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过程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正> 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已经经历了10多年的艰难跋涉。其间不乏土地产出的戏剧性增长为世瞩目。同时也曾因农业徘徊而引起人们的迷惘、忧虑和关注。这场经验和教训都极为丰富的历史性变革,不仅以其变动不居的制度形态张扬着中华民族尤其是农民大众的创造精神,而且以制度变迁的特殊约束条件和历史轨迹启迪着人们的理论思考。本文试图对我国当代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过程、类型及约束条件作出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2.
社会关系是建立在利益关系基础之上的,一切社会的、政治的、思想文化的关系都决定于这种利益关系。农村的利益分化使农村社会价值取向多元化,这种多元化始终是围绕利益主导这个轴心而展开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类社会的制度从一种调节伦理道德动机的制度,发展到一种调节利益关系的制度",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农村,现行的统筹提留款筹集制度,是伴随着家庭联产承包制的推行和人民公社的解体应运而生的,它又伴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不断得以完善。这种制度,经过一个多年代的实施实践,它的最大功绩就在于能够使国家、集体、农民三者利益关系以及农户中积累与消费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得以规范和约束,在探索和完善新时期农村分配制度、促进农村公益福利事业发展、维护农村经济正常运行、保持农村社会稳定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这种制度的不适应之处越发暴露,弊端越发显现,进行改革的客观要求愈发迫切。因此,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般规律的要求,重新审视农村现行的统筹提留款筹集制度,研究改革的思路,设计改革的方案,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适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农户的经济行为是研究农村金融制度安排的出发点,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的低效在于对农村微观经济主体农户的经济行为缺乏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中国农户的经济行为具有复杂性,表现为在各种外部约束条件下的经济理性,传统金融制度安排无法有效满足这种复杂的微观金融需求,而开发性金融才是适应中国农村微观基础的并能为农村经济增长提供一种可持续金融支持的有效形式.  相似文献   

5.
农业产业化组织形式的微观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俊 《经济师》2003,(1):182-183
文章从制度创新的角度具体分析了农业产业化组织中的农户、公司、合作经济组织、市场、利益机制。并提出 :农户处于产业化的弱者地位 ,要注重对农户的改造 ;公司要围绕“农”字做文章 ;合作经济组织要努力提高农民的经济和社会地位 ;完善农村市场体系 ;建立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  相似文献   

6.
建国六十年我国农业补贴政策演变轨迹及逻辑转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中国农业补贴政策历经三个时期的演变,完成了从"农业受损、工业受益"、"农民利益受损、城市消费者受益"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逆转.农业补贴政策演变的历史顺序取决于三个因素的变化: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社会约束条件和农业发展问题.国家经济发展战略蕴涵了农业补贴政策的理念和方向,社会约束条件制约着农业补贴的供给规模和结构,农业发展问题决定了政策需求方向和水平,三者共同构成农业补贴政策变迁的理论和现实依据,决定了农业补贴政策的演进逻辑及路径.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约束条件影响制度选择的视角出发,分析官督商办企业治理机制的建立及其影响,试图为其兴衰提供一个统一的解释框架.本文提出,官督商办企业有依附洋务官员、股本源于社会、政治利益优于经济利益三个约束条件,使得企业具有多委托人、多任务的特征,其中所蕴含的两组内在矛盾,共同塑造了"股东-管理层""官员-管理层"两组委托代理关系...  相似文献   

8.
关于有没有过渡时期的基本经济规律问题一、过渡时期的社会形态,不同于以某一种生产方式构成社会经济基础的特定的社会形态;它是多种经济形态相互斗争和转变过程中的具有过渡性质特点的社会形态。虽然过去的原始公社制度社会、奴隶制度社会、封建主义社会以至资本主义社会,也不是只有一种生产方式所构成的单纯的经济形态,然而各该特定的生产方式却在社会生产中居于全面统治的地位:一方面,这种统治的生产方式本身已在社会经济各部门发展成为完整的经济体系,全社会极大多数人已网罗在它的生产关系之内;另一方面,它已彻底战胜了其他残余的经济成份(经济形态),驾御了它们,并利用它们为统治的生产方式的发展提供条件。残余的经济形态与统治的经济形态之间存在着的矛盾,不再是该社会底主要矛盾,主要矛盾乃是统治的生产方式  相似文献   

9.
李文学 《经济纵横》1994,(10):36-38
改革农村统筹提留款筹集制度的思考李文学我国农村现行的统筹提留款筹集制度,是伴随着家庭联产承包制的推行和人民公社的解体应运而生的,它又伴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不断得以完善。它的最大功绩就在于能够使国家、集体、农民的三者利益关系以及农户中积累...  相似文献   

10.
非正式制度与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一步推进中国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是中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由于中国农村社会的“乡土社会”的性质,因此非正式制度在农村社会中发挥的作用比在城市社会中更为重要,在推进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必须考虑非正式制度的因素,非正式制度与正式制度是不可分割、相互依存、互为补充的, 二者共同发挥着作用。  相似文献   

