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价值工程》2017,(8):124-126
以武汉市轨道交通工程6号线16标段唐家墩站-石桥站区间盾构进出洞施工为背景,详细阐述了复杂环境下高承压水粉细砂层盾构进出洞土体加固的关键技术,有效控制了盾构进出洞施工对周边构建筑物的影响,确保了周边建构筑物的安全和盾构机的安全进出洞。  相似文献   

2.
同福西站是广州市轨道交通2、8号线延长线关键控制工程。地质条件十分复杂,周边古建筑林立,严重影响施工进度和作业安全。文章从工程地质、设计及施工角度对其重难点进行了梳理,研究成果可为工程提供技术支持,也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世纪大道站是上海唯一一座"四线换乘"的地铁车站,轨道交通2、4、6、9号线在此交会,车站面积超过4.2万平方米,周边商务楼比较多,公交站点和居民区相对集中,日均换乘客流达35万人次,占总换乘量的近80%。由于当初设计与建筑格局,车站结构复杂,站厅层分为A、B两区,两区互不相通,换乘格局较为复杂。  相似文献   

4.
城市轨道交通对土地资源空间价值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总结国内外轨道交通对城市土地资源空间价值的影响研究的基础上,从利弊两个角度辩证地分析了轨道交通对土地资源空间价值的影响机理,选定半对数形式的Hedonic模型,探讨轨道交通对周边住宅价值的空间效应。以天津轨道交通建设为背景,将视角集中在天津地铁1号、9号线,以之为实证分析的对象,探讨轨道交通对周边土地资源空间价值的影响。对空间效应的研究结果表明,距CBD距离这一变量对房价起主导作用,可见区位因素仍是影响房价的主导因素。最后提出将轨道交通的建设与周边房地产开发有机结合,构建以轨道交通为核心的城市土地资源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5.
轨道交通站点根据其所处区位、周边土地利用情况、现状开发分异的不同,往往与城市开发活动具有不同的结合方式,并对城市空间发展具有不同的作用,一般可分为适应及引导两种类型。以台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沿线站点为例,在对站点周边的土地利用及开发活动分异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归纳适应及引导型站点周边土地利用布局的特征,为指导周边土地利用优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城市轨道交通在城市客运交通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做好城市轨道交通与其他交通方式的配合衔接,对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和运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提出了交通衔接规划的"五一"理念,并以昆明市轨道交通5号线翠湖站为例,根据站点周边的客流出行方式,规划相应的交通衔接方案。  相似文献   

7.
文章对长沙市轨道交通1号线省政府站工程地质进行了评述。研究成果可为设计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北京轨道交通典型站点周边的土地利用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北京轨道交通典型站点东直门站、回龙观站和人民大学站为对象,分析各站点周边2000m范围内以及不同环带的土地利用结构、土地利用率、信息熵、均衡度等指标,揭示不同站点周边土地利用的空间分布特征。位于城市中心和城市外围的轨道交通站点,其周边的土地利用既具有相似性又具有差异性。东直门站周边的土地利用强度大,复杂程度高,土地利用较为成熟;回龙观站周边土地利用率较低,以住宅用地为主,其他功能用地有待开发;人民大学站周边土地开发程度较高,但利用类型相对单一,集中于科教、商业、居住等功能。东直门站和回龙观站2000m范围内均以住宅用地为主,但两者的内外圈层界限存在差异;人民大学站与东直门站的多种功能均高度集中于0~500m的内圈层,但东直门站周边以住宅用地为主,人民大学站周边是办公用地和住宅用地共同占优势。  相似文献   

9.
《价值工程》2016,(15):155-156
介绍郑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绿城广场站1号出入口暗挖段线平控制的方法,为减少返工及保证工期,暗挖出入口采用参考线(弧)放样快速准确进行开挖、初支及二衬的定位,提高了效率,保证了工期及质量。  相似文献   

