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能值的中国海洋生态经济系统发展效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运用能值理论和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及Tobit模型系统地研究了2004—2013年中国海洋生态经济系统发展效率。结果表明:(1)可更新资源能值和经济产出能值的数量级远大于不可更新资源能值、废弃物能值、生态服务能值,可更新资源和经济产出是海洋生态经济系统的核心,海洋生态经济系统运行状态逐步趋好。(2)2004—2013年中国海洋生态经济系统能值总投入由1.84E+24sej增至2.25E+24sej,能值总产出由1.52E+24sej增至5.55E+24sej,投入产出差距呈扩大趋势。(3)2004—2013年中国海洋生态经济系统处于低效率的运转状态,但中国海洋生态经济系统发展效率整体呈上升趋势,区域间海洋生态经济系统发展效率变化呈现出两极分化特征。(4)从空间格局上看,天津、广东、海南的海洋生态经济系统综合效率低于其他地区,海洋生态经济系统技术效率以上海为界,北方地区整体海洋生态经济系统技术效率高于南方地区,海洋生态经济系统规模效率呈高低相间的分布格局。(5)从纯技术变化、纯效率变化、规模效率变化和规模技术变化对海洋生态经济系统发展效率影响上看,纯技术变化纯效率变化规模技术效率变化规模效率变化,技术进步是推动海洋生态经济系统发展效率提高的主导因素,中国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注重科技资源的投入。  相似文献   

2.
文章运用能值分析法对霍林河下游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投入产出、净能值产出率与投入率、人均能值用量和环境承载率进行了计算;以净能值产出率与环境承载率的比值作为能值可持续性发展指数(ESI),在建立能值可持续性分级基准的基础上,定量研究了生态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结果表明,研究区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总投入为9.15×1021sej,以不可更新的工业辅助能值为主,总产出为10.61×1021sej,以种植业和畜牧业为主.全区平均ESI为0.17处于不可持续范畴,针对该区实际情况和能值分析结果,提出调整能值投入结构、提高农业生态环境承载力等使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海洋生态经济系统脆弱性与协调性研究的最终目的是实现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海洋生态经济系统脆弱性与协调性的内涵构建海洋生态经济系统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脆弱性与协调性评价方法对中国沿海地区海洋生态经济系统脆弱性与协调性进行动态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2006—2014年,中国海洋生态经济系统的脆弱性指数较低,整体上处于中度脆弱阶段,但绝大多数省市的脆弱性指数呈上升态势,整体发展状况不容乐观。(2)2006—2014年,中国沿海地区海洋生态经济系统脆弱性呈现出整体分散、部分连片集中的空间分异格局。其中,东北沿海地区与华东沿海地区海洋生态经济系统脆弱性逐渐升高,华北沿海地区与华南沿海地区呈现出两极分异的空间格局。(3)2006—2014年,中国海洋生态经济系统整体协调性指数较低且呈上升趋势,轻度失调状态居于主导地位且逐步扩展至沿海地区。(4)2006—2014年,中国沿海地区海洋经济子系统与生态子系统的协调性整体呈下降趋势,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与海洋生态环境优化之间的矛盾仍然凸显;海洋经济子系统与社会子系统协调性整体呈上升态势,但仍处于轻度失调状态;中国沿海地区海洋生态子系统与社会子系统协调性整体发展较好,空间上呈现出多样化的演变态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在海洋领域逐步体现。  相似文献   

4.
天津市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能值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更好地评价天津市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运行特征和可持续发展状况,文章利用能值分析理论通过构建评估指标体系,对天津市农业生态系统的能值投入产出状况、环境承载情况和生态系统运行效果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天津市农业生态系统能值产出率相对较高,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强,但化肥、农药和地膜等工业辅助能值大幅增加,造成对生态环境的较大压力。天津市应调整其能值投入和产出结构,加大农业科技的研究和推广力度,降低以化肥为代表的工业辅助能投入,以促进其农业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5.
基于能值分析的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经济系统演变态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楚芳芳  蒋涤非 《经济地理》2012,32(2):143-148
采用能值理论与分析方法,研究2000-2009年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流量,社会经济自然子系统各能值指标和可持续发展指数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经济系统正处于中级发展水平,经济发展主要依赖本地资源,外界输入能值逐渐增加,经济开发强度不断扩大,工业化和信息化水平飞速提高,但能源生产和利用的效率呈现下降的趋势,环境负荷率不断增大,系统呈现不可持续的发展趋势。根据此结果提出了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经济系统的发展对策,以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和谐程度,促进结构的稳定性,功能的高效性及发展的持续性的“三位一体”,使其进入良性健康的发展轨道。  相似文献   

