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资产负债管理能力是现代商业银行的基本能力,其核心在于风险控制和价值创造。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组合优化是现代商业银行信贷管理框架中的核心内容,它对于保持银行资产流动性、安全性和赢利性的"三性"的最佳组合、优化配置资源、提高银行的生存能力和竞争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以贷款组合的VaR约束控制贷款组合的二阶矩,即控制了资产组合的风险;以贷款组合收益率的偏度约束控制贷款组合的三阶矩,即控制了贷款组合收益率发生总体损失的可能性;以组合收益率的峰度约束控制贷款组合的四阶矩,即减少了组合收益率发生极端损失的可能性,建立了资产分配的收益率均值-方差-偏度-峰度模型。  相似文献   

2.
以不可分散风险β为测度的房地产组合投资优化决策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金枝  郑榕萍 《基建优化》1999,20(1):3-5,12
在房地产投资组合均值一方差分析的基础上,用不可分散风险度量β将单项房地产投资的总风险分解为系统风险与非系统风险,给出了以组合投资系统风险最小化为目标的房地产组合投资决策模型。  相似文献   

3.
贷款组合不同于一般的投资组合,其收益的不确定性来源于违约的发生而非贷款市场价值的波动,因此传统的均值一方差投资组合优化模型存在不适用性.建立信用风险简化型模型计算违约损失,并利用一致性风险度量手段最小化风险,可以保证银行获得期望收益的同时稳定发展,是银行贷款组合优化的有效模型.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商业银行贷款体系的研究,提出了商业银行贷款收益模型,贷款业务与风险模型,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商业银行贷款业务风险防范模型,同时给出了风险防范策略的求解方法。  相似文献   

5.
研究目标:控制银行资产组合的风险,优化银行资产配置。研究方法:以CVaR为约束条件,以经济增加值EVA最大化为目标函数,建立了基于非预期损失控制的银行资产组合优化模型。研究发现:进行银行资产配置时,不能仅仅估计、控制预期损失,同时还必须考虑非预期损失。研究创新:一是通过构建资产组合的非预期损失与国内生产总值和贷款健康状态的离散函数关系,确定了条件风险价值CVaR的函数表达式,解决了银行资产组合的非预期损失的控制问题。二是通过信用等级迁移矩阵将信用等级变化产生的风险纳入到风险度量体系,从而在总体上对信用风险的不确定性有了较可靠的把握。完善了仅考虑贷款违约风险而忽略信用等级变化风险的不足。三是以银行资产组合的经济增加值最大化为目标函数来追求风险调整后的资本回报最大,完善了以组合收益率最大化为目标的资产配置优化忽略资产组合的预期风险和资本占用因素的不足。研究价值:有效控制银行资产组合面临的风险,为银行优化资产配置提供了新的科学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6.
我国高等院校招生人数不断增加,很多高等院校的基础设施已经无法满足.在当今的社会经济环境下,高校往往通过向商业银行组合贷款的方式来解决高校资金问题,改善校园环境,增加师资力量,提高教学水平,但是贷款是存在风险的,但是如何才能控制高校商业银行组合贷款所造成的风险呢?  相似文献   

7.
基于期权调整持续期的银行资产负债组合优化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丹  迟国泰  孙秀艳 《价值工程》2006,25(11):148-152
提出了基于期权调整持续期的银行资产负债隐含期权风险控制原理,结合持续期缺口的控制和法律、法规约束等控制银行的利率风险与流动性风险。以贷款利息收益最大为目标,以线性规划为工具,建立了基于期权调整持续期的银行资产负债组合优化模型。本文的创新与特色一是提出了基于期权调整持续期的银行资产负债组合优化原理,避免了资产与负债中的隐含期权给银行带来提前偿付风险。二是将利率结构对称原理和数量结构对称原理引入资产负债组合优化中,控制了银行经营中的流动性风险与利率风险,保护银行股东权益的安全,保证了银行资产配给的合法性与合规性。  相似文献   

8.
文章在现代投资组合理论的基础上,通过不可分散风险β系数的测度,建立了以组合投资风险最小化为目标的房地产投资组合优化模型。  相似文献   

9.
随着商业银行的住房按揭贷款业务总量的迅速增加,住房按揭贷款逾期风险已成为商业银行在住房按揭贷款管理中经常遇到的重要信用风险之一。在回顾国内外有关住房按揭贷款逾期风险研究的理论基础上,建立Logistic函数回归模型,应用因子分析、判别分析等技术,剖析了影响住房按揭贷款产生逾期风险的因素,并对商业银行的正常与逾期按揭贷款样本进行了计量分析,提出了加强住房按揭贷款逾期风险预警管理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中国16家上市银行面板数据,首先,通过三因素风险估计模型对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进行分解;然后,通过构建随机边界成本函数,将风险因素引入银行效率的测算模型,利用单阶段估计技术,对风险、治理结构、市场结构等各方面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对风险约束模型和无风险模型进行比较。研究发现:不考虑风险因素将导致无效率值的明显高估;在所有模型中,大型商业银行均显示出了较强的成本优势。  相似文献   

