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房地产投机理论与实证研究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周京奎 《当代财经》2004,(1):92-94,97
房地产投资中存在着大量的投机行为,然而是什么决定着房地产投机行为呢?我们认为房地产开发商的投机性预期、房地产市场中买卖双方的交易行为是房地产投机行为产生的主导因素,也是房地产价格及房地产泡沫形成的关键性因素之一。因此,本文将对房地产投机理论进行探讨,并对中国房地产业投机行为进行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2.
房地产投机行为分析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房地产投机行为分析及对策探讨侯岳峰一、房地产投机行为的界定汉语中投机一同带有一种贬义,即利用时机,求取利益名位。而国外投资商则认为,投机和投资并无本质的区别,都是为了追求利润而投入资本。笔者认为,对房地产投机行为可以作如下定义:房地产投机行为是指未向...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房地产市场机制尚不完善的状况下,房地产投资常常演变为投机行为,导致房地产市场积淀过量的泡沫风险.将中国房地产市场纳入可持续发展轨道尤为学术界和政府决策层所关注.  相似文献   

4.
论房价调控及政府的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房地产市场存在泡沫,"房价——收入比"远远超出国际公认的合理水平。高商品房空置率表明我国房地产市场泡沫严重。我国房地产市场的融资结构单一,过度依赖银行;地方政府存在推动房价上涨的内在冲动,商品房开发建设成本增加;房地产的炒作与投机普遍。中央政府应履行宏观调控的责任,加大住房供应结构的调整力度,规范地方政府行为,财政、货币政策双管齐下,严厉打击房地产市场的过度投机行为。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房地产业的迅猛发展,对我国住房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商品房价格上涨过快,居高不下的价格远远超过了普通民众购房的承受能力,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本文通过对房地产项目成本构成要素和费用水平的分析,发现房地产市场价格泡沫现象严重,其危害和风险逐渐显现,因此,对房地产市场的治理和规范刻不容缓,必须遏制房地产市场的过度投机行为,促使我国房地产市场健康、理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朱成建 《时代经贸》2012,(8):155-155
近年来,房地产业的迅猛发展,对我国住房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商品房价格上涨过快,居高不下的价格远远超过了普通民众购房的承受能力,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本文通过对房地产项目成本构成要素和费用水平的分析,发现房地产市场价格泡沫现象严重,其危害和风险逐渐显现,因此,对房地产市场的治理和规范刻不容缓,必须遏制房地产市场的过度投机行为,促使我国房地产市场健康、理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房价居高不下,大大超出了百姓的购买能力,房地产市场投资过热问题日益突出,房价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房价问题仅仅依靠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是无法解决的,因而政府必须加强管制。本文分析了我国房地产行业的现状,分析了政府管制手段和需要承担的责任,以及完善相关的法律和行政法规,灵活运用税收等工具抑制投机行为,以引导房地产业健康合理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苏潇 《当代经济》2018,(8):48-49
自古以来,房地产一直是人类生产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随着人类活动的发展,房地产的功能已经发展,从最开始的消费品到最终成为投资工具,房地产的性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房地产价格可以分成两部分,一个是价格,当资本收益为零,即财产的使用价值的商品属性决定,另一部分是价格比基本价格要更高,房地产的投资在未来投资收益现值,这部分价格是由房地产金融特征所决定.然后通过人均可支配收入、房价增长率等方面来计算房地产投机.最后,利用上海房地产市场的历史数据,分析上海房地产市场的投机行为临近于投机水平,表明上海房地产市场的投机行为已经引起过热的房地产市场,并分析了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我国当前房地产市场发展迅猛,但是诸如房价非理性上涨、投机行为过度以及房地产市场秩序混乱等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房地市场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究其原因主要有城市化进程加快、土地制度缺陷以及房地产资本化等.  相似文献   

10.
房地产价格波动与投机行为--对中国14城市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本文首先构建了适合中国的房地产投机理论模型,然后利用该模型对中国14个城市房地产价格波动与投机行为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对14城市的时间序列数据研究结果表明各城市房地产投机水平都很高,个别城市更加突出.通过对14城市的截面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可支配收入对房地产价格没有显著影响,这些城市房地产价格的上升,主要是由投机来推动的,而且整体投机度非常高,说明房地产价格极大的偏离长期均衡值,市场出现了非理性繁荣,政府和产业部门应该采取适当的措施,积极引导消费者和投资者,为建立均衡的房地产市场提供良好的宏观和微观环境.  相似文献   