6.
为了定量分析宁夏生态经济系统的发展水平及其可持续发展状况,运用能值理论对2010—2015年宁夏生态经济状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2010—2015年间宁夏生态经济系统总能值使用量由148.75×1021 sej增加至208.67×1021 sej,在总能值使用量中93%以上为不可更新资源能值,说明宁夏生态经济的快速发展取决于对本地不可更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宁夏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自给率高达97%以上,而其外部输入能值却严重不足,对本地不可更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虽使经济得到发展,但长此以往必将导致不可持续的发展;宁夏生态经济系统的环境负荷率较高,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压力较大。  相似文献   

7.
天津市生态经济系统能值分析及其可持续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能值分析方法,对天津市1998—2007年能值流量进行动态定量分析,并对天津市可持续发展指数进行了变化趋势分析,在与其他地区比较的基础上,定量描述了天津市生态经济格局和发展状态的总体特征。结果表明:天津市2007年总能值用量中有89%是不可更新资源,实际人口为其承载人口的1.56倍,超过了402万;近10年中,天津市能值自给率从0.70下降到0.45,能值产出率从3.69下降到2.37,环境负荷率从1998年的4.33上升到2007年的14.45,可持续发展指数从1998年的0.85下降到2007年的0.16。系统高度依赖于反馈能值的投入,区域自身可持续发展能力低,天津市经济发展对生态系统的压力越来越大。最后对提高天津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基于能值分析理论,对2007—2016年延安、榆林、庆阳、金昌和克拉玛依等西北资源型区域的生态经济系统发展状况进行了动态分析。结果显示:2007—2016年各资源型区域总能值使用量大幅度上升,榆林、庆阳和金昌主要依赖本地不可更新资源发展;各资源型区域能值投入率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整体系统开放性较差,金昌的废物能值比和环境负荷率最高,环保压力较大;各资源型区域系统稳定度指数和可持续发展指数下降,生态经济系统面临不可持续的压力。因此,应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基础上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系统开放性和稳定性,使系统向可持续性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9.
城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区域水环境系统质量下降,导致水环境脆弱性逐渐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为协调水环境与人口—经济—生态空间格局,文章从水环境脆弱性评价的角度,利用模糊集对分析法对贵阳市水环境脆弱性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并提出人口—经济—生态空间格局的优化对策,结果表明:(1)贵阳市水环境脆弱性分区为轻度、中度、重度脆弱性,所有分区均存在劣V类水质河段,COD、氨氮、总磷等污染物排放比重均值达54.38%,整体水环境质量有待改善;(2)通过人口—经济—生态空间格局的统筹优化,提出"水源地空间生态化、水旱地交替布置、居民点城镇集聚、工矿点下游集聚"的优化对策,为贵阳市水环境的有效治理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加大,其生态经济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发生了较大变化。基于能值分析方法,对1999~2009年辽宁省的能流、物流、货币流、废物流等进行定量分析,评价各子系统在生态系统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并通过综合分析上述各种生态流,得出一系列以能值为基础的综合指标,定量分析辽宁省生态经济系统的结构功能特征、生态经济效益及其可持续发展水平,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能够为辽宁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1.
运用能值相图对山东省海洋渔业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评价的结果表明,2003—2015年,山东省海洋渔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可更新自然资源、净化废弃物能值和经济社会反馈能值的投入比例存在明显差别,并且三者之间的比例结构在12年间发生了明显变化;山东省海洋渔业生态经济系统中经济社会反馈能值投入大幅度增加,能值产出率下降,海洋生态环境负载压力不断增加,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状况明显下降。创新海洋渔业生态经济系统管理模式,不断降低经济社会反馈能值投入占比和净化废弃物的能值投入占比,提高经济社会投入能值的产出效率,是实现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可行方案。  相似文献   

