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前的保障房设计面积仅仅满足居住功能,由于建设面积较小,一家几口人窝居现象普遍存在。本文以赣州市保障性住房为研究背景,分析了保障性住房现状,总结了目前所存在的问题,结合现有研究成果和已有数据在保障性住房面积和房源获取等方面提出自己的想法。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度的加快和房价的飙升,城镇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日益显著。为了缓解这一矛盾,吉林省从1998年开始保障房的建设,并制定了相应的政策。文章以吉林省保障性住房制度建设为背景,提出了完善吉林省保障性住房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历经近二十年的探索以及近几年来大规模的实践建设,我国保障性住房体系初步形成,但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化率不断提升,房价高企泡沫化严重,人们望房兴叹保障房缺位现象严重,究其原因即为保障性住房制度设计层面存在缺陷。本文对具有代表性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对保障性住房的保障范围、保障方式等重要问题进行评价总结,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5.
美国保障性住房政策变迁及其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系统整理了1865~2000年来美国各个时期保障性住房重要政策文件,将其历史变迁划分为萌芽、探索、发展、成熟四个阶段.通过政策分析,得出美国保障性住房发展的四个明显趋势:保障主体从政府向市场转变;保障对象从中低收入群体向低收入群体转变;保障途径从扩大供应向满足需求转变;保障模式从定点建设向住户自由选择转变.最后根据美国保障性住房政策与制度设计经验,提出了中国保障性住房政策制定的五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构建系统完善的保障性住房管理机制对保障中低收入群体住房需求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对我国保障性住房政策演变历程和现实存在问题进行了梳理,提出优化保障性住房管理机制的相关政策建议,以期为新形势下解决社会住房保障问题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城市规划发展与城市住房布局的关系出发,简述了住房制度改革对城市规划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论述了保障性住房制度对未来城市规划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保障性住房居住成本低、买卖价差大,在保障性住房分配中容易出现腐败、分配不公等情况,因此保降性住房分配—直是住房保障工作的重点,如何防范在分配中的各种风险将会影响到住房保障工作的顺利实施。对现行保障性住房分配机制存在的风险以及产生的原因予以分析,并以江苏省保障住房工作成绩突出的淮安市为例,提出控制保障性住房分配风险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社会保障性住房制度是一项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关系社会稳定,关系提高执政能力,关系构建和谐社会的大事,是一项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创新制度。[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到2006年底,上海除了廉租住房制度外.对95万户公有住房承租户实行低于市场租金的低租金政策(租金标准为1元/平方米),其中8万户家庭享受租金减免政策,2007年3月,上海廉租住房制度进一步深化.受到符合条件的城镇家庭的热烈欢迎,上海住房保障廉租工作不断地深入并且卓有成效。但是,在完善和健全上海面向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体系过程中,一些如享受对象的界定、  相似文献   

11.
中国城市经济适用房保障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经济适用房保障方式纷繁复杂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调控机制的经济适用房保障模式分类,及各类模式的适用性评价指标体系,并定量分析了全国35个重点城市的建议性保障模式。最后,将建议性模式与现行模式进行对比,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采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广州市经济适用住房停建政策的影响人群为研究对象,对已获得经济适用住房准购证但未购房以及已申请住房保障但未获批两类家庭进行问卷调查和入户访谈,并采用SPSS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分析了两类家庭的经济状况与居住现状,经济适用住房停建政策对两类家庭的影响及其未来的住房保障诉求。在此基础上,对经济适用住房停建政策的稳妥实施提出相关建议,包括做好停建政策后续配套工作,妥善处理已获得准购证家庭的购房需求;优化住房保障申请程序,加强保障性住房分配和后续管理等。最后,针对困难群众对住房保障产品多元化的诉求,对创新产权式住房保障方式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3.
经济适用房空间布局分析——以北京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适用房的建设和布局对城市空间结构和居住者出行具有重要影响.首先采用Kernel密度估计方法计算了北京不同时期经济适用房在不同空间上的建设规模密度,分析其空间布局特征;其次,从经济适用房与地价、交通和主要就业地的相互关系分析经济适用房空间布局的演变.研究表明,北京经济适用房空间布局经历了逐步调整的过程,前期主要分布在城市北部城乡结合地带,后期考虑居民交通出行和到工作地方便等因素,在城市四周较均匀的配置和建设.总体来说,北京市经济适用住房基本分布在城市郊区,就业地与居住地相距较远的矛盾依然突出.建议今后经济适用房空间布局应更加注重主要就业地和居民交通出行的最佳匹配.  相似文献   