11.
王海  韩伯棠 《价值工程》2011,30(7):114-115
本文介绍了风险预算的发展、基本原理和一般流程。提出多因素模型可以作为一个可行的方法来实现风险分解,为投资者在组合管理实务中提供理论支持与技术保障,这是风险预算的重要步骤。同时,探讨了资产配置与风险预算的不同之处与关联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中小企业信用担保项目组合的CVaR最小为目标函数,以项目组合的VaR约束为条件,建立了信用担保项目组合风险优化模型,此模型可以降低信用担保机构发生灾难性风险的可能性,使组合风险限定在信用担保机构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这有助于信用担保机构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前提下提高担保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担保项目质量。  相似文献   

13.
《价值工程》2019,(30):265-268
在投资过程中,风险和收益之间存在着一种权衡,这种权衡是根据投资者风险偏好的不同而不同,这就要求我们在构建投资组合时应该充分考虑投资者的风险偏好从而达到投资效用最大化。本文通过建立均值—最大熵优化模型,将风险因子引入所构建的投资组合模型中,通过调整风险因子,得到符合投资者风险偏好的投资组合,并通过汇添富消费混合基金的实证研究,验证了该投资组合效绩明显优于市场组合及样本组合。  相似文献   

14.
美国次级债由于房贷的信用风险引起金融危机。本文借助于统计分析软件SAS和CreditMetrics模型的蒙特卡罗模拟,计算贷款组合风险价值。首先,运用CreditMetrics模型和信用等级转移矩阵、累积违约概率数据以及回收率1年期零息曲线折现率计算银行贷款组合中的每笔贷款的远期价值、违约概率、风险价值;其次,计算贷款企业的股票收益率之间的相关系数矩阵;最后,运用蒙特卡罗方法得出贷款组合的风险价值,即银行对发放的贷款所可能承担的损失,也就是信用风险价值。  相似文献   

15.
文章针对贷款组合中的违约风险,研究了有限连续时间下贷款组合中的一个破产模型;利用该破产模型,分别推导出单一贷款额结构和多个贷款额结构下的破产概率。结论表明,破产概率在违约概率的基础上进一步描述出金融机构对于违约风险的承受能力情况,是衡量金融机构风险状况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6.
赵道致  郭晴 《价值工程》2011,30(29):13-14
随着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不断完善,担保贷款的规模不断扩大,担保贷款的风险管理受到普遍关注。供应链金融的风险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等,采取有效的风险价值度量方法对存货质押融资业务的发展有着重大意义。本文借鉴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利用Merton模型来度量每一个企业的预期违约概率,进而通过Merton模型来度量信用风险的大小,构建了一个计算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的模型。这种方法与信用等级无关,并弥补了VAR需要大量历史数据的弊端。  相似文献   

17.
中小企业信贷配给的综合模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将银行利润、银行利率、企业风险、企业规模作为内生系统变量纳入一个分析框架,建立一个竞争性市场下综合的信贷配给模型,重点研究不同风险类型的中小企业的信贷配给。模型揭示,多样性的信贷合同组合可以通过贷款利率、抵押品作为甄别机制而达到斯宾塞一莫里斯分离均衡,并分析了其存在的条件与范围,阐述了模型对中国金融系统改革悖论与中小企业信贷配给的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18.
王鸿屹 《中外企业家》2009,(2X):101-102
通过对住宅反向抵押贷款理论的研究,从分析反向抵押贷款的概念出发,进行了对于反向抵押贷款的较为全面的风险识别。  相似文献   

19.
本文提出并分析了商业银行公司贷款中的"V"形期权模型,并以此来刻画中国商业银行公司贷款业务中隐含的借款人套利风险.借助于该模型,本文提出了一种对于潜在性风险的计量方法,并对一个贷款案例进行分析,介绍了该计量方法,并分析了宏观环境变化威胁商业银行公司贷款质量的一种路径.  相似文献   

20.
王婷 《价值工程》2010,29(21):6-6
通过介绍并购和并购贷款的相关概念展开对我国商业银行并购贷款风险的研究,商业银行并购贷款业务面临的风险主要有并购交易带来的风险和银行并购贷款设计的风险,其中并购交易带来的风险有并购交易和并购整合带来的风险。然后,给并购贷款业务的实施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