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河南省农区经济的时空演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乔家君  赵威 《经济地理》2011,(6):992-998
利用ArcviewGIS软件,对河南省2109个乡镇35个村级属性数据进行空间可视化分析,结论如下:河南省农区经济发展水平呈现出高低交错的空间格局,欠发达农区占主体,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农区集中于河南省中北部,外侧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等。据时空耦合(时空转换)规律,将河南省农区经济的发展划分为贫困阶段、温饱阶段、发展阶段、小康阶段和富裕阶段,空间上呈明显分异。河南省农区经济发展与其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密切关联,村镇企业对地方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交通、地形、原有发展基础对农区经济水平及其差异均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
刘玉振  周灿  乔家君 《经济地理》2012,32(2):116-120
农业创新只有充分地扩散,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其经济效应。本文以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大营村为例,分析了大营村萝卜特色种植的优势条件,借助创新扩散理论揭示其特色种植的空间扩散轨迹,并总结其空间扩散方式、空间结构及影响环境。得出如下结论:①大营村特色萝卜产业选择具有优越的自然资源禀赋、悠久的种植历史、广阔的市场需求等优势;②大营村萝卜种植扩散,在空间上按照渐进式和跳跃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存在一定的距离递减效应;③大营村萝卜种植扩散的空间结构呈现出点轴式模式,种植基地布局具有明显的“杜能圈”印迹;④大营村萝卜种植的空间扩散受到空间距离、地理环境、扩散效益、政府作用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沟域经济是北京山区发展中提出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以太原市为例,在分析其山区村域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借鉴北京沟域经济发展经验提出太原山区村域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以期为山西山区村域经济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4.
喀斯特山区自然生态环境的脆弱性限制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在长期的传统农业生产模式下,农村经济在低效率水平上运行。本文通过对长顺县板床村农村经济的分析研究,探讨喀斯特山区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欠发达平原区村域特色种植销售市场的时空变化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农产品销售市场的空间分布及其变化对村域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指示作用.对一个欠发达平原区富有特色种植村域的调查显示,河南省开封市高寨村的特色种植-韭菜销售呈现倒U型的演化特征,销售渠道日渐完善等.村域韭菜的销售空间具有如下特征:①北方的饮食习俗使得其成为重点销售区;②韭菜的易腐性导致3小时里程圈突出;③大中城市为销售的核心地域;④销售方式随着距离不同而呈现较大差异;⑤销售地形以平原区为主.开封市域始终是销售的重点地区,空间变化表明:韭菜生产规模的下降并未导致韭菜市场的萎缩,尤其是在周边大城市的销售并未受到较大影响.据此认为:村域经济的多元化、专业化、集团化是今后的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6.
基于农户调查的村域商业经济活动空间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河南省不同收入水平和不同地形条件下的5个村庄为例,通过问卷调查,以行政等级(村、乡、县、市)为基础,总结出农村居民购物消费和销售农产晶的空间等级结构,得出墙南村两级分化型、宋圈村中间集中型、北宋村趋于低等中心地、上河村连续型和陈湾村离散型的消费结构类型;以及墙南村、宋圈村、北宋村、上河村趋于低等中心地销售型结构和陈湾村结构完整销售型结构(以邻县销售为主).试图创建以农村家庭为基点的中心地结构模式和研究方法,以使与基于商业设施的中心地理论相对比.对商业中心地结构和农村居民出行活动空间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另外还对比分析5个村的商业活动空间差异,并对其进行尝试性的解释.  相似文献   

7.
中部农区农户打工簇研究——以河南省三个样本村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农户打工区位的研究是认识农民工流动空间规律的基础。通过对河南省南阳市三个不同类型典型样本村的实证研究,发现农户打工区位的选择具有明显的打工簇现象,在自然村尺度上,少数的打工簇集中了多数的打工者。其形成主要由打工决策和打工区位选择中打工者所拥有的社会资本决定,主要基于传统地缘关系和血缘关系的关系网络在打工簇的形成中具有重要作用,种子打工者和潜在打工者在由关系强度决定的博弈中造成了打工簇的形成和扩散。  相似文献   

8.
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是当前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内容。界首市积极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推动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进行了有效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基于此,从界首市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做法及成效、问题及原因、方法及路径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村集体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乔家君  李小建 《经济地理》2006,26(2):192-198
借助地理学及其他相关学科理念,根据实地调查的大量农户数据,从微观视角对村域人地关系系统进行了定量分析。用人地关系系统熵来表征人地系统的状态函数,用熵变来反映人地系统的发展变化,用熵流来表示人地系统各空间型式地域主体之间的流动。研究表明,三个调研村域人地系统稳定程度存在显著差异,不同的产业发展、农户行为对村域人类活动无序程度及其承载容量影响不同。从微观地域、微观个体视角,提出了村域人地系统相应的调控措施:高效利用农家庭院,加强企业管理,规范农户行为,发挥地方政府作用。  相似文献   

