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总会计师》2009,(5):141-141
有一天,香港巨贾李嘉诚弯腰乘坐汽车时.一不小心将一个二分钱的硬币掉在地下,而那枚硬币却滚向路旁的下水沟,他正准备去拣起来.旁边一位印度籍保安过去帮他拾起来,然后交到他的手里。李嘉诚接过硬币,道了一声谢谢后,又从口袋中取出一张一百元港币钞票作为酬谢送给保安。  相似文献   

2.
编辑同志:前不久,我在去县城办事的路上看到一辆卡车上掉下一包货物,就上前去捡,这时从附近过来了两个自称是保安队员的人硬说是我偷了汽车上的东西,将我带到一个棚子里拳打脚踢,致成重伤。还随便用一张白纸写了凭据,罚款50元。请问,他们这样做合法吗?  相似文献   

3.
汪洋 《企业导报》2001,(7):23-23
<正> 世界巨富、香港首富李嘉诚是香港最成功的财富精英。2001年《财富》论坛在香港召开之际,他向新闻界透露了他的生活和工作情况。 运动节俭学习思考 李嘉诚至今仍然坚持每天清晨6时起床,接着就是运动,其中大多数时间都是打高尔夫球,或者游泳,然后便投身于一天忙碌的工作之中。或许是对做生产和赚钱的热情使李嘉诚奋斗不息,他说:“我从未考虑过要退休。”身为和记黄埔  相似文献   

4.
《英才》2005,(3):9-9
谈到商业关系,我想起一位著名国企的老总与我说过的一件往事: “我们与李嘉诚约好见面的当天,香港挂起风球警报,很多公司都不上班了。然而,李嘉诚并未取消这个约会,我们便准时前往。车子到了停车位,我们看见李嘉诚撑了把大大的黄伞在风雨中等候,谈完了,他又撑着伞送我们上车,一直目送车子驶离。每次谈到与和记黄埔相关的合作时,我就老想起他撑着黄伞的镜头。”  相似文献   

5.
活人的篓子     
一个人觉得生活很沉重,便去见哲人,寻求解脱之法。   哲人给他一个篓子背在肩上,指着一条沙砾路说:“你每走一步就捡一块石头放进去,看看有什么感觉。”   过了一会儿,那人走到了头,哲人问有什么感觉。那人说:“越来越觉得沉重。”哲人说:“这也就是你为什么感觉生活越来越沉重的道理。当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时,我们每个人都背着一个空篓子,然而我们每走一步都要从这世界上捡一样东西放进去,所以才有了越走越累的感觉。”   那人问:“有什么办法可以减轻这沉重吗?”   哲人问他:“那么你愿意把工作、爱情、家庭、友谊…  相似文献   

6.
今天的李嘉诚,他工作,早已不是为自己,而生活,他已经到了可以为自己的境界李嘉诚自己恐怕很难想到,他会在78岁高龄之际,成为八卦新闻的热门人物。“李嘉诚与女友十指紧扣游罗马”......这条消息一出,它的风头立即盖过了李嘉诚宣布未来将把1/3的个人财产捐出的新闻。在近日一次媒体同仁的聚会上,有人突然说:“我一直对李嘉诚挺尊重的,不过这次嘛......”国人对李先生的传奇一生是敬佩有加的,但涉及到感情方面的问题,人们似乎就不那么宽容了。除了传统观念作祟,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李嘉诚与其原配夫人庄月明的幸福生活已被人们视为为“典范”,…  相似文献   

7.
石头的故事     
有一天,一位禅师为了启发他的门徒,给他的土地一块石头,叫他去蔬菜市场,并且试着卖掉它。这块石头很大,很美丽,但是师父说:“不要卖掉它,只是试着卖掉它。注意观察,多问一些人,然后只要告诉我在蔬菜市场它能卖多少。”这个人去了。在菜市场,许多人看着石头想:它可作很好的小摆件,我们的孩子可以玩,或者我们可以把它当作称菜用的秤砣。于是他们出了价,但只不过几个小硬币。那个人回来,他说:“它最多只能卖几个硬币。”师父说:“现在你去黄金市场,问问那儿的人。但是不要卖掉它,光问问价。”从黄金市场回来,这个门徒很高兴,说:“这些人太棒了,…  相似文献   

