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受美国遭遇恐怖袭击、美国及全球经济不景气等因素的影响,全球石油需求不旺,加之欧佩克仍未调减产量,10月份国际原油和成品油市场价格大幅下挫,创下近两年来的新低。国内市场国庆中秋双节期间,油品消费相对减少,大部分市场销量有所下降。美国空袭阿富汗后,国际油价每况愈下,市场人士对后期油价普遍看跌。10月17日,国家有关完善石油价格接轨办法及调整成品油价格的有关文件出台后,大部分地区价格到位,但由于国内市场需求没有明显改观,而国际油价不断走低,造成市场观望气氛较浓,因而部分市场油品销量有所减少。随着天气转冷,各地陆续进入油品消费淡季,汽柴油市场短期内很难有明显的改观,油价有可能保持目前的波动态势。  相似文献   

2.
1996年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大幅度波动和上涨,油品价格居高不下,原油和油品价格均接连刷新5年来的最高纪录。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包括气候因素、库存因素和伊拉克因素,但在供求关系未发生很大变化的情况下,主要是政治因素作用的结果。预计1997年国际石油市场油价继续大幅度上涨的可能性不大,油价总体水平将低于1996年。国际石油价格大幅度上涨使我国加工进口原油的炼厂经营困难,也使我国柴油供需矛盾更加突出。1997年国内油品需求将继续稳定增长。有关企业应密切注视国际石油市场供需及价格变化,掌握好进口的时机和规模。  相似文献   

3.
2008年中国成品油市场回顾及2009年走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国际油价大起大落,而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整严重滞后于国际油价变动.成品油市场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市场前期资源紧张,后期严重滞销.究其原因主要为:1)上半年国内经济快速增长,带动全行业特别是汽车用油和农业用油大幅增长;2)受国际经济不景气影响,国民经济增速逐季放缓,四季度成品油消费增长明显放慢;3)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整严重滞后于国际油价变动,导致成品油市场供需严重不均衡.在国内外宏观经济增长趋缓的大环境下,预计2009年全年成品油消费量将达到2.14亿吨,同比增长2%~3%,远低于2008年全年10%的增幅;与此同时,国内成品油新增产能将远远高于需求增量,2009年炼油企业将出现开工率明显下降的趋势.为此,建议根据国际油价适时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尽快建立并完善成品油商业储备制度.此外,还应根据成品油市场变化的周期,合理规划建设炼油能力.  相似文献   

4.
孔祥云 《国际石油经济》2002,10(11):17-19,27
在台湾地区油品市场开放以前,台湾的油品价格由台湾中油公司自行定价。为了使石油产品与电力价格的调整有所依据,台湾于1991年成立了“油电价格政策咨询委员会”,并制定公式来决定台湾的油电价格,以减少对价格调整的争议。尽管如此,每当油价需要调整时,仍要承受来自各界的巨大压力。因此,开放油品市场,使油价由市场决定似乎是最好的解决方法。在台湾开放油品市场的过程中,制定了多项法规及行政命令,以加强监管。两岸加入WTO后,在石油贸易、勘探、技术交流、天然气和战略联盟等方面,将有更多相互往来与合作的机会。  相似文献   

5.
受国际油价冲击,近年来我国燃料油市场日益萎缩,2008年燃料油产量、净进口量和表观消费量同比均大幅下降。2009年国内燃料油市场将继续萎缩,需求将下降约30%。2008年原油的暴涨暴跌以及突如其来的金融风暴使地方炼厂开工率大幅下滑,全年陷入亏损局面。2009年1月1日起实施的成品油消费税新政使得地方炼厂燃料油成本每吨增长830元左右,对地方炼厂产生了巨大冲击。未来地方炼厂将面临产业整合,小炼厂面临被淘汰或被大企业兼并的局面。2008年,船用燃料油市场成为相对稳定的燃料油需求市场,其中保税船供油全年销量达640万吨,同比增长60%,成为2008年油市中的亮点。保税船供中转贸易前景光明,未来可能推出的三种新的贸易模式均与保税相关。中国成品油价税费改革仍需完善,建议成品油消费税价税分离、价外征收;在理顺成品油价格后,逐步实现市场化。  相似文献   