10.
推动产业集群发展是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谋求"跨越式"发展的明智选择.湖南是中国中西部地区一个典型的经济欠发达省份,其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相对较低.本文在分析欠发达地区发展产业集群的意义与现状的基础上,基于SWOT模型,系统研究了湖南产业集群发展,由此提出推进湖南产业集群发展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中间业务逐渐成为商业银行经营的战略重点,但经济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中间业务的开展和发展仍然存在较为明显的差距。在稳步拓展银行卡业务范围,让银行卡渗透到医保、税收、加油、道路收费、停车收费、公务采购等领域的同时,要抓住目前安康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黄金时期这一良好契机和广大市民空前高涨的投资热情,开发一些高智力型、高收益的新业务品种。利用银行人才信息的相对优势,为企业提供更多信息查询、顾问咨询等服务,改变银行仅仅是企业融资渠道,对银行的需要仅是资金的局面。  相似文献   

12.
13.
龚毅  刘海廷 《经济论坛》2011,(9):31-33,50
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培育区域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产业集聚通过提升产业竞争力而增强区域核心竞争力,而技术创新在推动产业集聚、促进产业集聚区经济发展方面又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在现有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技术创新与产业集聚的相互关系,并提出了二者的互动模型,最后揭示了技术创新促进产业集聚区经济增长的微观机制,以期能够指导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践。  相似文献   

14.
对农户打工地城镇规模类型的研究是认识农民工流动规律的重要内容.基于入户调查数据,采用多值逻辑回归模型和有序逻辑回归模型,以河南省三个样本村为例,对中部农区农户打工地城镇规模类型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农户打工地主要集中于省城、深圳经济特区、乡镇和地级市,而在县城打工的人较少;农户对打工地城镇规模类型的选择与打工距离密切相关;家庭代数、村经济发展水平和关系网络是影响农户打工地城镇规模类型选择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农村小城镇的发展是中国农村城市化的必然选择,也是欠发达地区农村城市化的现实选择和重要途径.本文以河南省汝州市域的小城镇为例,通过探讨汝州市小城镇的分类及不同类型小城镇的发展策略,希冀对全省乃至广大中部地区的小城镇建设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6.
面临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大好时机,永州等欠发达地区在产学研实践中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信息交流障碍、价值评判体系不一致、产权归属难界定、配套机制不健全四大因素使得欠发达地区校企互动受到制约。为促进欠发达地方校企良性互动,需要大力创新产学研相结合机制:建立以信息交流为基础的沟通协调机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引导机制,以知识产权为纽带的利益分享机制,以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运行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7.
对当前经济欠发达地区乡镇卫生院进行调查了解,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加强经济欠发达地区医院管理,改善农村医疗条件,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18.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引导、支持和帮助广大农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实现村强民富,是我们党坚定不移的方针,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在农村的具体体现,也是当前深化农村改革的重点难点问题。村级集体经济是村级组织运转和农村事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有了发达的集体经济,才能更好地扶持家庭经营及个体经济的发展,才能实现共同富裕,同时强大的集体经济也是增强农村基层组织凝聚力的物质基础。但经济欠发达地区出现村集体“无钱办事”的困境。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加快村集体经济发展步伐,促进村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选取巩义市回郭镇21个行政村为样本区域,分析农村工业发展进程对村域经济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村工业对村域经济整体实力提升、劳动力就业规模扩大、农民收入提高、村域农业、餐饮服务、商品流通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均具有重要影响,并且其影响存在着显著的空间差异;农村工业发展通过"旁侧效应"和"回顾效应"一方面使农业劳动力移入非农产业,另一方面农民对生活质量和生活标准的更高要求客观上需要加强对农村社会、文化、教育、道路等基础设施的建没;村域工业发展在不同尺度上产生各异的区域效应.  相似文献   

20.
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二元结构与多重约束、沿路布局、农业产业化水平低、深层次的产业结构矛盾.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基本定位:民营主体战略、优区开发战略、产业优化升级战略、体制创新战略、人才开发战略.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切入点:重视市场机制和民间力量在开发落后地区中的积极作用、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着力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加快城镇化进程、加快市场化建设、统筹城乡规划和梯度推进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