8.
当年,在我完成了《小蛇也可以吞大象》一文后,就曾祈望,有朝一日,可以向李嘉诚先生讨教经营之道。时间就这样过去了,十年之后,当我真的准备好了向这位企业教父询问的时候,才得知他的"经营之道"却是从"知识和信誉"开始的。不错,在他看来,财富来源于知识,而信誉,乃是人生最重要的资产。那么。有了这两样法宝,这个永远走在时间前面的人,他的背影,就是一座矿藏,值得你——用心抵达……  相似文献   

9.
《冶金企业文化》2008,(3):11-11
夏天,一个孩子看到一枚闪亮的硬币躺在路边。他把硬币拾起来,紧紧握在手里,心里充满自豪和兴奋:”这枚硬币是我的了!而我什么代价也不用付出!!!”  相似文献   

10.
美国有一个大学生,毕业后去一家汽车公司应聘。同时应聘的三个人都比他学历高,当前面几个人面试之后,他觉得自己没有什么希望了。但既来之,则安之,他心情平静,敲门走进了董事长办公室。一进门就发现地上有一张纸,他弯腰捡了起来,发现是一张渍纸,便顺手把它扔进了门边废纸篓里。然后,他走到董事长的办公桌前说:“我是来应聘的福特。”  相似文献   

11.
国外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乞丐站在地铁出口卖铅笔,一位商人匆匆而过,向乞丐杯子里投入几枚硬币,但忘了取铅笔。过了一会儿这位商人返回,取了一根铅笔,对乞丐说:“对不起,我忘了拿铅笔,因为你我毕竟都是商人,” 然后匆匆离去。几年以后,这位商人参加一次高级酒会时,一位衣冠楚楚的人士向他致谢,告诉商人说他就是当初卖铅笔的乞丐,他的生活改变,得益于商人的那一句话:“你我都是商人。”而在这以前,他仅仅只把自己看成一个乞丐。对于这个故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人们对其有不同的领会与感悟。这也同样给企业经营者提出了一个问题:我们是做什么的?是一位商人,还是一  相似文献   

12.
乞丐     
《人力资源》2006,(16):76
每天,一个沿街流浪的乞丐总在想,假如我手头有两万元钱就好了。这天,乞丐在街上无意中发现一只跑丢的小狗,便把小狗抱回他住的窑洞里,拴了起来。这只狗的主人是有名的大富翁。狗走丢后,富翁十分着急,急忙在当地电视台发布了一则寻狗启事:“如有拾到者请速还,付酬金2万元。”乞丐沿街行乞时看到这则启事,便迫不急待地抱着小狗准备去领那2万元酬金,可当他匆匆忙忙抱着狗又路过贴启事处时,发现启事上的酬金已变成了3万元!  相似文献   

13.
父亲的会计梦 小时候,我家的小客厅经常围满了人,而且一批又一批.来的都是本地的渔民,他们知道我父亲精通会计,捕鱼归来都要找我父亲帮他们算账,父亲总是欣然应允.我看着父亲熟练地拨打着算盘,清脆的算盘声就像一曲美妙的音乐.很快父亲便把他们船上的账算得一清二楚.我记得有一个年轻的小渔民很有意思,他戴着一顶旧毡帽,胖胖的身材,说着口音特别重的闽南话,他那天分到了一千元.只见他把钱往兜里一塞,数也不数.大家叫他把钱点一点,"你们不会骗我的",他把"我"字拉得很长,高高兴兴跑回家向他老婆报喜去了.  相似文献   

14.
三个火堆     
严寒的冬天里,一群人点起了一堆火。大火熊熊燃烧,烤得人浑身暖烘烘的。每个人都想:天这么冷,我绝不能离开火,不然我就会冻死。于是这堆无人添柴的火不久便灭了,这群人全被冻死了。   又有一群人点起了一堆火,一个人想:如果大家都只烤火不捡柴,这火迟早会灭的。其他人也都这么想。于是大家都去捡柴,无人烤火。可这火不久也熄灭了,原因是大家只顾捡柴,没有烤火,都被陆续冻死在了捡柴的路上,火最终因缺柴而灭。   又有一群人点起了一堆火,这群人没有全部围着火堆取暖,也没有全部去捡柴,而是制定了轮流取暖捡柴的制度,一…  相似文献   

