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2 毫秒
1.
文章从词的意境和意象入笔,分析了苏轼豪放词《念奴娇赤壁怀古》所蕴涵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2.
苏轼的《前赤壁赋》于潇洒中显其执着,在飘逸中现其豪迈,是由真情而产生的至文,是千古传诵的名篇。本文分析了《前赤壁赋》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3.
《给亡妇》与《怀念萧珊》同是怀念亡妻的悼亡曲,都采用了素朴的语言,自然朴实的写了对亡妻无尽的思念与眷恋。  相似文献   

4.
《前赤壁赋》千古传诵,评析文章的篇幅少说也超过了原作百倍。但一篇令人回肠荡气的诗化的散文,一经评论家们理性分析的过滤,往往被解剖得剩下干巴巴的几条筋,看不出原作中特有的神韵了。我们的某些评论实在太注重作者世界观的一般研究,而忽视了对作家创作时特殊心态、情绪色彩变化的探索。 《前赤壁赋》写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时苏轼谪居黄州。一位正当盛年,很有抱负的政治家兼文坛泰斗,先因党争之祸被诬入狱,继而被贬黄州,名为地方官,实为被软禁的半个囚徒,其心境不言而喻。在这段时间内,苏轼往往寄情山水,以求精神上的宽慰和解脱,此赋正是在此心境支配下的产物。  相似文献   

5.
摘要: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和张华北的《荷园意境》同是描写荷花的作品,但两文在声音、词语、句式、辞格方面却同中有异。《荷园意境》和《荷塘月色》都注重音节寺勺.匀称和谐,读来琅琅上口;词语选用方面,朱自清多用口语化的词语,亲切自然,而张华北则多用颜色词、褒义词以及书卷语词,读来优美典雅;句式方面,两文都有整句、散句,朱自清还善于运用变式句,紧句与松句,张弛有度,张华北则善于运用长句与短句,富有节奏感;辞格方面,两文都用了比喻、引用辞格,形象生动而富有诗意。此外,朱自清还善于运用通感,而张华北还善于运用比拟,因此形成了不同的语言风格。  相似文献   

6.
《肥皂》与《八骏图》同为知识分子题材的小说,都采用精神分析法透视人物的潜意识和性变态心理,对知识分子灵魂的肮脏丑陋进行了无情的暴露,并深入探究其背后的传统文化、现代文明的压抑,在这过程中显示了两位作家不同的文化价值观。  相似文献   

7.
美国当代黑人女作家艾丽丝.沃克的长篇小说《紫色》和《殿堂》中的主要人物和故事情节都相关,但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或不同小说里却使用截然不同的语言风格——美国黑人乡村口语和规范美国语。这种跨文本的语言策略客观地映射出黑人英语和黑人文学的发展轨迹,隐喻黑人和白人、边远群体和主流社会最终的融合、团结与平等,张扬出妇女主义的基本思想和作家渴求民族团结的美好愿望。  相似文献   

8.
《美狄亚》对人物心理的描写,细腻生动,展现了灵魂的冲突,形成巨大的悲剧艺术效果。《氓》以含蓄的手法处理人物心理活动,而更为关注社会伦理问题。中西两种文学的不同特质,源自不同的文化土壤。西方文学侧重文学的审美艺术效果,而中国文学则侧重伦理道德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文苑列传》在《后汉书》中的设立,是著作家首次为文人单独列传,开历史先河。提到汉代文人,必定得提到汉代文学,与汉代文学紧密相关的是汉代经学,所以儒生也是与文人密切相关的一个群体。范晔选择《文苑列传》中的这些文人给他们结集列传,有各种因素的推动与限制,不同的群体,不同的人物与不同的角度,包括范晔自己本身对他们的定位都是不一样的。  相似文献   

10.
《红楼梦》是中国的四大名著之一,中国的艺术瑰宝。对于其翻译,历史久远,各个国家都在不同时期对《红楼梦》都进行过不同的研究,有关它的译本更是数不胜数。其中,全世界最受欢迎的要属英国汉学家霍克斯和中国翻译家杨宪益、戴乃迭夫妇所译的两个译本,他们虽然从不同的目的出发,栗取了不同的翻译策略,但是都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功。通过从这两种译本对《红楼梦》习语、人物语言、修辞艺术的比较研究,能让人更深切地领会《红楼梦》莫译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1.
《雷雨》和《北京人》在其创作主题、艺术特点及类别性质上 ,既有相似又有不同 ,各具特色。这两部剧作分别描写了代表着官僚资产阶级家庭的周公馆和封建世家的曾公馆 ,通过对剧中周朴园、曾皓、蘩漪、曾思懿、鲁侍萍等典型人物的塑造 ,深刻描绘了人物的灵魂和人物的内心世界。无论《雷雨》中错综复杂的矛盾 ,还是《北京人》中隐晦、曲折的纠葛 ,最终揭示了两个不同时期剥削阶级大家庭必将走向坟墓的命运。《雷雨》是一部悲剧 ,而《北京人》则是一部悲喜剧交融的社会正剧。  相似文献   

