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文海 《东南置业》2007,(7):110-111
亚洲城市,正处于全球化时代,建筑技术的通用和共享,风格的趋同和特色的消失,成为城市建筑全球化的一个特点。伴随着中国和平崛起,强势的经济发展带动强势的民族文化上升和繁荣。城市景观化,景观形象个性化成为当代城市建设者的追求。[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孙道成 《价值工程》2010,29(24):137-137
经营富有地方特色的城市景观是我国未来城市建设的重要课题。我国的地域辽阔,历史文化悠久,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多民族的统一和智慧,要求城市应富有自己地区文化的现代城市景观,这种城市景观要充分表现当代中国人民勤劳淳朴、热爱自然的优良传统和宏伟的民族气魄,既有很高的城市生态环境效能,又有高尚的艺术性和审美趣味。  相似文献   

3.
到处充斥着建筑垃圾,盲目地求高求大,生态设施严重破坏……城市环境越来越受社会关注。城市景观究竟要走向何处?什么样的城市才是当今人类的宜居地?有这样一位专家长期关注城市生态安全问题,不但大声疾呼,而且身体力行。他就是本期的质量人物、著名景观设计师俞孔坚教授。  相似文献   

4.
观点速览     
《中国中小企业》2013,(9):13-13
不是说规模小就一定要淘汰 落后的要淘汰,不是说规模小就一定要淘汰,还是看它生产的是什么东西,有没有市场,而且是不是破坏了环境。这是从竞争当中来看的,有一些小规模的企业有很好的竞争能力,所以不能用规模的概念来衡量。说得更直接一点,哪一个企业要淘汰掉,不要光是政府说了算,而是政府受用法律规定指标来衡垃,看它是不是要淘汰。  相似文献   

5.
我们强调的是景观始终是建筑的配角,现在的景观成为了建筑的主角,但我始终认为景观是建筑的配角。我觉得一味地复古也不是中国园林景观的发展之道,它一定要创新,过去由于一直不创新,在刮起欧陆风时,才遭到市场的淘汰,因此我们要把中国的传统园林文化融入一些现代的东西,注重融合性。私家花园代表着一种自然、轻松、个性的生活方式,最好的"私家花园"就是能给人带来那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意境的花园。  相似文献   

6.
城市景观在城市中的地位非常重要,景观有利于亮化城市环境.有利于生态城市建设.然而,景观的毁坏是当前最为严重的问题,城市景观保护刻不容缓.文章阐述了城市景观保护相关状况,基于设计因素,探讨了城市景观保护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7.
任总:您好! 在新浪网上看到了你关于在新城市建设中要把穷人区、富人区分开的观点,也看到有许多网友们参加了讨论,我认为这样的讨论是很有意义的,它关系到未来我们城市发展建设的指导思想,也关系到未来城市中每个人生活得是不是便捷、舒适。  相似文献   

8.
段凤娇 《科技与企业》2014,(14):340-340
传统艺术是一切意识的根源所在,属于本源文化。它源远流长、姿态万千,"我们要想发展自己民族的设计,首先要抓住这个根本,因为任何一个国家的当代设计都不能从别国的艺术中廉价的移植、盲目的模仿来,而只能从本民族艺术精神的土壤中吸取营养并得以发展"其形成与普及是中国传统服饰艺术与民族文化心理及各种艺术传统相互交叉、渗透影响之下的结果,是中华民族服饰手工艺达到极高境界的典型体现。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手工艺用其丰富的语言运用到礼服设计中,为西方礼服增添了"中国美"。  相似文献   

9.
中国房地产到“拐点”了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几天,很多人都在问我这样的问题:2008年,中国的房地产是不是到了拐点?回答这个问题需要有一个通盘的视角,因为房地产行业不是一个孤立系统,它与一个城市的发展水平、人均收入、投资意向、信贷政策以及人们对未来的预期等多种因素有关。所以看这个行业的发展趋势,要考察整体经济形势是否出了问题。如果整体经济健康,行业中的问题是可以通过小的调整得到纠正的。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个建筑或景观设计师最大的痛苦莫过于甲方或同行的评议。专家们要求作品要有特色,更具体地说是要体现所谓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而当我们苦苦追求这种“特色”或评判者认为作品具有的特色时,实际上特色已同我们擦肩而过。这就是为什么大江南北所谓特色建筑或城市大都不是设计师们的功劳的原因,实际上,那些泛滥成灾,作为特色来追求的建筑和景观不但没有美化我们的城市,反而使我们的城市变得更加丑陋、杂乱和千篇一律。于是乎,追求特色的呼声日益高涨,设计师们的责任也日益加重,苦难日渐其深。  相似文献   

