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赣南粮仓”——宁都县最近传来喜讯,该县粮食生产又获丰收。据县统计局数字:全县去年粮食单产达550公斤,总产最突破5.15亿斤,比上年增产275万斤。去年自然灾害频繁,许多地方粮食歉收,为什么宁都县粮食生产却能上新台阶?宁都县农业生产的条件并不好,全县67万亩耕地,大部分是中、低产田,他们取得丰收的主要原因在于增加农业投入。宁都县农业基础较差。解放初,灌溉面积13.5万亩,仅占当时全县耕地总面积的26.5%,粮食总产一直在1亿斤左右徘徊,后国家投资兴建了一批水利工程,灌溉面积增至30万亩。粮食总产一跃3亿斤。七十年代,宁都县在国家投资的基础上,开始依靠自身力量,兴修了象“团结水库”这样大型水库,扩大了灌溉面积,到1979年以后,该县粮食总产连续六年超过4个亿。  相似文献   

2.
王彦堂 《东北之窗》2008,(15):32-33
7月2日,国务院常务会原则通过了《吉林省增产百亿斤商品粮能力建设总体规划》(简称《规划》)。届时,吉林省将成为继河南、山东、黑龙江和江苏省之后,中国第5个粮食总产超过600亿斤的省份。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省肇东市委、市政府坚持把粮食生产作为重大政治任务,产业发展根基,农民增收主体抓住不放,全面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挖掘增产潜力,2010年,全市粮食总产达到53.8亿斤,创历史最高水平,已连续6年实现粮食连年丰收,成为全国第三、黑龙江省第一产粮大县。  相似文献   

4.
《吉林省增产百亿斤商品粮能力建设总体规划》(下称《规划》)近日已获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吉林省省长韩长赋在近日召开的记者会上称,吉林省将全省粮食年产量提高100亿斤的规划已转入实施阶段。新增的100亿斤粮食可全部作为商品粮调出,满足全国粮食需求。  相似文献   

5.
"全国大粮仓,拜托黑龙江"。这是2004年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期间,温家宝总理到黑龙江代表团听取审议时说的第一句话,也一直是黑龙江人的牵挂。2011年黑龙江省粮食总产量达到1114亿斤,跃居全国首位,实现了"八连增",3900万人民用行动向国家递交  相似文献   

6.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也是全市上下转变作风狠抓落实、各项工作呈现出崭新气象、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的一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188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存贷余额均超过1000亿,地方财政收入达到96.6亿元,一般预算支出173.43亿元,经济总量达到干亿级,效益指标达到百亿级;粮食总产实现“九连增”。  相似文献   

7.
<正>编辑部:2009年,湖北襄樊市襄阳区粮食总产达到23.39亿斤,比上年增长6.31%;棉花总产13207吨,比上年增长15.4%;油料总产102711吨,比上年增长12.1%;农业总产值34.56亿元,  相似文献   

8.
经过二十年的改革与发展,吕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粮食总产先后登上18亿斤、20亿斤、22亿斤三个新台阶,1996年达到历史最高产22.14亿斤,比1978年的15.06亿斤增长47.0%;农村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一、二、三产业全面发展;农业科技提高到新的水平,农技推广网络逐步健全,农民科技素质普遍提高,农业科技含量由1978年的10%提高到目前的35%以上;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有了较大改善,全区共建成基本农田541万亩,人均1.9亩,经济林面积达到200万亩,草地面积109万亩,植被覆盖率达到25.2%;农业产业化经营开始形成。  相似文献   

9.
1993年山东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可达2500亿元左右比上年增长21.0%,其中,第一产业增长4.0%.第二产业增长29.8%,第三产业26.3%。国内生产总值和第三产业的增长幅度是我省历史上最高时期。 93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 (一)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粮食总产突破八百亿斤大关。今年我省鲁西南、鲁南地区虽遭受了严重洪涝灾害,但各级党政领导和广大干部群众立足抗灾夺丰收,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损失,大灾之年仍取得了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预计全年粮食总产达815亿斤,创历史  相似文献   

10.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聊城市作为一个农业大市,近年来,深入推进农业产业调整振兴,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创新农村经营体制,农业现代化步伐全面加快。2012年,全市粮食生产实现“十连增”,总产达到116亿斤,  相似文献   

11.
新闻速览     
夏粮丰收成定局据《经济参考报》报道农业部有关负责人近日表示,夏粮丰收已成定局,有望实现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连续第五年增产——这意味着今年夏粮总产将实现超过去年2306.8亿斤的好收成。小麦第一生产大省河南的7890万亩小麦总产在610亿斤左右,比去年增加15亿斤以上,单产也将超过去年762斤的水平。  相似文献   

