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通过分析中美产业发展中基于环境成本冲击的竞争力模式差异,验证指出中美产业竞争力的差异更多源自要素禀赋上的不同,而非简单追求更低的环境成本,从而有必要重新审视环境成本冲击下的中国产业竞争力增长路径。  相似文献   

2.
全球化进程决定了中国经济的高度开放,造就了双重资本积累模式,即内资主导的工业化城市化积累和外资主导的全球低端制造平台积累.这一模式加速了中国经济增长,同时削弱了经济自主.反过来,中国对世界经济造成了多方面影响,包括改变劳资利益格局,推动各国产业重组,改变金融市场结构,加强中美金融依赖等,这些影响随着中国的经济增长和结构升级将日趋显著.因此,中国必须立足内需实现可持续增长,并依靠技术创新来控制资源和环境成本.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中美贸易规模强劲增长,但竞争力依然有限。文章借助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产业内贸易指数等分析工具,对2000年以来中美贸易数据进行了定量分析,衡量了中美不同产业的产业内贸易程度、比较优势和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中美经贸摩擦破坏了供应链中"大陆生产―出口美国"的通道。短期来看,这直接加重了大陆台企出口美国的贸易成本和美国进口商的成本,进而影响台资企业产品的竞争力;长期来看,将改变台资企业生产网络布局。基于福建台资企业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中美经贸摩擦通过直接和间接传导渠道对近半数台资企业实际经营产生影响;台资企业产能外迁意愿有所提升,并与中美经贸摩擦影响存在显著相关性;议价能力较强、存在明显技术优势的台资企业受影响较小,而产品可替代性较高、生产代工的台资企业受影响较大。面对中美经贸摩擦带来的冲击,要着力改善台资企业营商环境,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引导台资企业开拓内外部市场,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加强两岸科技与产业合作,合力打造全球优势价值链。  相似文献   

5.
经济持续增长主要原因比较外部因素1.国际环境的影响90年代和平安定的国际环境为中美两国经济增长提供了有利的政治条件。首先,冷战结束,美国转军备竞赛为经济竞赛,将更多的资本投入了经济建设,既降低了财政赤字,又为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留下了较大空间;亚洲金融危机的发生,并没有对美国造成大的冲击,这是由于美国的主要出口市场是加拿大、墨西哥等美洲地区,而亚洲是其主要进口市场。这样,美国便可以较低价格大量地利用国外资源,降低商品成本,使其更具竞争力。同时较低的进口价格对美国的物价上涨也有抑制作用,甚至可以说对美国抑制通货膨胀…  相似文献   

6.
循环经济理念下的产业集群发展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20世纪产业集群现象产生以来,集群以其聚集优势在为区域经济增长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造成了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及生态破坏等负效应。在产业集群的发展过程中大力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不仅有助于解决集群产生的资源、环境问题,促进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的建立,而且对加强集群自组织能力、构筑成本优势、提高产业集群的网络组织化程度以及集群创新能力等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技术研究开发、关联主体竞争力与经济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评论》2007,(4):20-27
直接把经济系统中多个技术开发相关利益主体竞争力引入罗默的两国技术研究开发增长模型中,考察研究开发部门、中间产品部门、最终产品部门,以及两部门工人竞争力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模型发现:(1)技术研究开发活动具有国际溢出效应、国内溢出效应和规模效应,而且在不同的竞争力结构下,效应不一样;(2)各利益关联主体竞争力对经济增长或具有增进效应、或抑制效应或"锁定"效应,具体效应取决于竞争力关系;(3)不同利益主体的竞争力,对经济增长的具体影响是不同的,它们与技术研究开发一起,成为世界经济增长非收敛的主要原因和经济增长的源泉;(4)利益关联主体竞争力结构关系和行为模式将产生国家后发优势和先动优势;(5)国家研究开发支持和竞争力结构调整必须有效结合才能促进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8.
产业集群是构筑东北区域竞争力的源泉,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要加快区域经济合作的步伐.东北三省有互补的自然资源和关联的特色产业,合作发展产业集群能更加突出这一组织模式所具有的成本优势、市场优势、合作优势和技术创新优势,提高产业集群所具有的聚集力和竞争力.在循环经济的背景下,东北地区合作发展产业集群应改变传统模式,同时,注意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这样才能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9.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生产经营环境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成本控制越来越成为企业发展的新的利润增长点,也是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现今的市场更多的是买方市场,每一个细分市场都有众多企业在竞争,而生产的往往是同质产品,差异不大。这时,如果企业的成本比竞争对手具有优势,那么它就可以运用低价竞争手段,扩大市场占有率。通过对中美企业成本管理方式的比较,找出我国企业成本控制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提出加强我国企业成本控制的措施,对我国企业的成本控制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0.
邵宁 《资本市场》2014,(6):11-11
<正>经过30多年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之后,支撑我国经济增长的内外部因素正在发生变化:一是要素成本在快速上升。这几年能源、农产品、土地成本都在上升,我国的成本优势已经被大大削弱,成本优势下降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非常直接,所有靠成本取得优势的企业和产业竞争力都在下降,有些产业还要退出,转移到综合成本更低的地方。二是技术来源已经开始出现问题。经过30多年的高增长,中外的产业差  相似文献   

