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文章在深入分析业绩评价与企业战略关系、平衡计分卡的基本原理及其在企业战略性业绩评价上的应用价值的基础上,详细地阐述了我公司基于平衡计分卡,构建企业战略性业绩评价体系的基本思想和原理。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企业绩效评价系统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在运用BSC方法建立企业绩效评价系统的过程中,要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2.
文章在深入分析业绩评价与企业战略关系、平衡计分卡的基本原理及其在企业战略性业绩评价上的应用价值的基础上,详细地阐述了我公司基于平衡计分卡,构建企业战略性业绩评价体系的基本思想和原理.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企业绩效评价系统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在运用BSC方法建立企业绩效评价系统的过程中,要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3.
平衡计分卡的基本内容。平衡计分卡基本框架。平衡计分卡是一整套用于衡量评价与企业战略经营成功相关要素的财务与非财务指标体系。这一指标体系不仅有利于正确评价企业经营业绩和竞争实力,还直接表明企业的奋斗目标和宗旨,有利于企业全体职员对其战略计划、目标的理解,有利于管理决策的正确制定以及战略性竞争优势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EVA综合平衡计分卡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平衡计分卡用顾客、内部经营过程、学习和创新三个方面的非财务指标补充传统的评价指标,是一种企业战略转化为联系战略内涵和激励业绩的评价体系。“平衡”之意为要兼顾战略与战术、长期和短期目标、财务和非财务衡量方法、滞后和先行指标,以及内部和外部业绩等许多方面。平衡计分卡在评价企业业绩方面有非常突出的优势,但它也有不足之处.本文通过对EVA在企业业绩评价中的运用的研讨,试图找到平衡计分卡与EVA相互补充的地方,以对其进行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5.
如何构建平衡计分卡的审计指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世界上最为广泛的业绩评价理论当属平衡计分卡。1992年卡普兰和诺顿首次提出了平衡计分卡概念,从用户、财务、内部流程、学习与创新等疗面考核企业业绩。与传统业绩评估方法比较,平衡计分卡是业绩评价方法上的历史性突破,因为该法将传统意义上的业绩评价与企业竞争能力、管理业绩和长远发展规律结合。  相似文献   

6.
文章在深入分析业绩评价与企业战略关系、平衡计分卡的基本原理及其在企业战略性业绩评价上的应用价值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烟草生产企业的特点及其面临的政治、经济及社会环境特点,研究了烟草企业战略性业绩评价体系的构建这一应用价值非常强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7.
高凤岩 《价值工程》2008,27(2):110-112
平衡计分卡是一种全新的业绩评价体系。它从财务、顾客、内部经营以及学习和发展四方面,对企业的经营业绩进行全方位的评价,作为一种重要的管理工具已被全球著名企业广泛采用,中国从2001年开始引进平衡计分卡,但大多数企业实施平衡计分卡的效果并不理想。主要针对中国企业在实施平衡计分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概括介绍平衡计分卡业绩评价体系基础上,针对现有平衡计分卡业绩评价模型的缺点,提出了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平衡计分卡战略性业绩评价模型,采用层次分析法解决评价指标体系的多层次性,采用灰色决策系统解决评价指标之间的关联关系。最后举例说明了此模型的运用过程。该模型提高了评价结果的精确性,增强了评价结果的可比性,从而促进了平衡计分卡在业绩评价和战略管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平衡记分卡作为20世纪90年代最重要的管理会计创新,较好地解决了企业战略、业绩和评价指标之间的联系与平衡问题,受到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广泛关注。由于平衡记分卡本身并非是一个详尽的系统,因此平衡计分卡尚存在着不可回避的理论与现实问题。对平衡计分卡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的解决方案进行了比较,取长补短,对企业战略业绩评价方法进行了整合。  相似文献   

10.
为推进混凝土企业业绩量化评价水平,文章从企业业绩评价出发,应用平衡计分卡评价模式,关注的4个维度即财务维度、内部运营维度、客户维度、学习成长维度,选取混凝土企业各维度具体指标,创建了混凝土企业平衡计分卡量化指标评价表,并结合预算指标、实际指标、行业平均指标等进行指标赋值,综合得到平衡计分卡量化业绩评价值,以反映企业业绩综合状况。文章对混凝土行业财务综合治理业及绩评价提供了可借鉴的模式。  相似文献   