12.
保护耕地 刻不容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耕地保护的根本途径1.农业生产需确保现有耕地总面积不能再减少。"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到2000年粮食总产必需达到4900亿公斤,力争达到5000亿公斤。1996年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到2010年粮食总产要达到5400—5600亿公斤。要实现上述目标,粮食单产按正常速度递增,复种指数在略有提高的前提下,今后仅粮  相似文献   

13.
2014年,全区种植业系统以扎实有效的工作措施,应对不利因素影响,努力减少灾害损失,确保了全年农业生产再获丰收。粮食总产达到550.6亿斤,连续3年稳定在500亿斤以上,粮食产量位居全国第10位,为国家粮食安全和自治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4.
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实现了以农业为主向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历史性跨越 农业经济稳定增长。2007年农业总产值270亿元,与1978年比较,粮食总产增加20亿斤;棉花总产增加175.6万担;油料总产增加42.75万吨;水产品总产增加67.42万吨。工业经济活力增强。2007年全市工业增加值153亿元,以小天鹅、奥达、巨鲸、菲利华等为代表的改制国有企业发生质的飞跃,民营经济蓬勃发展;工业结构全面改善,经济效益持续攀升,  相似文献   

15.
2010年是极不寻常的一年。粮食和农业生产经受了异常严重的自然灾害、异常波动的农产品市场、异常复杂的外部环境等严峻考验,取得了非同寻常的成绩。全年粮食产量达到10928亿斤,再创历史新高,粮食生产实现半个世纪以来首次连续7年增产,首次连续4年保持在1万亿斤以上。菜篮子产品稳定发展,蔬菜面积、总产双增,水果产量增加800万吨左右。全年农业生产保持了良好发展势头,大灾之年获得大丰收,特别是粮食实现七连增,为国家管理好通胀预期、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和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为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实现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也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做好农业农村经济工作意义重大。中央对巩固农业农村好形势、稳定粮食生产、保障农产品供应、增加农民收入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16.
周立 《中国报道》2009,(2):36-39
据报道,2008年,中国粮食总产量达到创纪录的10570亿斤,是40年来第一次实现粮食总产连续5年增加。连续5年增产,似乎使国人有理由对应对全球粮食危机,有个乐观而明朗的态度。但是,应该看到,危机的引发因素都还存在,对这些因素的关注,还远远没有达到应有的程度。  相似文献   

17.
农业、农村、农民是安天下、稳民心的基础,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各级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落实好“多予、少取、放活”的政策,着眼于建设长效机制,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保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好势头。一、努力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我省已连续两年实现了粮食增产,但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发展,粮食生产依然不能掉以轻心。2005年,要依法实施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加大基本农田保护力度,坚持全省确保基本农田8000万亩、粮食播种面积1亿亩、粮食总产700亿斤的粮食生产“三条…  相似文献   

18.
新华网消息国务院总理温家宝4月8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的《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年)》提出.到2020年.我国粮食生产能力达到11000亿斤以上,比现有产能增加1000亿斤:耕地保有量保持在18亿亩,粮食单产水平达到700斤。为此,要科学确定粮食增产技术路线,重点从改造中低产田、选育推广优良品种、提高复种指数、推广重大技术措施、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和加大病虫害防控等6个方面挖掘粮食增产潜力。  相似文献   

19.
到2000年。为了实现1万亿斤粮食的目标,需要再增产1千亿斤粮食。我们认为增产1千亿斤粮食,迫切需要作出重大战略调整,实施三元结构工程,走提高综合效益的道路。 一、增产1千亿斤粮食实际上是增产饲料粮 1.1993年全国人民直接消费的口粮为5500亿斤,基本上是大米和小麦。这一年,人均直接消费的口  相似文献   

20.
一、全省粮食形势和柴达木农业开发的机遇及潜力 青海省是一个缺粮省,1994年粮食生产总量为23.7亿斤,预计1995年将达到24亿斤,按照目前的水平和人口增长的因素测算,到2000年,全省人口将达到520万人,按人均占有口粮654斤计算,需要在目前生产的水平上增加粮食10亿斤。今年初,党中央提出了实行粮袋子省长负责制、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粮食问题纳入区域性平衡的决策。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中央的决策,从青海农业的省情出发,提出了逐步实现粮食自给的奋斗目标。前不久,省农林厅与国家农业部等有关部门的同志就青海粮食的自给问题以及柴达木的农业资源开发问题,一起赴柴达木盆地进行了实地考察,认为确立这一重大目标是正确的,逐步实现青海省粮食自给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