11.
道桥景观问题是道桥工程美学、城市规划学、环境美学、人文地理、民族心理、历史文化传统、民族经济等方面知识在工程建设上的综合体现。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道桥景观问题必将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2.
城中村作为城市化进程中必然的产物,它终究在城市体系中要被其他空间所代替,但城中村这个空间是可以为城市所用.城市的扩张带来很多环境问题,它需要在扩张的同时补给扩张中消失的绿化与农田,提高自给自足的能力.利用城中村这个空间把城市景观与农业结合,运用生态建筑的模式建立生态圈,建筑不再是不可回收的,而是可以循环利用的模块化形式.将城市中城中村空间联系起来建立系统,保障景观的贯穿性,保障建筑的可交流行,保障农副产品运输销售的可行性.在农业与景观的结合加上生态建筑的理念,进而提出农业景观模块化的设计思路,并从城中村作为设计思路的原点,从城市农业发展趋势、城市建筑发展形态、农业景观三方面,结合空间构成、变现形态、生产模式等来进行分析城中村在未来合理存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3.
徐艳 《乡镇企业科技》2013,(18):108-109
一个城市能给人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可以简单概括为两点:第一,人文特点。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孕育和发展了中国的建筑文化,独特而丰富的建筑文化铸就了具有独特气质的中国建筑。第二,建筑风格。城市建设所包含的内容很广泛,但建筑形象在其中尤为重要,良好的建筑空间环境和建筑形象是人们对一个城市印象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城市建筑建设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区域特色及民族特色的体现能给城市增添巨大的活力和生命力,进而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良性循环的效果。因此,城市建设在建筑上民族文化等个性特征的体现是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4.
滨水空间是城市建筑硬质界面和水体这一软质界面的过渡空间,也是城市的开放空间,往往具有城市“窗口”的作用。滨水设计对城市特定的环境因素加以提炼、升华和再创造,以建立景观的独特性及蕴涵丰富意境的“环境意”来反映所在城市的所在内涵、民族性格以及岁月的积淀,地域的分野,并成为城市环境美的核心。  相似文献   

15.
中国有着五千多年的悠久文化,传统建筑文化非常丰厚,使中国传统文化宝库的瑰宝,这不得不让我们把继承和创新传统建筑文化放在首要的位置,从传统建筑中汲取养分,创造富有民族个性的当代中国建筑文化,是中国建筑师的光荣责任。  相似文献   

16.
《房地产导刊》2006,(16):78-79
科美东篱(澳洲)建筑景观由广州市科美设计顾问有限公司与当代东篱(澳洲)建筑景观有限公司合并组成,成为在中国境内最大型的国际景观设计公司之一。至此我们已经取得国内设计与施工的双项资质,并通过了ISO9001:2000的质量体系认证。  相似文献   

17.
城市中心区的环境与造景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城市是文明进化的纪念碑。文化交流的时空距离缩短,生活节奏加快,创造天地更加广阔。但是,路易斯·芒福德指出,城市中存在着:人口爆炸、近郊区爆炸、快速干道爆炸和游憩爆炸。这带来环境景观被高楼危耸的界面隔离,市民的认同感下降,生活自律性丧失……城市环境如工业制造品,千篇一律的机械形象,雷同的景观面貌,城市人文与文化、生态价值观念、环境管理制度、环境景观的规划与设计中,存在着不同层面的诸多问题。  一、中心区的特征  中心区从显性结构看,处于城市中心位置。中心区拥有向四方辐散的秩序。从隐性结构看,它…  相似文献   

18.
数字中国     
尊敬的各位来宾,大家下午好,很高兴有这样一个机会在这个论坛上就当前中国经济形势及其发展前景做一个演讲。首先我想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头两个月中国经济的主要指标,刚才吴敬琏教授把去年的情况做了一个回顾,我做一个补充就把今年头两个月的情况做一个回顾。首先看一下今年1至2月份的主要指标,再看中国1月份、2月份数据的时候,我想说一下确实我们应该注意,不要分月去看它,既不要仅仅看1月的数据,也不能仅仅看2月的数据,比如说我们的CPI,1月份与去年同期相比上涨16.9%,2月份一下跳到3.9%,可能有人会问是不是通货膨胀的压力或者是通货膨…  相似文献   

19.
栏目开篇语 随着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北京一些古老的建筑和地名湮没在城市的瓦砾间。文物是民族精神的载体,建筑大师梁思成曾经说过;“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国家莫不爱惜自己的文物,因为文物不惟是人们体形环境之一部分.对于人们除给予通常美好的环境所能刺发的愉悦感外,且更有触发民族自信心的精神能力。”如何在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同时,继承老祖先留下的古老建筑,并把它留给后人,这是一个极具现实意义的话题。 “京城拾贝”这个新设立的栏目。旨在借《北京房地产》杂志一角.展示京味文化。一方面。它围绕北京房地产的旧事新闻,介貂京城房地史上的知识、趣闻.典故和杂谈;另一方面,它侧重于北京城市的宏观整体概念,联系北京的过去、现在和将来,提出在城市衍变和发展过程中具有深刻意义的话题和理论。 《悠久的历史 怎样来保护》一文的作者在考察埃及归来后。结合北京的古城保护和城市建设,提出了一些感受和体会,这在北京危旧房改造和旧城保护并行的今天.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探讨价值。文中的观点是一家之言,大家不一定都赞同,我们在首期刊发,是为了抛砖引玉,营造“争鸣”氛围,希望大家为北京的旧城保护与城市建设出谋划策.让我们共同为进一步保护好北京的老建筑尽一份心,出一份力。  相似文献   

20.
陈建新 《中外企业家》2013,(7S):141-142
图书馆建筑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域、一个城市形象的文化标识,它承载着一个民族、一座学府、一个区域独特的文化内涵,因而,图书馆建筑应是一个有别于其他建筑的特殊建筑,本文从图书馆建筑是文化的特殊标识、当代中国的图书馆建筑要明确地突出中华文化的民族特性、提倡图书馆建筑要展现时代精神和人文精神三个方面说明图书馆建筑应是一个融文化性、民族性和艺术性为一体的充满魅力,令人向往的圣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