12.
构建了农业“水—土—经济”三元系统的耦合模型,基于2006—2020年中国31个省域的面板数据,从时空维度对三元系统协调发展趋势及区域异质性特征展开实证分析。结果显示:(1)省域农业水资源与农业经济发展呈快速增长趋势,农业土地生态发展态势较为稳定。(2)省域三元系统耦合水平持续提升,但整体水平较低。(3)农业土地生态与农业经济发展融合相对滞后,未显现明确协同发展趋势。(4)区域间农业水资源与农业经济发展的耦合水平具有显著异质性特征,但二者空间匹配度不断提升。(5)农业土地生态与农业经济发展呈较高空间匹配度,二者耦合度提升是三元系统耦合关系改进的重要因素。据此,从三类二元系统视角提出统筹规划农业水土资源配置,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推行高效节水农业机制,带动农业经济快速发展;实施规模化土地流转,强化农业经济发展新动能的建议,为农业“水—土—经济”系统耦合协调发展提供决策参照。  相似文献   

13.
能值分析以能量为单位定量评估生态经济系统中各种生态流的可持续性,是可持续发展评估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本文系统地论述了能值分析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指标,阐述了能值分析的基本步骤,最后分析了应用能值分析进行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估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4.
北京市1998—2008年生态经济系统能值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北京是一个具有特殊研究指向的复杂生态经济系统。通过能值分析的研究方法,对北京市的能流、物流、信息流、货币流进行定量分析和衡量,评价各子系统在系统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并通过综合分析上述各种生态流,得出一系列以能值为基础的综合指标,以定量分析北京生态经济系统的结构功能特征与生态经济效益,以及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从而为绿色北京建设提供决策支持,这对北京高效、快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我国西北干旱区农业生态环境、农业经济、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协调发展关系,基于西北干旱区所辖省份2004—2018年数据构建农业"生态—经济—服务"系统(EES系统)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借助耦合协调度模型对EES系统耦合协调发展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西北干旱区15年间EES系统整体水平不断上升,农业经济、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水平显著上升,农业生态环境水平上升幅度较小,波动大;系统耦合度水平较高,协调程度由过渡发展跨入协调发展;系统协调发展类型由生态优先型转变为生态滞后型。针对以上结论,提出通过发挥政府引导作用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补齐生态短板,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等措施等相关建议来保障三者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6.
农业可持续性发展用生态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来评价农业系统是否持续、协调地发展,是一种把产量、质量、效益与环境综合起来安排农业生产的农业模式。以此为依据构建湖南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包括农业生态可持续发展、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农业社会可持续发展三个子系统。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综合评价分析湖南省2001—2011年农业可持续发展综合情况。  相似文献   

17.
邢台市是冀南以发展煤化工、钢制品、装备制造为主的工业城市。文章运用能值理论,对邢台市1990~2009年城市生态经济系统资源流、货币流、人口流和信息流等进行核算,结果表明:邢台市1990~2009年生态经济系统流入能值增加,能值产出下降,可持续发展指数大幅下降,环境负载率不断升高。认为邢台市目前的发展模式主要是资源消耗型经济,经济发展主要建立在对本地不可更新资源的开发利用上。因此,应改变发展模式,调整产业结构,提高资源利用率,增加产品附加值,促进生态经济系统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分形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业生态经济系统是一个组成复杂、开放的系统,又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生产系统。但是,该系统呈现出不良的运行状态。如:空气污染、森林减少、沙漠化加剧、人口剧增、生物物种锐减、酸雨严重。这些因素已经制约了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产出。联合国两次“人类环境会议”足以说明当代环境的恶化已危及人类生存的严重性。面对这种危机,许多国家相继制定了自己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我国也把实施可持续发展作为今后15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方针,并纳入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计划。为了配合我国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宏观战略的实施,本文将以分…  相似文献   

19.
芜湖市生态农业经济综合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芜湖市农业资源、农业生态环境及农业生态系统能量流的分析,得出该市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农业生态系统生产力水平不高且生态效益低。由此提出促进生态经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为芜湖市发展生态经济农业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林下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论文基于能值分析法,构建能值分析评价表以及林下经济生态经济系统能值指标,对林农、林菌、林药三种模式六种类型的林下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三种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对区域经济都有一定贡献,但系统独立发展能力较弱;林农模式能值投入大于产出且对环境造成压力较大,不可更新资源能值占比较高,属于资源消耗性发展模式;林菌模式合理利用区域资源,具有良好的可持续性;林药模式具有可持续性,但能值投入中自然资源能值较小,对当地资源利用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