15.
杂草锄不净     
《大众标准化》2014,(10):37-37
古时一位官员无故被罢官,回到家乡怎么也想不通,心乱如麻。他每天控制自己不去想这些事,可这件事却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他。一天,他遇见了大师,便向大师诉说心中的苦闷,问大师怎样才能解脱出来,不去想那些烦心的事。大师看向远处,一位老农正在杂草丛生的荒地里开荒,大师便问官员如何种这块地。官员看了看这片地,满是杂草,他便对大师说:“大师,种地先锄草,我肯定先要把这里的草锄干净,然后再种植。”大师不语,上前和老农耳语了一阵,老农便把这块地交给官员种菜。  相似文献   

16.
湖南省隆回县一村民问:我与王某是多年的朋友,彼此间有些经济往来。去年7月,王某因一时资金周转困难向我借款20万元,我想帮他,但为了降低自己的风险就提出来要他以相应价值的财产提供抵押。他正好手头有一辆新买不久的卡车,愿以此为抵押物,于是我们签订了一份抵押借款合同,并到车管部门进行了抵押登记。抵押办好后,我便把20万元给了他,同时我们约定一年内归还借款。今年4月,我发现另外有人开着这辆车,经我向其询问,那人回答说,王某向其借了30万元并将此车质押给了他,且同样经过了法定登记。我急忙找到了王某要求其归…  相似文献   

17.
掌心朝下     
大学毕业那年,我拿着简历和文凭跑了许多家人才市场,多次碰壁后,我整天呆在家里再也不愿意去找工作了。父母不忍心说我什么,只是暗暗叹息。不久,父亲下岗了,为了维持家里的开支,父亲出去打工,每天早出晚归。我却无动于衷。一天,朋友邀请我到酒吧聚会,我向母亲要了一百块钱便赶去了。酒足饭饱后,我站在门外和朋友告别时,听到一个声音:“让我进去吧,我只捡矿泉水瓶子。”“不行不行,这是酒吧。”好熟悉的声音,我扭头一看,脸刷的一下就红了,是父亲!他穿着破烂的衣服,低着头,提着一个垃圾袋。父亲看到我并不惊讶。“你在这干什么?还不回去!”我…  相似文献   

18.
香港首富李嘉诚拥有上百亿美元的资产和庞大的李氏财团,在香港可谓是举足轻重。他的创业经历极具有传奇色彩,从中我们可以发现几个闪光的亮点。视质量为企业的生命1950年夏天,年仅22岁的李嘉诚拿出多年当学徒的积蓄,并向亲友筹借5万港元,租了一间厂房,创办了“长江塑胶厂”,生产塑胶玩具和简单的日用品。在最初的一段时期,李嘉诚凭着自己的商业头脑,以“待人坦诚,执事以信”的商业准则,发了几笔小财。几次小小的成功,使年轻而又经验不足的李嘉诚忽略了商战中变幻莫测的特点,他有点过于自信了。他急切地去扩大他那资金不足、设…  相似文献   

19.
人物     
李嘉诚——富翁的负担对于李嘉诚来说,188亿美元的身价和世界第十大富豪的身份越来越像一种身外之物了。在决定把自己三分之一的财产拿出来作为社会慈善基金之后,他得到了财富界最高认可。日前,在新加坡举行的福布斯全球行政总裁会议上,李被授予福布斯终身成就奖,以表彰他在全球商业领域所取得的成就。李嘉诚也因此成为第一个获得福布斯终身成就奖的企业家。对此,他的“获奖感言”是:有幸生活在一个充满机会和令人兴奋的时代,有能力选择做出贡献是一种福分,而这正是企业家最珍贵的力量。  相似文献   

20.
张良忍气     
《人力资源》2008,(8):77
《史记留侯世家》记载:秦朝末年,张良在博浪沙谋杀秦始皇没有成功,便逃到下邳隐居。一天,他在镇东石桥上遇到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老人的鞋子掉到了桥下,便叫张良去帮他捡起来。张良很惊讶,心想:你算老几呀?敢让我帮你捡鞋子?但见对方年老体衰,而自己年轻力壮,便克制住怒气,到桥下帮他捡回了鞋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