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徽雕艺术的生存和发展与人们的生活、生产方式、社会文化背景有着密切的联系。当代徽雕艺术应从内容、材料、工艺、式样等方面进行创新。  相似文献   

2.
以宏村和西递两个徽雕古建筑村落为例,探讨对徽雕艺术保护工作现状,研究虚拟技术场景模型构建方式,对徽州雕刻古建筑物的复原提供技术支持。在技术应用中,将AutoCAD、3dsMax和VRP等制图、建模技术应用在徽州雕刻保护实践中,可切实提升虚拟技术使用水平,为徽雕艺术的保护与传承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3.
朴素生动的砖雕赋予建筑以丰富的表情,文章从当时的文化背景出发,探讨了徽州砖雕的风格、工艺手法和文化特质等内容,从新的视角论述了徽州砖雕工艺的传承与创新,激发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使徽州砖雕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保护与传承。  相似文献   

4.
芜湖铁画诞生于清康熙年间,之前主要是以作为生活用品的铁花的形态存在,有着器物工具的属性。在历史的流变中,铁花融入了越来越多传统艺术的因子,成就了独具特色的铁画。从铁花到铁画,是技术艺术化的升华,是中国艺术精神在铁画上的绵延和生成。传承和发展芜湖铁画,尤其要将铁画的艺术性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5.
传统徽绣作为徽州一种传统民间艺术,已随着作为载体的民间服饰、民间生活用品以及民俗发生改变而消失。现阶段,应及时收集有关徽绣资料并进行分析,建立安徽刺绣档案,解析其工艺特色,总结徽绣的艺术种类和特色规律,鼓励刺绣爱好者进一步对古徽绣进行技法上的研究,供徽绣研究者进行学习和借鉴,并塑造徽绣工艺师,挽救濒临消亡的刺绣工艺品,使它得以传承。在其发展中,与现代工业生产结合,打造徽绣品牌,使徽绣的文化与经济效益得到发挥。  相似文献   

6.
随着数字技术的应用,职业教育如何实现数字化转型发展,已经成为当前职业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在教学改革的新形势下,职业教育要充分运用信息技术的优势,进行数字化改革。以艺术职业教育为例,要将艺术专业学科发展与数字化转型有机结合,探索艺术职业教育的数字化发展之路。文章围绕职业教育的发展,探讨了艺术职业教育的数字化转型路径,包括树立“信息技术艺术教育”的意识、建立完善艺术职业教育的数字化信息平台、打造艺术职业教育数字化资源共享服务模式等。  相似文献   

7.
经济全球化必然带来各民族各国文化的交流和碰撞,也给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带来了机遇和挑战。要增强中国文化的软实力,需要客观地审视文化的沉淀和积累,充分认识文化发展和变化的规律,遵循合理原则传承和创新中国文化。  相似文献   

8.
作为现代设计师,要在充分理解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取其"形"、延其"意"、传其"神",让传统文化在现代标志设计中得到更新和拓展。把中国传统元素的精髓融入到现代设计之中,使民族的文化精神和世界的设计语言共同融汇成现代设计艺术的主流,推动我国现代艺术的发展和繁荣。  相似文献   

9.
徽州三雕的现代化转变是对自身的审美元素构成与设计方式进行再加工以满足消费需求的过程,在现代工艺特征上主要表现为路径性和包容性;审美方面则显示为消费指向性与意义多向性特征;在总体的现代应用风格上体现为超文化边界的陌生性特征。  相似文献   

10.
运河大鼓起源于明末清初,流行区域在山东、江苏两省接壤地区的枣庄附近,靠近鲁南地区的运河大鼓又名鲁南大鼓--运河大鼓的一种,距今约有四百多年的发展历史。山东台儿庄运河古城两岸渔鼓艺人在演唱的基础上,经过加工、润色、提高,演变为今天的运河大鼓。本文主要着力对运河大鼓的演唱、演奏及表演形式等分析,让大家认识本地区艺术上的特色,以及通过对运河大鼓现状的分析,让大家了解对濒临失承的运河大鼓的保护的重要性。基于运河大鼓生存现状的基本情况,分析运河大鼓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重点寻找能使运河大鼓得以保护和开发的最佳的解决方案,使得运河大鼓这种文化形式能够得以更好地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统和谐文化内涵丰富、底蕴深厚,是一笔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中,我们要重视传统文化的资源性作用,继承和弘扬传统和谐思想的合理内容与精华。作者认为,著名哲学家张岱年和方克立先生所倡导的“综合创新”文化观对于继承与弘扬中国传统和谐文化具有指导性的意义。即一方面要系统总结和认真阐发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充分发掘传统和谐文化所蕴含的现代价值,同时汲取西方“和谐”思想的有益成分;另一方面要勇于创新,赋予传统“和谐”思想以崭新的时代内容,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有机融合。在批判继承、综合创新的基础上实现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的对接,创造代表先进文化方向的社会主义和谐文化。  相似文献   

12.
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保护与传承是当代热门的研究方向。应运用三维数字技术通过数据采集与定位、虚拟还原与修复、线上三维云展示等方法对皖南古民居装饰艺术进行保护、传承,利用文创产业创新再造与高校专业课程设置来催化皖南古民居装饰艺术向当代文化产业过渡,为徽派艺术形式推广、传承与发展提供新维度。  相似文献   

13.
宣纸是中国书画的载体。生产宣纸过程中捞纸所用的宣纸帘制作工艺复杂精细,濒临失传。对这样的传统手工艺的保护和传承,应适当保留一些作坊式经营方式,既要形成相互交流的风气,打破保守狭隘的传承方式,又要融入时代,进行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14.
研究徽商的经营文化是研究徽商的重要方面,通过对徽商经营文化的研究可以让我们更好的把握徽商的风貌和特性,以及对于认识明清时期的商人精神风貌,对于今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提高商业经营水平和商业道德都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徽商的经营文化主要分为经营艺术、商业道德、经营特征三方面,对这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和总结,对于从整体上认识徽商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全球化和现代化的推动下,社会变迁不断加剧。闽商文化中敢拼、冒险、独立等传统精神在全球化背景下已经无法适应时代环境的要求,暴露其局限性。为此,从闽商文化自觉及闽商文化创新两方面提出实现在瞬息万变的社会变迁环境下的转型,以图新一轮的发展与突破。  相似文献   

16.
岳西古民居和徽州古民居由于两地的文化、安居思想以及地理环境和民居环境规划等因素的差异,导致两地民居在整体环境、空间布局及装饰手法上有着显著的区别.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和中国农村乡镇城市化进程的步伐的加速,花鼓灯艺术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农村乡村文化生态遭到严重的破坏,其社会存在基础日渐萎缩,艺术神韵的消失,稳定性的发展基础遭到破坏,传承正面临主体断层,缺乏外部环境支撑等。文章从全民的保护意识、原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开发、畅通民间传承渠道、花鼓灯艺术专业梯队的建立与完善、地方高校的传承、地方政府的扶持等方面探讨了当前花鼓灯艺术传承与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寺观素菜是中国素菜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究寺观素菜的历史传程,总结寺观素菜的风味特色,结合现代餐饮需求对其进行研发与创新,有利于弘扬中国传统饮食文化,可推动我国素食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