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 毫秒
1.
中国地方政府合作治理跨区域公共事务的制度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跨区域公共事务的特征为分析起点,指出跨区域公共事务应寻求各地方政府合作治理的道路.通过对从"囚徒困境"到合作博弈的解析,分析了跨区域公共事务合作治理的可能性及其所要具备的条件.即通过制度化的设计,加强各方协商和信息交流.具体的制度设计重点是,创建和完善动力激励机制、信息沟通机制和监督约束机制.此外,进一步深化政治、经济、社会体制改革,为地方政府合作治理跨区域公共事务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2.
经济社会的纵深发展加强了各区域、各地方政府间的联系,同时也催生了越来越多的跨区域公共问题,超出了单个地芳政府的应对能力,迫使政府寻求合作治理之路,使得合作治理也因此成为了研究的热点。结合合作治理的相关理论。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为例,对中国地方政府合作治理跨区域公共事务的必要性、存在问题及原因等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3.
自Coman(1911)关注美国西部大陆的农业灌溉问题以来,公共事务治理研究历经百年,大体上经历了移民定居法案下的美国西部干旱地区农业灌溉用水安排、水市场发展障碍分析、可再生自然资源过度开发规制以及全球气候变化应对四个阶段。本文主要对上述四个阶段公共事务治理研究中面对的主要问题、治理措施及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回顾,并对未来发展方向及对发展中国家的启示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4.
东北区域经济合作机制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北地区要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第四增长极,必须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区域共同市场构建、资源共享等方面展开实质性的合作,以区域经济合作推动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本文在分析了东北区域经济合作所面临的发展环境基础上,从区域协调发展、区域利益共享与区域利益补偿三方面研究了促进东北区域经济合作的机制,并提出推进东北区域经济合作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科学的界定区域物流合作和区域物流增长的内涵出发,从区域物流合作行为和制度两个视角探讨区域物流合作对区域物流增长的作用机制,为促进我国区域合作进程和加快区域物流一体化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陕西区域旅游合作组织形式的创新,取决于组织形式在整个区域旅游经济系统中的扩散效应。作为区域旅游组织形式创新的后续,其扩散程度关系到组织形式创新能否带来经济效益和产业竞争力的提升程度,关系到区域经济竞争增强程度。因此,陕西区域旅游合作成长机制落脚到产业竞争优势,体现的是一种组织力、耦合力和协作力的聚合效应和联动效应。  相似文献   

7.
陕西区域旅游合作组织形式的创新,取决于组织形式在整个区域旅游经济系统中的扩散效应.作为区域旅游组织形式创新的后续,其扩散程度关系到组织形式创新能否带来经济效益和产业竞争力的提升程度,关系到区域经济竞争增强程度.因此,陕西区域旅游合作成长机制落脚到产业竞争优势,体现的是一种组织力、耦合力和协作力的聚合效应和联动效应.  相似文献   

8.
洞庭湖治理:退田还湖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洞庭湖流域退田还湖的必要性,制订出切实可行,符合生态和经济效益的流域可持续发展规划,同时探讨因为退田还湖所引起社会和经济问题的规避和处理,为国家和地方制订科学的洞庭湖流域退田还湖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大香格里拉区域旅游合作及其发展机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作为中国西部跨越滇、藏、川、青等数个民族省区的特殊区域,大香格里拉旅游区域内各组成单元间的旅游合作,从区域整体角度进行旅游开发,有其自身内在的发展要求和内涵。本文在重新界定明确大香格里拉地区区域旅游合作发展具体实质的基础上,全面分析了这个区域旅游合作的基础、区域整体旅游规划应遵循的原则、具体合作运行机制的构建等问题,并着重强调了目前制约这个区域旅游合作的关键问题是缺乏统一的思想指导和具有实际意义的行动方案。  相似文献   

10.
洞庭湖区域产业同构现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因为资源同构、观念传统和缺乏区域产业分工协作机制,洞庭湖区域产业结构出现同构现象。产业同构导致资源低效利用或者浪费使用,导致环境污染。洞庭湖区域建设两型社会和实现又好又快发展,需要突破产业同构现象。  相似文献   

11.
六大林业生态工程的推进、生态公益林补偿机制的建立已成为湿地生态补偿的先声。资金来源单一,资金不足已成为影响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补偿实践开展的最大障碍。本文主要运用实地调查与文献研究法,在实地调查了解洞庭湖湿地资源利用、保护与生态补偿现状的基础上依据生态补偿的三大原则,探讨了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补偿的投入机制,尝试解决补偿资金不足、资金来源单一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在广大农村地区,落后的水环境治理与日益膨胀的污染负荷之间的矛盾使水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峻,并且呈现出迅速恶化的趋势。从我国农村水环境污染的现状出发,基于公共物品理论深入分析当前农村水环境治理中存在的治理主体缺失、治理资金投入不足、环保意识薄弱、二元化的环境治理政策等一系列问题,指出市场失灵和政府缺陷是导致农村水环境治理不足的最重要原因,并依此来构建我国农村水环境治理的机制。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一枝独秀,发展势头强劲,湖南省旅游业也在不断攀升,湖南省旅游资源数量多、种类全、品位高,旅游开发潜力巨大。来湘旅游的入境游客中的核心部分来自港、澳、台地区,而国内客源中广东游客占了近三成,再加上西面张家界,南面长株潭(“红色旅游”资源)等旅游大市的冲击,使位于湘北的洞庭湖区旅游业的发展面临极大的挑战。洞庭湖区近年来旅游业发展方兴未艾,目前,进一步利用湖区旅游资源优势,克服湖区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寻求旅游资源开发的对策,加强对洞庭湖区旅游资源的保护性开发,走具有湖区特色的旅游业发展道路,对促进环洞庭湖经济圈社会经济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介绍森林景观研究现状的基础上,进行了环洞庭湖区森林景观特征分析。提出了该研究的理论与方法研究框架.分析了环洞庭湖区森林景观空间特征和系统柄合机理.论述了环洞庭湖区域森林秉观的系统稳定性以及生态经济发展模式构建等的方法与应用。  相似文献   