6.
2007年,我国CPI上涨4.8%,涨幅高出2006年3.3个百分点,在此背景下伴随着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无机化工原料面对成本上涨表现迥异,如纯碱、硫酸行业,成功调高市场价格,顺利化解成本压力,一路高唱凯歌,为2007年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而黄磷行业则在成本上升、市场低迷的泥潭中久陷,至年底才略微抬头,但全年颓靡的状态无法转变。2008年,国际油价已突破100美元/桶的高点,国内水、电、煤等能源价格上涨势头也频频显露,成本的继续上涨将无法避免,虽然对于产品价格提高有所支撑,但下游承受能力有限,各行业也必将呈现不同的发展势头。  相似文献   

7.
2002年一季度,国际油价节节攀升,国内经济增长开局较好,国家对成品油市场调控得力,石油石化两大集团对资源加工总量的控制取得成效。受上述因素影响,国内成品油市场形势明显好转,供应平稳、价格到位。预计二季度国际市场原油及油品供应仍将基本保持紧缩状态;前一段虚大的市场需求会获利回吐,导致需求出现一定程度的回落;柴油价格总体保持平稳,原油和汽油价格可能会有一定幅度上扬。国内成品油价格的走势受国际、国内市场两大因素的影响,利好、利空消息参半。原油进口量比一季度可能会有所下降;由于近期油价涨幅过大,国内个别市场将进入相对调整阶段。但从二季度整体情况看,前期柴油需求基本保持平稳,之后会有所下降,到6月份价格继续上扬;汽油需求则将保持稳中趋升的态势。  相似文献   

8.
2005年国际油价走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中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使得对石油等能源消费急剧增加.石油进口逐年攀升,对外依存度不断加大。因此,高油价对中国经济运行和居民生活带来不小的负面影响。2004年国际油价上涨导致中国GDP增速放缓约0.4个百分点。国际油价持续上涨,将抬升国内能源价格,并使以石油为能源或原材料的相关行业的价格上扬.形成新的涨价因素。2004年国际油价上涨将推动中国CPI上涨0.8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9.
2008年.国际油品市场可谓惊心动魄。年初以来。国际油价一路走高.国际期货市场创出147.27美元/桶历史天价。但随着华尔街金融海啸呼啸而过,短短不到四个月.油价就被腰斩,从高位急遽下落,跌破60美元/桶。国际市场油价的大幅波动,给集团公司带来了极大的经营风险。面对这历史上罕见的严峻考验,中国石化集团以大局为重,要求全系统苦练内功.强化管理,优化生产,  相似文献   

10.
受经济增速趋缓、电力等能源供应形势好转、替代能源较快发展等因素影响,三季度石油需求增速略有回落。因国际油价上涨而国内成品油价格相对较低,三季度原油加工量和大部分油品产量增速有所下降;石油进口继续较快增长,出口增速也加快。三季度国内原油基准价波动上涨,成品油零售中准价没有调整。预计四季度国内原油产量增速仍将平缓,原油加工量和多数油品产量增速将有所下降。石油进口将受到影响,出口增速将有所加快,成品油供应形势不容乐观。原油价格将保持高位,成品油价格没有下调空间。上调幅度也不会太大。  相似文献   

11.
2007年中国石油进出口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11.4%,为过去13年来增长最快的一年。石油净进口量达到创纪录的1.855亿吨,石油进口依存度达到49.85%。原油净进口量达到1.594亿吨,同比增长14.8%。2007年,国际成品油市场的高价格刺激了国内油品出口,并使燃料油进口量缩减13.7%,降到2412万吨。2007年秋季的“油荒”使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两大集团不惜亏本大量进口柴油和汽油,以解国内市场“燃眉之急”。受国际市场价格持续走高、国内炼厂增产和液化天然气等替代燃料发展的影响,2007年中国液化石油气净进口量继续下降,降幅达28.6%,由上年的521万吨降到572万吨,进口量萎缩到10年前的水平。预计2008年中国GDP增长可能仍高迭10%或更高,油品需求保持旺盛增长,石油净进口量预计达2亿吨左右。国际油价空前高涨和国内通货膨胀风险可能继续阻碍中国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的实行。  相似文献   

