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世界变平坦,一方面是网络的力量,另一方面是标准的力量。刘杰在参加“广东解放思想,科学发展”检验献策座谈会时提出,标准制定具有核心竞争力属性。谁先谁制定,谁强谁制定,谁独有谁制定,谁制定谁受益。  相似文献   

2.
民主制度     
两个诗人在聊天,一个说:“老百姓可以骂州长,骂总统,可见我们国家很民主。”“是啊!”总统谁都可以骂,但谁也不能骂自己的老板。”民主制度  相似文献   

3.
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之一,既具有高等教育的属性,又具有职业教育的属性。要想实现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职业人才,学校就必须加强高职教师队伍建设,教师除具备过硬的理论知识外,还必须掌握技能的实践操作能力和指导能力。然而,目前高职院校普遍缺乏这种“双师型”教师。本文就国内外“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模式进行了对比和分析,并对我国“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企业标准化》2006,(12):64-65
“如果我们不知道人类未来的走向,谁都没资格办教育;所以我觉得教育是最难最难的一件事。因为你看不清未来。”  相似文献   

5.
自由的代价     
《英才》2007,(3):12-12
朋友办了个播客网,他在眉飞色舞地大谈未来“钱”景时,不无忧虑地说:在3.0时代.每个人都可以是媒体,每个人都可以报道别人,名人的隐私因具有传播价值而被随意放大。因此,以前“不得随意大小便”的公示牌将被改为“不得随意摄录”。你恨谁,就将谁的糗事上网,让他遍臭万年。他的子子孙孙只要一搜索.都会羞愧难当。当然,他也可以同样对付你,因为人活一世.谁无糗事。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开篇第一句话:“谁是我们的朋友,谁是我们的敌人,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 我想换一种说法,对于做互联网产品的人来说,“谁是我们的用户,谁是我们的竞争对手,这个问题是从事互联网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教育产业化”一直是教育理论界的热门话题。有些专家根据教育具有产业的某些特点而提出“教育产业化”理论,其初衷是为了解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接受教育的需要与教育投入相对不足的矛盾。然而,笔者却认为它是对教育的产业属性的误解,具有相当的迷惑性。要弄清这个问题,需要我们从理论和实践上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8.
教育的尺度     
对于人类社会来说,教育是永恒的话题。每个国家和每个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教育章法,以及与之相适应教育细则,这个细则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是一种衡量教育的基本“尺度”。《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译本,对于我了解美国教育的“尺度”有很大帮助,同时也引起了我对“标准”的极大兴趣。抛开“标准”不说,单就美国在全世界的经济地位而言,是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我们应借鉴其教育标准。  相似文献   

9.
营销首先要明白谁是我们的消费者,管理同样首先明白管理对象的“身份”。正如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中开宗明义所讲:“谁是我们的朋友,谁是我们的敌人,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先要问题。”  相似文献   

10.
高校会计教育创新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巧慧 《会计之友》2004,(11):10-10
众所周知,教育是立国之本。“谁掌握教育,谁就能在国际竞争中取得战略主导。”本就进入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高校教育创新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刘伟 《经营者》2015,(3):132-136
这是关于大数据与品牌营销领域的探索与思考,品牌代言人数据模型和ROOTS品牌管理方法有一定借鉴意义做品牌营销和传播的人,通常有三个问题需要回答:"对谁说?说什么?怎么说?"我们看一下通过大数据可以对这三个问题有什么新的启示和发现。对谁说"对谁说?"就是洞察消费者,明确消费者到底是谁,他们有什么特点。大数据可以通过传统的人群身份属性、自然属性、产品偏好、品牌喜好、生活方式、社会人文属性、地理位置等进行360度全面立体的刻  相似文献   

12.
高峰 《国土经济》2011,(1):37-38
“稀土”并不土。当今尖端武器、激光制导、新能源开发、汽车混合动力技术等,无一不与稀土紧密相联,甚至可以说,“稀土就是高科技”。上世纪60年代曾经喊出“谁控制了石油,谁就控制了世界”宏论的基辛格,相信今天也会认同“谁拥有了不可再生资源稀土,谁就掌控了未来”之论断。  相似文献   

13.
企业文化     
黑格尔说:“人,首先作为自然物而存在。”认识自己,既要看到自己是人——具有一定的社会属性;同时又要看到自己还是动物,具有不可磨灭的自然属性。行政命令可以强迫我们机械地从事简单劳动——干体力活等,却不可以命令人才思泉涌,灵感奔发,即使自己下命令要自己这样做,也不行。因此,我们必须把别人赋予的,或自己萌发的写作任务,当作一件有趣的事情来完成,引起大脑思维细胞的自然兴奋,让大脑不受任何社会条律束缚地工作,这样写出的文章,才可能山花烂漫,异彩纷呈,跌宕起伏,引人入胜。古希腊《伊索寓言》中有一则著名的寓言…  相似文献   

14.
春晖集团用人十法杨言荣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要增加实力,不断得到发展,人才是关键,几年来,我们根据企业的实际,对培养人才、使用人才采取了以下一些做法。1.以开发产品来培养厂长苗子。在先拨分厂厂长时,我们提出了“谁出新产品,谁来当厂长”。这样,既可以...  相似文献   

15.
我们一起无聊吧!我们可以在资讯之海找到下一阶段股市运行方向和油价走势:但是对于“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要到哪里去”这样的问题,却依然踬顿如昨。  相似文献   

16.
企业营销推广活动可以分为很多步骤,但无论是什么样的步骤,都要围绕以下三个问题展开:一是卖给谁;二是卖什么;三是怎么卖。从“酷儿”果饮营销推广案例中,我们可以深刻体会企业营销推广活动“三步曲”的魅力。  相似文献   

17.
随着反腐倡廉工作的深入开展,新年伊始,我们滇黔桂石油局广西油气销售公司,在全公司范围内广泛深入开展“三讲”教育中,对业务招待费的管理作了如下几条规定:1.公司业务招待费实行全年预算包干,与工资总额挂钩,谁超支,谁承担的原则。2.公司各部门因工作确需要...  相似文献   

18.
教育培训企业是一类特殊的企业类型,它既同一般企业一样,必须遵循市场规律、接受市场竞争的挑战,同时它又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企业本身就具有“文化”属性,所以,企业文化的建构对教育培训企业来讲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丛一 《中国质量》2023,(9):90-92
<正>“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往哪里去?”追问身边人和事的真相,“把这世界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于普通人来说,是活得明白、活得通透的象征。追问表象下的内在规律,探寻远方世界以及千百年前历史的真相,于学者而言,往往是其毕生的追求,甚至可以说,绝大多数学者终其一生也未必能在靠近真相上有所建树,哪怕只是一点点、一小步。  相似文献   

20.
影响人生价值体现的因素实在是太多了,谁也不能以某一项标准衡量到底谁更应该成功。不过,在外企,这个“外”字却真的可以使所有人在同等条件下“打折”或者“溢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