11.
比较优势是企业竞争者的基础。比较优势有静态和动态之分。从动态的角度看,它可以创造和转移,从而改变企业竞争实力和格局,使某些创新企业获得新的发展机会和空间。企业要保持长期的竞争优势,必须加大比较优势的投入,坚持"两劣取其轻,两优取其重"的发展观念,注重加强知识资本的积累、人才的培养和储备、核心技术的研发与掌握等。企业只有不断创新,才能获得新的比较优势,使企业持续、快速发展。所以,增强比较优势、提高竞争力,对企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王平换  李丁 《企业活力》2011,(11):61-64
实施绩效考核对企业来说是一柄"双刃剑"。在企业预期通过绩效考核改善企业效益,实现优化管理的同时,也可能使企业面临绩效考核失败的风险企业通过运用风险矩阵和Borda序值法可以对各个阶段考核风险因素的相对重要性进行排序,构建合理的风险评价体系,从而推动和完善了企业的绩效考核机制,最大限度规避考核失败给企业带来的损失  相似文献   

13.
文章在分析传统绩效评价方法的基础上,构建了企业绩效评价体系,运用基于Matlab的BP神经网络算法,以企业历史数据作为BP神经网络的训练样本进行了实证研究,证明了将BP神经网络应用于企业绩效评价中,能达到令人满意的评价效果。  相似文献   

14.
谋局胜于夺势——战略营销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世界经济迅速发展,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中国面临着全新的挑战,产业和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以往传统的营销手段已失去了往日的辉煌。面对强大的竞争对手,每个企业的生存都必须立足于全球竞争战略的高度来认识战略营销,才能发挥企业的竞争优势,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基于顾客价值创新的战略思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易建华 《价值工程》2005,24(6):41-43
随着市场竞争激烈程度的增加和顾客需求的不断变化,传统竞争战略思维方式已表现出越来越多的不适应性。本文从顾客价值创新的角度,在反思传统战略逻辑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战略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6.
以创新网络理论与产品创新战略理论为基础,本文将网络位置视为重要的外生性创新资源并作为模型的独特前置因素,以279家中国制造企业为样本,运用因子分析、回归分析以及Bootstrap方法实证研究产品创新战略与创新绩效问题。从技术、市场、设计三个维度将产品创新战略划分为技术推动型、市场拉动型和设计驱动型三种类型,进而厘清网络位置、三种产品创新战略以及创新绩效之间的逻辑关系,从产品创新视角清晰揭示不同网络位置影响企业创新绩效提升的内在机理和具体路径。研究结果表明,网络中心位置和中介位置均会显著促进企业绩效提升;三种产品创新战略分别在网络中心位置影响创新绩效过程中发挥显著的中介效应;但在网络中介位置影响企业创新绩效过程中,技术推动型产品创新战略的中介效应不显著,市场拉动型和设计驱动型产品创新战略则分别发挥显著中介效应。最后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和理论解释,以期对指导中国制造企业积极利用创新网络资源、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产品创新战略以促进绩效提升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企业技术创新绩效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亚桃 《价值工程》2006,25(4):36-38
本文以企业技术创新绩效为研究对象,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角度建立了企业技术创新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并据此应用灰色系统的灰色评价理论,建立了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灰色评估模型,旨在探讨基于灰色系统的企业技术创新绩效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8.
在企业管理工作中,人力资源管理是非常重要的管理内容,而胜任力模式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可以提升人力资源管理的质量和水平。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占据有利地位,就需要将员工的胜任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使员工能够和企业同发展、共进步。基于此,论文从胜任力模型入手,对其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及创新策略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的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由于缺乏创新,中小企业的产品严重同质化。企业之间的竞争,更多通过价格战和资源战的形式展开,这种竞争对于企业来说是把双刃剑,虽然使企业抢占了一定的市场份额,却直接损害企业的利益和品牌形象。越来越多的企业将营销渠道管理和建设上的创新,视为企业最有效的生存、发展策略,因为创新的营销渠道能够通过长时间的建设和管理,逐步提升品牌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在稳步进行改革。人才测评体系的构建,是现代国有企业改革、创新和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关系到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提高。论文阐述了国有企业改革背景下构建人才测评体系的必要性,分析了传统人才测评机制存在的不足。论文从测评标准、工具、执行人员、制度等角度,分析了人才测评体系构建的基本内容,并对测评体系的执行要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