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民间借贷是市场经济发展中的客观现象,对促进民营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缺乏规范的民间借贷存在巨大的风险,会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需要法律的规范和引导。法律对民间借贷进行规范的一个前提就是明确民间借贷与非法集资之间的界限,而只能作出一个原则性的限定。  相似文献   

2.
民间金融的政策变化与属性争议使如何对其进行法律治理成为难题。我国目前主要以非法集资法律制度作为对民间金融的法律规制手段。然而非法集资法律制度秉承的金融抑制政策导向和机构监管逻辑使其存在一定的滞后性;这种滞后性使地方政府产生对其进行选择性执法的动力,从而在民间金融的规制上与中央政府构成博弈,导致非法集资法律制度规制失灵,并出现对民间金融的监管空白。只有通过功能监管改革,将所有具有系统性风险的民间金融活动(无论合法与否)都纳入类型化的金融监管体系之中,才能有效避免监管空白,防止区域性金融风险的累积。此外,在一个更长的时间内,还应当拓宽金融市场准入,并明确地方金融监管权,以实现市场均衡和规制均衡,彻底解决我国的民间金融问题。  相似文献   

3.
民间借贷作为一种社会信用形式和正规金融的补充,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积极作用,应受到法律的保护;而另一方面,又由于其手续的不完善、借贷主体风险意识差、缺乏监管部门的有效监督等,民间借贷又极易形成高利贷行为和非法集资,引起经济纠纷,有的民间借贷行为甚至导致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犯罪行为,严重影响了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4.
汪洋 《金卡工程》2008,12(11):83-83
本文以民间金融组织作为研究对象,重点从法学的角度探讨了如何对民问金融组织进行规范.首先对民间金融组织进行了界定,对其概念进行了阐述,然后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揭示其存在和发展的必然性和合理性,第三部分根据调查的结果总结了当前的民间金融组织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提出了一些立法原则并对一些有关民间金融的法律制度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浙江民间融资再趋活跃,有力地推动了浙江中小企业的发展.然而,冠以各种投资名目、形式多样的民间集资诈骗活动也不断出现,中小企业深度参与民间金融市场带来的金融风险逐步暴露,引发了大量法律纠纷.本文从民间集资的概念入手,在对集资类相关罪名进行分类剖析的基础上对合法的民间集资活动进行界定,从而为有效规范民间集资行为、正确引导民间投资活动提出可操作性强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民间金融:如何阳光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持人的话:近年来,许多与民间金融有关的事件引发广泛关注,正如这些事件所展现的,由于资金的利诱性,民间融资在资金来源方面,更加容易演变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和集资诈骗行为,进而导致恶劣的社会影响和社会财富的损失。因此,在民间金融领域,如何界定合理与非法的融资行为,进而,如何推动合理的民间融资活动的规范发展,已成为民间金融阳光化道路上必须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正>利用老年人对网络的生疏,以销售回报丰厚的互联网广告位为名,诱使100多名被害人上当受骗,吸收公众存款金额高达350余万元人民币,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共计286万元人民币。2011年10月31日,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人民法院对这起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开庭审理,佛山奥斯之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奥斯之达")总经理黄建财等五名被告人出庭受审。  相似文献   

8.
孙静 《时代金融》2012,(32):38+40
中小城市是城市化进程中的主力军,而中小企业又是中小城市发展的主导力量,对民间金融有着巨大的需求。但同时中小城市在经济发展程度、金融环境、制度环境等方面和大城市有着较大差别,民间融资发展更不规范。在政府重拳打击下,非法集资乱象得到整治受"堵",但正规民间融资进一步发展更需要"疏",本文从法规、金融创新等方面提出中小城市民间融资发展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与西方国家发生于正规金融市场、以资产价格爆跌为主要特征的金融危机不同,中国式金融危机主要表现为局部市场发生的区域性民间金融风潮,早期以钱庄等传统金融机构倒闭和挤兑狂潮为主要特征,改革开放后主要表现为非法集资信用链断裂引发的“倒会案”、机构倒闭引发的企业主跑路,以及挤兑狂潮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等。根据历史资料、媒体报道及学术文献,结合田野调查,对各类民间金融风潮具体案例进行系统梳理,并通过与一般金融危机的比较分析,发现区域性民间金融风潮的演化路径也经历“疯狂惊恐崩溃”三个阶段,但在具体成因、影响后果上存在较大区别。民间金融风潮具体成因与市场分割、二元结构下地方金融监管体制缺陷等有关,因此,在应对措施上也应与普通金融危机不同。  相似文献   

