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于税务机关来说,大多数涉税违法案件是靠举报者提供的举报信息破获的.  相似文献   

2.
涂凯 《金卡工程》2009,13(5):110-110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手机发送违法短信息实施诈骗、传播违法信息,侵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公安部、信息产业部、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开展手机违法短信息的治理工作。手机短信息作为一种新的证据,不同于传统的证据种类,本文从手机短信息证据的法律属性,手机短信息的收集、审查和判断,并根据其特征提出手机短信息证据立法完善及相关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3.
经济信息失真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经济信息治理现状的不足以及涉税信息几种治理观点表明,信息生成方式是导致失真信息得以实现的条件.因此,应创新涉税经济信息的管理制度,以网络技术为手段,实现涉税经济信息生产社会化和构建政府适时监控系统.  相似文献   

4.
图片新闻     
蒋少华 《中国税务》2011,(12):64-64
在日前召开的“第七届泛珠三角区域地方税务合作会议”上,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九省区就建立常态化区域地方税务合作运行机制达成协议。协议各方决定,拓展区域涉税信息交换共享范围,畅通税收违法案件信息传递和通报途径,  相似文献   

5.
许晖  唐胜  孙熙琳 《税收征纳》2008,(12):40-40
日前,湖南省长沙市地税局联合长沙市公安局税侦支队成功侦破2个利用涉税违法信息进行诈骗的职业犯罪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9名,收缴拟非法代开的假发票1004份。  相似文献   

6.
随着新一轮税收征管改革的不断推进,税务稽查力度的日益加大。涉税违法犯罪势头得到了明显遏制。据不完全统计,自2003年至今,湖北省各级国税机关共立案查处各类涉税违法案件共67793件,查补税款达17.07亿元;其中查处100万元以上的重大违法案件181件,查补税款6.2亿元,向公安机关移送案件263件。但是,由于受非法高额利益的诱使,一些涉税违法犯罪分子仍铤而走险,偷税和反偷税的斗争依然十分尖锐,近年来各类涉税违法案件呈现出一些新的动向,必须引起高度警惕和重视。  相似文献   

7.
“二维码,扫一扫,软件下载快又好;二维码,扫一扫,涉税资料都知道。”最近,在重庆市璧山县,这条顺口溜不胫而走。在璧山县国税局八塘税务所,山坝园林公司法人黄金进用手机对着张贴在墙上的二维码轻轻一扫,不到1分钟,手机申报软件便安装成功了。“以后就可以通过手机办理很多涉税事项了。”尝到二维码的“甜头”后,璧山县国税局拓宽思路,将税收政策法规、办税须知、办税流程等涉税资料全部做成可供快速下载的二维码,  相似文献   

8.
纵观当前涉税违法案件作案的手-段及产生的原因,不难发现,涉税违法犯罪的手段日趋复杂,手法大为隐蔽。主要有以下情况:  相似文献   

9.
税收管理中的涉税信息共享问题,无论是在理论维度,还是实践层面都堪比世界性难题。毋庸置疑的是,涉税信息共享对于税收管理效率的提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建立高效的涉税信息协作体系,是增强涉税信息对称性的重要途径。本文以现代化的税收治理为出发点,对税收共治与涉税信息共享的概念、作用机理进行理论研析,进而围绕现阶段我国涉税信息共享体系在法律制度层面和实施机制层面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税收共治格局下构建我国涉税信息共享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新华 《税收征纳》2006,(1):29-30,38
2005年以来,以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和骗取出口退税为代表的涉税犯罪继续呈现高发态势,并出现了新的作案手法和特点。公安机关涉税犯罪侦查部门在税务部门配合下,以加强大要案件的查处为重点,督促和指导各地公安机关税侦部门不断加大打击力度,坚决遏制涉税犯罪持续高发的猖獗势头,成功侦硬了一批涉税犯罪大要案。2005年十起涉税大案的侦硬,充分反映了当前涉税犯罪的严重性及公安机关为维护税收秩序所进行的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11.
大数据背景下,税务机关利用自然人涉税信息一方面促进了税收管理,另一方面也带来了危害自然人信息权益的风险.在构建纳税人信息权和各方利益平衡制约的理论框架下,分析研究自然人涉税信息的保护困境,认为应当以《民法典》和《个人信息保护法》的个人信息为上位概念指引涉税信息内涵和外延的确定,超越传统隐私权的范围;根据自然人涉税信息的不同类型,应当施以不同程度的区分保护.在大数据时代涉税信息广泛利用的背景下,应完善立法、把握涉税信息的流动链条,对自然人涉税信息进行整体全面而又相互区分的保护,以此平衡自然人纳税人信息权与其他权力的冲突,提高征税公平与效率.  相似文献   

