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毛泽东的科技生产力观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科技生产力观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的科技生产力观主要体现在: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思想,认为社会革命的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所以建国后他以革命手段完成了对生产关系的改造;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生产力标准观,尽快地实现了工作重心的转移;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观点,依靠科学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在生产力中处于主体地位的思想,认为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标志——生产工具的革新要靠劳动者来完成;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尊重科学、尊重人才的思想,认为没有强大的技术队伍,社会主义是不可能建成的。  相似文献   

2.
关于技术革命的思想 ,是毛泽东关于中国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毛泽东思想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毛泽东对技术革命极为重视 ,他认为 ,不搞科学技术 ,生产力无法提高 ;中国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必须有一个科学技术方面的革命 ;为了完成技术革命 ,他坚持把党的工作重点放到技术革命上去 ,号召科技界“向科学进军” ,部署制定了科学技术发展的长远规划。毛泽东技术革命的实践结出了丰硕的成果 ,为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的思想博厚深远,对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起过巨大的指导作用。如果没有马克思,中国乃至世界的历史可能就要被改写。及至今天,马克思关于人才的思想仍然是我国制定人才发展战略的重要指导。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的人才观,毛泽东对马克思人才观的丰富和发展最为典型。  相似文献   

4.
郅润明 《经济师》2013,(12):32-35
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的创造者、推进者和实践者。毛泽东把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了群众路线,为中国革命的成功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提供了强大思想理论武器和实践工作方法。经过长期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使党的群众路线形成发展为思想理论体系,历届中央领导集体继承和发扬了党的群众路线的思想理论体系,并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创新和发展,把党的群众路线的思想理论推向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不平衡发展思想是对列宁不平衡发展思想的继承和创造性发展,是近代中国社会政治经济不平衡发展的产物,是对“左”倾错误深刻批判的产物;毛泽东不平衡发展思想包括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波浪式前进、夺取全国胜利等系统观点;毛泽东不平衡发展思想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为中国革命找到了一条通向胜利的新道路,开创了中国共产党人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经济发展观体现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不同时期,不同时期形成的毛泽东经济发展观对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都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在经济体制改革的今天,我们不应忘记毛泽东的经济发展观,而是应继承和发扬毛泽东的经济发展观,推进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  相似文献   

7.
遆国英 《生产力研究》2003,2(6):132-133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 ,是非常重视自然科学及科学技术对生产力发展的影响的。他曾提出过的许多重要观点至今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经济思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坚实基础与根本指南。建立与发展国有经济并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是毛泽东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与建设过程中,紧密结合中国实际,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剥夺剥夺者"的理论,对官僚资本进行无偿没收,对民族资本实行和平赎买,丰富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有经济理论。毛泽东关于国有经济性质、地位、作用的论述以及国有企业如何经营管理和改革的探索,都对当今中国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研究社会主义生产力理论是为了建立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其主要内容有 :发展生产力的目的、动力、战略及方法 ,毛泽东社会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基本特点是理论创新和探索中的失误并存。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为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而作。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他在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其中也包含着甚多关于生产力的理论。本文介绍了毛泽东关于生产力构成要素,解放、发展、保护生产力并举,生产力的平衡与不平衡发展,大中小企业并行等四个方面的理论观点。  相似文献   

11.
论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生产力理论的发展和贡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生产力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在建国前和建国初,毛泽东是很注重发展生产力的,可惜这个思想未能长期坚持下去。邓小平不仅恢复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基本观点,而且丰富和发展了这一理论。在新的历史阶段,江泽民、胡锦涛结合新的实践和新的经验,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做出了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力观念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分别是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生产力观念的认识阶段、邓小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观念阶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力观念的发展阶段。初级阶段理论、先进生产力、共同富裕、市场经济构成它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3.
内含农民、农业和农村的"三农"问题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基本问题,也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关注的重大课题。有什么样的"三农"发展理念,就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和实际成果。毛泽东时代"三农"问题服从并服务于以重工业为主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其主要任务、首要问题和着眼点自然是支持重工业发展;在邓小平时代,体制上的变革为温饱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虽然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拉开了"三农"问题的新路,但改革的起步阶段,各种体制政策的惯性使"三农"问题的着力点还是解决粮食吃饭和收入增加问题;在新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则涵盖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要求在战略上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统筹发展和城乡一体化。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对于中国革命以及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道路的求索,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毛泽东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重要的贡献之一,就是为中国共产党选择了一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正确道路,为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事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5.
陈云同志在领导我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过程中提出的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的思想,不仅是反对各种左和右错误倾向的思想武器,是解决我们面对的各种复杂问题的基本原则和有效方法,同时也是对唯物辩证法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创造性运用,是对毛泽东和邓小平一贯倡导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坚持和丰富,对我们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仍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邓小平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和第二代集体领导的核心非常重视农业问题。但是由于种种原因 ,二人的农业思想存在很大的差异 ,主要是对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处地位的认识程度不同 ;发展农业采取的手段和管理体制不同 ;实现社会主义农业战略目标的政策构思不同。  相似文献   

17.
从科技源泉论看世界发展大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产力是社会变革的源泉和最终决定因素 ,这可称为生产力源泉论。到 2 0世纪后期 ,科学技术革命成为生产力发展的第一推动力 ,生产力源泉论的现代形式就转化为科技源泉论。经济领域发生的变化 ,如新经济的出现、全球化的兴起、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盛衰 ,都直接源于科技革命。政治领域发生的变化 ,如反全球化运动 ,时代主题的转变 ,民主化潮流 ,由多种因素引起 ,科技革命仍然是其中的一个源头。科技源泉论是一条贯通各个领域变化的主线 ,本文以此立论揭示当代世界发展大势。  相似文献   

18.
钢花  吴俊 《生产力研究》2013,(3):1-6,201
马克思的唯物史观阐明了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中国模式"是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在社会主义的改革实践中探索出的一条成功的发展道路。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卓越成就,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制的优越性。中国改革的经验和理论总结,不仅证明了马克思的唯物史观,而且在实践中进一步发展了唯物史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