12.
英国女作家简·奥斯丁的代表作之一《傲慢与偏见》,是让读者领会到它是作者成功进行人物创造的典范之作。本文试从作者创作的不同男女形象的语言和行为两个方面的反差中,思考《傲慢与偏见》中不同人物的婚姻选择及人物行为动机与意愿相矛盾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红楼梦》语言的研究虽早已引起学界注意,但《红楼梦》中的人物绰号还未被重视。《红楼梦》中的人物绰号很值得研究。它不仅具有丰富的语言学功用——在小说创作中形成固定的人物塑造模式,而且还与中国传统文化紧密联系——即体现出传统释道文化对通俗文学创作的辐射作用。探寻《红楼梦》人物绰号独特的文化意蕴,会拓宽《红楼梦》语言的研究途径,并且丰富我国古代小说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三国演义》、《水浒传》都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八犬传》是日本江户时期著名长篇小说。三部作品的主题思想都宣扬忠义观,但是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时代背景,不同的作品其忠义观的内容、表现也又所不同,在此把它们稍作比较。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詹姆斯·乔伊斯代表作《尤利西斯》与《奥德赛》的故事情节、框架结构及主要人物的比较分析,揭示其独特的谋篇布局技巧:借助古代欧洲经典文本中的语言、情节和人物,从不同角度展现现代西方社会精神荒原同古代文明间的冲突,突出小说的反讽意义,从而深刻揭示了其鲜明的反英雄主题。  相似文献   

16.
曾被评论界誉为美国现代短篇小说之父的欧亨利一生写下了300多篇短篇小说,其中《麦琪的礼物》,《最后一片藤叶》,《爱的牺牲》,《警察与赞美诗》,《带家具的出租房》等都颇具盛名。它们都跻身于世界优秀短篇小说之列。欧亨利笔下的故事多在平淡的笔调中开始,却在出乎读者意料的惊奇中结尾,给美国的短篇小说带来了全新的气息。《哈莱姆区的悲剧》是他众多短篇小说的作品之一,其影响并没有其它小说之深远,但是它同样具有典型的欧式结尾的风格。本文试图从美学的角度探讨小说中人物与人物之间以及人物与读者之间的距离美,正是由于作者恰当地调整这种距离,小说的情节、主题以及意义才得以发展及升华。  相似文献   

17.
在风格各异的自传文学作品中,同是京派作家的沈从文和凌叔华以相似的写作策略、文化取向、文体风格成为了其中的佳作,也在时间的流转中证明了其作品超出一时文学潮流的文学史价值。本文通过对《从文自传》与《古韵》的比较阅读和分析,探讨它们自身的独特性,以及在现代文学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夜空中银河低垂》选自施光南创作的大型历史歌剧《屈原》第五幕,本文主要从歌剧简介、结构分析、艺术形象分析、演唱分析等不同视角来诠释,通过对女主人公婵娟《夜空中银河低垂》这一经典唱段的分析,将人物深层次的内心情感以及歌剧的戏剧效果充分表现出来,为今后演唱作品起到良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梅晴回家》是一篇以观念腐朽的田野乡下为生活背景,描写两代人的爱恨情仇,婚姻纠缠的作品。作者运用女性所特有的观察视角,细微而又深刻地描写了以梅晴为中心人物,以李响和梅晴的柔情蜜意,痴缠不得的恋情为主线,贯穿始终,延宕出两辈间一系列层出不穷的复杂关系,淋漓尽致的刻画了梅晴,李响,以及次要人物梅晴妈,李响妈的人物形象。同时,通过展现不同人物在整个混乱复杂的事件中的命运变化,揭示了不同的性格所必然走向不同的命运安排。在以往小说创作中,作者习惯于塑造农村乡下,性格鲜明且突出的人物,如此一来,正面人物与负面人物性格区别的塑造就显得十分明显。而《梅晴回家》同样沿袭了这种描述方式,小说所呈现给我们的人物形象依旧十分抢眼,这种描述方式,既圆润而生动的表现了每个人物的性格特征,又在深层次中揭示了随着事件的发展变化所带给个人的一种改变。下面,我们就《梅晴回家》中的人物性格进行一下浅层分析。  相似文献   

20.
《苔丝》和《红楼梦》以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演说的都是曲折动人的爱情故事。以主人公爱的历程为主线,传达着历史转型时代人物丰富、活跃而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其间蕴涵着创作主体对人生的参悟、对社会现实的思考,以及时代风貌的矛盾感情,并体现着同一悲剧根源意识。两部作品在内容主题和反映社会现实方式上不仅相似,而且在作者的创作意图以及矛盾心理也是相似的,表现的都是人生似梦、如同过眼云烟的主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