12.
西方国家对俄罗斯海运原油和油品出口限价及欧盟禁运令分别于2022年12月5日和2023年2月5日生效。“限价”是西方考虑油价水平和石油市场供需平衡条件下限制俄罗斯石油出口收入的有效策略,其目标是在油价稳定与削减俄石油出口收入之间取得平衡。“限价令”对俄罗斯原油出口影响相对有限,但油品出口可能面临较大影响,俄罗斯将被迫加大原油出口量以弥补油品出口减量;欧洲短期内可能面临柴油短缺;后期国际柴油价格有可能走高,裂解价差上升。未来国际油价运行将显著受到西方限价指引的负面影响,同时加速全球海运石油贸易格局重塑。“限价令”标志着西方与资源国定价权博弈进入新阶段,建议中国石油企业在油气贸易中探索建立人民币结算机制。  相似文献   

13.
1月份国内成品油市场总体上延续了上月疲软的态势,但价格跌速已明显趋缓。同时,为降低过高库存的压力,石油石化两大集团继续保持较低的炼厂开工率。据石油和化工协会统计,2001年12月国内原油加工量在上月已调减80万吨的基础上又减少了100万吨。由于市场早有预期,全国各油品市场普遍对1月1日的调价反应平淡,除东北、西北大部分市场价格基本执行规定价格外,华北、华东、华南等油品市场仍然疲软,价格继续下滑。中旬以后,在有关燃油税及国际油价企稳等利好因素带动下,汽柴油市场交易趋于活跃,国内油价有趋稳的迹象,在部分油品价格不到位严重的地区,油品批发价格甚至回升了100元/吨左右。但因正值成品油消费淡季,销量无明显增加。随着燃油税消息的降温,市场逐步恢  相似文献   

14.
对我国石油价格形成机制改革的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我国确立了国内油价与国际油价变化相适应、在政府调控下以市场形成价格为主的石油价格形成机制。但是,国际油价形成机制的特殊性,决定了期货投机对石油价格的波动有很大影响。在石油进口量迅速增加的情况下,只有建立合理有效的进口石油的价格形成机制,才可能摆脱国内油价单纯“追踪”国际市场油价的状况。为此,我们需要努力探索用市场的手段来抵御市场风险的办法,其中一个重要思路就是建立市场化的风险采购方式。风险采购下的价格形成机制应是一种组合战略,现阶段可考虑采用听证会基础上的政府主导定价方式或者通过期货交易方式的运用来确定价格。不论采取何种定价方式,国内油价形成机制都必须从单纯被动的价格接轨向与国际油价形成机制相适应、维护合理油价的方向转变。  相似文献   

15.
4月份,国内成品油供求大体平衡。受国际市场石油价格波动较大的影响,南方地区价格波动频繁,东北、西北大部分地区价格相对稳定。柴油进入消费旺季,大部分地区购销两旺,价格相对较平稳,局部地区供应紧张。汽油市场受需求回升缓慢和价格上调幅度较大的影响,价格到位难度加大,部分地区价格波动较大,销售不畅。个别地区受地方炼厂劣质油品和走私油品流入市场的影响,市场秩序混乱。南方市场在价格上调后,批零价格迅速靠近到位价格,江、浙等地的柴油价格甚至超过规定的批发价格水平。中旬后,部分地区成品油价格随国际油价而回落,但临近月末,大部分地区汽柴油价格已止跌转升。5月份国内价格上调以后,尽管国际原油价格走势平稳,汽油供需面看好,但国内市场反  相似文献   

