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宁 《糖烟酒周刊》2005,(38):A0046-A0047
本期入市先锋关注的是内蒙古自治区白酒市场。文中选取呼和浩特、临河、包头、赤峰四个地区。这些地区白酒市场普遍的特点是:白酒消费主要集中在低档市场,地产酒占据绝对强势。  相似文献   

2.
张轶儒 《糖烟酒周刊》2004,(31):A020-A021
本期调查的目标是贵州省的遵义、都匀、凯里、毕节四个地级城市。贵州作为国酒的故乡是一个产酒大省?在贵州省这些地区的白酒市场中贵州酒和四川酒处于主导地位,几乎看不到其它省份生产的白酒。市场上销量较好的白酒大多是品牌和实力都很强势的贵酒和川酒,可见,白酒市场上有实力才能彰显魅力。  相似文献   

3.
张轶儒  李刚 《糖烟酒周刊》2004,(33):A026-A027
提示:本期调查的目标是攀枝花、自贡、绵阳、南充四个城市。这些地区的白酒市场自然是川酒的天下,很少见到外省酒的身影。老名酒、二名酒和地产酒在这些市场上此起彼伏,激烈交战。  相似文献   

4.
可以说。白酒市场的竞争是一场永无休止的战役。从安徽当年的沙河、焦陂。到今天的高炉家、口子窖、九酝妙品,其省会合肥市场几度易帜,中国酒业的整合已经进入了另一个阶段:徽酒成为了中国白酒的主角之一。继“徽商”、“徽茶”、“徽文化”等词汇之后.“徽酒”随着皖系白酒企业作为一个整体的崛起,叫响了大江南北。  相似文献   

5.
吴宁 《糖烟酒周刊》2005,(34):22-23
本期入市先锋调查的是广西南宁白酒市场,南宁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首府,是全区经济发展水平最高、市场容量最大的地区。当地白酒市场上,传统老牌名酒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不可替代,地产米香型白酒受到当地政府的扶持,被列为政府招待专用酒。中低市场上,各种名酒买断品牌、贴牌产品以及部分杂牌酒竞争激烈,广告、促销的拓市活动此起彼伏,市场较为活跃。  相似文献   

6.
铁链 《糖烟酒周刊》2005,(10):A056-A057
本期调查的目标是陕西宝鸡、咸阳、延安三个地级城市的白酒市场。在调查中发现,虽然三个城市的白酒市场都十分开放,但外来酒却在当地难成气候。以西凤、太白为首的地产酒在当地白酒市场风光无限,占据了绝对优势地位,消费者对本地酒情有独衷,地产坚冰依然难破。  相似文献   

7.
李刚 《糖烟酒周刊》2004,(35):30-31
提示:本期调查的目标是乐山、遂宁、广元三个城市。像其它的四川城市一样,川酒仍然是白酒市场上的主导,外地品牌只能在这里艰难地支撑。四川是产酒的大省也是白酒消费的大省,但在市场上川酒却没有给别人留下多少空间,四川这种川酒一统天下的局面恐怕还将是一个长久的主题。  相似文献   

8.
于悦 《糖烟酒周刊》2006,(10):74-75
2005年白酒销售旺季过后,许多地方的经销商都反映白酒市场有了回归的迹象。江苏作为华东白酒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也有类似的反映。江苏是白酒竞争非常激烈的区域。徽酒和江苏的地产酒一直是这里的主流。如果说其它地区的白酒回归还是刚刚有了点苗头,那么江苏的白酒市场从促销大战回归理性竞争则已经从深层次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9.
市场酒的分类为:白酒、黄酒、啤酒、葡萄酒、果露酒和配制酒。中国酒是指用粮食为原料的有中国特色的酒,也就是白酒和黄酒。现简述其特点:1、白酒——它与白兰地、威士忌、俄得克、朗姆、金酒列为世界六大蒸馏酒。  相似文献   

10.
王如柏 《糖烟酒周刊》2005,(36):A0020-A0021
最近10年来,中国白酒在销量和营销创新上最活跃的地区,是在广东。“东西南北中,发财到广东。”白酒正是这样,全国白酒强势品牌云集广东,分羹高达150亿的庞大市场。因此,广东市场是全国白酒消费的第一大市场,也是竞争最残酷的市场。所以在广东有时装酒、广告酒“各领风骚两三年”之说。可以说,如果在广东市场上能够存活下来的品牌,  相似文献   

11.
吴宁 《糖烟酒周刊》2005,(36):A0028-A0029
本期人市先锋调查的是贵州省省会贵阳。贵阳地处酒乡,当地白酒消费以地产酒为主,消费者喜好酱香型高度酒,除了川酒的个别品牌能分得市场一杯羹,其他外来品牌几乎无立足之地。虽然贵州省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于全国大部分地区落后,但当地酒风浓烈,白酒的市场容量较大。  相似文献   

