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王保庆 《经济纵横》1990,(11):25-27
<正> 在实践中研究探索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的有机结合,建立适合我国国情和高效有序的国民经济运行机制,是我国当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但是,解决这一课题。首先应当对计划凋节与市场调节的积极作用和局限性,做出科学的分析和比较。应当承认,不同的经济运行机制,依赖于不同的社会经济条件(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离开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孤立地谈论某种经济运行机制的利弊作用,常常是不科学的。因此,这里的分析比较,只是一种粗略的概括。我认为,一般而论,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主要有以下5个方面的不同: 第一,在作用的时序上,计划机制与市场调节机制的区别在于,前者是一种事前调节机制,后者是一种事后调节机制。市场调节机制,也即是价值规律的自发调节机制。  相似文献   

5.
6.
7.
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关系是经济理论上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正如江泽民同志指出的“我们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努力创造一种适合中国情况的把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有机结合起来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运行机制。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的结合程度、方  相似文献   

8.
吴强 《经济问题》1991,(4):51-53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经历了风风雨雨的11年。11年的改革和发展使中国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等方面获得了大面积丰收。其中“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论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突破和发展,它为中国改革、开放和发展奠定了  相似文献   

9.
10.
11.
一、计划调节仍然是经济调节体系中的主体调节方式社会主义经济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社会主义经济生活的运行,首先是通过计划调节来实现的,这种计划调节作为宏观调节体系中的一种主要调节方式,充分体现了人们对整个社会经济生活的预定的、有意识的、自觉的调节。所谓计划调节,实际上是指社会对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社会经济生活全过程进行调节。它的实质是确定经济目标和实现这些目标的途径与方法,特别是确定社会劳动包括物化劳动和活劳动即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按着社会需要的规模和结构分配于不同的生产领域。  相似文献   

12.
<正> 我国城乡经济体制改革,之所以会面临着这样或那样的困扰,严重的通货膨胀,是一个重要原因;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还未能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好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的关系。我国城乡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破除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管理,因势利导地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但是,这里有一个尚未被人们所注意的问题,即在我国现阶段的经济系统中,是否存在着市场调节赖以充分发挥作用的环境条件?所谓市场调节,简单地说,就是让价值规律与供求规律自发地调节。这种性质的调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17.
18.
《经济问题》杂志大体与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同龄。十年来,发表了不少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研究经济问题的好文章,进行了严肃而富有创造性的探索,对于推进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的平稳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值此创刊十周年之际,我们谨致热烈祝贺!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尚须继续深化,10年来成绩斐然问题也不少,理应很好地总结和反思。我们希望,《经济问题》作为一家侧重于研究我国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中各种问题的理论刊物,能继续进行有益的探索。我们愿借此机会谈几点粗浅意见。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