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铁路是国民经济的血管,是民生通行的保障。然而,最近铁路系统因为一系列事故频发导致的信任危机,甚至已经影响全民出行对铁路的选择。从接连不断的高铁断电、趴窝事故,到接二连三的晚点,直至7·23事故发生,铁路系统正在饱受国人指责。铁老大深陷囫囵困境,要换回大众对铁路的认可,铁老大必须洗心革面。近几年,国家大力发展铁路基础建设,高铁时代的来临对于整个中国来说是一个崭新的起点,这在未来国民经济和民生保障上都有重要的实际意义。然而,开通一月,京沪高铁这一路几乎是伴随着各种事故和晚点指责,突如  相似文献   

2.
陷入质疑的高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京沪高铁开通运营后一直话题不断.牵引着铁路部门、乘客、民众和媒体的神经。虽然铁道部力言京沪高铁安全可靠,但是接连发生的事故把京沪高铁推到了尴尬的境地,事故让京沪高铁从掌声中陷入到质疑声中。铁道部则宣称.“停运”证明高铁安全性好,并表示京沪高铁将尽快走出故障集中期。  相似文献   

3.
近日,交通运输部主管、中国交通报社主办的中国交通新闻网,刊发一篇题为《恶意炒作“7·23”动车事故,中国高铁发展付出沉重代价》的文章,让笔者感慨良多。 记得三年前发生的温州“7·23”动车事故,引发了国内媒体对中国高铁技术的质疑,有人甚至放言中国的高铁技术是“烂”技术,是抄袭别人的落后技术。一时间,中国高铁技术被贬得一无是处。  相似文献   

4.
《发展》2017,(8)
高铁成网,世界第一 一个个数据,印证着中国高铁的不断前行:截至2016年底,中国高铁运营里程超过2.2万公里,占世界高铁运营总里程60%以上,位居全球第一.目前,中国高铁与其他铁路共同构成的快速客运网已达4万公里以上.  相似文献   

5.
或许,人们在将来回首我国的铁路发展史时发现,围绕"7·23"动车追尾事故的深刻反思与不懈努力。它如同一次及时的"信号灯",使中国高铁沿着科学理性的既定轨道有序开来。2011年8月1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全面展开高铁安全大检查,适当降低新建高速铁路运  相似文献   

6.
微天下     
《东北之窗》2011,(15):8-9
@杨澜今天采访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赵坚教授谈高铁前景,他认为铁路发展一定要考虑性价比。比如京津高铁发改委批准预算是123亿,时速200公里及以上;而实际执行中被"以上"到350公里,花费超过215亿,而为乘客节约的时间只有10分钟!还有在人口不稠密的西部建设高铁,势必造成高额负债和巨大浪费。@热闹电影榜【央视主播连续发问】能不能让我们喝一杯放心的牛奶?能不能让我们住一套屹立不倒的楼房?能不能在发生重特大事故的事后先别把车头埋掉?能不能让人们的幸福享有最基本的安全  相似文献   

7.
一场高铁产业的盛宴,似乎并不能让每位入席者都吃得安心。 “7·23”动车追尾事故以及京沪高铁自6月底开行以来的频繁故障,让中国高铁有了超高关注度。从最初的规划设计,到基础建设、机车制造、信息化集成,每一个环节都备受关注,面临追问。  相似文献   

8.
一场高铁产业的盛宴,似乎并不能让每位入席者都吃得安心。 “7·23”动车追尾事故以及京沪高铁自6月底开行以来的频繁故障,让中国高铁有了超高关注度。从最初的规划设计,到基础建设、机车制造、信息化集成,每一个环节都备受关注,面临追问。  相似文献   

9.
2014年12月10日,第十四届"中国经济论坛"首次推选"中国创新榜样",贵广铁路责任有限公司和中国南车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入选。十大榜样仅高铁就占据两席,如此偏爱高铁,代表着我们对中国经济大局大势的战略思考和价值主张。"穿越中国最复杂山区的最长高铁干线,一系列创新标志看中国高铁建设和管理达到世界领先水平。"贵广铁路责任有限公司因此脱颖而出。2014年12月26日,贵州史上首列动车从贵阳出发,途经桂林山水等景区,驶  相似文献   

10.
<正>中泰铁路合作遭遇一波三折,中老高铁的联通让泰国真切地看到消逝的时间与机遇。2021年12月3日,连接昆明和万象、全线采用中国标准的中老铁路全线开通运营,老挝自此迈入铁路运输时代。东盟国家民众对此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