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互动: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关系的理论比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尽管在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谁占主导的问题上有不同的见解,但是它们的理论分析都表明了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是一种紧密的互动关系。文章在对比分析马克思主义和西方经济学善于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互动理论的基础上,指出经济发展过程是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统一过程,而且在中国经济体制转轨的大背景下,制度创新比技术创新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对垄断的起源、性质、行为的认识有重大不同,但都构筑了庞大而系统的分析体系。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垄断理论进行比较,有助于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借鉴西方经济学垄断理论的合理之处,构建符合时代特征和中国国情的发展中的垄断理论,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服务。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虽然对厂商的起源、性质、边界与行为的认识有重大不同,但都构筑了庞大而系统的分析体系。对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厂商理论进行比较,有助于以马克思厂商理论为指导,借鉴西方经济学厂商理论的合理之处,构建符合时代特征和中国国情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厂商理论,更好地为我国企业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微观经济制度服务。  相似文献   

4.
本文认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重要差别主要体现在它们不同的研究取向上。由于西方经济学有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历史形态和不同的理论流派,因而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这决定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在研究取向上既有重要差别,也非完全对立、毫无共同之处。因此,分析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研究取向上的关系不能一概而论,应当而且必须进行具体分析,科学分析不同时期西方经济学的不同形态、不同流派在研究取向上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人口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一直是经济学研究的重要领域。本文从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人口划分、过剩人口、人口素质等方面,比较了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人口经济思想,认为应按照马克思主义研究方法,科学合理地解读和评价西方经济学的人口经济思想,借鉴和吸收其中的有益成分,将马克思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人口经济理论与中国人口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丰富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人口经济理论,以更好地解决我国的人口问题。  相似文献   

6.
陈俊杰 《经济论坛》2010,(2):215-219
经济学方法论是对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哲学探讨乃至根本反思。在纵向结构上,可分为经济学的哲学方法论基础和各种具体方法;在横向结构上,又可分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方法论和西方经济学方法论等。社会主义中国的经济学研究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西方经济学方法论的引进与普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方法论在中国经济学界的发展前景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在研究目的、任务、对象及方法诸方面存在着重大区别。在肯定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科学性和西方经济学的庸俗性、辩护性的前提下 ,要对西方经济学中科学成分进行借鉴。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既要研究生产关系 ,又要研究生产力中的资源配置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 ,在保证社会整体利益的前提下 ,经济人的假设有一定合理性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继续坚持重点研究公平的基础上 ,也应研究社会经济效率 ,正确处理二者关系 ;西方新制度经济学中的产权理论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8.
20世纪50年代,中国有不少学生留学欧美,其博士论文主要研究经济理论及欧美、东南亚经济问题,其中尤其是在发展经济学方面成就巨大。不少20世纪50年代的经济学博士回到国内,他们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成为中国经济学再次走向世界的领军人物,在计量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经济史及西方经济学名著的迻译等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比较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具有指导意义,西方经济学具有实用意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必须坚持的经济发展指导思想,西方经济学中有价值的,先进的方法、观点、理论也是值得借鉴学习、吸收利用的。文章就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两种经济学进行比较分析,谈谈比较两种不同类别的经济理论得到的启示,分析现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我国的运用。  相似文献   

10.
2005年理论经济学的若干热点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刘国光经济学新论”之争 2005年7月1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刘国光教授回答采访者的题为《经济学教学和研究中的一些问题》的谈话,先在网上传播,随后在《高校理论战线》2005年第9期和《经济研究》第10期公开发表,他就当前经济学教学和研究中的一系列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内容包括:当前经济学教学与研究中西方经济学的影响上升、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指导地位被削弱和边缘化的状况令人堪忧;造成西方经济学影响上升、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下降的原因;关于意识形态领域两个相互联系的倾向性问题;关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关系问题;正确对待西方经济理论和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经济学教育究竟是意识形态的教育还是分析工具的教育;关于经济学的国际化与本土化的问题;、中国的经济改革与发展以什么理论为指导的问题,即究竟是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指导,还是以西方经济学为指导,以及经济学教学与研究的领导权掌握在什么人手中的问题,要不要提出反右防“左”的问题;克服目前倾向性问题的一些意见。刘国光的“谈话”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强烈反响,许多经济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被排斥和边缘化、盲目崇拜西方经济学的现状表示不满。与此同时,持不同见解的学者也发表了文章,公开反驳刘国光的观点,将争论推向了高潮。这是我国理论界的一场大争论。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对象和方法的创新、马克思经济学体系的创新三个方面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作者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是揭示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关系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经济科学。构成这一经济科学的一系列理论观点,从经济制度理论到经济体制理论,再到经济发展理论,再到对外开放理论,是这一经济体系的主导理论。这些主导理论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构成一个有机整体;这些主导理论的相互结合、相互作用,生成其他一系列衍生性的理论。主导理论和衍生性的理论结合在一起,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现代演化经济学具有相同的研究传统,都强调用历史和演化的观点来分析经济问题,都强调技术进步在制度变迁中的意义,但两者的制度演化观有着本质区别。前者强调生产力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意义,并认为社会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是历史的必然。后者强调创造性的个人心智在制度变迁中的源泉作用,并强调演化的无目的性、无方向性和多样性。因此前者贯彻的是唯物哲学观,后者渗透的是唯心观。霍奇逊的演化标准从侧面印证现代演化论者决不是马克思主义者。  相似文献   