11.
首先从房地产畸形发展的现状出发,分析房价过高,房市投机行为严重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政府参与其中,市场因此不能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自发出清。并进一步阐述政府对于房地产行业的收入退出机制。即在土地出让阶段将竭泽而渔的一次性的出让金改为征收永续型的房地产收益税,在房屋保有阶段开征物业税以控制房屋空置率和短期投机行为,在房屋转移阶段课征遗产税或赠与税,以减少高收入阶层对市场的投机行为。  相似文献   

12.
试论房地产投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房地产业的不断繁荣发展,房地产投机活动日益活跃,房地产投机对房地产市场既有其有利的一方面,又有其有害的一方面,应正确认识慎重对待。对过度的房地产投机应坚决予以限制,以保证整个房地产市场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3.
住房是人们生存发展的必需品,而承载住房的房产市场在前一阶段时间却是投机火爆.房产市场投机火爆,直接妨碍了居民主动消费,也损害房地产业自身的发展,还将掏空基础产业资本,侵蚀、动摇国家的根基.因此,应通过完善抑制房地产投机的长效机制,实现对房地产市场的有效治理.  相似文献   

14.
中国房地产业的发展存在一定的泡沫化倾向,中日两国的房地产市场数据,具有一定的历史相似性,因此,日本房地产泡沫形成和破灭的教训对中国具有一定借鉴意义.文章将日本历史数据纳入分析框架,与中国的数据进行对比,得出中国房价收入比、房地产开发投资/GDP和货币供应量增长率均处于较高水平,这些指标从侧面反映了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泡沫化程度.为治理房地产泡沫应继续保持稳健的金融政策,同时还应构建土地自由流转制度,破除地方财政过于依赖土地的困局;另外,保障房建设可以缓解房地产供需矛盾,房产税的实施则可抑制炒房投机行为,均是治理房地产泡沫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5.
抑制过度投机是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需要。文章基于投机动力与预期的关系分析了我国房地产投机动力强劲的诱因。从防止金融危机角度提出了防止房地产业危及金融业的政策建议,从削弱投机动力降低投机预期收益角度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指出大力发展科技,削弱房地产投机动力,调整经济结构是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时代经贸》2020,(12):102-103
我国房地产税的立法问题已经讨论了多年。2019年我国房地产税的改革正式进入了立法阶段,但由于房地产税不仅是一种政策治理也是一 种法律治理,涉及角度宽泛、人口多面,正式推行的步伐进展仍较为缓慢。本文立足实际,结合房地产税的试点成果,提出推进房地产税立法可能面 临的问题以及可以完善的方面,以期为我国房地产税的后续推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陈林 《经济研究导刊》2013,(23):127-128
选取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短期贷款利率、房地产价格实际增长率这三个影响房地产价格的主要因素,建立房地产投机度检验模型,运用e-views软件对淮安市房地产投机度进行回归分析,进而以此判断淮安市房地产市场的投机度是否严重,以期为相关部门制定房地产政策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经济师》2016,(3)
房地产市场的利益失衡体现在过去的十多年房改进行以来的市场表现中。开发企业、地方政府共同的投资投机需求的剧增,共同拉动了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开发和价格膨胀,急剧增加的开发规模是中国房地产的突出表现。不断上涨的房地产价格强化了房地产市场无序竞争和开发行为,同时也诱使全社会的各种投资投机需求在房地产市场上展开疯狂追逐。这种不健康的竞争状态导致了大量的房地产库存,如何化解这样堆积起来的大量库存成为今后房地产市场乃至中国经济将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境外热钱对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覃思  贺磊 《经济与管理》2010,24(1):89-91
中国房地产市场的火热与人民币升值预期吸引了大量的境外热钱流入中国房地产行业,并推动了房地产价格的快速上涨,加剧了房地产泡沫的膨胀。针对外资在房地产市场的炒作行为,抑制境外热线对房地产的投机,可以取消外资投资房地产行业的税收优惠,废除外资企业的超国民待遇。  相似文献   

20.
任泽洙 《技术经济》2010,29(1):74-76
噪声交易是房地产市场长期存在的一种现象,理性交易者与噪声交易者也长期并存于房地产市场。本文运用进化博弈理论研究房地产市场噪声交易者行为,分析噪声交易行为的复制动态,得到了理性投资者不可能利用投机行为把噪声交易者逐出市场的结论,同时给出了当博弈达到稳定均衡时选择理性交易策略和噪声交易策略的比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