11.
区域差异的扩大对湖南省经济造成了许多负面影响,甚至影响到社会稳定。用偏离份额分析法从产业结构和产业竞争力两方面对湖南省区域经济增长的差异选行分析说明,发现湖南省产业结构优化取得了一定成效,工业化程度增加,但产业结构和竞争力因素对经济增长的推动呈现明显的地域差异,长沙在产业结构因素和竞争力因素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而大部分地区不具备产业结构和竞争力优势。因此,各市应走优质高效的农业产业化之路,加大工业化步伐,以本地区的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为依托大力发展产业集群,提高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优势和比重。  相似文献   

12.
中美制造业产业内贸易对就业调整成本影响的估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比较了A、B和S三个测算边际产业内贸易的指标,采用面板数据模型经验分析了"平滑调整假说"在中美产业内贸易的适用性,据此分别运用A、B和S等多个指标测度15个中美制造业的边际产业内贸易,分析不同产业边际产业内贸易及就业调整成本的大小,提出减少调整成本的对策。结果表明:"平滑调整假说"对中美贸易是成立的,中美制造业调整成本总体较高。产品的差异、规模经济、高附加值成为促进产业内贸易发展和减少贸易调整成本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中国经济贸易规模及地位的快速上升,中国与贸易伙伴的摩擦有增无减,参加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更是为中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赢得一个良好的时外经贸环境之需.本文旨在在分析中国与东盟国家贸易发展的现状及其对中国经济增长影响的基础上,进一步剖析中国与东盟国家现有的比较优势,以比较优势理论的拓展为指导,为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经贸合作提供一条以现有比较利益为基础、以获得潜在利益从而有利于提高国际竞争力为目标的拓展路径.  相似文献   

14.
中美产业内贸易结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产业内贸易越来越成为国际贸易利益的主要来源.通过对1981-2006年中美产业内贸易总体水平、按技术含量高低分类的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水平型产业内贸易和垂直型产业内贸易等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中美产业内贸易呈增长之势,但总体水平不高;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在产业内贸易中所占比重总体呈下降之势,表明中美两国在技术水平和国际分工地位上的差距正在缩小.  相似文献   

15.
商务成本是影响企业选址、区域产业转移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衡量区域投资环境和区域(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分析表明,西安的商务成本在中西部是比较高的.从中长期来看,过高的商务成本必然会抑制西安经济的发展,减缓工业化的进程和城市竞争力的提高.为了推进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增强西安的城市竞争力,吸引更多的国际、国内资本的注入,西安必须考虑降低商务成本.  相似文献   

16.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论文通过对养禽产业环境成本的形成分析,提出了环境成本控制的理想模型,对养禽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操作的方法与技巧。  相似文献   

17.
面对当前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快速发展,珠江三角洲区域一直有所依赖的比较优势、成本优势、市场竞争力优势正逐步减弱。区域经济增长的约束条件包括能源、资源、环境、和社会和谐已经成为紧约束,以原有产业结构为基础的区域经济增长模式已经达到静态极限,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日益紧迫。本文对珠三角区域经济安全与产业结构面临的挑战与机遇进行分析,指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区域经济安全的意义,并提出对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有利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主要应对措施及其建议。  相似文献   

18.
区域虚拟企业市场营销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信息时代,区域产业内传统的企业经营模式和管理方法正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区域虚拟企业以突破企业有形界限为显著特征,成为区域产业的一种新兴市场营销模式,并以优势叠加原则,把资源和能量集中在企业具有核心竞争优势和成本优势的营销活动上.对缺乏优势的营销活动则通过契约等形式进行非产权合作,使得存在于区域其他组织的资源或竞争优势能为本组织所用.区域虚拟企业市场营销模式的产生和发展,是对区域产业中企业传统经营方式的突破和创新,为区域产业快速发展提供了新思维.  相似文献   

19.
根据比较优势经济理论和实际国情,我国目前巨大的劳动力存量仍然是经济发展和国民财富创造的重要动力源泉,也是对外贸易比较优势的重要基础,不能轻言放弃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一个国家既要充分发挥其对外贸易中现有的比较优势,更要注重发现和培育对外贸易的潜在优势,才能在国际经济竞争中获取更多的比较优势利益。中国应当努力培育资本优势,着力对外贸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进行大力改造,并通过转变经济增长模式、职工培训、引进战略性投资者等途径,实现产品出口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的转变。应加大对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政策支持,充分调动企业进行自主创新的积极性,逐步形成我国外贸的内生优势。  相似文献   

20.
魏际刚 《发展研究》2010,(10):72-81
自新世纪开始至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前,重点产业呈高增长态势。国际金融危机对重点产业增长冲击很大,但在一系列政策作用下,多数重点产业继续较高速增长。纺织、轻工、钢铁、船舶等已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石油化工、有色金属、汽车等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部分高端制造不具国际竞争力。重点产业还存在增长方式粗放、结构不合理、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业集中度不高、对外资源保障能力不足、配套产业发展滞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任务艰巨、部分领域外资控制程度较高等突出问题。加快提升重点产业竞争力,要以加快产业升级及高技术化、发展战略新兴产业为突破口;做大做强一批优势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信息技术与重点产业融合;促进现代服务业与重点产业互动发展;优化产业布局,引导产业有序转移,提升产业集群水平;加快构建循环、低碳、绿色的经济体系;提升产业国际分工层次,打造高效的供应链体系;推进优势企业国际化;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相应地,要形成有利于重点产业竞争力提升的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