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萧灼基 《中关村》2006,(5):106-107
中关村是中国的战略区域,这已经是一个共识。不过这种共识还只是停留在理论层面上,远未成为每个中关村人,每个北京人,甚至每个中国人的一种天然认识。  相似文献   

2.
中关村是中国的战略区域,这已经是一个共识。不过这种共识还只是停留在理论层面上,远未成为每个中关村人,每个北京人,甚至每个中国人的一种天然认识。为什么说中关村是中国的战略区域?就是因为北大清华等大学和中科院的作用。几乎全国的知识精英和科技精英都汇集在这里,几乎全国最优秀的青年都汇集在这里。现在中央讲人才战略,那么拥有70多所大学的中关村就是全国最大的战略区域。人才的作用是什么?人才是社会经济活动的主体,人才掌握着最先进的思想、技术,人才在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正是人才的作用,高新技术产业从中关村崛起,深刻地…  相似文献   

3.
纪世瀛 《中关村》2011,(4):42-42
“《规划纲要》始终贯穿一种十分强烈的中关村精神,这再一次证明创新的关键在于先行先试、勇于突破。”  相似文献   

4.
《中关村》2009,(12):14-17
国际金融危机的寒流还未离去,尽管中国经济近乎完美地走出了“V”字,尽管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当然他们也是国际金融危机的始作俑者)的经济有复苏迹象。面对这场国际金融危机,各国政府竭尽所能,甚至摒弃前嫌,携手并肩,以图勒住这头来势汹汹的恶兽的咽喉。痛定思痛,寻找病症的根源,在此过程中人们深深地认识到,应对危机的根本方法是创建活力无限的新兴产业。  相似文献   

5.
6.
纪世瀛 《中关村》2010,(4):28-30
在中国的创业型经济中,国民经济的主流必然是以民营企业为主体的中小型企业,这种经济潮流的大趋势不可抗拒,不以任何人的意志转移。  相似文献   

7.
曾几何时,国际化的中国已不仅仅是一个愿望,逐步变成了中国社会正在进行着的现实。国际化也不仅仅是接受世界的发展大势,更重要的是影响世界的发展大势,输出一种有影响力的先进的模式。显然,国际化是社会元素的一种综合力量。本期“封面人物”选定意气风发的联想少帅杨元庆,因为联想近期刚刚完  相似文献   

8.
张颐武 《中关村》2004,(9):36-37
二十年前,一个来自上海的天才少年在洛杉矶奥运会上没有跳出理想的高度,黯然地离开了赛场;但今天的雅典,一个同样来自上海的天才少年却第一个达到了终点,冲到了世界尽头。二十年前,一个来自科学院的研究员第一次走上了中关村的街头,用一个小生意的铺面开始了一个地方的新的命运。他也黯然地离开了这个地方,回归泥土;但今天,这个叫做中关村的地方已经成了中国“和平崛起”时代的未来的象征。这两件事在讲述一个共同的梦想。当年开始的道路今天已经有了一个让人欣慰的结果。尽管未来还需要无限的努力。但这两件事可以象征一个国家和他的人民的…  相似文献   

9.
习牧歌 《中关村》2013,(11):18-19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令人振奋,对中关村人来说是极大的鼓励和鞭策。中关村正奋发进取、砥砺创新,走在一条改革、进取的康庄大道上。她孕育着中国的希望之光,未来一定会越来越光明。  相似文献   

10.
张颐武 《中关村》2006,(5):107-108
这里记下的是一些中国的创新者的足迹。他们都属于中关村,属于这个中国高科技产业和文化创新的中心,他们用自己的坚持和努力获得了人们的尊重。中关村二十多年的发展正是和这些人的努力分不开的,虽然历史有自己的命运,但如果历史里没有“人”的光彩,就会黯淡许多。正是这些人丰富了也充实了中关村,而中关村和这些人物一道,成了中国发展的最灿烂、最迷人的景观。  相似文献   

