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促进加工贸易及保税业务的健康快速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新世纪,国际局势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的主题。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在经济全球化、科学技术革命和知识的兴起、  相似文献   

2.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面对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和科技革命迅猛发展的新形势,顺应世界发展潮流,我们将大力实施经济结构调整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显著提高经济的创新力、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使中国经济以更大的规模和更高的水平持续向前发展。——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我们将继续推进工业化,不失时机地加快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和整个经济现代化。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大力发…  相似文献   

3.
"十二五"时期,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将进入攻坚阶段.应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切实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2020年我国最终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奠定坚实基础.加快组织实施科技重大专项,积极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运用高新技术加快提升传统产业,大力提升科技改善民生的能力,前瞻部署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加大科技投入,改进和完善投入结构,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扩大和深化科技对外合作.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发展,全球经贸格局面临重大调整,国际服务贸易进入新的发展时期。长期以来,我国始终坚持扩大服务业开放,大力发展服务贸易,从最初加快发展服务贸易到创新发展服务贸易,再到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服务贸易发展从“重规模”向“提质量”转变,进入创新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5.
国家“十二五”科技规划明确提出,深入实施知识创新工程,推进“创新2020”实施,这是党和国家从现代化建设全局和未来长远发展出发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迎接新科技革命挑战,抢占未来经济、科技产业发展制高点的需要,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需要,对落实贯彻科学发展观、建设创新型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九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是我国未来五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行动纲领,通篇贯穿着昂扬的发展精神,体现着科学的发展观念,是新世纪中国的发展纲领。按照纲要的部署,从新世纪开始,我国就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并加快推进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未来10年,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要比2000年再翻一番。再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到新世纪的中叶,中国将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国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19世纪中叶以来,中国人的强国之梦到这时才算化为了现实。15世纪之前…  相似文献   

7.
朱俊 《农机市场》2009,(2):32-35
进入21世纪,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阶段,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也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进一步深化,必然要求农业机械化向更广的领域和更高的水平发展。  相似文献   

8.
该文就中国农业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发展对策问题,从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发挥比较优势、加快结构调整、推进专业化集约化和加速产业化进程、推进农业科技革命和制定符合WTO要求的农业保护政策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中国农业只有实施国际化战略,提高农产品竞争力,走出中国特色农业发展之路,才能为更好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我国的现代化提供基础支撑。  相似文献   

9.
九届人大四次会议批准了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 ,标志着我国开始了向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进军的新征程。“十五”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 ,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时期 ,也是进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时期。那么 ,为什么“十五”时期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又如何把握好这条主线?为什么要把结构调整作为主线1、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是推进中国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重要举措。众所周知 ,中国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 ,已告别了商品短缺社会 ,从新世纪开始步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现代化…  相似文献   

10.
从新世纪开始,我国将实施第三步战略部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物价管理工作将面l临新的挑战。为了更好地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切实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我们必须进一步深化价格改革,加大市场取向力度,完善政府定价行为,充分尊重价值规律,转变工作职能,促进市场体系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1.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并明确了到2035年,我国要实现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将大幅跃升,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的目标。这为我们明确了未来15—20年科技创新发展方向和目标任务。当前,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要解决这一矛盾,必须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发展机遇,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现有物质基础上加快通过创新能力建设、创新人才培育、创  相似文献   

12.
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启湘 《消费经济》2001,17(2):47-49
中共中央关于“十五”计划的建议首先鲜明地提出:“从新世纪开始,我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指明了“十五”期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研究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战略和策略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新世纪国家审计发展的条件与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国家审计发展具备的条件 世界上任何事物的生存和发展,都必须具备相应的条件.在21世纪,中国的国家审计发展的条件已经形成: --我国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代.从新世纪开始,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历史阶段,我国已经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的前两步战略目标,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为我国到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奠定了坚实基础,现代化建设进入开始实施第三步战略部署的阶段.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的成就和进一步的发展,既对我国国家审计的发展提出了新的历史任务和要求,又成为国家审计发展的时代条件和历史机遇.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六大”是我们党在新世纪召开的第一次代表大会,也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江泽民同志代表中共“十五大”所做的报告,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政治宣言,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的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15.
张纲 《中国品牌》2011,(10):36-36
质量是兴国之道、强国之策。质量问题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问题,关系到发展的可持续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国家形象。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我国应当抓紧将质量强国确定为国家战略。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也是新世纪第二个10年的起步之年,这个时期正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质量强国战略的实施尤为迫切。  相似文献   

16.
我国已经实现了九个五年计划,而前八个五年计划完全是在计划经济时期,具有计划经济特色,第九个五年计划,即"九五"计划,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在建立时期,其计划指标还未完全摆脱计划经济时期的特色,而现在编制的第十个五年计划,即"十五"计划,是我国进入新世纪开始实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相似文献   

17.
在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的影响下,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加快,借此东风我国加快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近年来各行各业的发展成绩显著,尤其是各类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以及外资企业在我国的发展正处于上升时期,然而我国的企业市场空间有限,若想占有市场,那么各个企业就急需提高企业绩效。  相似文献   

18.
实施西部大开发,是党中内总揽全局,面对新世纪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推进我国新一轮改革开放,加快实现第三发展战略目标的全局性措施。那坡县位居云贵高原的东南边缘,地处桂西南,西部县份。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为那坡县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良机。我们一定要抓住这个历史性机遇,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制定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在西部大开发中加快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  相似文献   

19.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政治、经济等改革步伐加快,并不断深入。变革时期,事业单位的政治思想方面的工作也出现了新的状况和新的问题。提升事业单位政工队伍的素质和能力成为应对这些新问题的关键。本文从政工队伍建设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一些提升事业单位政工队伍素质和能力的举措。  相似文献   

20.
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随国际形势的变化不断探索前进,大致经历了三个重要时期:第一个时期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经历了国防科技工业创建时期的平战结合探索;第二个时期从改革开放到世纪之交,期间经历了冷战结束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转型时期的军转民和军民结合探索;第三个时期从新世纪以来至今,期间经历了新经济引发的新军事变革时代的寓军于民和军民融合探索,逐渐形成具有我国特色的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式发展的思想体系和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