10.
民间融资法律问题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红 《新疆金融》2006,(11):14-16
长期以来,民间融资作为资金资源的一种有效配置手段,在补充银行资金不足、合理配置资源、促进经济发展中发挥着显著功效。由于这柄资本市场上的双刃剑,在资本运行发挥作用的同时,也常常给社会经济生活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加之中国长期实行金融管制制度,使得民间融资处于既不放开也不禁止的模糊状态。随着民间融资行为的日趋活跃,本文拟从法律角度对民间融资的存在与发展作一初步探析。一、民间融资的含义及发展关于民间融资的含义,在经济学上和法理学上并没有严  相似文献   

11.
刘慧兰 《新疆金融》2010,(4):119-128
<正>所谓民间借贷,一般是指直接发生在金融机构之外的个人、企业、其他经济主体及其相互之间的资金借贷行为。随着商业银行集约化经营趋势加强,中小企业特别是县域及以下中小企业取得银行贷款的难度增加,资金供需矛盾愈加突出。而与此同时,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和个人财富逐步积累,产业资本向金融资本转化趋势明显。在此背景下,我国民间借贷日趋活跃,借贷规模不断扩大。近年来,民间借贷已成为企业和个人获得生产、生  相似文献   

12.
13.
民间借贷若干法律问题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秦玉洁 《现代金融》2010,(10):45-46
民间借贷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但存在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民间借贷存在着立法不健全、利率标准不确定、交易隐蔽、监管缺位、风险不易监控以及容易滋生非法融资、洗钱犯罪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毕雪 《云南金融》2012,(8Z):15-16
民间金融一直是令金融监管当局比较头疼的问题。一方面,民间金融有其优越性,对于小微企业融资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另一方面,由于其游离于监管之外,成为构成金融风险的重要因素。世界各国都对民间金融采取了政策和法律方面的约束措施,以促进其健康发展。对民间金融进行法律上的规制,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拓宽小微企业融资渠道,促进金融行业健康发展,将成为中国金融改革的重要环节和目标。  相似文献   

15.
毕雪 《时代金融》2012,(23):15-16
民间金融一直是令金融监管当局比较头疼的问题。一方面,民间金融有其优越性,对于小微企业融资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另一方面,由于其游离于监管之外,成为构成金融风险的重要因素。世界各国都对民间金融采取了政策和法律方面的约束措施,以促进其健康发展。对民间金融进行法律上的规制,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拓宽小微企业融资渠道,促进金融行业健康发展,将成为中国金融改革的重要环节和目标。  相似文献   

16.
陈庆涛 《时代金融》2012,(30):134+168
民间金融是一个既关系到民营企业又关系到政府部门发展的问题,我们所要看到的是:在我们关注民营企业持续发展以及国家金融体系的健康运行的时候,是绕不开也回避不了民间金融这个问题的。如何正确引导民间金融向正确的方向发展,从而带动整个经济的持续发展,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已经迫在眉睫。在现在中国的金融体制之下,法律是禁止大多数民间金融的,很多时候民间金融处在一个灰色的地带,相对于国有官办金融,民间金融处在一个"非法的、非正规的"尴尬局面。最近几年,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国家金融体制的变革,迫切地需要民间金融进入合法化和阳光化的阶段。本文主旨着重于让民间金融合理合法的发展以及将那些不合理合法的民间非正规金融纳入到法律体系的监管之下,从而打破银行在信贷市场中的垄断地位。  相似文献   

17.
农村民间金融的快速发展在积极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导致了高利贷、金融诈骗、非法集资等民间金融问题,对构建良好的农村金融秩序形成了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民间金融发展十分迅速,其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及调剂农村金融资源余缺方面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促进了地区经济的发展,但同时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本文在分析民间金融总体情况的基础上,探讨民间金融规范化问题。  相似文献   

19.
当前,民间融资作为社会资金周转的重要补充,在国家宏观经济调控和金融紧缩政策的大环境下,对区域经济发展发挥的支持作用越来越明显。同时,由于民间融资处于无序自由发展状态,其潜在的风险已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本文通过对当前宏观经济背景下吕梁民间借贷发展趋向和运作模式的调查与分析,探求民间融资规范发展的方向与对策。  相似文献   

20.
民间借贷由来已久,民间资本已成为中小企业和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资金来源,但近年来有关民间借贷的案件越来越多如吴英案,本文分析了民间借贷的概念、民间借贷危机频发的原因并提出了规范民间借贷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