15.
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会出现人口与经济在空间上的联系,存在一定的演变规律,这也是经济发展的规律之一。选取人口和GDP两大指标,根据地域重心和地理集中指数等方法,运用arcgis等软件制作出洞庭湖生态经济区人口重心和经济重心的地理坐标轨迹图变化图表,分析其变化趋势和驱动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结果表明:洞庭湖生态经济区人口和经济分布具有较大的不均衡性,人口分布主要体现为向交通干线和区域中心城市集聚,其周围人口密度远远大于其他区域人口密度;经济分布主要体现为交通干线周围优于其他区域,而且人口和经济重心的总趋势是从西南向东北方向移动。  相似文献   

16.
本文阐述了将退田还湖与发展养殖业、平垸行洪与发展避灾农业、退耕还林与发展林牧业、移民建镇与发展二、三产业、加固干垠疏浚河道与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有效结合,是实现洞庭湖治理与湖区经济结构调整的两全之策。  相似文献   

17.
洞庭湖湿地景观结构与生态工程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碟形盆地圈带状景观结构控制下,洞庭湖区形成了以浅水湿地、过水湿地和渍水湿地为主的我国最大的湖泊地区湿地景观。由于不合理的开发活动,近年来出现了湿地面积减少、生态功能衰退、资源过度利用与闲置并存等问题。为了合理开发湿地资源,必须强化湿地综合管理,稳定湿地面积,建设复合高效湿地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18.
洞庭湖区生态承载力及系统耦合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方法,从系统相互作用的角度,对洞庭湖区生态承载力及系统耦合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近10年来洞庭湖区总EC和人均EC呈持续下降态势,降幅达5.12%;生态资产类型中耕地的EC降幅达.12.66%,建设用地的EC升幅达15.49%.②生态承载力与生态弹性子系统、资源环境子系统和社会经济子系统要素之间呈显著相关性,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耦合关系,呈现“J”型、倒“U”型、直线型和“L”型等不同的耦合形态.③产业结构特征及变化、城镇化进程的推进、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矿产开发和工程建设等因素导致生态系统弹性度衰退、资源和环境供容能力下降、社会经济系统发展功能受制约是形成这种耦合关系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从旅游产业、城镇化和生态环境3个维度构建旅游城镇化指标体系,运用状态空间法,分析2000—2018年洞庭湖区17个县域旅游城镇化的时空分异及其演化机理。结果表明:①2000年以来洞庭湖区旅游产业指数呈现上升趋势,但是整体水平偏低;城镇化指数呈现明显快速上升态势,整体水平较高;生态环境指数大致呈"W"型变化趋势,且整体水平偏低;旅游城镇化指数不高,均值为0.3737,大致经历了3个变化阶段,基本上与城镇化指数变化一致。②城镇化指数>旅游产业指数>生态环境指数,说明旅游城镇化的发展同城镇化和旅游产业子系统具有高度协同性,与生态环境子系统具有反向性,反映出城镇化和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给生态环境产生了强大压力,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旅游城镇化指数的整体提升。③近20年来洞庭湖区旅游城镇化发展的空间差异明显,旅游产业指数和城镇化指数的空间分布格局表现为湖区中部县域较低,外围县域相对较高,基本上形成以岳阳市区、常德市区和益阳市区3个县域为中心的环带状分布。生态环境指数的地域分布格局表现为湖区中部县域明显高于外围县域,基本上形成以沅江市和南县2个县域为中心的环带状分布。旅游城镇化指数的空间分布格...  相似文献   

20.
洞庭湖地区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展旅游业是解决对洞庭湖区进行综合治理所带来的一系列民生问题,特别是移民和农民问题的最佳选择。洞庭湖区旅游资源丰富,具有发展旅游产业得天独厚的条件。本文从旅游资源数量特征、旅游资源品质特征和旅游资源分布特征三个方面客观分析了洞庭湖区旅游资源禀赋格局,同时从旅游开发基本格局、旅游区域功能格局、旅游产品开发格局、旅游市场开发格局四个方面剖析了洞庭湖区旅游资源开发格局。基于以上认识,从旅游管理协调机构的建立、旅游规划的编制与管理、近期各功能区旅游资源开发方向的确立、旅游中心城市的培育、区域旅游品牌的提升、区域旅游合作、旅游安全保障体系的构建、洞庭湖区旅游环境的保护等方面,提出了洞庭湖区旅游资源开发的系统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