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10年前,当我第一次看到《中国老区建设》这本杂志时,就被其竭诚服务老区的特色,贴近基层、贴近群众的内容,敢讲实话的风格深深吸引。我把《中国老区建设》当成工具书,工作中遇到难题翻开刊物找答案。我把《中国老区建设》当做宝贝珍藏, 相似文献
3.
4.
本文从新闻工作者角度,分析了如何按照三贴近原则进行红色宣传,更好地丰富老区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从而进一步阐释了三贴近在新闻工作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我是一名乡镇新闻报道员,自2004年结识了《中国老区建设》,便爱不释手。我还模仿《中国老区建设》上的章,把本地的新人新事写出来,及时投向报刊。 相似文献
7.
痛悉姜老辞世,深寄哀思。姜老出生茅山老区丹阳市,做过税务工作,复旦大学新闻系毕业后,长期在京任报刊记、编审,从财政部退休后,发挥余热,勤于思考和笔耕,坚持“三贴近”原则,求真务实,为促进老区建设鼓与呼!他对江苏革命老区有特殊的感情。从2001年1月8日起至2006年9月17日,6年间先后9次我们全程陪同他深入江苏采访,踏遍茅山、马陵山和黄桥、淮海大片红色土地,经历一百多个日日夜夜,驱车万里以上,在全省13个省辖市中到过40多个县(市、区)的300多个老区村镇、农业基地、企业、学校、农家和革命纪念地,在《中国老区建设》显刊出10多篇真实反映江苏老区的历史奉献、开发现状和未来展望的稿件,给老区干部以激励和鼓舞。[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9.
10.
11.
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实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三贴近”的办报理念.承载内容的版面首先要做到“三贴近”,要从篾划、精编、美化三个方面,深入探讨报纸版面“三贴近”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13.
《中国老区建设》出刊100期了!值此之际,我们特刊登了江苏省老促会执行理事长蔡秋明,黑龙江省老促会副秘书长陈治中,中国老促会宣传部原部长、本刊编委会原副主任兼副社长李超三位同志的章。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一个基本思想,就是强调“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里提出了一个新的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名电视新闻记者,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应当使身子下移,眼光下移,努力使新闻报道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做到"三贴近",需要用群众更易接受的方式,报道对工作有指导意义,群众关心的内容,力求准确、鲜明、生活. 相似文献
18.
我结识《中国老区建设》已经十五年了。深感她是一份反映老区人民心声、交流老区建设经验、促进老区发展的好刊物。十五年来的相伴、同行,使我受益良多。我与《中国老区建设》确实结下了不解之缘,我爱《中国老区建设》。 相似文献
19.
20.
由于没有能够坚持“三贴近”,一些新闻报道中存在诸多问题。实践“三贴近”,需要把握好正确的舆论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须做到反映党的意志与人民群众心声相统一,创新多种报道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