10.
<正>由上海城建隧道股份公司承建的上海轨道交通9号线二期徐家汇站至肇嘉浜路站区间已于近期实现贯通。在这短短1110m的施工区间里,地下盾构"穿越"却突破了几项世界级的难点。这段施工特殊性在于:盾构需在超浅覆土的条件下近距离穿越上海轨道1号线,盾构与1号线隧道的最小  相似文献   

11.
轨道交通对城市住房发展的影响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轨道交通对城市住房价格和空间分布、居住用地开发强度的影响及影响的时效性等各方面综述了国内外研究进展,得出以下结论:除个别区域和时段外,轨道交通将引起沿线住房价格上涨,位于郊区、开发成熟度低的地区和中等价值的住房价格上涨最为明显;轨道交通将引起沿线居住用地开发强度的提高,提高的幅度与站点的功能关系密切;轨道交通吸引住房需求向轨道线路和站点附近集聚,并使市中心的居住需求向郊区转移,加快郊区化进程,同时改变中心区住房的类型结构,最终改变城市的空间结构;轨道交通对住房价格的影响具有时效性,影响程度随规划、施工、运营等不同时期而不同。  相似文献   

12.
轨道交通建设对沿线房地产价格产生的影响越发明显,为了分析这种影响的范围和程度,以北京市轻轨13号线为例,分析了沿线房地产价格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轻轨站点在城市中心区对房价的影响较小,越远离城区对房价的影响程度和范围越大;在城市中心区和外围区对地价的影响一直集中在1公里范围内.因此,在轨道交通规划的影响下,房地产价格分布格局将发生新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大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空间布局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文章主要分析大城市空间结构演化过程中轨道线网结构特征及其积极作用 ,寻求与我国大城市空间结构发展相适应的快速轨道交通线网空间布局。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通过对国外轨道交通接运公交规划方法的研究,提出了适合于广州的轨道交通接运公交规划标准,并建议在广州市轨道交通四号线交通衔接规划中加以实践。  相似文献   

15.
王帆  周健勇 《物流科技》2021,(2):126-130
城市轨道站点周边的土地开发利用一直备受关注,实现站点周边交通系统与土地利用的协调发展对缓解城市交通拥堵,优化城市用地结构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节点—场所模型对杭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部分站点地区交通与土地利用的协同发展状态进行实证研究,建立站点地区交通与土地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定量分析得出结果,结果显示案例站点地区交通与土地利用协同状态存在差别,最后根据发展现状分析原因并给出促进站点周边协调发展的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6.
轨道交通对城市空间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官莹  黄瑛 《城市问题》2004,(1):36-39
从轨道交通线网、轨道交通站点与空间形态、轨道交通与城市发展轴、轨道交通与城市中心等四个方面讨论了轨道交通对城市空间形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在分析客运通道中轨道交通速度目标值选择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分别研究了不同速度目标值下运行时分、能源消耗、噪音的变化。构建了基于模糊数学的多目标综合评判法模型,并结合案例研究了通道中城际铁路速度目标值的选择。结果表明该通道中城际铁路的速度目标值定为200km/h时比较合理。  相似文献   

18.
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周边“灰色用地”选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我国轨道交通建设的投融资问题进行探讨的基础上,研究了城市"灰色用地"规划对轨道交通建设的适应性,指出这种动态用地规划模式可以提高土地的使用价值和利用效率,解决轨道建设投融资的部分问题,并结合苏州轨道2号线建设对轨道站点周边"灰色用地"选区方法进行了详细研究。  相似文献   

19.
铁路货物运到期限不能得到保障,已成为影响其在运输市场中的竞争能力的一个重要原因。本文在分析目前铁路货物运到期限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保障铁路货物运到期限的解决方案。提出两种方案,一种是在现行组织模式下的改进,另一种是以保障运到期限为出发点的会新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0.
居伟 《价值工程》2012,31(19):56-57
结合上海轨道交通9号线一期工程,介绍了FIDIC合同条件在轨道交通建设中的应用情况,为FIDIC合同条件在国内建设工程中的应用提供了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