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关于税收筹划新理念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税收筹划是一项权利、一门学科、一个行业。税收筹划是纳税人为实现税收利益及经济利益最大化目标,在遵守税法的前提下,对自身经济活动所进行的事先安排。税收筹划的目标是:避免多蚋税和纳税风险,纳税最小化和最迟化,筹划收益大于筹划成本,实现税收利益最大化和经济利益最大化。税收筹划空间的底限是税法边界,遮税是税收筹划的禁区;税收筹划空间的上限取决于税负差异。税负盖异的主要类型有:优惠型差异、选择性差异、漏洞型盖异和混合型差异。  相似文献   

2.
对于目前税收征管工作中普遍存在的为完成税收任务而不顾税收政策的现象,我们称之为“任务税”。本文列述了任务税的五种表现方式及其对税收政策与税法的危害, 分析了形成“任务税”的三个原因, 并立足于现实从体制、方法、行政三个角度提出了根治 “任务税”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3.
税收征纳关系是伴随着税收分配活动的客观存在而产生的征税主体和纳税主体的关系。由于税收成本是在税收征纳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支出,因此税收成本与税收征纳关系是密切相关的。表现在:税收征纳关系的状况对税收成本具有一定的影响,税收成本的高低也会影响到税收征纳关系,税收征纳关系的变化可能会引发税收成本的相互转移。  相似文献   

4.
在财政需求导致税收收入确定的条件下,提高税收效率的最有效途径就是降低税收成本。本文着重从降低征税成本、纳税成本和超税负担三个方面探讨提高税收效率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5.
降低税收成本提高税收效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财政需求导致税收收入确定的条件下,提高税收效率的最有效途径就是降低税收成本。本文着重从降低征税成本、纳税成本和超税负担三个方面探讨提高税收效率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6.
下一步税制改革需要税收宪法提供法理前提。反思中国税收立宪之路,早期税收宪政在中央与地方税收权限划分方面有初步的尝试,新时期税收宪政与早期税收宪政比较而言相形见绌,只有居民纳税义务的规定,重构宪法税收条款刻不容缓。借鉴世界各国经验,发展中国家存在无涉税条款型税收宪法模式、仅规定义务型税收宪法模式和有完备规定型税收宪法模式等三种模式,发达国家主要有制度型税收宪法模式和祥税型税收宪法模式等两种模式。根据中国具体情况,纳税权益、税收原则、税收立法和税收划分等四方面需要写进宪法,并选择发展中国家有完备规定型税收宪法模式进行税收立宪之路的方向探索。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税收流失比较严重,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内在原因是纳税人为追求自身利益,面对纳税与偷税,钭对二者的收益和成本进行心理预期。当偷税的预期收益大于预期成本时,纳税人当然会选择偷税,而非纳税。其外在原因是:第一,税制本身的缺陷,使税收流失趋于扩大;第二,体制缺陷,税费不清,以费挤税现象大量存在;第三,法制缺陷,使依法治税受到严峻挑战。针对产生税收流失的以上原因,应采取以下对策:第一,进一步深化税制改革;第二,建立依法治税的良好社会环境;第三,加强税收征管;第四,健全税务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8.
误区一:将税收筹划等同于纳税筹划。目前对于纳税筹划我国财经类教材和期刊都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有称税收筹划,还有称税务筹划,容易混淆。从构成税收法律关系的主体看,一方是负有纳税义务的法人和自然人,另一方只能是国家,所以税收筹划按筹划主体的不同应分为征税筹划和纳税筹划两方面。  相似文献   

9.
税收文化:税收征、纳、用和谐的底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税收文化的因袭、传承和创新中,作者主张应着重处理好纳税人、征税人和用税人三者之间的关系.从纳税人的角度看,应着重培养纳税人自觉纳税的文化观和使纳税人明晰自己享有权利的文化观;从征税人的角度看,应着重构建征税人自身的文化观和培养征税人的服务文化观;从用税人的角度看,应着重界定用税人的法律文化观和用税人的用税文化观.这样既可以监督政府及各职能部门的行为也可以增加人们对政府的信任,也只有这样才能构建税收征、纳、用和谐的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10.
结合世界各税收立法体制基本类型的划分,从纵向税收立法权和横向税收立法权两个方面并结合税收立法程序全面分析,了我国税收立法体制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完善我国税收立法体制,改善税收立法环境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1.
税收立法权限体制是整个税收立法体制的核心,其不足与缺陷是导致目前我国税收立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的根源所在;只有时其加以不断地改进和完善,才能进一步解决税收立法中的问题,从而解决由税收立法所产生的税收体系的问题,使我国税法的功能和作用得到更好地发挥。  相似文献   