12.
李刚 《糖烟酒周刊》2004,(44):18-18
礼品作为白酒行业的促销手段,早已是老少皆知的事情,但在广西南宁市礼品促销的力度之大,恐怕是在行业内少见的。南宁的礼品可以说是影响了一方酒市,大力度的礼品促销成了南宁白酒市场区别于其他地区的主要特点。在当地经销商对南宁白酒市场做出的评价中竞有人说:卖酒的快疯了,买酒的快晕了!  相似文献   

13.
有个说法是,湖南和河南被称为白酒市场的“两难(南)”,别有意味。两南是白酒的消费大省.但地产酒相对来讲不够强势,外来酒纷至沓来,也许正因为如此,两地消费者对白酒品牌多是一种不断尝新的消费心态。而这则使得白酒市场的竞争中没有绝对的强者,品牌竞争激烈且多变。湖南的状况大致如此,所以白酒市场很容易发生很大的改变。  相似文献   

14.
铁链  吕达 《糖烟酒周刊》2005,(15):14-19
本期入市先锋调查的是河北石家庄的白酒市场:通过调查发现,石家庄有着很好的白酒消费基础,市场潜力较大。人们的消费水平基本处于中等,在白酒消费中,受外力尤其是促销影响较大,容易形成跟风。人们对地产酒没有很强的依赖性,市场十分开放,外来品牌,尤其东北酒和川酒,近些年在市场上一直处于领军地位。市场开放以及容易跟风的消费特点给外来品牌的进入带来了机会,但是外来品牌进入以后要对当地白酒市场混战以及假酒、杂牌酒冲击的情况有充分的准备,否则辛苦培育起来的市场很可能出现“千里之堤,渍于蚁穴”的局面:  相似文献   

15.
发现新鲁酒     
于悦 《糖烟酒周刊》2005,(27):16-18
从九十年代后期开始。白酒业的主角逐渐以川酒、皖酒、贵州酒。甚至湖南酒为主。鲁酒作为曾经的成功者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许多行业内人士都以鲁酒主要守在家门口不再走向省外大规模抢占白酒市场为由。主观地认为鲁酒在白酒行业属于比较弱势的板块。  相似文献   

16.
白酒行业素有“东不入皖”之说法。不仅源于安徽的白酒企业多,更是因为徽酒依靠强大的终端拦截术和区域化运作模式把本地牢牢封锁,给外地酒的进入设置了相当高的门槛。但通过调查我们发现,“东不入皖”的看法实际上并不准确。一方面,安徽市场无论价格层面还是市场层面都存在很多机会;另一方面,如今的安徽市场已经不是高不可攀,江苏酒、湖北酒、东北酒等很多品牌都在通过不同的方式进入安徽,使得安徽市场的品牌架构更加丰富。  相似文献   

17.
《糖烟酒周刊》2004,(19):18-19
地处辽东半岛的沈阳市,由于地产酒的产量较低以及白酒消费容量大成为了众多白酒厂商的必争之地。走进沈阳白酒市场给人的第感觉就是品牌繁杂、整体混乱,尤其是在甲栏市场上.道光廿五、泸州老窖、剑南系列、古井贡、金六福、鹤乡王、老龙口系列等都在竭尽全力地扩大属于自己的市场份额高、低档市场虽然相对稳定.但是水井坊的发力已经  相似文献   

18.
本期入市先锋调查的是辽宁省抚顺、锦州、铁岭三个地级城市,通过市场调壹发现,这三个地区白酒市场主流品牌不突出,市场总销量较前两年有所下降。东北酒、川酒构成了市场主销品牌的基本框架。这些地区终端市场上品牌繁杂,充斥着大量擦边球产品,人员推销的作用很明显,买店费用不高,进入终端的门槛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9.
丁琳 《糖烟酒周刊》2007,(23):78-80
湖南作为一个年消费白酒数十万吨,年销售额近七十亿元的白酒市场,其本土品牌在地产市场的销售额不超过10亿元,也就是还有6/7的近60亿元的市场蛋糕被其他外省白酒品牌瓜分。面对如此巨大的市场机会,哪个意图拓市的白酒品牌不动心?现实中也有许多品牌确实尝到了甜头,金六福、浏阳河是大家熟知的了,而泸州老窖、酒中酒霸、金剑南、水井坊等也都曾是湖南白酒市场上的一霸,掘到了自己理想的“金矿”。  相似文献   

20.
于悦 《糖烟酒周刊》2007,(34):34-35
大约从2001年之后,苏南白酒市场上演了一场扣人心弦的市场争夺战,其中的主角以众所周知的徽酒口子窖、高炉家和江苏的地产酒洋河蓝色经典为代表。[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