14.
解决中低收入人群的基本住房问题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基本国策之一。为了有效地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通过构建数学模型研究在财政补贴率相同的条件下,住房消费补贴与住房供给补贴的成交价格、成交量与社会福利情况,可以发现这两者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别,前者的成交价格、成交量和社会福利都高于后者,但前者比后者的财政补贴额更多。如果提高财政补贴率,那么前者成交价格会不断提高,而后者成交价格会不断降低,成交量都会呈现扩大趋势。成交价格、成交量和社会福利不但与财政补贴率及其补贴方式有关,也与住房的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有关。研究结论的政策意义在于,如果在政府财力有限、住房价格上涨压力较大的条件下,应当采用住房供给补贴;如果在政府财力相对宽松、住房价格上涨压力相对较小、依靠住房拉动经济增长的压力较大的条件下,则应当采用住房消费补贴,同时它还能实现公平与效率兼顾的目的。无论是采用住房消费补贴还是住房供给补贴,都应当增大供给弹性,减小需求弹性。  相似文献   

15.
近代中国,战乱和自然灾害频发,各大城市在不同程度上出现房荒,住房问题非常严峻。1939年华北水灾之后,天津市的住房供应更加紧张。日军占领下的天津特别市政府为了安抚民心,在1940—1942年的三年间连续建房,分别叫做“市营住房”、“平民住房”和“日式住房”,其性质基本相同,都是利用公有土地建房,产权公有,以相对低廉的价格租给市民居住的保降性住房。这些市营住房虽然并没有对低收入者进行特别保护,但增加了天津住房市场的供应,对当时严重的住房短缺问题起到了一定的缓解作用。  相似文献   

16.
基于杭州实证调查数据,利用经济、效益、效率、公平四组变量构建了“4E”模型,对经济适用房政策的绩效进行了评价.结论为:杭州经济适用房建设供给的圈层分异明显,整体绩效表现出“经济和效率较好、公平和效益略显不足”的特征.提出:未来经济适用房在规划建设上应注重区住选择、设施配套的高效性与供给规模、开发模式的实效性,在政策管理...  相似文献   

17.
为了实现居者有其屋,需要针对不同的收入群体采取不同的住房政策,为此要对居民的住房支付能力进行科学的判断。本文采用国际通用的衡量居民住房支付能力的房价收入比指标,用上海市的实际数据对其进行修正使用,以计算结果作为制定差别化住房政策的标准,建立起长效、稳定的住房经济调控政策与住房社会保障政策相结合的梯度住房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18.
中国式城镇保障房体制构建研究: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79年住房制度改革特别是1998年住房分配货币化改革全面推开以来,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趋向的城镇保障房体制构建研究渐次展开。本文系统回顾并展望该领域的研究进展,期冀为城镇保障房新体制乃至整个住房新体制的构建、完善提供理论启示,从而在实践层面奠定"保商协调"和"住有所居"的体制基础。  相似文献   

19.
在城市公共住房政策的大背景下研究和设计公务员住房政策对于后者发展的合理性和稳定性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公务员住房政策与城市公共住房政策的协调为研究对象,主要结论如下:城市公共住房政策面临的是租不起房和买不起房两种巨大的供需缺口并存,而公务员住房问题主要表现为购房的供需缺口。公务员住房政策应以实现内部的公平和全社会的公平为方向,改变完全按职级轮候职工住宅和发放住房补贴的做法,由直接提供转向按困难程度和职级结合的货币化补贴为主,对补贴后依然存在购房困难的公务员,才提供职工住宅和周转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