12.
在改革开放以前,中国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财政、税收管理体制,税收的归属随着财政、税收管理体制的变化频繁调整,没有形成完整的地方税制度,只有城市房地产税、车船使用牌照税、契税、屠宰税、农业税、牧业税、交易税等税种具有比较典型的地方税特征。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开始解决经济、财政、税收管理体制过于集中的问题,逐步调整中央与地方的财政、税收分配关系,并从1994年起将上述分配关系初步纳入分税制的轨道,  相似文献   

13.
税收体制的不完善是影响国有企业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文章通过对现行税制中存在的影响国有企业发展不利因素的分析,提出加快增值税转型、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制、强化税收调控及开征社会保障税等建议,为我国新的税制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德国税制概况与借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德国的税收收入一直稳定在财政收入的70%以上;税制结构以直接税和间接税并重;实行以共享税为主、专享税为辅的三级分税制;税收立法权归联邦与州两级,主要集中于联邦,州以下的行政区无税收立法权;不单独设置国、地税两套征收体系,联邦和州财政部共同在州设立税收征管总机构,区(乡)等行政设立地方税务局;税收事务的司法权归属于财政法庭。近来税改的核心是继续沿着减少直接税的改革路线,用减低所得税来增大投资能力,扩大需求,刺激经济增长,增强国际竞争力。德国税制及税制改革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15.
美国和日本税权纵向划分的立法与实践有许多相似之处和成功之处。其表现在:中央税权占主导地位,地方独立的税权也受到中央的控制;赋予地方适当的税收立法权,地方政府拥有稳定的主体税种;地方税收执法机构健全独立,并与中央税收执法部门合作;通过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协调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税收收益权;利用税收司法权对税收立法、执法权加以制衡;法律规定的位阶高。这些经验可以为我国中央和地方税权划分的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税收负担的实质是国民收入分配中国家与纳税各方的分配关系,它分为宏观税负和微观税负。对我国当前宏观税负和微观税负进行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小口径宏观税负轻,大口径宏观税负重,企业微观税负重。为了更好地执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发挥税收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应对我国的税收负担进行合理调整,具体的对策建议是:理清税费关系,推进税费改革;改革完善现行的税种制度;增开一些新税种;加强税收征管,强化依法治税。  相似文献   

17.
论纳税人的权利及其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纳税人的权利概括界定为六种,即:税收知悉权;公平纳税权;依法纳税权;税收救济权;经营隐私权;用税知情权。对于纳税人权利的保护,“正确理论 公正立法 依法征管 政府作为 减免享受 自觉维权”这六大法宝可以基本起到营造我国优良的纳税环境和对纳税人权利达到有效保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经济税源的变动、政策性因素、征管基础工作薄弱、税收收入计划、相关部门的财经法纪意识淡薄影响地方税收均衡入库,税款征缴过程监督制约机制乏力,无法确保应征税款及时入库。实现广西地方税收均衡入库的对策:做强做大地方经济,夯实税源基础,强化税源监控,完善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规范税收计划管理,提高税收征管质量,健全税收执法监督机制,运用激励机制等。  相似文献   

19.
税权作为分税制体制研究的核心内容,是中央和地方政权机关各自拥有的税收立法、税收行政和税收司法诸方面的权力,而税权划分是税权在相关国家政权机关这间的分割与配置。税权划发有利于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的发挥,有利于依法征税和依法行政。我国目前税权在纵向分配上的属集权模式,在横向分配上属分享模式,税权划分的焦点问题是集权与分权关系的处理。  相似文献   

20.
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税收管理的基本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征税人与纳税人在税收博弈中存在两种信息不对称:纳税人占信息优势的信息不对称和征税人占信息优势的信息不对称,前者可能导致纳税人的纳税不遵从,后者则可能导致纳税人纳税不遵从和征税人征税不遵从。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税收管理的基本框架是:对于前者,税收管理的重点在于加大税收控管(包括税源监控、税务检查和税收处罚);对于后者,税收管理的重点在于优化纳税服务(包括税收宣传、纳税咨询和税务行政救济),最终达到消除或缓解征纳双方的信息不对称,提高征纳双方的税收遵从度,保证纳税人依法纳税和征税人依法征税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