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6年是国务院批准建立国家高新区十五周年,也是科技部实施“十一五”计划的起始年。在过去的一年里,53个国家高新区(此文数据截止于2006年底,故宁波国家高新区并未统计入内)高举火炬旗帜,按照“四位一体”的战略定位和“五个转变”的要求,积极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和产业组织创新,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加快了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的“二次创业”步伐,  相似文献   

2.
杨祖增 《浙江经济》2011,(24):22-23
2011,注定是难忘的一年,困难和复杂超乎想象,但是浙江经济依然在一个平稳较快的轨道上运行,在转型发展的道路上迈出了稳健一步,“十二五”良好开局有望实现。  相似文献   

3.
任明珠 《发展》2007,(9):153-154
2007年是实现交通运输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年,做好当前工作,对于完成“十一五”规划至关重要。围绕做好“三个服务”,如何推动甘肃省平凉市道路运输又好又快发展,成为摆在全市道路运输管理者面前的一个严峻课题。  相似文献   

4.
头条     
《中国经济周刊》2005,(9):10-10
印度经济发展赶超中国道路漫长,“两会”行情情结,国际炒家再度诱捕中国,中关村走偏了  相似文献   

5.
论加快城镇化发展对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农”问题是由我国特殊的历史进程和现阶段的国情所决定的,是在我国社会转型中逐渐突显并日益严峻的问题,并在一定阶段还将长期存在。加快推进城镇化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对于破解“三农”难题以及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呼包鄂“金三角”占据着内蒙古经济的半壁江山。本文从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等方面对“金三角”崛起的原因进行了客观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十一五”的发展目标,指出“金三角”的未来发展思路:一是走现代工业化道路,实现二、三产业协调发展;二是走循环经济道路,实现经济活动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十一五”时期中国城镇化若干战略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城镇化仍然严重滞后于工业化进程,继续加速城镇化步伐是统筹城乡发展、解决长期困扰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二元结构”和“三农”问题的根本手段和关键措施。按照科学发展观的新要求,提出了“十一五”时期我国城镇化的战略目标,以及为实现目标的道路选择、面临的困难与对策。  相似文献   

8.
信息平台2     
“完全靠低成本意义上的劳动密集型‘中国制造’道路可能会毁掉我们的诸多产业”,专家如是警告。“中国设计”和“中国创造”的理念的推广和深化,在这个产业转折的关键时期,对整个产业界都具有宏观层面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9.
“十五”时期,我国制定并实施了城镇化发展战略、“十五”即将过去,在这期间以及此前的城市化进程中有哪些经验教训值得我们总结?“十一五”即将开拍,未来的城填化目标和道路应诖如何选择?可能面临哪些难题?应诖采取哪些对策?记就此专访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研究员、研究室主任刘勇博士。[编按]  相似文献   

10.
刘娟  王长山 《西部论丛》2005,(12):32-37
易武:姜女蛇居住的地方。在傣族传说中,“易武”曾是一条善良的“美女蛇”,现在,在这个以“易武”命名的“美女蛇”居住的地方,“美女蛇”已然不在,传说中她出游的道路,成为了后来的“茶马古道”。  相似文献   

11.
《浙江经济》2014,(5):1-1
浙江县域经济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以“温州模式”为代表的浙江经济率先走上了以“个体工商户”为主力的市场经济道路,带领浙江县域经济从封闭式的小农模式发展为开放性的“走出去”模式,由此奠定了浙江县域经济在全国范围内的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12.
冯霞  凌海金 《改革与战略》2008,24(2):158-160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当前出现了一系列制约经济继续向前发展的制约因素,如能源紧缺、环境污染严重等,中国的经济发展必须选择一条节约型发展道路。文章阐述了我国当前发展“节约型”经济的必然性以及通过一系列措施来推动“节约型”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十一五”(2006~2010年)期间中国和蒙古国将加快国际道路运输发展与合作,双方将协商开通6条国际公路通道,推动双边贸易往来。[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走创业富民、创新强省之路,抓住了“浙江经验”的精髓,是对全民创业的浙江特色发展道路的进一步提升,是全面建设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关键。[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十五”时期,我国制定并实施了城镇化发展战略,在这期间以及此前的城市化进程中有哪些经验教训值得我们总结?“十一五”即将开始,未来的城镇化目标和道路应该如何选择?可能面临哪些难题?应该采取哪些对策?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研究员、研究室主任刘勇博士在中国城市发展报告中对此进行了分析和解答。  相似文献   

16.
杨伟民 《现代乡镇》2012,(12):38-39
“十八大”报告当中关于经济发展方面的总体部署或者说叫战略部署,可以用这样几个数字来概括,两个“一”:叫一个“坚持”、一个“立足点”;两个“二”:叫两个“翻番”,两个“加快”;有两个“四”:叫四个“着力”、“四化同步”;一个“五”:叫五个“更多”。  相似文献   

17.
2006年,将在全国范围内取消农业税。农业税是一个古老的税种,如果从公元前594年春秋时期的“初税亩”算起,到2006年正好是2600年。此举将彻底改变两千多年来农民缴纳“皇粮国税”的历史。后农业税时代,困扰中国的“三农”问题将有何新变化?我们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农村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8.
开发开放的上海浦东,经过十一年建设,城市形态和经济规模发生了巨变,城市化面积从44平方公里扩大到100平方公里,新增道路1000多公里,新建各类建筑5000余万平方米,近千幢大楼拔地而起。浦东新区的经济总量已占上海市的1/5。浦东已成为“上海现代化建设的缩影”,“中国改革开放的象征”。  相似文献   

19.
杨斌 《当代陕西》2009,(8):54-55
在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编纂的2009版《陕西社会发展报告》蓝皮书中,一项民意调查显示,在获得“满意”评价的领域中,列第一位的是“交通道路建设”,达到55.3%。  相似文献   

20.
滦南县委十届四次全会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打造沿海强县,构建和谐滦南”的奋斗目标,这是新一届县委重新审视滦南现状,综合分析面临形势,正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趋势,深入思考滦南未来作出的重大战略选择。“打造沿海强县,构建和谐滦南”其中“和谐”是基础,“强县”是方向,核心是“沿海”。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要紧紧围绕这一宏伟目标,用新的理论指导工作实践、推进每项工作,谋求新的突破和更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