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西部大开发是一项浩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 ,它包括西部资源开发、产业开发、市场开发、科技开发、人才开发等。而人才资源开发是所有开发工程的前提条件 ,是西部大开发战略顺利实施并取得预期效果的根本与关键。本文在分析西部地区人力素质偏低、人才资源匮乏这一现状的基础上 ,进一步阐述了人才资源短缺对西部大开发的严重制约 ,并提出了加强人才资源开发 ,为西部大开发提供人才支撑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论西部大开发中的人才资源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部大开发是一项浩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它包括西部资源开发、产业开发、市场开发、科技开发、人才开发等。而人才资源开发是所有开展工程的前提条件,是西部大开发战略顺利实施并取得预期效果的根本与关键。本文在分析西部地区人力素质偏低、人才资源匮乏这一现状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人才资源短缺对西部大开发的严重制约,并提出了加强人才资源开发,为西部大开发提供人才支撑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论21世纪初西部开发的人才资源开发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1世纪的西部大开发,人才是关键。因此,西部必须大力实施人才资源开发战略,在制定充分的挥西部现有人才作用、积极引进人才、大力培养人才和市场经济下促进人才合理配置等政策的基础上,通过实施积极调动现有人才积极性和大力引进外来人才,强化企业家的选拔、激励和淘汰机制,实施人才交流计划,发挥人才市场的调节作用,建立人才资源网络,大力发展教育和快人才培养等战略措施,来实现对人才资源的战略性开发。  相似文献   

4.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党中央、国务院为推进国家经济整体发展而作出的重大战略调整。两年来 ,兰州市在这种大背景下 ,在西部大开发中已经发生了一些重大变化 ,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新成就。但要进一步加快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步伐 ,仍需进一步关注和着力解决好生产力布局的调整 ,实行“突出工业、工业强市”战略 ,营造一流的发展环境 ,进一步扩大开放 ,解决好人才方面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江泽民同志指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才资源的开发",西部大开发,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从一定意义上也是人才的大开发,要把开发人才资源放在头等位置,最大限度地优化人才资源配置,提高人才资源的使用效益.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在西部大开发中起着支柱性作用,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将为西部金融业的大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和难得的机遇.探讨金融人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于充分挖掘人才资源,合理利用人才资源,大力营造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培养人才的良好环境,促进西部金融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已经引起人们越来越深刻的认识。人才是科学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最重要的资源。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才资源的开发。能否顺利实现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目标,最关键的也是人才因素。当前,西部地区人才队伍的流失十分严重,这不但影响了西部地区经济建设的进程,也影响着西部地区城市化进程。有效的防止人才外流,以加速城市建设成为西部地区开发的新一轮任务。  相似文献   

7.
西部大开发的理论基础——兼议西部小城镇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效地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不仅要全面深入系统地研究西部大开发的经济理论问题,而且在实践上必须将“小城镇、大战略”与西部大开发战略有机地结合起来,实行两大战略的互动,将西部小城镇发展作为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点,通过加快西部地区小城镇建设和发展的途径来促进西部地区大开发和大发展。  相似文献   

8.
我国西部既存在着经济落后的现状,又蕴涵着发展的优势。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为我国西部大开发中农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我们应充分抓住这一历史机遇,用知识经济的思想指导西部大开发中的农业发展,用知识经济的手段和方式来提高西部农业生产,培育农业市场,培养技术人才,最终达到顺利实现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计划。  相似文献   

9.
西部大开发的政策内涵和战略意义并不仅限于西部地区的发展。西部大开发给中部大发展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表明,中部地区应主动置身于西部大开发行列之中,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促进自身发展:增强加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在明确定位的基础上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实施东引西联、承东启西战略,加快产业结构战略调整步伐,改善投资环境,积极投资西部市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0.
西部大开发战略,就是西部大发展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赋予了开发和发展崭新的内容,开发和发展是辨证统一的互动过程。开发是手段,发展是目的;开发是过程,发展是目标,开发促发展,发展推动开发。  相似文献   

11.
文章在分析研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社会经济背景以及西部大开发中重庆的区位优势的基础上,提出了重庆在西部大开发中应实施的主要战略:主城优先发展战略、开发与保护并重战略、区域联动战略。  相似文献   

12.
成功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关键在于制定有利于西部地区实现经济起飞的经济政策和其它相关政策。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可供选择的十大策略的提出,旨在为中央及地方政府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3.
世纪之交,党中央适时做出了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现就金融业如何支持西部大开发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一、以邓小平理论为指针,充分认识金融业支持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意义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邓小平同志"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和战略步骤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4.
西部大开发是一项长期的,宏大的,复杂的社会经济系统工程,需要做出正确的战略选择。面对有利和不利的环境确定目标定位。西部大开发应在改善和保持生态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实行“双赢”战略,梯度推进与跨越式相结合战略,发挥区域优势形成自己特色战略,集中力量重点实施战略,统筹规划分阶段实施战略等。实施战略中要解决好全国和地区开发规划,国内外资源导入,基础设施先行,财政金融税收及人才等的政策倾斜,人才培养以及中央和地方政府作用的发挥等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5.
西部大开发思想是邓小平区域经济思想和经济发展战略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认真学习和研究邓小平西部大开发思想,对于深刻理解党中央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保证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顺利实施,实现国民经济发展第三步战略目标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6.
西部地区的人力资本也同其所拥有的其它资源一样,在区域竞争中一直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只有构建起加快西部地区人力资本积累的教育发展政策支持体系,实现人力资本积累适度超前的发展战略,才可能从根本上遏止住西部地区人才严重流失和人力资本积累困难的趋势,保证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可持续推进,实现西部地区的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17.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改变西部地区在经济综合实力和经济发展等方面的落后状况 ,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之一。而新科技的发展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浪潮 ,在西部大开发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从某种意义上说 ,科技已成为西部大开发中的第一要素。因此 ,如何发挥科技在西部大开发中的作用 ,使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实现跳跃式发展 ,是研究和实践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8.
西部大开发是我国重大的区域发展战略,高质量发展对西部地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西部大开发战略也被赋予新的历史使命。文章对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效果进行分析,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梳理提供了理论视角,同时从数据角度揭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取得的成效与存在的问题,文献视角和数据分析相互印证、相互支撑。研究表明,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西部地区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产业结构更加优化、基础设施更加完善、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对外开放格局加速构建,但仍存在产业结构不够合理、创新能力不足、部分领域东西部差距扩大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文章基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提出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突破路径,以期为西部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如何不断完善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更好地实现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区域经济学界研究的热点。文章梳理了学术理论界在西部大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西部大开发政策不足之处,政策完善的基本方向等主要研究结论;实证分析了西部大开发相关理论研究所推动的战略变迁与完善路径。  相似文献   

20.
从技术进步和生态环境保护两方面切入,运用合成控制法对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的转型升级效果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在技术进步方面,自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西部地区总体的全要素生产率(TFP)要高于合成西部地区,2000—2013年西部地区TFP的年均增长率也高于合成西部地区,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总体上促进了西部地区TFP的提高;在生态环境方面,西部地区的废气排放强度在2005年开始低于合成西部地区,废水排放强度在2010年开始低于合成西部地区,而固体废物排放强度持续高于合成西部地区,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对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有正面的,也有负面,总体上看是积极的。进一步考虑生态环境的外部性及“中部崛起”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实施等因素,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转型升级是具有促进作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