11.
论坛缘起由科技部、商务部、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贸促会、国家知识产权局和北京市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十四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于2011年5月17日拉开帷幕,来自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嘉宾都集聚于此,参加一年一度的科技盛会。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硅谷     
金秋9月,一年一度的中关村电脑节在北京拉开了帷幕。曾几何时,中关村已经发展成为拥有一区九园和联想、方正、用友、紫光等17000多家高科技企业,以及北大、清华等80多所高等院校和以中科院为代表的200多家科研机构,成为中国高科技的象征和自主创新的策源地。有人将中关村比喻为“中国的硅谷”。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硅谷,将产学研结合在一起,从20世纪60年代的半导体、70年代的计算机到90年代的互联网再到21世纪的创新服务,诞生了一系列新的产业形态,引导美国社会从工业时代过渡到信息时代,开了人类社会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的先河。中关村能否…  相似文献   

13.
《中关村》2012,(7):15-15
“人才是科技创新创业的主要载体,大力培养、引进和支持人才创新创业是我国坚定不移的战略选择”。“中关村人才论坛”是高瞻远瞩的人才战略研讨活动,如今已举办7次,成为常态。论坛主题重在结合当前的形势,聚焦中关村人才开发最新政策和前沿话题,参加人数均在500人左右,  相似文献   

14.
李政 《中关村》2004,(3):42-43
“另类”的兴奋无疑,许为平是中国经济的一个“另类”,因为他不仅仪提出概念,还要彻底地实践、验证这一概念。显然,总部经济是一个创造性的概念,它必然会丰富“新经济”的内涵,而中国的腾飞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便寄希望于这种新经济——这是上上下下的统一共识。那么,什么是新经济,其本质是什么?喜欢创新的许为平是否会再带给经济界与新闻界一个惊喜?这一惊喜要从2004年年初中关村管委会的戴卫副主任的一次讲话谈起。  相似文献   

15.
虎年春节与情人节刚联袂而过,又到了莺飞草长的春三月。年年“两会”今又是,在“后金融危机时期”,关注民生,调整结构,寻找希望,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6.
在凤凰岭的规划中,我们要按照后工业化的视角,挖掘前工业化的资源,形成超工业化的产品,对应变化中的市场。  相似文献   

17.
《中关村》2012,(11):96-97
中国高新科技产业近些年来一直处于高增长状态,成为拉动中国经济不可或缺的支柱产业,而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也带动了区域的升级转换,从中关村到上地再到北清路就是二十年来发展的典型。20年巨变后的科技新篇从民间的自发行为到政府的积极干预,从日渐饱和的中关村一直往北,从白颐路到信息大道,上地欢迎你的硕大字体耀目在面前。20多年前,上地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地方,而现在这里已成为我国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导,集科  相似文献   

18.
厉以宁 《中关村》2005,(3):62-62
中国最大的市场是农村市场。农村怎么提高收入?现在体制上正在创新。甘肃、陕西、贵州……,中国的农村正在悄悄起变化。什么变化?新的合作组织正在产生,新的合作组织是农民自发组织的,跟过去的合作社是不一样的,名字叫专业协会,有的地方叫经济联合体,有的地方叫公司,但更多的用  相似文献   

19.
郭寿康  张勇 《中关村》2005,(6):39-40
我想讲两个问题。不论是保护知识产权还是促进商业经济发展,还是尊重知识产权的意识,归根结蒂还是人的问题,还是以人为本,立法需要人,执法也需要人。人的培养、人的教育在知识产权保护上是非常重要的,保护知识产权需要两手,一手硬,一手软。硬的是执法,罚款,判刑,现在最高可以判  相似文献   

20.
李克 《中关村》2007,(9):60-62
投资中国,趁热淘金,放眼看过去,跨国公司的中国动作越来越得不到满分,加在洋企头上那一道道神秘的光环,如今正在一点点褪去。是中国人更加的理性了,还是洋企本身的问题?这是"土企"应该反戈一击的拐点,还是洋企们值得重新审视的关键?当向来的闭关锁国变为积极的改革开放,当缓慢的农业经济遭遇新经济的终极速度,当西方人像当初发现美洲那样锁定中国机会,一个问题逐渐变得清晰起来——当中国的发展与如今这个充满活力同时也是充满变数的世界几乎同步时,要想征服世界,必先占领中国的理念里本来就带有的西方人特有的强硬,将使他们不得不在这个问题上露出软胁——谁能破解进入中国并获得宝藏的咒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