13.
杨宏力 《经济学家》2008,30(1):25-31
演化经济学的兴起主要有三个原因:西方主流经济学的范式危机;自然科学的发展;社会科学领域演化思想的积累与发展.演化经济学最近的前沿研究集中于进行演化建模,对复杂性进行测量,讨论技术与制度的协同演化等几个方面.拓展对多时期动态过程的研究,将演化经济学与制度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博弈理论等进行创造性综合,更多关注学科语言的凝炼和理论建模工作是演化经济学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西方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生产理论研究方法上存在三个方面本质区别:西方经济学的生产理论是以"经济人"假设为出发点,把劳动者仅仅作为生产要素研究;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生产理论是以"历史的、现实的人"为出发点,把劳动者既看作生产要素,又作为生产主体来研究.西方经济学的生产理论只研究生产一般,因而使用价值(即效用)范畴是其研究的核心;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则不仅研究生产一般,更注重研究生产的具体社会形式,因而把价值范畴作为研究的核心.西方经济学用个体主义方法,把生产理论仅仅置于微观领域来研究,致使其理论体系在微观与宏观上形成脱节;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则运用唯物辩证法,在宏观和微观的有机联系中研究资本主义的生产和再生产问题.  相似文献   

15.
低碳经济背景下黑龙江省工业结构调整研究的理论基础,涉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产业结构理论、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西方经济学的可持续发展理论三大部分。通过对经典经济理论的回顾和综述,以期为黑龙江省工业结构调整、实现节能减排及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上的支持。  相似文献   

16.
制度经济学三大流派的比较与评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之后,西方经济学在经济理论上陷入持久的危机。制度经济学派就是在批判传统的主流经济学——新古典主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制度经济学按其类型一般分为以凡勃仑、康芒斯为代表的早期制度经济学,以加尔布雷斯、缪尔达尔为代表的后制度经济学和以科斯、诺斯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它们分别代表了三种制度观和三种研究思路与方法,各有其合理性和局限性。目前,国内经济学界往往热衷于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与介绍,而对于另外两大制度学派的研究却甚为冷清。只知晓其中一种而忽视其他,很难说就掌握了制度理论的精髓。只有了解制度学派的全貌,并对它们进行比较和鉴别,才能更为深入地了解制度经济学学说,才有可能形成较为客观的认识与判断。  相似文献   

17.
价值理论在经济学中占有核心地位.本文简要回顾了经济思想史上价值理论的发展过程,梳理了几种主要价值理论——劳动价值论、生产要素价值论、边际效用价值论、均衡价格理论一之间的对立和传承关系,逐一分析了这几种价值理论的基本内容,重点关注每种理论的前提假设是否合理,逻辑推演过程是否正确,尽力避免意识形态角度的评断.主要结论是:马...  相似文献   

18.
崔义中  马建军 《经济问题》2007,332(4):3-5,10
新制度经济学是对古典制度经济学的复归,而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则是古典制度经济学的集大成者.从古典制度经济学到新制度经济学的发展,体现了经济学演进历史的内在逻辑性.但是,马克思制度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存在着根本分歧:前者以揭示经济制度的本质为目的;后者以为市场经济运行服务为目的.这种根本分歧的存在,决定了我们不应将二者的理论基点和研究方法混为一谈.  相似文献   

1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当代中国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理论经济学与应用经济学相关学科的"硬核"部分.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需要处理好若干重要的关系,例如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关系、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关系、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关系、文本研究与实证...  相似文献   

20.
《Feminist Economics》2013,19(1):22-42
This paper argues for a feminist–Marxist–anti-racist economics. First, it puts forward a set of central defining features of Marxian economics. Then it argues that feminist and anti-racist economists need to work within the Marxist theoretical framework in order to realize their feminist and anti-racist goals. Next it argues that feminist economists should also be anti-racist. Finally, it argues that Marxist economists need to incorporate feminism and anti-racism into their theory and politics if they are to understand the dynamics of capitalism and adequately envision and advocate for a liberatory socialist alternativ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