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1 毫秒
1.
文章针对现状村庄存在着整体经济水平低,村庄之间差别大,土地利用效率低,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落后等问题,提出在编制新农村建设规划中,应以实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为原则,注重提高村民的素质,提高土地利用率,挖掘村庄特色,处理好经济效益与长远发展的关系,以推动村庄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而村庄规划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是立足于现实条件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农村全面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必由之路。当前,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存在诸多不协调因素,如土地资源紧张和基础设施落后等,阻碍了新农村建设的步伐,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笔者从当前山东省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村庄规划所面临的问题入手,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以加强村庄规划,推进乡村振兴,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代化发展。  相似文献   

3.
新农村建设应重视生态环境保护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不断壮大农村物质基础的同时,必须更加重视环境生态问题。没有环境保护这个环节,新农村建设的理想无法实现。因此,新农村建设必须树立环保意识,将环保建设放在头等位置,与经济建设、村庄建设同步,全面进行规划。  相似文献   

4.
刘荣珍 《活力》2011,(22):139-139
农村图书馆是农村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农村图书室普遍存在着图书陈旧、阅览人少、利用率低、经费严重不足、图书品种少、数字图书信息缺乏、少年儿童读物少等问题。加快农村图书馆建设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精神文明建设、法制建设和促进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5.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设新农村是必然选择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也是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只要是有小农经济或小农场、而且传统村庄还存在的国家,如日本、韩国、法国、意大利等,在工业化进入中期阶段时,都有农村综合建设的客观过程.去年中央提出要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战略转变,这应当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主要背景.  相似文献   

6.
发展大流通建设新农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农村发展现代流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受自然经济和计划经济的影响,现阶段我国农村的流通规模小,流通方式落后,流通效率低,要从根本上改变农民的社会经济地位和农村的落后面貌,就要深化流通改革,加快流通发展。在实际工作中,要坚持从实际出发, 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照顾农民的消费习惯和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并且做好金融保险、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服务等一系列的流通服务。  相似文献   

7.
一、发展思路和建设模式泸州是一个农业市,幅员辽阔,地形复杂,农业人口多,资源状况和农村经济水平千差万别。结合市情,我市新农村建设应走类区带状发展之路。按区域条件可分为城郊型、丘陵型、山区型。城效型怎样建设新农村,核心之处是要城市化,将农民逐步转变成市民,提高其生活质量,改善人居环境。紧紧围绕城市做好服务,完善城市功能,发展果蔬、花卉、食品、休闲、观光等,大力发展农副产业加工业、农产品物流业、科技信息服务。城乡统筹规划,开展村庄整治,改造住房,优化环境,将农村融入城市和集镇之中。丘陵型怎样建设新农村,至关重要是发…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强调依法管理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村庄改造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村庄改造的核心问题是农民建房的宅基地问题,农村宅基地问题既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建设,又与人民的切身利益、社会安定息息相关。本文基于对上海、浙江等经济发达地区农村宅基地建设、利用、管理情况的调查,深入剖析现存问题的原因所在,对于发达地区村庄改造提出了建设性的思路和路径。  相似文献   

9.
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脉络1.从建国——1978年,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非常低,生产效率低。1978年开始推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2.1979—1984年,我国大幅度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放开了农村市场,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城乡差距缩小,粮食基本自给自足。  相似文献   

10.
杨炳珑 《乡镇论坛》2009,(26):23-24
当前开展农村社区建设,目的是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整合农村社区资源,完善乡村治理机制,强化农村社区功能,改善农村社会服务,合力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农村社会生活共同体。两年多来,各实验县(市、区)从实际出发,在城郊结合型、集镇中心型、传统村庄型、经济发达型、经济欠发达型、文化特色型、生态特色型等不同类型村庄开展了社区建设实验工作.  相似文献   

11.
景宁畲族自治县资源独特,新农村建设的条件是优势与劣势明显、机遇与挑战并存,必须针对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寻找正确的对策: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大教育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农村人口素质;调整优化村庄布局,引导人口合理流向;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以民族地区特殊政策解决资金、人才及机制等难点问题。  相似文献   

1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也是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只要是有小农经济或小农场、而且传统村庄还存在的国家,如日本、韩国、法国、意大利等,在工业化进入中期阶段时,都有农村综合建设的客观过程.  相似文献   

13.
寻找新农村建设的战略支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历新年刚过,一个个熟悉的场景反复呈现:亿万农民工背着大包小包,拖儿带女,塞满南下北上东去的列车,又回到那陌生而熟悉的都市。而在家乡,他们只做短暂停留,那村庄已然变得熟悉又陌生。熟悉又陌生的村庄俨然一个“凋敝的村庄”。比如,在安徽某村庄,多年前反复被大水淹过的池塘,淤泥充塞,水草丛生,蓄水灌溉的功能几近丧失;塘坝周围树根裸露,丢弃的农药瓶随处可见,不少田地长满野草,留守劳作的还是几十年前那一拨健在的老头。落后的中西部农村大多如此。农村需要变化,农业需要发展,农民需要富裕。这已成共识,也迎来改变的契机。“一号文件,头…  相似文献   

14.
乡村半城市化地区的工业化与城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村半城市化地区是在农村工业化驱动下非农人口和产业发生了自发式的集聚但依然保留农村管理体制的村庄。本质上看,乡村半城市化地区是自然城镇化过程,然而,由于公共产品供给不足,处于城镇化质量较低的阶段。利用第一、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企业数据,对我国乡村半城市化地区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进行了整体性估算。研究发现,我国乡村半城市化地区的村庄数约1万个,但其就业量占我国农村地区工业就业量的一半以上,其企业规模和竞争力都超过了其他农村地区的企业,半城市化地区的数量与地区经济增长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然而,这些地区存在着工业污染严重、耕地浪费和公共产品不足等市场失灵等问题,以及外来农民工社会保障水平低、与当地人收入分配失衡等问题。政府应通过提升乡村半城市化地区公共产品的供给能力,逐步提高其城镇化质量。  相似文献   

15.
北京市新农村建设规划问题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新农村建设需要规划先行。但是目前存在的规划滞后、质量不高、难以落实等问题,制约了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步伐。其主要原因是在认识上、工作上、经济条件上存在着某些障碍,需要按照统筹城乡和惠农政策的方向搞好村庄规划。  相似文献   

16.
王年  陈宁 《活力》2011,(8):212-212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它涵盖了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党的建设等各个方面。需要社会各个方面的广泛参与。其中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化建设,主要指在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基础上,开展多种形式的、体现农村地方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新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快速发展,但由于新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法律建设滞后,致使我国新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本文拟从完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法治体系、界定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法律地位、规范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内部治理机构、明确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与其他合作组织间的关系和借鉴域外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立法经验等方面,对完善我国新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法治保障路径进行初探。  相似文献   

19.
浅谈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园林景观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龙标 《民营科技》2008,(12):143-144
城市的发展影响和带动着周边村镇的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以村庄整治为切入点,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为起点,逐步将新农村建设全面推开,是郊区农村建设与发展的实际要求。从园林建设、生态建设的角度,阐述如何做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20.
新农村建设是在统筹城乡发展的大背景下,在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新阶段,对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总称.它覆盖了农村地区的建设、改革、发展等各个方面,是一个庞大的工程,需要有巨大的投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