12.
《民法典》实施前的纳税人涉税信息保护规定以《税收征管法》第八条及配套规定为主,它虽然为自然人涉税信息提供了隐私权保护,但过于强调保障税务机关对涉税信息的利用,对纳税人涉税信息权益保护不足,而且我国隐私权保护范围的狭窄性,以及其消极被动的防御性特征使得其难以全面保护大数据时代的纳税人信息权益。秉承信息保护与利用之平衡理念的《民法典》个人信息保护制度,极大地提升了个人信息保护水平。为同步提升自然人涉税信息保护水平,应当重塑《税收征管法》的涉税信息制度理念,以涉税信息保护与利用之平衡保障税收征纳关系之平衡;确立隐私权与个人信息保护并存的自然人涉税信息权益保护制度;完善保障自然人涉税信息权益的权利义务体系。  相似文献   

13.
王磊 《齐鲁珠坛》2023,(6):42-44
<正>涉税信息共享是指税务机关与掌握纳税人涉税数据信息资源的其他部门或机构进行信息共享的过程。涉税信息是税务机关在税收征管中的重要资源,若能充分共享其他部门或机构的涉税信息,及时将涉税信息进行整合分析,转化为税务机关可用的税源信息,能够进一步加大税收征管力度,提升纳税人税法遵从度,有效解决税收征纳双方信息不对称问题,从而实现税收成果。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税法征管体系的不断升级和税收立法工作的持续推进,税收检查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分析工具,建立了税收信用征管系统[1]。虽然涉税案件数量控制取得较大成效,但是税收违法行为一直是我们国家税务机关重点打击控制的对象。仅以山东省涉税违法案件为例,自2019年以来,已完成的违法判例有7 551件,  相似文献   

15.
税海短讯     
《中国税务》2012,(11):60-61
山东省平度市地税局构建税源预警信息专报制度。一是广泛采集涉税信息。与相关职能部门加强工作协调,建立信息交换平台,定期采集国税税务登记及税款入库信息、工商登记信息、房产土地信息等第三方涉税信息。二是加强信息分析比对。税源管理部门对采集的第三方涉税信息进行汇总、分类,与税收征管数据库信息比对分析后,找出疑点信息,  相似文献   

16.
《税收征纳》2007,(5):32-33
4月13日,国家税务总局召开新闻发布会,曝光10起涉税违法案件。 “雷霆一号”专案 2006年2月16日,国家税务总局、公安部在深圳市联合启动“雷霆一号”专案。  相似文献   

17.
闫海  冯硕 《税务研究》2022,(4):69-74
2021年《个人信息保护法》的颁布和实施对涉税信息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不实纳税申报的在先性假设、涉税信息共享范围的扩张、信息化征管加剧风险是纳税人信息保护与税收征管冲突的现实逻辑。但是,公共利益优先和私人利益比例原则下的有限让渡,能够实现公私利益价值统一,构成协调纳税人信息保护和涉税信息管理的利益基础。《个人信息保护法》是一部兼具公法与私法属性的综合性法律,具有管制和自治的双重色彩。我国应当协调纳税人信息保护与涉税信息管理的冲突,按照《个人信息保护法》的要求,把握《税收征管法》修改契机,进一步完善涉税信息的保护范围、一般规定、共享机制和保护责任等制度规范。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涉税犯罪案件由公安机关的经侦部门管辖。公安机关因其"以块为主"的横向管理体制和不掌握纳税信息资料的先天不足,出现了受理案件渠道不畅、侦查协作机制不完善、行政执法与刑事执法不衔接和地方政府行政干预严重等侦查体制上的弊端。要走出当前涉税犯罪侦查的困境,必须对现有涉税犯罪侦查机制进行改革。建议建立一套单独的税务警察机构,以从根本上消除当前侦查体制上的弊端。  相似文献   

19.
《云南金融》2013,(4):48-49
据新浪网3月10日报道:手机上被迫收到的各式推销产品的短信;岁买房就能接到无数装修公司的电话……在信息社会中,个人信息竟成了可以量化价值的财富,一些违法人员便铤而走险地贩卖。  相似文献   

20.
纳税人的哪些涉税信息应该保密?哪些涉税信息可以公开?国家税务总局印发的《纳税人涉税保密信息管理暂行办法》,对此做了明确的规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