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一个误区:何必大把扔钱中央电视台1996年黄金时段广告播映权招标会上杀出了两匹黑马:山东的秦池古酒和荣昌肛泰。惊叹者有之,贬之者更多。某杂志登文章称,“有一酒厂一年利税不过数千万,竟要拿出6666万元做电视广告,如是,让人担心这家酒厂怕得改水厂了。”显然在这位作者看来,名牌靠质量,不靠大把大把的银子往广告里扔,扔的结果是害了消费者,也害了企业自己果真如此吗?笔者以为不然。大量的事实告诉我们,有质量不等于就有名牌。君不见我们的不少企业不是早就能加工生产世界一流的服装如皮尔·卡丹、苹果、金利来了吗?!但我们为什么还在…  相似文献   

2.
有个做酒的经销商处心积虑地推出了自有品牌,由于抓住了当地市场低端白酒品牌空缺,酒的口感和包装也都不错,很快,他就在当地市场“撕开了一个口子”。可是,好日子没过多久,他的苦恼就接踵而来。当地的一个厂家眼看着这种品牌的酒越来越火,心里很痒痒。也推出了一款“跟风产品”  相似文献   

3.
张其洲 《大众商务》2003,(12):41-41
肖刚从外地打工回乡后,就在家里办了一家小型包谷酒厂,由于他的技术不精,导致出酒率不高,酒质也差,加之包谷酒价格偏低,投入两万元的他很快以惨败而告终。  相似文献   

4.
“锦官城”是四川邛崃的一个小酒厂的白酒品牌。1999年,该品牌在江苏北部的一个地级市场开始了销售。在投了300万费用之后,年终销售回款不足80万元,其中还有20万元的应收帐款。一年的市场运作,让卖了10年白酒的老板几乎倾家荡产。迫于无奈,锦官城的老板请来了咨询公司。市场诊断的结果很快出来了——锦官城所选择的目标市场是低档酒、地产酒泛滥的地区,锦官城的市场定位和目标消费群体不在该市场!是转移阵地,还是更改产品定位?经过深思熟虑,锦官城决定放弃江苏北部市场,移师苏南,借贷80万元,强行招商,开始南通市场的运作!可以想象,在作出强行招商时候锦官城老板的心情,那一定是孤注一掷的。  相似文献   

5.
Q1:近期某网站公布了2009年中国内地直销行业业绩突破1000亿元大关的信息,其中24家拿牌企业销售业绩在600亿元以上,准直销企业的业绩在400亿元以上。这一数字是否有水分,确切的数字是多少?不管怎样,2009年都是直销业发展的关键一年,是哪些方面构成了直销大发展的因素?为什么?  相似文献   

6.
最近比较烦,三件事一件更比一件难缠,件件都和银行搞在了一起。为销卡遭受白眼先从银行卡说起吧!皮夹里左一张卡、右一张卡的,自己都搞不清楚究竟有几张了,上半年6月30日一过,年费扣款单接连就寄到了,这个50元,那个100元,小不可大算,都是浪费啊,何况我小家小业的。  相似文献   

7.
毕明 《大众商务》2002,(4):19-20
河北省是产酒大省,各地都有一些受当地人称赞的地方品牌,但是销售范围都很小,消费者群体基本上是本地的酒民,竞争力都不太强.长期以来,称雄河北酒类市场的都是省外一些品牌.……  相似文献   

8.
创建于50年代的湖南湘乡市酒厂,走过了40多年的风风雨雨。从建厂初期生产的清香型的酒、红薯酒到80年代初的湘乡老窖、湘乡醇酒、金龟酒,湘乡酒厂曾一度独领风骚。特别是80年代的后两年企业步入了历史上少有的辉煌时期。进入90年代,湘乡酒厂由于设备陈旧,工艺比较落后,市场渠道不畅,经济效益严重滑坡。1992年亏损达到54万元,成百吨的高度白酒压库,一摊子烂帐收不回来,企业跌入低谷。市场呼唤优秀企业管理工作者,酒厂职工更是企盼能有一个回天有力的带头人。就在这时,张新岭被推到了风尖浪口上,凭着一  相似文献   

9.
酒的历史,几乎与人类的文化史一样的悠久。在我国,早在甲金文中,便有了“酒”字的踪迹;秦汉时期的《世本》一书中,已有了酒的正式记载。嗣后,漫漫数千年,人伴酒、酒依人,共阅人世沧桑,同演悲欢离合,酒文化已涵化在泱泱中华民族灿烂辉煌的文明历史的进程中。它所包容的酒文、酒史、酒典、酒令、酒谣、酒政、酒器、酒俗等,无不闪烁着人们的智慧灵光,凸现着人们的般般心迹。时至今日,酒仍是人们喜庆欢宴、消解愁城、广交亲朋、润滑人伦的绝佳品物。也因此之故,酒类广告在现代广告之林中严然是一大景观,并成为现代酒文化中一朵绚…  相似文献   

