研究表明,我国农村居民家庭实际收入和消费之间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在长期中,收入增长是制约居民消费增长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利用浙江绍兴1 986-2008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与消费之间的关系进行协整检验,结果表明人均收入与消费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再通过误差修正模型研究对长期均衡关系的短期动态调整,并运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说明城镇居民消费是收入的主要原因.因此,可以通过增加居民收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健全消费信贷制度等政策来促进城镇居民消费.  相似文献   

18.
本文运用协整理论和误差修正模型,检验我国城镇居民消费与收入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城镇居民实际消费与实际收入,以及滞后一期收入之间不仅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而且存在短期均衡关系。  相似文献   

19.
根据1978-2011的时间序列数据,本文运用协整理论和误差修正模型实证分析了我国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与消费支出之间的协整关系。结果表明,我国农村居民实际收入和实际消费之间存在协整关系,消费对收入的长期弹性系数为0.9599,短期弹性系数是0.8396,因而,农村居民收入对消费影响显著。必须建立增加农村居民收入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20.
我国城镇居民边际消费倾向及消费需求收入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镇居民收入水平是影响城镇居民消费需求的主要因素。随着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 城镇居民消费总需求基本上与其可支配收入等幅增长,但是各类消费需求增长不平衡。因此,启动城镇居民消费,拉动经济增长,必须引导城镇居民合理消费,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