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梁晨 《物流技术》2009,28(12):40-41,97
物流园区是城市物流系统的重要基础设施,具有鲜明的公共属性.从物流园区的产生和发展的内在机理出发,探讨其公共性缺失的主要原因,对确立物流园区的城市公共性物流平台地位,促进城市物流系统协同运作,消除园区规划和建设过程中的利益驱动潜在风险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胡秀花 《物流技术》2013,(12):39-43
1引言 近儿年,随着我国物流基础设施的不断建设和完善,逐渐出现了以物流园区和物流产业规模化、信息化为特征的物流产业发展模式。物流园区在物流供应链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集中型和非集中型物流园区的区别与联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流园区是物流基础设施的一种。物流园区的服务是面向全社会物流企业开放的,其规划建设的主要目的是为物流业的发展提供公共基础平台、促进城市功能结构调整、减小城市交通和环境的压力等,它与科技园区、工业园区、高新产业园区有相似之处和相关。物流园区的规划和开发更侧重其社会效益的发挥,具有很强的公益性,政府在园区的规划、开发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要“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产业”,并在今后四大任务中提出了“加强物流基础设施整合,建立大型物流枢纽,发展区域性物流中心”的意见。这对我国的物流业和物流节点的建设提出了要求,指明了方向。物流园区,是现代物流产业发展中涌现出的新生事物,它是物流运作的载体;是物流网络的节点;是物流资源整合的平台;也是一个区域,一个城市现代物流产业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所以,对物流园区的规划建设要大力扶持、科学规划、因地制宜、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5.
要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实现进位赶超,绿色崛起,发达的物流产业是必不可少的。物流基础设施滞后、物流企业发展水平偏低、信息技术和专业物流人才缺乏成为制约江西物流产业发展的瓶颈。要促进江西物流产业的健康发展,就应该以加快社会物流人才培养、打造促进物流发展的制度环境为基础,依托物流园区支持物流企业发展,推动物流信息平台和物流标准化运作,切实提高基础设施运营效率。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物流园区的高速建设和蓬勃发展,物流园区正在开始发挥集中基础设施、集聚物流资源、集约物流业务的作用,物流运作的组织化和社会化程度逐步提高。  相似文献   

7.
随着物流业的不断发展,以物流节点为主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成为我国物流业发展的重点。文中在基于物流量的物流园区数量模型的基础上,引入物流节点空间分布理论,对中国西部10个省区的物流园区,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三级物流节点数量分别进行计算分析,对当前日益发达的西部物流产业建设具有参考价值和实践效用。  相似文献   

8.
韩忠全 《企业导报》2012,(21):126-127,159
为了在深度和广度上扩展物流产业,规划建设物流园区,本文根据内蒙古物流业发展现状,运用灰色预测模型,预测出内蒙古未来4年的物流需求。为制定区域物流发展规划、确定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规模提供定量依据,对制定宏观经济政策和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苏明 《价值工程》2015,(13):258-259
太和镇处于广州市的城乡结合部,是白云区的中心镇、重点镇,发展物流园区对于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具有重要意义。太和镇物流园区的发展具有自然条件、交通条件、经济条件等方面的优势。同时,也存在着园区规划相对滞后、土地资源日益紧缺、物流人才较为缺乏等制约因素。可通过细化物流园区规划、集约利用土地、校企合作培养物流人才、改善路网交通基础设施等措施来推动物流园区持续发展,形成规模聚集效应。  相似文献   

10.
作为重要的物流基础设施,物流园区项目在从规划设计到建设运营过程中涉及到诸多问题,尤其是在选址、布局、基础设施设计建设,以及专业物流设置的定制开发等方面都极具专业性。  相似文献   

11.
物流需求量是决定物流产业发展政策和物流园区规划建设的重要因素,对于制定宏观经济政策和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了镇江市物流需求量的灰色预测模型——GM(1,1)模型,并对镇江市今后5年的物流需求量进行了预测,为制定区域物流发展规划、确定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规模提供定量依据。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物流服务体系现状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阐述了黑龙江省农业、工业和外贸进出口的物流需求,并从物流产业政策、物流基础设施、物流园区建设,还有物流信息系统几个方面分析了黑龙江物流的供给,最后阐述了黑龙江省实现物流一体化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高婧 《活力》2005,(10):74-75
物流园区是两种以上不同类型的物流中心或物流、货运代理等企业集约在一起,在空间集中布局具有综合职能和高效率的物流设施。而城市物流园区不仅是多家物流企业在空间上集中布局的场所,更是具有一定规模和综合服务功能的物流节点,它是政府从城市整体环境和功能出发,为解决城市功能紊乱,缓解交通拥挤,减轻环境压力,实现“货畅其流”,在城市边缘地带专辟土地,统一规划,建立的大型城市物流基础设施。  相似文献   

14.
将物流园区与物流金融创新性的结合在一起,在分析物流园区发展物流金融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前提下,探究了物流园区发展物流金融的模式,并在文章最后为物流园区发展物流金融提出了相关注意事项。为物流园区拓展服务范围、提高增值空间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将物流园区与物流金融创新性的结合在一起,在分析物流园区发展物流金融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前提下,探究了物流园区发展物流金融的模式,并在文章最后为物流园区发展物流金融提出了相关注意事项.为物流园区拓展服务范围、提高增值空间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2009年国务院发布《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将物流园区列入"九大重点工程"之一,使中国物流园区发展迎来新的机遇。随后,相关行业部门也岀台政策促进该领域现代物流发展。如,2011年3月30日,商务部印发《十二五商贸物流发展专项规划》,将完善商贸物流网络布局、加强商贸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17.
我国物流园区建设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物流园区(Logistic park)是指由分布相对集中的多个物流组织设施和不同的专业化物流企业所构成,具有产业组织、经济运行等功能规模化的物流组织区域,我国现代物流发展迅速,尤其是在物流园区的规划与建设方面,取得相当可观的进展和不少有益的经验。本文简要分析近年来我园各地区物流园区规划建设发展状况,并对在这一发展过程中不同程度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物流基础设施体系是物流活动的基础,它主要以配送中心、物流中心、物流园区、物流基地等物流基础设施为物流节点的主体要素和以公路、铁路、航空、水路和管道为物流线路设施的支撑要素构成,上述两部分共同形成一定空间层次结构和环境适应型的物流基础设施体系。全部物流活动均是在线路和节点进行的:物流线路上进行的活动主要是运输,包括集货运输、干线运输、配送运输等;物流功能要素中的其他功能要素如包装、装卸、保管、分货、配货、流通加工等,都是在节点上完成的。  相似文献   

19.
物流园区及其建设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王庭建 《物流科技》2005,28(2):28-30
物流园区的出现是物流业快速发展的内在要求。物流园区的推广和快速发展重要的原因是政府的重视,倡导和支持。目前,我国物流产业的发展正处于起步阶段,积极培育第三方物流企业和规划建设现代物流园区是推进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两大主题。本文首先对物流园区的发展和类型进行了简要介绍,在此基础上重点剖析了物流园区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其在我国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20.
建设和完善贵阳市的第三方物流体系,打造现代物流园区,以充分发挥物流的资源整合和降低社会成本的功能,对贵阳市乃至贵州省的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就发展贵阳市第三方物流市场的宏观政策、微观政策进行一定阐述,并且提出建立贵阳市第三方物流园发展模式和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