10.
售豆有方     
“小伙子,豆子怎么卖?”天天逛市场的王大妈在一个卖黄豆的摊子前大声问。“个头大的一元一斤,小的两元。大妈,您买多少?”“怎么大的便宜,小的反而贵?”“大妈,我看您是本分人,年纪又大,实话实说吧,这市场上的豆子其实都是一样的品种,凡是大的都是用生长素浸泡过,小的是没有浸泡过的,自然就小。您想,浸泡过的三两可以泡成一斤,别人都卖一块五一斤,而我不想欺骗顾客,是怎么回事就怎么回事,浸泡过的、大的卖一元一斤,没有浸泡的、小的卖两元一斤,您算算,大的别说卖一块五了,就是卖一元钱,我也划算.这不等于我一元钱卖了三两黄豆嘛。唉!大妈,不过,那是昧良心啊,生长素对人体有害,我可不愿意那  相似文献   

11.
金色年华     
金色年华像只大酒桶,装进去的大都是毛头小伙和姑娘。我去金色年华看热闹。当然也喝酒。酒很贵,我花钱买爽。我感觉自己的心情像酒,金黄且透明。周边的男男女女很投入,也很愉悦,似乎醉了的没醉,没醉的醉了。去金色年华,也许是另一种心情,也许干脆就是另一种人生。  相似文献   

12.
"酒香不怕巷子深"这句话在如今早已行不通了,在非市场经济时代,因为商品十分匮乏,竞争并不激烈,所以只要是好酒,就很容易得到顾客的认可。而当今时代却大不相同,多数商品都面临"买方市场",好酒太多,差酒也太多,在良莠不齐的品牌中如何脱颖而出?做广告,不失为一个便捷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如今宾馆酒店的客房大都使用坐厕马桶,但许多入住者都担忧宾馆酒店的马桶不卫生。在重庆,有一个打工者从中发现了商机,专门设计发明了一种"马桶坐垫",在解决宾馆酒  相似文献   

14.
●存款数额大小写不一致时 吴先生到某银行存款,银行开出一张大写为玖千元、小写为900元的定期储蓄存单,当时吴先生和银行工作人员都未注意到这一差错。一年后存单到期,吴先生手拿存单去银行取款时,银行工作人员以工作疏漏错将“玖百元”写成“玖千元”为由,只付给吴先生900元本金及其利息。吴先生则坚决要求按照存单大写玖千元金额兑付本息,在与银行几经交涉未果的情况下,只  相似文献   

15.
酒对魏晋士人的情感世界产生了深远而独特的影响,在《世说新语》中,关于酒的描写俯仰皆是。对于魏晋士人来说,酒不仅是现实的麻醉剂,更是一种重要的情感载体,魏晋士人在酒中完成了对情感的收束与释放,向世人展示了一种尚情的人性以及时代特质。  相似文献   

16.
李政权 《大众商务》2006,(4S):13-13
有个做酒的经销商处心积虑地推出了自有品牌,由于抓住了当地市场低端白酒品牌空缺,酒的口感和包装也都不错,很快,他就在当地市场“撕开了一个口子”。  相似文献   

17.
敬酒礼仪     
曾庆鸿 《新智慧》2005,(8):I0003-I0003
“文敬”:是传统酒德的一种体现,即有礼有节地劝客人饮酒,酒席开始,主人往往在讲上几句话后,便开始了第一次敬酒。这时,宾主都要起立,主人先将杯中的酒一饮而尽,并将空酒杯口朝下,说明自己已经喝完,  相似文献   

18.
一凡 《大众商务》2008,(1):58-58
现在有很多的大学生都是在毕业以后选择留在自己上学的城市,一来对城市有了感情,二来也希望能在大的城市有所发展。而现在很多大城市劳动力过剩,大学生想找到一个自己喜欢又有较高收入的职位已经变得非常难,很多刚毕业的朋友的月收入都可能徘徊在2000元人民币左右,如果您是这样的情况,让我们来核算一下,如何利用手中的有限资金来进行理财。如果您是单身一人,月收入在2000人民币,又没有其他的奖金分红等收入,那年收入就固定在25000元左右。如何来支配这些钱呢?  相似文献   

19.
“酒香不怕巷子深”这句话在如今早已行不通了,在非市场经济时代,因为商品十分匮乏,竞争并不激烈,所以只要是好酒,就很容易得到顾客的认可。而当今时代却大不相同,多势商品都面临“买方市场”,好酒太多,差酒也太多,在良莠不齐的品牌中如何脱颖而出?做广告,不失为一个便捷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邵阳 《大众商务》2006,(8S):12-13
1999年.温冬梅和丈夫开了一家小餐馆。因经营不善关门.4个月后低价转让了,还欠下了3万元债务。正当温冬梅夫妇愁眉不展时.一天晚上有个朋友上门来看他们。当时家里也没有什么好东西招待朋友,温冬梅就给朋友准备了一些泡菜下酒。没想到,好友却吃得津津有味。大叫好吃。“泡菜深受人们的喜爱,以前来店里吃饭的顾客都不会忘了点一份泡菜下饭.为什么咱们不能经营泡菜呢?”今天又听到了朋友的一番赞赏,更是点醒了温冬梅创业的想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