11.
农村利益群体的演变及行为方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中国农村经济发展和制度安排中,以传统文化为基础的宗族、地缘和业缘派系正在向具有利益性质的现代传统派系转变。特别是在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从传统派系中演化而来的新型利益派系正在与现代传统派系进行利益博弈,以获取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本文主要对村庄派系的演化机制、利益实现的手段和方法以及当前派系演化中农村社会结构要素进行分析,并时利益派系与民主村级治理、边缘化与农村社会分层、人际关系理性化与道德重构等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社会保障是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支柱。随着我国农村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农村社会经济风险压力增大 ,广大农民对农村社会保障需求日趋迫切。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势在必行。我们应从巩固农村政策、制定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的法律制度、提高农民的经济利益、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等多角度出发 ,全面、合理地构建符合我国农村具体情况的有中国特色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内容主要包括农村社会救济、社会优扶、社会福利、社会教育等六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当代中国社会正处于经济转型与社会转型这一双重转型的特殊历史时期,社会利益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社会矛盾逐渐增多,各种利益诉求的表达开始出现并日趋普遍。这些利益诉求性表达大量地、集中地通过上访、缠访、集体群访、越级上访,甚至采取一些极端的行动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体现出来,从而导致了更多的社会紧张和社会动荡。信访制度,作为利益表达的一种正式途径,已经难以容纳这种利益表达。在中国特定社会背景下,信访制度的功能产生了异化。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民利益表达机制的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民利益表达显得光为重要,它是保证社会公正的必要条件,是政府正确决策的前提和基础,同时还是社会稳定的安全阀.由于当前我国农民所拥有资源相对不足,农民在利益表达中尚存在不少问题.在构建和谐社会重要时期,创新农民利益表达机制成为必须;加速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繁荣,为农民有效的利益表达提供物质基础;引入协商民主的治理模式,创新农民利益表达的制度平台;改革和完善原有的农民利益表达渠道;允许农民利益集团的形成并实现利益表达,使各种利益在竞争和博弈中实现均衡;培育新型公民文化,形成农民理性利益表达的精神文化支撑,都有利于提高农民利益表达的理性和有效程度.  相似文献   

15.
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促进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农民群体逐渐分化,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黑龙江省现行的社会养老保险模式已不能适应这一现实,致使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面临着巨大压力。根据农民的不同特点实行分类保障,构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已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6.
国家应开征农村养老保证金税●李怀宝借鉴发达国家社会保障的经验,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宜采取累积式的保证金制度。由于农村经济的特殊性,这种保证金制度应如下方法建立。(1)开征社会养老保障税,建立专款专用的养老保证金制度。由社会养老保障机构根据实际情况,确...  相似文献   

17.
<正> 海南经济发展空间分布错综复杂的社会经济关系被剥去层层表象,所呈现的利益关系结构的基本形态便是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利益分布状态。在海南经济发展过程中利益分布的合理与否是可以选择的,而且这一选择将决定着人们所热切期望的海南特区建设的进程。一、海南利益分布的一体化与多元化 1.愿望与现实海南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区域,区内具有一致的利益,这是毫无疑义的。贯彻海南  相似文献   

18.
<正>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迄今已经走过了十多个年头。这场肇始农业的经济改革,不仅改变了占社会总人口80%左右的我国农村经济格局,而且深刻地影响到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的经济、政治与社会生活。从形式上看,经济体制改革首先牵动的当然是经济组织形式及其运行机制,但正如任何经济关系的变动必然涉及到人们的利益关系的调整一样,农村经济改革在更新农村经济组织与生产形式的过程中,也自然地变革着农村分配关系和农民收入水平。中  相似文献   

19.
中国农村老年保障:从土改中的土地到全球化的养老基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社会是建立在公民权分离的基础上,农村与城市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这种差异是政治和法律原因造成的,并且被两类社会组织之间的严格分离以及一系列从农村到城市的迁移障碍所强化。长期实行的社会保障体制以及相关的社会政策不仅反映了这种分离,而且也是这种分离的一部分,社会政策也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一种制造和加深这种城乡分离的主要工具。在这种社会保障体制下,中国教育的发展、住房和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是在城乡分离的不同的基础上组织的.城乡之间在卫生医疗服务和老年保障方面也存在着完全不同的制度安排。城市居民享受着比较慷慨的养老金制度(1950年代初建立)的保护,且待遇标准超过了发展中国家通常的水平,而农村地区除了微不足道的社会救助外,却没有正规的老年公共保障措施。关于中国的农村养老金,目前的问题并不是如何改革,而是如何建立一个过去从未有过的全新制度(试点计划除外)。公共讨论对是否建立农村养老金制度目前还没有达成一致。本文就中国农村养老金制度的建立问题提出了政策建议和具体实施办法。  相似文献   

20.
我国社会、经济结构正处于转型期,依附于农村集体经济制度的合作保障体系已名存实亡,传统的农村社区、家庭和家族保障体系也面临新的挑战;农民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因素却越来越大,影响我国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在这种背景下,对农村家庭风险来源及其应对策略做初步研究,以期对我国农村风险管理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