16.
2002年上半年,中国石油市场行情仍主要受国际油价走热影响。国家和两大石油集团加强对市场的调控,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内石油市场行情。上半年原油供应充裕,主要油品供应增长小于需求增长,库存普遍下降。柴汽生产比一度创历史最高纪录。原油基准价和成品油零售中准价呈先降后升之势,但同比水平有所下降。东北地区石油系统内外差价拉大,且居全国之首;南方市场石油系统内外价差较小,油价趋同;竞争较为激烈的华北、中原及沿海地区成品油市场批发价与出厂价接近。预计,下半年国内石油市场运行将相对平稳,大部分时间,大部分地区市场价格仍将低于国家规定的最高限价,但总体水平会比上半年略有提高。与去年相比,今年成品油市场价格与国家规定的最高限价的差距将有所缩小,石油系统内外的价差也会有所缩小。  相似文献   

17.
2008年,国际纯苯市场在原油价格的剧烈振荡中呈现大起大落的态势,国内市场亦是如此,在7月原油价格最高位时,国内纯苯市场价格也达到历史的近13000元/吨,随着原油价格快速走低,纯苯价格也快速回落,至年底,已有突破成本价的2900元/吨的报价,国内企业苦不堪言。2009年,我国纯苯市场发展不容乐观,在下游需求不振的状态下,产品价格提升毫无支撑,全年利空因素明显强于利多因素,市场将呈低迷盘整的格局?当然,在各国政府大力刺激经济的努力下,不排除纯苯市场受整体大环境好转而上扬的可能,但要想上涨到2008年的最高价格水平,则实属不易。  相似文献   

18.
进入9月份以来,国际原油价格持续大幅上涨。短短两三个月的时间,纽约商品交易所(NYMEX)原油期货价格从不足70美元/桶骤升至90美元/桶以上。此前几乎无人相信的100美元/桶的油价似乎也即将成为现实。作为一个石油净进口国,国际油价日益攀升已给国内能源市场带来深刻影响。一些小炼厂不堪成本负担纷纷减产停产。一些加油站打出“限量”招牌,国内成品油涨价呼声再起……一时间,国际油价高企再次掀起了国内油价体制改革的呼声。有行业人士认为,高油价加速了国内成品油市场的扭曲,而应对之策则是加速成品油定价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9.
油价走高,合纤市场压力加大。2006年二季度以来,油价突破70美元/桶,目前布伦特原油价格是2003年初的约2.3倍。原油价格的大幅飙升,使合纤原料价格呈上涨态势。上游原料的价格上升导致化纤企业成本增加,挤压了其利润空间。尽管近年合纤下游的纺织行业产销形势不错,纺织行业工业产值和利润总额年年增长,对合纤的需求保持较高的增长,但在油价和原料价格不断走高的国际环境下,由于合纤产品价格涨幅明显低于原料价格涨幅,合纤企业面临越来越大的成本压力。与此同时,近年的市场供需情况也不乐观。聚酯和合纤产能增长速度明显高于需求增幅,市场竞争…  相似文献   

20.
2000年6月我国实现了成品油价格与国际市场接轨。但现行作价办法的调价时间滞后,价格接轨简单机械,管理模式仍受计划经济和行政管理的影响,造成成品油价格仅是从形式上与国际市场接轨,并未实现市场机制的根本接轨,因而难以充分发挥其调节市场供求、事理配置资源的作用。从管理体制上看,价格管理的指导思想、职能和手段落后于现实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不仅遏制了现行油价机制的积极作用和应有活力,同时还造成了部分油品价格游离于接轨机制之外,油价体制和油价体系不完整。为此,建议政府进一步转变管理职能,以间接管理为主,维护市场4秩序,真正实现服务型管理的新模式,同时,本着责、权统一的原则,进一步扩大两大集团的定价自主权;联系国内市场状况,实现成品油市场机制的有机接轨;根据不同油品的产销特点,逐步实现航空煤油、石脑油、重油等产品的企业自主定价,并按照市场规则,理顺专项用油的价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